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不是你想有就有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人都有洁癖,我们都知道,洁癖与家庭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那么这个观点安在“富二代”屈原身上,似乎是最好的诠释。屈原的祖辈是楚国的一个王,虽然到屈原这一代已经没那么显赫了,但生活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屈原还是王室成员,加上屈原长得很俊秀,一路成长,一路赞誉。相比而言,漂亮的人是较容易有洁癖的,长期沐浴也成了屈原洁癖渐重的原因之一。成年后的屈原尤其爱美爱洁,他不但喜欢华美的服饰,还一天洗澡三次,这就是《史记》里说的“一日三濯缨”——洁癖的典型行为特征。两千多年后我们溯源而寻,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竟成了史载最早有洁癖之人,而且转化成一种道德上的高尚品格。
  在今天看来,女人有洁癖是光荣的,历史上王安石的妻子吴氏、康雍年间海宁陈氏都被文人一遍遍歌颂,而男人的洁癖如果不及时转化成一种道德的隐喻,仅仅停留在生理洁癖的阶段,就可能成为世俗社会和主流文化的异端,沦为笑柄。
  历史上的洁癖男士颇多。列举几例。南北朝时南齐文人王思微的家规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家仆提衣服,必须用干净的白纸包上双手。南朝郭季产笔记《集异记》中这样记载说,有一次有一条狗跑到王思微家门柱旁,跷起腿来撒了泡尿。王思微拿根棍追出去,没撵上狗,忙令仆人冲刷门柱。刷完以后,还觉有味,又令学生用刀刮削。想了想还觉不过瘾,干脆放倒木柱,重换一根。撵狗那条棍也被他扔得远远的。
  还有唐朝诗人王维,家里边有个专门的笤帚室,里边摆放十多把笤帚,令童子们每天不用干别的,专门扫地。明代画中九友之一长洲邵僧弥,每到夏天,他一天要换好几次衣服,就怕身上出汗,他认为汗是很不干净的。
  这些听起来好像都不为过,讲究卫生本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但过分讲究就会成为一种病态,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就是如此吧。
  宋人张知甫笔记作品《可书》:“米元童(米芾字元童)有洁癖,屋宇器具,时一涤之……”里边记载说米芾嫌脸盆太脏,洗手不用盆子,而是特制一银壶,按上长柄,让仆人拎着,把银壶中的水直接倒出来,米芾用手接着水洗,洗完后还不用毛巾擦,两只手拍打拍打,直到晾干为止。他只要用手拿过东西,马上就把手洗一遍。
  对于自己的私人物品,米芾不准任何人染指。有一次上朝时,米芾的朝靴被人动了一下,这下麻烦大了。回到家,米芾把朝靴洗了又洗,刷了又刷,最后把朝靴洗破了穿不成才算结束。
  米芾的洁癖连宋高宗都很好奇,颇欲八卦一通。他曾让米芾担任太常博士,主持朝廷祭祀活动。主持祭祀要穿规定的祭服。米芾嫌祭服有人穿过,就拿回去洗一遍又一遍,结果把祭服洗得变了色,这下皇帝算是见识到了,祭祀的衣服为了你的癖好破坏成这样?罢官!
  最为可笑的是,米芾给女儿定亲的时候,挑来选去总是感觉不合适。后来倒是相中了南京一个小伙儿,此人名叫段拂,字去尘。米芾说,已经拂了,又去尘,真干净,做我女婿肯定没错。
  朋友们都知道米芾这种个人习惯,有时就乘机揩油。有一次,米芾对苏东坡炫耀自己的一方古砚,说是天下少见。苏东坡假装恭敬地洗了手,接过古砚却用指头蘸了口水在上面研磨。米芾气坏了,大叫道:“这么好的古砚,被你的口水弄脏了!”当然他不再回接他的古砚了,摆摆手说“我也没法用,干脆送你好了!”
  翻看历史资料之时,总疑心此事是后人夸大其辞,因为笔记作品不可信,但后来考证却是真实的。因为米芾去世后,他的墓志铭尚有一句“浣衣濯带肌瘳皲”,意思是说他经常洗濯,连皮肤都起皴了。都写到碑文中了,还有不真的吗?
