身份建构的叙事研究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92465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身份不是本质或先验的存在,而是在包括言语实践在内的社会实践中建构的。叙事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实践方式,在身份建构中有着重要意义。人们在叙述自身经历时,会选择叙述的内容和方式,叙事者将经历转化为叙事的过程及其叙事的方式可以反映其身份的某些方面。
  关键词:身份;建构;叙事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75—02
  一、引言
  身份这一社会范畴,对于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近年来,这一领域开始逐渐吸引学者们的兴趣,社会语言学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表明身份能够在包括言语实践在内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建构,而叙事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实践方式,必然与身份建构之间有着不可小觑的联系。
  二、身份及其可建构性
  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区分不同个体和群体的方式,身份系统化地建立了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Jenkins,1996:4,6)。身份一方面强调群体成员的共性,以此标记群体属性并将该群体与其他群体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则突显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以此来建立成员的个体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Eckert与McConnell—Ginet(1992:461)提出了“实践社区”理论,他们将实践社区理论主要应用于性别身份的探究,认为“男人”和“女人”的范畴并非恒定常量,男性和女性的语言特征不是固有单一的,而是在学习与交际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来的(Eckert&McConnell—Ginet,1992:461—490)。这一观点驳斥了认为性别身份是与生俱来、恒定不变的传统观点,揭示了语言实践在身份建构中的角色。
  实践社区理论的身份建构观已广泛应用于语言与身份的关系的研究中,它揭示了身份不是一个先验存在的范畴,而是在言语实践中建构的。强调了身份建构的灵活性和动态性,认为身份是在社会结构与个体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个体可以通过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改变其身份。此外,实践社区理论高度重视个体对其身份的自我建构,认为身份并非脱离主体意识而存在,相反,主体可以有意识地通过主动参与包含言语实践在内的社会实践来选择、塑造或者拒绝某种身份。
  三、叙事与身份建构
  既然身份是在言语实践中建构的,那么叙事作为言语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如何建构叙事者的自我身份的呢?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明确何为叙事以及叙事与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
  (一)叙事和叙事分析
  叙事,从修辞学角度来看,是指人们在特定场合、出于特定目的对过去所发生事件的叙述,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对一个或多个事件的陈述,这些事件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叙事无处无在,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是由各种叙事和故事交织在一起的,可以这么说,我们是被各种各样的叙事包围着的。个人经历通过叙事被组织成具有现实意义的事件,因此叙事成为理解世界和自我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它是人們解释和建构世界与自我的一种方式。
  (二)身份建构的叙事研究
  Schiffrin(1997:42)指出了叙事在身份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人们对自身及其经历的看法通过叙事得以表现,并且这些看法由于在与外部世界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接受评估,因而会受到加强或者质疑。Schiffrin对叙事与身份建构的关系的阐释表明人们可以通过叙事建构自身和世界,并且叙事对身份的建构是动态的,所建构的身份是可以协商的。
  叙事源于经历,同时又重塑经历,因此叙事和自我密不可分(Oches&Capps,1996:20)。当叙事者向他人讲述自身经历时,不仅是在“重现个人经历”(Goffman,1981:174),而且是“对所述事件的再次体验”(Goffman,1975:506),换言之,人们叙述自己的事情时,会选择说什么和如何说,叙述的过程能够表露叙事者对其经历的理解和评价,因此,叙事者将经历转化为叙事的过程及其叙事的方式可以反映其身份的某些方面。
  此外,Somers(1992:604—606,614,618)认为身份建构的叙事研究应置于时间、空间及关系的维度之下。身份不是固定的社会属性,我们始终处于一个对自身和周围世界定位与重新定位、塑造与重新塑造的过程当中(Schiffrin,1996:200),因此叙事分析应考虑历史和关系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叙事分析中叙事者个人的声音受到足够重视,由此突显了叙事者个人在身份建构中的主体性。叙事不仅与叙事者的回忆相关,而且与其如何积极地选择性建构所回忆的内容有关。我们通过叙事展现自我,因此脱离叙事分析来理解身份是不可能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叙事在身份建构中有着重要意义,身份是在叙述者的故事讲述中建构的,而非先于语言而存在,不同的叙事层面反映了动态的身份构建过程。在叙事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社会关系以及身份得以再现和重塑(Xiang,2009:34)。叙事分析强调了身份建构的动态性,并突出了个体在自我身份的塑造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身份的理解离不开叙事分析。
  参考文献:
  [1]Eckert,P.&McConnell—Ginet,S.Thinkpracticallyandlooklocally:Languageandgenderascommunity—basedpractice[J].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1992,(21):461—490.
