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当代作家评论》发展状况和学术影响力的定量研究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l7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林林总总的学术刊物中,《当代作家评论》是中文学科领域中一本特色鲜明、人气颇高的学术刊物,该刊致力于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清晰聚焦和热情介入中外文学(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重要现象,形成了众多丰硕的成果和精深的识见。其丰沛的学术实践和话语力量已成为当前国内学术话语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在近些年,该刊物如何参与和推动学术生产,并在其中体现这种重要地位和重要贡献呢?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统计学、情报学的学科知识,对《当代作家评论》近些年的发展趋势及其学术影响力进行量化呈现和实证研究。
  具体来说,本文以《当代作家评论》2010-2015这6年间刊发的论文及其影响(转载、引文)为研究对象,通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引文数据库,以及纸质刊物信息的搜集,获取并统计关于刊物成果的如下基本数据:文摘类刊物转载情况、论文的被引量、成果的机构与省市地区分布、论文的学科分布、高引论文和高引作者情况、影响因子与引文的篇均被引率,等等。通过这些数据,一方面呈现最近六年《当代作家评论》的基本态势,如作者队伍和论文地区分布、选题的学科分布和热点聚焦、高影响论文的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与属性相近刊物的数据对比,描述该刊物在被引量、转载率、篇均引用率等指标上的具体态势,准确定位刊物的学术位次,并客观分析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存在问题,以期对期刊发展和拓展路径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刊物肖像:近6年《当代作家评论》发展态势的量化呈现
  (一)论文的学科类别和作者机构分布
  根据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显示,在2010-2015年,《当代作家评论》年发文量在168-206篇之间,6年的年平均发文量为188篇。论文所属的学科类别、发文机构情况分别见表1和图1。
  从表1可以看出,《当代作家评论》刊发论文的学科类别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尤以中国当代文学为主),其占比为82.9%,这既符合刊物关注当代文学的自我定位,也彰显了刊物在研究领域上的“聚焦当代”和“接通当下”的刊物特色。除了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艺理论、人物传记也分别占有一定的比
  例。世界文学研究是该刊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對世界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作品的译介,还是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当代作家评论》都输送了相当可观的成果。这方面的成果体现为刊物开辟的“当代外国文学”、“国际文学视野”、“西方文论译丛”、“海外汉学研究”等栏目中的系列论文。
  从刊发论文的所属机构来看(见图1),《当代作家评论》2010-2015年间被CNKI收录的1130篇论文中,学术机构发文数量靠前的分别是南京大学(73篇,占比6.4%)、沈阳师范大学(58篇,占比5.1%)、中国人民大学(53篇,占比4.7%)、复旦大学(50篇,占比4.4%)、南京师范大学(39篇,占比3.5%)、苏州大学(34篇,占比3.0%)等。
  (二)《当代作家评论》中的“地方学术力”
  考察刊物学术话语生产主体的构成,还应该考察刊物学术主体的地方分布和省市比例。作为一份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地方刊物,《当代作家评论》以“海纳天下”的胸襟刊载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成果,但各个省市或地区在该刊上显示出的论文数量和影响也不尽相同,图2和图3分别从各省市或地区的发文总量以及被引用量量化呈现了地方学术力。
  图2和图3显示了2010-2015年各省市或地区在《当代作家评论》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被引用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表论文的数量还是论文被引次数,北京、江苏、上海、辽宁都始终居于前四名,而且第五名与第四名差距较大。这就表明,《当代作家评论》发文的主体作者所在地区为北京、江苏、上海、辽宁四省市,这四个省市在发文数量的占比为54%(A/1130,A为四省市发文总量,611篇),即该刊在近6年中超过半数的论文是由这四省市输送的。
  二、立体具象:多种评价指标下《当代作家评论》的学术影响力
  (一)近6年的“被转载量”
  论文转载量与转载率是衡量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某个研究期内,在假定发文量与期刊内外部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发文量与转载率越高,说明刊物的学术影响力相应越高。综观《当代作家评论》2010-2015年发表论文被转载的总数,该刊被三大转载刊物转载论文总数(见表2)由25篇(2010年)降到8篇(2014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具体来说,注:〔1〕转载或文摘类刊物,目前国内有《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报刊复印资料》《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多种。本文以前三种转载刊上的信息作为统计对象。〔2〕2015年《当代作家评论》以及其他刊物刊发的论文,按照转载刊物的发行周期,2015年的成果在2016年的上半年还将陆续被转载,本文统计到2016年3月份。因而,2015年的最终转载量实际上要高于现在水平。〔3〕“人大复印资料”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的简称,此处统计的是被“复印报刊资料”所有学科分类刊物转载的论文。