  继米芾后,更有登峰造极者。那就是明初山水画家倪瓒。《明史》中对他的日常生活有着详细的记载,比如说他的笔、墨、纸、砚都有两个仆人专门负责,随时清洗。院里的梧桐树,也有专人每日早晚挑水洗刷,硬把梧桐树清洗死了。他的厕所是一座空中楼阁,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面填土,中间铺着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这比魏忠贤有得一拼,魏忠贤厕所是用金沙粒、香木屑接着的。
  有一次,有个朋友来看他,在倪瓒家留宿,倪瓒怕他身上不讲卫生,一夜之间,亲自起来视察三四次。待到他刚睡着,忽然听到朋友在床上咳嗽了一声,于是担心得整晚都睡不着——朋友把痰吐哪里了?不等天亮,就叫仆人去寻找吐痰的痕迹,耍清理干净。仆人找啊找,就是找不到,又怕他生气骂人,只好商量下找了一片稍微脏的落叶,拿给他看说找到了。倪瓒一见便立刻闭眼蒙鼻,叫人把这片树叶丢到几里之外。
  更有趣事,一次,倪瓒要喝茶,就命仆人去山泉打水。水打回来之后,倪瓒吩咐:“提在前面那桶水,拿来泡茶;提在后面那桶水泡茶不行了,拿去洗脚。”见人不解,倪瓒接着说:“后桶的水,恐怕已经被仆人的屁所污染了。”还有一次,倪瓒去赴宴,宾客坐定,开始上菜,一个留有胡须的厨师端出佳肴。倪瓒一见便突然离席,主人追去,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倪瓒说:“胡子多的人一定不干净,你的厨子留这么多胡子,我是吃不下这顿饭了。”宾客听了,相顾大笑……
  倪瓒有洁癖,孤傲清高,以至于朋友越来越少,他的人生谢幕也很悲惨。当时起义军首领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派人送了很多钱给倪瓒,请他作画,倪瓒撕绢退钱——当然不作。张士信对他当然怀恨在心,便找理由把他关在牢房里。狱卒给他送饭时,倪瓒还让狱卒把饭桌举得高高的。狱卒不解,他也不解释,同牢的人认识他的说: “他怕你的唾沫溅到饭里。”狱卒听了当然很生气,把他拴在了尿桶旁毒打一番,以至于倪瓒受伤患上痢疾,临终前秽不可近(一说他被朱元璋丢在粪坑里淹死)。
  历史上有洁癖的人,在世人的哄然大笑中,他们的言行显得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而在他们自己眼中,他们对自己的洁净一直坚持,这也是一种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得他们断然顾不得旁人的眼光。
其他文献
小时候对一篇讲统筹学的课文印象深刻,大意是当你想喝茶,但家里什么也没有的时候,你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喝上茶呢?  文章因为是强调统筹学的概念,所以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烧上水(如果家中无其他人在,离人烧水还是很危险的呀),然后出去买茶叶,等回家的时候,水也烧得差不多了,正好可以泡上茶。  对于计划性特别弱,同时又总是很懊恼于时间不够用的人来说,学习统筹安排,最大效率地利用我们所能支配的时间精力,当然
期刊
我是一个高考落榜生,然后就要去复读。复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会遇到各种各样个性非常强的老师。下午的第一节课,那个睡意蒙眬啊,那个倦怠啊。而恰恰这时候,我们的个性很强的地理老师,张口就提问,蒋昌建站起来,你回答看看。我站起来了,我说老师,你能把问题再重复一遍吗?他问,你刚才干什么事去了?我说刚才没听清楚。好,他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然后问,你的答案呢?我说老师那你说呢?他让我坐下去,那我就坐下去了
期刊
继李代沫、宁财神、张默等人之后,房祖名与柯震东也因吸毒入狱。一段时间以来,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当红小生、星二代、著名编剧前仆后继赴这一场“监狱风云”,其势汹汹,足令观者咋舌。  要说对此的观感,还是举个例子吧。当初宁财神被抓,非常喜欢他作品的我可以说是极其痛心。从《武林外传》到《龙门镖局》,我也走过了我的整段青春。他的作品曾是我最迷茫的日子里划破阴霾的光,带给我太多欢笑和感动,所以我无论如何都不愿相
