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产权房间问题的症结及解决办法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47761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产权房”是对一种社会现象描述,而不是一个标准的法律术语,它的实质是无产权房。“小产权房”是指未经法定征地及审批等程序,由村集体或乡镇政府独立或与开发商联合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房产。目前,我国禁止小产权房的交易,但回避不了小产权房屡禁不止的现实,本文将简要分析小产权房问题的症结,从而探讨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产权房;土地出让金;保障性住房
  “小产权房”是对一种社会现象描述,而不是一个标准的法律术语,它的实质是无产权房。《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其中第2款规定“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从而可以看出我国禁止房地产开发商直接在集体土地上开发建设商品房。2008年1月17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要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国务院的该通知进一步表明小产权房属于违法建筑。2010年针对小产权房问题,国务院责成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小产权房的摸底和清理工作。国务院要求:一是所有在建及在售的小产权房必须全部停建和停售;二是将以地方为主体组织摸底,对小产权房现状进行普查;三是责成领导小组研究小产权房问题,拿出相关处理意见和办法。
  “小产权房”缺乏法律保护,在小产权房买卖发生纠纷时,法院通常只能认定该买卖合同无效。“小产权房”不在政府机构监管范围内,因此遇到房屋质量问题、公共设施维护等问题时,购房者的权益难以维护。尽管如此,小产权房交易仍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一、小产权房概念与特征
  “小产权房”是指未经法定征地及审批等程序,由村集体或乡镇政府独立或与开发商联合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房产。从地里位置来看,“小产权房”一般位于城市郊区以及城市周边乡村地区。“小产权房”建立在集体土地上,利用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应当先通过土地征收将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再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再进行商品房开发建设,而“小产权房”使用的土地未经合法程序,也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小产权房”购房者的产权证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而非国家房管部门颁发。“小产权房”的价格低廉,因此购房者多为中低收入阶层。
  二、小产权房问题症结
  城市居民数量的迅速膨胀,城市住房刚性需求的激增,城市商品房房价的过高为小产权房形成、发展提供了土壤。小产权房通常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因此建设成本低廉,从而售价也比城市商品房便宜的多,城市中低收入者在无法承受高房价但需要解决居住的困扰下只好冒险购买“小产权房”。理论界将“小产权房合法化”的言论,使销售者和购买者以为小产权房在将来会被合法化,这种思想使购买者降低了风险意识,产生了投机心理。乡镇村等基层政府、农民及开发商为了追逐高额利益不断推动“小产权房”的发展。
  三、小产权房问题之处理
  “小产权房”关涉居民的居住权,关系到国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关涉耕地保护,甚至关涉到社区稳定。它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处理好“小产权房”问题使居者有其所,要从多方面综合治理。
  (1)控制房价,降低房租,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解决居民住房的刚性需求。在控制房价方面,首先政府在出让土地使用权时不应仅根据竞价高低决定中标人,而应综合评估房地产商的综合状况,选择诚信度高、开发项目有利于民生的房地产商。政府要出台措施(比如减税、绿色通道等措施)鼓励房地产商开发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房。同时,在房地产商建房、售房的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力度,避免出现一户两证等变相增加户型面积的情况。其次,银行在发放住房贷款时要严格审核贷款人,鼓励首套住房贷款的发放,减少投资型贷款的发放。
  在降低房租方面,大中城市住房租金过高,政府应当采取相关措施监管大中城市房地产租赁市场,为居民的居住权利保驾护航。同时,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增加其数量。还应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除低收入人群外,还可将普通工薪阶层逐步纳入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
  (2)分类处理现有“小产权房”。处理现有的小产权房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搞一刀切,应分类处理现有的小产权房。可将现有的小产权房分为两类。一类为中低收入者购买的或已建未售的不存在质量风险的中小户型的小产权房。该类住房应将之合法化纳入保障性住房的行列。出售者和购买者在政府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补办相关手续,缴纳相关税费,完成各类手续后可以发放房屋产权证,使房屋所有者享有类似经济适用房的有限产权。第二类为已建已售或已建未售的奢侈型、严重占用耕地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小产权房。该类“小产权房”社会影响恶劣,应强行拆除。
  (3)保障农民土地利益,打破“小产权房”供应链。首先,应当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确保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权”,改变现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价格差异大的现状。其次,要完善土地征收制度,要提高征地补偿金额,使得补偿金额与农民从小产权房开发、建设中获取的利益相当,从而促使农民通过正规渠道合理、合法的获得土地收益。再次,要努力帮助农民开拓增收途径,减轻农民负担,树立法治观念。只有保障了农民的土地利益,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小产权房的供应链。