  《新华文摘》转载《当代作家评论》的数量在2010-2011年每年5篇外,其余年份的转载数徘徊在1-3篇之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在近6年中转载该刊论文仅有4篇,其中还包括1篇(2014年)“论点摘要”,转载类刊物的引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文或准全文式”,即全文转载或压缩转载,这种转载基本保持原貌,比如“复印报刊资料”是全文转引,《新华文摘》主体部分是压缩转引;另一种是“观点式”,即用五百字左右的篇幅扼要介绍观点,比如《新华文摘》的“论点摘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论点摘要”。一般而言,第一种转引方式,彰显的论文学术影响力要大于第二种。本文表2和表3统计的是两种转引方式之和。可见,《当代作家评论》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频次较低。从《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该刊来看,2010-2015年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8篇(2010年)减至5篇(2014年)。总之,无论是从单个刊物转载数,还是从历年转载总数,《当代作家评论》呈现下降趋势。   《当代作家评论》的发展趋势还可以通过与同类刊物的比较中凸显出来。仍以转载情况为统计对象,本文选取同属CSSCI来源期刊且主要以发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的7种文学类刊物作为比较对象。
  表3呈示了包括《当代作家评论》在内的7种文学类研究刊物,在2010-2015年之间被三大转载刊物转载全文或观点的数量。如果仅从数量本身来看,《当代作家评论》被转载的总数为93篇,居于中游位置,但这种比较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单月刊)和《文艺争鸣》都是单月刊,其发文量几乎是双月刊的《当代作家评论》两倍,发文量越大,相应地被引用的概率也就提高了。在表3中,我们应注意几种刊物的不同趋势:
  《南方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被三大刊物转载的数量在研究期内几乎是稳步上升的,比如《南方文坛》每年被“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的数量稳定在14-18篇,被《新华文摘》转载的数量稳定在2-7篇,其中2015年已有7篇(这个数字还可能会提高,这7篇中3篇为“论点摘编”),稳定的被转载数显示的是较为稳定的学术水准和较强的学术影响力。与这些刊物较为稳定的转载数量相比,《当代作家评论》转载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每一年度在这三个转载刊物上的论文转载数与7种刊物的具体相比中,《当代作家评论》没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二)动态变化中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先看被引频次。表4显示了2010-2015年《當代作家评论》的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库(CSSCI)中的被引频次情况。《当代作家评论》在这6年中一共有1015篇成果被收录,在此期间总被引数共有400次,其中《当代作家评论》自引27次(占总被引频次的6.8%),被其他CSSCI刊物引用373次(占总被引频次的93%)。在研究期内,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0.39次,平均每篇他引0.37次。研究期内时间越靠后,无论是自引还是他引,都呈下降趋势,比如他引频
  次,2010-2013年的数值介于73-106,2014-2015该项数值降到1-15,平均每篇他引频次也由2010的0.54降到2015年的0.01,这说明新发表论文的学术影响还没有充分发挥,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下表列示了在这6年中,《当代作家评论》论文发表后,分年度的被引用总频次(他引频次)。从表5组A“每年被引频次”来看,对于2010年发表的论文,在可供观察的发表后6个时窗中,只有2个时窗的被引指标超过了对应时窗的平均水平(发表当年和发表后1年),在2011年度的5个时窗指标中,已有4个窗口超出平均水平,1个窗口与平均水平持平,而2013年的3个时窗指标(20、63、79)全部超出平均水平(10、42、71)。由此可以看出:2011年和2012年《当代作家评论》的论文被引情况处于上升势头,2013年时到达近6年的高峰值。正因为此,2010年发表的论文发表后3年被引频次达到80,而2013年发表的论文经过两年就几乎到了这个值,可见,2013年论文影响力较强。组B他引频次的各项指标说明的趋势与组A被引频次相同,不再详细分析。
  再看影响因子。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当前学界评价学术刊物的重要指标和有效尺度,被广泛用于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与论文质量。影响因子是指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其通行计算公式为:IF(X年)=该刊X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根据以上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通过CSSCI数据库“来源文献”检索可以得到
  2008-2014年之间《当代作家评论》每两年的论文发表总数,检索“被引文献”可以得到2008-2015年每年被引用的成果,从而得到影响因子(分为总被引影响因子和他引影响因子)的历年数据。
  从图4可以看出,《当代作家评论》的“总被引影响因子”和“他引影响因子”的变化轨迹比较接近。以“他引影响因子”的趋
  势为例,“他引影响因子”呈现出“先降后升再降”的波动形态。第一次波动发生在2010-2012年之间,影响因子由0.16降到0.09,我们知道,影响因子是“前两年论文在统计