期刊
在这个世界上,青春如你我,其实都是最最微茫的存在,抱着年轻的热望,过着自己的人生。我知道在从前的很多时候,我以为自己挺了不起的,后来却发现,比我牛的人太多了,比我努力的人太多了,比我牛又比我努力的人也太多了。我庆幸自己能在青春远未结束的时候明白,这意味着为时不晚。  我从不对这个世界抱有太大的奢望,但一直对自己有着十分的期待,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掂得清自己到底几斤几两。我希望能对得起自己,不妄自菲薄
期刊
坚忍不拔地隐秘成长  我们时常磕磕碰碰,每一次跌倒,倘若有大人在身旁,便会哭得格外委屈。而往往,一旦身边没有任何人,我们则会勇敢地爬起来,拍拍土继续跑。  或许,很多事情都是同理,有人呵护我们的痛楚就更疼;没有人心疼我们的伤疤,却让我们更坚强、争气。李易峰便是如此。  他蛰伏七年,无人问津,剑一出鞘,却是光芒万丈。  2007年的夏天,烈日让少年的心滚烫,李易峰参加了一档名为《加油!好男儿》的综艺
期刊
仅凭数分钟的影像,在细致而跨度长久的故事情节里,听着美好的音乐等待一个未知的结局,然后当最后一段影像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潸然泪下——这就是动画短片《父与女》。也许看这个短片的人会觉得它不像一个电影,虽然只有8分钟,但它的确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的殊荣。它让你相信,不是激昂的交响乐和恢弘的场面或者生离死别的爱情场景才能让人震撼和感动,一句对白都没有的电影短片同样可以。  关
期刊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学霸就站在我面前,我却发现我们相距了一整个银河系。  我口中的学霸指的就是李晓涵,她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邻居。人们都说李晓涵有三宝,背书,写题,起得早。你瞧,这才五点半,李晓涵就已经迎着晨光,开始她声情并茂的阳台早读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
期刊
精灵索索在很小的时候,就爱缠着妈妈讲人间的故事。她听着人间因一种叫“爱”的东西而产生的各种故事,简直入了迷。她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实在是太美好了,简直比任何一种魔法都要美丽。所以她坚决地,历尽一切艰难险阻来到人间生活。  初来人间的日子,她真是觉得感情是天底下最有趣最动人的东西了,它能让即将去世的人起死回生,让脑子里本来子虚乌有的事物变成现实,它是黏黏的、胶水一样的东西,把两个人的心黏得很近很近,
期刊
深夜,宿舍里的人都已熟睡,伴着微微的鼾声。我把脑袋小心地伸出被窝——把自己捂在被窝里,确实有种窒息的热。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我悄悄从寝室里溜了出去,倚在宿舍楼的栏杆上发呆。偌大的校园,只有高三那栋楼还灯火通明。我知道这是毕业生在这个学校的最后一晚,明天他们就要各自奔赴考场了。在这种青春肆意的喧闹中,我看出了一种疼痛与无奈,甚至还夹杂着一些悲壮的味道。  我在黑暗的这一头望着相隔甚远的那栋高三的专属
期刊
最爱听着陈绮贞,穿着格子衬衫,在南锣鼓巷的阳光或阴霾中,手捧一杯星巴克咖啡,用单反表达出村上春树带来的悲伤和疼痛……”这是豆瓣上流行一时的测试题:你属于哪一种小清新?有人说,小清新是继诗人、摇滚青年之后的新生标签人群,那么,何为小清新呢?  小清新的说法最早源自音乐流派“独立流行乐”,以旋律优美清爽为特点。当下,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风格影响的一批年轻人,也被叫作小清新。这类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