其他文献
摘要:杀人罪作为刑法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罪名,是一种严重侵犯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权益的罪名,侵害的法益性质比较严重,但是其在司法实践中错中复杂,且各国规定略有差异,所以给罪质的构成认定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结合我国刑法理论就一些大陆法系理论规定,本文将主要从杀人罪的中外对比,刑罚度量,角度加以分析,以便全面清晰的对杀人罪进行了解。  关键词:故意杀人罪;杀人罪;刑罚  一、我国现行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不断追求生活的品质,自然对婚姻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婚姻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因此本文就针对我国婚姻法中的法定结婚年龄和结婚程序两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婚姻法;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程序;问题  婚姻法在维护婚姻稳定、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婚姻关系的维持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期刊
摘要:近期媒体陆续曝光了多起影响重大的冤家错案,凸显出未能根除的陈旧刑事司法观念还在严重阻碍我国公正司法的进步。作为刑事司法的重要环节,公诉办案在防止冤假错案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诉部门在办理公诉案件中,必须摒弃“捕后必诉,诉后必判”,“疑罪从轻”等与司法公正相背离的传统观念,要树立以事实、证据为核心的案件审查制度,严格贯彻疑罪从无原则,并将检察监督职能贯穿在公诉办案的每一个环节,切实防止冤假错案
期刊
摘要:职务犯罪技术侦查应当遵循必要性、合法性、严格审批、严格保密原则,拟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对象必须与案件的侦查有关联性,严格限制适用范围,在有效期限内,进行全面审查严格审批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发挥技术侦查在初查、侦查和追逃阶段作用,相对人可对技术侦查采取相应查询、异议、保密、赔偿请求权等救济措施,对违法使用技术侦查造成的后果,纳入到国家赔偿范围。  关键词:职务犯罪;技术侦查;运用  一、适用对象 
期刊
摘要:条文的理想化,注定造成了司法实践上的残酷现实,自《侵权责任法》第82条出台,鲜为全国各法院用于司法实践中。而往往遇到此类“脱离管束的动物”致人损害的案件时,被侵权人都会归结于“命运”,自认倒霉,损失都是自己买单。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并不是因为被侵权人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是各法院不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偏袒侵权方,而是第82条中所指的原饲养人和管理人并不容易找到,要让他们承担
期刊
摘要:信用卡应用日益普及,信用卡盗刷的问题日益突出,应当明确信用卡盗刷情形下的举证责任分配,明晰违约责任,确定信用卡盗刷损失的承担主体,保证盗刷纠纷的合理解决。  关键词:信用卡盗刷;举证责任分配;违约责任;格式条款  一、信用卡合同概述  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依法向个人发行,凭持卡人个人信用为其提供一定信用额度,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
期刊
摘要:伴随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不断的竞争中保存胜利的姿态,就要求企业不断进步发展,扩大自身的经营空间,所以进行境外投资也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其中一个方向。对于企业进行的境外投资存在许多风险,因为在投资的过程中需要面对时间和空间的远距离操作,经营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对资金和流转方式的不可控制外力,都影响了境外投资的收益效果。面对诸多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对中
期刊
摘要:民间借贷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渠道,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民间借贷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民间借贷在高回报的同时也存在着较高的潜在风险,公证的介入对其风险的防范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本文就公证介入的法律依据及办理民间借贷公证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民间借贷;风险;公证  一、我国民间借贷的现实境况  民间借贷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种民间信用形
期刊
摘要:在工伤认定实务中,对职工身份认定即劳动关系的认定是一个前提,也是工伤认定的一个难点。由于现实用工情况比较复杂,《工伤保险条例》除正常的工伤认定之外,也专门规定了“视为工伤”的情况,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级地方立法也有对工伤认定的一些特别规定,导致在工伤认定实务中对职工身份即劳动关系的认定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就用工单位与提供劳动者之间是存在劳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这一常见的工伤认定难点
期刊
摘要:自2010年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将工伤与过失犯罪竞合的情形纳入了工伤保护范围之后,实务界对于该类特殊情形尚缺乏妥善的处理意见。如从用人单位立场出发,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六项之规定,其可以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反之,若以工伤劳动者权益保障为出发点,则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要求保留劳动关系。笔者认为,对于上述特殊情形,不宜做上述非此即彼的处理,而应当综合考虑工伤保护目的、劳动者伤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