  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所得,因而被引用次数和发文总数左右影响因子的大小。通过CSSCI系统可以统计出,《当代作家评论》在2008-2014年的发文量分别是:161(2008)、164(2009)、188(2010)、184(2011)、167(2012)、154(2013)、159(2014)。可见,2008-2011年,发文量呈增长趋势,被引用总次数呈递减趋势,因而,影响因子呈下降趋势。第二次波动是影响因子从2012年的0.09跃升到2014年的0.21,其中原因在于2010-2013年之间,发文总数由2010年的188逐渐递减到2013年的154,从而使这三年的影响呈逐年提高态势。第三次他引影响因子是从2014的0.21减至2015年的0.09,其中原委在于,发文总数从2013到2015年发文总数的递增和被引总次数的递减所造成的。
  总之,对影响因子的分析说明,控制刊物的发文量,同时,依靠论文的质量增加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是提高影响因子的两个重要方面。《当代作家评论》在研究期内影响因子的“忽上忽下”与发文量的增减有很大关系。
  (三)比较视域下的“被引量”与“篇均被引率”
  图5的相关数据通过“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引文数据库”是对期刊引文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的学术资源库,可以对刊物的发文总量、引文特征等类别进行综合分析。但这一数据库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尚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目前都没有购买这一数据库。笔者通过多方努力,得以通过南京财经大学的引文数据库进行该部分的研究,在此感谢该校经济学专业的张成博士。检索和汇总而成。为了呈现《当代作家评论》在同类刊物中的学术位次,本文选择了中文研究类且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主的6种学术刊物作为参照。该图显示的是这6种学术刊物在2010-2015年之间的发文总量、被引总量与篇均被引率情况,图5中的“发文总量”是指引文数据库收录的2010-2015年之间6种刊物发表论文的总数,“被引总量”是指这6种刊物的论文从2010到2016之间被所有期刊引用次数。图例中的期刊按照篇均被引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序。从图上的数据和趋势来看,《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文坛》发文总量居于前三,《当代作家评论》发文量最少。在被引总量方面,《当代作家评论》在这6年内以2036次的总量仅次于《文艺争鸣》的5906次(值得注意的是,《文艺争鸣》是月刊。其每年的发文量是双月刊的《当代作家评论》两倍,发文量提高后,被引的概率相应也就提高了)。也就是说,在本研究期内,《当代作家评论》在发文数量最少的情况下获得了较高的被引用量,与同类刊物相比,显示了相当高的学术水准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以进一步从篇均被引率看出,在6种刊物中,《当代作家评论》以1.80的篇均被引率高居榜首,显示出刊物高水准的稿件质量和相当高的学术认可度。   三、被引差异:透视被引频次分布、引用刊物和高引论文
  (一)CSSCI视域下《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和征引刊物分析
  表6列出了2010-2015年间《当代作家评论》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通过CSSCI
  系统可以获知,在此期间,《当代作家评论》共有1015篇论文被收录,根据被引频次的升序呈现出各自的论文数量、各个频次论文数占总论文的比例(括号外的数值为含自引,括号内数值为不含自引)。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包含自引的情况下,有74.4%的论文发表后从未被CSSCI收录期刊引用过,不包含自引这个数值达到76%。发表后被引用达到5次及以上的论文只占总论文数量的0.3%,在这6年内,被CSSCI刊物引用超过
  “零被引论文”的数量,尽量刊发被引可能性较大的论文。从表格数据来看,《当代作家评论》占有相当比重的“零被引论文”是期刊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潜在盲区,需要通过选题论证、价值预估、严格把关审稿流程等方式尽可能提高学术论文的学术性。
  由于不同刊物的学术水平参差,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公信力不同,因而,考察《当代作家评论》对当前学术话语生产的影响和作用,還应该考察《当代作家评论》的论文被哪些重要学术刊物所引用,在所有征引《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刊物中,重要学术刊物占了多大比例。由于CSSCI刊物众多,重要学术刊物和一般学术刊物难以区分,因而本文参照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A/B类刊物、权威/非权威刊物的分类标准来区分刊物的层次。具体来说,以笔者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制定的“权威期刊目录(2011年版)”参见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网页的“权威期刊目录(2011年版)”。评价标准作为参照,考察该目录上“权威期刊”(分为一级权威和二级权威)引用《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情况。通过CSSCI系统,在“被引文献检索”的“被引文献期刊”中输入“当代作家评论”,被引年份先后输入2010及后5年年份,这样便会得出2010-2015年的6
  年中每个年度《当代作家评论》论文被CSSCI来源刊物征引的频次(285、291、282、461、392、194),再逐个打开这些引文,对其刊物进行筛选,统计出权威刊物引用《当代作家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在南京师范大学期刊评价体系中属于“二级权威”期刊。的刊物、次数等数据(表7和表8)。