  [2]Goffman,E.FrameAnalysis:AnEssayontheOrganizationofExperience[M].Harmondsworth:Penguin,1975.
  [3]Goffman,E.FormsofTalk[M].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81.
  [4]Jenkins,R.SocialIdentity[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6.
  [5]Ochs,E.&Capps,L.Narratingtheself[J].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1996,(25):19—43.
  [6]Schiffrin,D.Thetransformationofexperience,identityandcontext[A].InG.Guy,C.Feagin,D.SchiffrinandJ.Baugh(Eds.).TowardsaSocialScienceofLanguage.(PapersinHonorofWilliamLabov)[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1997,(Vol.2):41—55.
  [7]Schiffrin,D.NarrativeasSelf—portrait:SociolinguisticConstructionsofIdentity[J].LanguageinSociety,1996,25(2):167—203.
  [8]Somers,M.Narrativity,narrativeidentityandsocialaction:RethinkingEnglishworking—classformation[J].SocialScienceHistory,1992,16(4):591—630.
  [9]项蕴华.下岗女工身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高校英语课外作业为研究对象,从结合专业特色的英语课外作业优化设计分析及体现团队合作意识的英语课外作业优化设计分析两方面入手,围绕高校英语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英语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工作在巩固学生所接受课堂知识、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课外作业;优化设计;专业特色;团
期刊
摘要:“等值”翻译是翻译教材中的必不可少的反映奈达翻译思想的翻译原理,然而它曲解了奈达翻译思想。汉语“等值”二字中的“等”的意义是相等。奈达不要求译文与原文相等,只要求译文与原文相似、相当。“值”字含混不清。翻译理论家对“值”的理解和解析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奈达翻译理论中根本没有“值”这个概念,“等值”是对西方翻译理论核心术语equivalece/equivalent的誤读和误译。equivale
期刊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是他最突出人性的作品,他歌颂的人性美,无论是在当时受工业文明冲击的社会,还是如今现代化的社会,甚至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祖孙之情、男女之情、邻里之情三方面来探讨人性美的现实意义,用以揭示沈从文笔下的动人篇章。  关键字:《边城》;现实意义;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34-02  一、祖孙之情 
期刊
摘要:隐喻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系统功能语法提出语法隐喻可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又可分为语气语法隐喻和情态语法隐喻。从一种语气域向另一种语气域转移的现象称为语气隐喻。本文介绍范文芳教授为语气隐喻的判定设立出三个原则,根据语气隐喻理论分析语篇中真实的人物关系。  关键词:隐喻;语气隐喻;人物关系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交流方式,也影响着语言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改革促使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转向着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操作运用能力,信息交流方式的多样性和意义表达方式的多模态化要求传统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向多模态教学模式转变。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职高专;多模态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英语口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就不可能学好英语。教师要想教好口语,应该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统一起来。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和具体途径。  
期刊
摘要:影视传媒英语是英语在影视、网络媒体中的实际运用,通过影视学英语是掌握真实英语的有效方式。探讨研究影视传媒英语的特征及其功能,利于英语学习者掌握真实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最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影视传媒英语;提升;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73—02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
期刊
摘要:电影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翻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受文化差异的影响,译者必须熟悉两国文化,了解影片内容。本文从文化视角对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审视。  关键词:电影片名;跨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65—02  一、导论  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深入。作为美国
期刊
摘要:学好英语,词汇是基础。所以,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英语学习者的输入和输出。那么,在我们的高职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阻碍我们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能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析下如何更好地掌握高职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英语;词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
期刊
摘要:语境顺应论的观点认为商标文化特点的翻译是一个文化语境顺应的动态过程。同一商标名称,会使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们产生不同的联想。在翻译商标时,要顺应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避免文化禁忌,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译出原商标的神韵。  关键词:顺应论;商标文化特点;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6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