  表7列示了近6年引用《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主要学术期刊。此处的主要期刊是指南京师范大学权威期刊目录中的期刊。在该权威期刊目录中,《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小说评论》等中文类属于一般CSSCI来源刊物,尽管这些刊物对《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引用频次很高,但不纳入本次研究的统计数据中。该表及未列示统计结果显示,最近6年内,引用《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权威类刊物共有28种,其中一级权威刊物有4种(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语》),二级权
  威刊物共24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二级权威期刊中,除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专业的权威刊物(比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较多征引该刊成果,同时,还有几种与文学研究相对较远的学科刊物引用该刊成果,比如《教育学报》(教育类)、《现代传播》(新闻类)、《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政治类)等刊物。这些非文学类权威刊物对《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征引,显示了该刊影响力辐射面较广。
  从表7还可以看出,在所有征引《当代作家评论》的权威类刊物中,《当代作家评论》自身构成了引用数量最多的刊物,以382次占所有刊物引用总数的20%,20%的自引率符合国际学术刊物评价标准中的正态分布。除了《当代
  作家评论》外,引用该刊的所有权威类刊物占引用总数的36%,其他CSSCI刊物引用占比64%。
  表7只是静态地呈现了权威期刊引用《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情况,表8更为详尽地呈现了研究期内重要学术刊物征引《当代作家评论》学术论文的频次和占比的动态变化趋势,更能看出《当代作家评论》学术影响力的变化过程。
  从表8可以看出,“权威期刊引用次数”在研究期内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以2013年为界,由76次(2011年)逐年升至223次(2013年),然后又从高峰值降至80次(2015年)。也就是说,从重要学术刊物征引《当代作家评论》的数据来看,《当代作家评论》的学术影响力在2011-2013呈上升趋势,而从2013-2015呈下降趋势。这一结论与本文表4表5得出的结论一致。表8显示,在所有CSSCI来源刊物引用《当代作家评论》的引用频次中,权威刊物引用占比为26%-48%不等,研究期内权威刊物引用平均占比为36%,一般CSSCI来源刊物引用占64%。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当代作家评论》对本刊物的自引频次及其占比问题。在这6年内,《当代作家评论》被CSSCI来源刊物引用共计1905次,其中678次是被《当代作家评论》自引,刊物的自引率是20%,2013年《当代作家评论》的被引频次达到峰值461次,《当代作家评论》贡献了166次。刊物较高的自引率反映的是刊物作者对刊物较高的认同感,或是由于论文对象专题化、前沿性、争鸣性而形成的观点碰撞、持续热议的学术局面。适度的自引对于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和各项数据指标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第二,“一级权威刊物”引用比重的提升。未列出的统计结果显示,“一级权威刊物”在近6年征引《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频次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除去2012年的低谷7次外,研究期内从14次(2010年)跃升至20次(2014年)、26次(2015年)。尽管从权威期刊引用的总频次可以看出,《当代作家评论》被引频次呈现起伏,甚至2013-2015年呈下降趋势。但“一级权威刊物”征引刊物成果频次这一指标逐年上升,可以看出《当代作家评论》对其他重要学术刊物的参考价
  值和学术影响力。   (二)CNKI视域下《当代作家评论》的征引刊物分析
  通过CSSCI数据库,能够检索和分析出CSSCI期刊对《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征引情况,运用特定科研机构的A类/B类或权威/一般刊物标准能够呈现出《当代作家评论》对重要学术刊物的影响,但《当代作家评论》在整个期刊系统中被引用的情况如何,其发挥学术影响的渠道除了CSSCI刊物和权威刊物之外,还有哪些刊物,这些刊物占了多少比例,这些问题可以借助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加以解决。
  索”中输入《当代作家评论》,依次输入年份,得到每一年该刊被其他文献引用总数、CSSCI刊物(核心刊物)引用该刊成果的篇数及相应所占比重。具体内容标示如下:
  从表9可以看出,2010-2015年的6年间,每年引用《当代作家评论》成果的期刊论文中,CSSCI来源期刊和核心期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CSSCI刊物所占比例介于49%-60%,核心刊物所占比例介于64%-68%。也即在引用《当代作家评论》成果的所有刊物中,五成或以上的成果被CSSCI来源刊物或核心刊物所引用,这也显示出该刊在当前学术话语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表格的数据来看,“C刊引用占比”在近6年中呈下降趋势,这种下降可能是“C刊引用占比”在高位数值上的自我调整,也可能是其他同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上升和自身影响力下降的一种征候。
  那么,在众多引用《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刊物中,被引次数居前的刊物包括哪些呢?图6勾勒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从图6可以看出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引用《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包括《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等,其中,《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在不少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学术评价体系中被认定为权威刊物(比如笔者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将《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定为一级权威刊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定为二级权威),这些在学界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刊物对《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征引,彰显了该刊的学术公信力。
  第二,在近6年征引《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期刊中,有三类刊物不是CSSCI来源刊物或核心刊物,第一类是《名作欣赏》《文教资料》《现代语文》《青年文学家》,这类刊物的作者群体主要为高校研究生或中小学教师,这些作者群体对《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征引,显示了《当代作家评论》在青年学子和中小学教师两类群体学术研究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以及对他们学术的切实影响。第二类以《东吴学术》《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理论与创作》为代表的这些刊物,尽管不具有CSSCI刊或核心“身份”,但它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声譽和较大的影响力,如果进行细化分析会发现,这些刊物的作者群丝毫不弱于CSSCI刊物,它们的某些“特色栏目”对学界有着重要影响,比如《东吴学术》的“学术年谱”、《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都有很好的学术口碑。第三类是《芒种》《作家》《短篇小说(原创版)》这类文学类刊物对《当代作家评论》有着较高的“征引热情”。由于《当代作家评论》有跟踪关注当下文学热点和文学新人新作的传统,形成了不少关于学术前沿与对文学新人新作的学术评价,文学刊物征引学术刊物论文显示了批评家和作家、文学期刊与学术期刊的良性互动。
  四、简明结语——喜忧参半的总结
  从本文的各项数据和图表趋势来看,《当代作家评论》在过去的6年中,一方面显示出高水平的学术水准和强劲的学术影响力。这种高水准和影响力表现在:1.与同类文学研究期刊相比,在本研究期内,《当代作家评论》的被引用量和篇均引用率居于前列;2.在所有CSSCI来源刊物引用《当代作家评论》的频次中,接近四成的引用频次来自于重要学术刊物(此处特指权威刊物);3.“一级权威”刊物在研究期内征引该刊论文的频次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刊物的发展趋势中也有一些有待提升和解决的问题。1.比如,《当代作家评论》在学术影响力上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倒退”,具体表现在:被转载类刊物转载该刊论文的数量在近6年内呈逐年下降趋势(该刊尚有在某些转载类刊物的转载中常年为零的状态);尽管一级权威类刊物引用该刊论文的次数在上升,但重要学术刊物征引《当代作家评论》论文的总体数量在近3年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与“CSSCI期刊引用该刊论文数量在近6年呈递减态势”是一致的。①2.“零被引论文”是《当代作家评论》在刊物发展中不应忽视的盲区,该刊近5年发表的论文中,有七成的论文在发表后从未被CSSCI来源刊物引用过。过高的“零被引论文”量会成为制约刊物发展的不利因素,应该尽量减少这类论文的数量。
  【作者简介】沈杏培,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李桂玲)
其他文献
中学时期既是认知与行为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健康素养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的健康素养可延续到成年并对成年后的健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更好的
为了正确开展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别是关注网络热点,加强教学效果;合理应用新媒体积极参与意识形态讨论
你们让我来谈谈“新时代,新经验,新想象”和金砖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我想,文学非“新”而不可为,换言之,如果文学不能把“旧”重塑为“新”,那么文学便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用梵
政治课是贯穿于中师教育全过程的一门课,政治课教师应该学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成为今后评价政治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经济水平的快速上升,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生物制药产业中,所需要多种丰富的科学
目的:探究将广播及视频式集体健康教育应用于母婴同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间收入的所有初产妇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32例产妇
本文以21世纪人才培养规格为导向,对高师历史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有助于培养高品质的能力复合型人才,从而提升我国适应入世要求的人口条件和人口环境.
手机普及率日益提高,随之产生的废弃量也日益增多,分别采用时间梯度模型、市场供给A模型、斯坦福(stanford)模型对兰州市2013年-2022年废旧手机的产生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
近年来环境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得到快速推广与应用。以湖北竹山经济开发区为例,采用A-P值法构建模型来估算大气环境容量,并提出一种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