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大气污染产生成因:工业化生产、尾气排放,并且提出了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技术:固体颗粒物的监测、二氧化硫的监测、氮氧化物的监测,旨在全面改善大气污染问题,提升人们生活环境的空气指数,为人们营建健康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尾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引言
大气污染的治理进度:2017年,国内300多个地级城市,其大气测定PM10的平均浓度,相比2013对应数据,下降了至少22%;一线城市,比如北京、天津,其区域的大气PM2.5平均浓度,与2013相关数据对比时,下降了不足40%;在此时,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大气指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
1大气污染产生成因
1.1工业化生产
现阶段,国内工业化生产获得了发展,生产模式多元化、排放物增加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逐年加剧。由于社会普遍人群的环保意识不强,工业化生产工艺经济性追逐倾向,造成了较多难以处理的废气排放于大气环境中,引起大气污染。部分工厂开展废气处理工作,然而采取的处理措施相对简单,尚未达到排放标准,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
1.2尾气排放
经济社会背景下,交通事业获得高速发展,在车辆基数增长之快,截止2018年年末,国内机动车数量高达3.2亿。与此同时,机动车在行驶期间,产生一定容量的尾气,加之3.2亿基数,为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不可小觑。机动车尾气中,包括氮氧化合物、CO等有毒气体,在机动车排放时流向社会环境,一方面污染着大气环境,另一方面对人们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成为亟需解决的大气污染问题[1]。
2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技术
2.1固体颗粒物的监测
大气环境在备受污染的情况下,开展相适应的监测活动,借助现代化监测技术,配合检测仪器设备加以应用,综合分析空气指标,确定大气中包含的污染元素,以此深入分析大气的污染气体浓度,排查污染源位置,并结合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大气改善措施,继而提升环境治理的整体效果。在大气监测期间,应将固体颗粒物作为核心监测内容。
大气污染中以固体颗粒物较为严重,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健康威胁,加之固体颗粒物组成元素具有繁杂性,为此,在对其开展监测与治理时,应选择大气监测仪器,借助指标监测方式,确定固体颗粒物中的各项元素指数,比如二氧化氮指标、PM10等。PM10指直径不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即直径小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具有可吸入性,人们长期吸收此类物质,极易引发慢性疾病,比如咳嗽、哮喘等,影响身体健康。
大气污染监测期间,应借助直径为40mm的滤膜,开展线上采样,并选择粒子切割器。大气监测仪器能够测量粉尘质量与浓度的能力,其粉尘数据采集速度较快、准确性高,监测范围为:L[0.01,100],mg/m;H[0.001,10],mg/。监测实际获得的结果,有助于确定污染元素的浓度,分辨污染物的种类与特征,为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2.2二氧化硫的监测
大气污染物中颇具代表性的是二氧化硫,此气体危害性极强,对大气结构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危及人体健康。工业生产期间,煤炭、油等物质的燃烧,皆生成一定成分的二氧化硫。基于含硫污染物的危害性,采取光度法开展污染监测流程。光度监测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因素对监测结果造成的影响,监测结果精准性高。监测数据,表现出大气污染的发展状态,即二氧化硫浓度。在确定大气污染程度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环境污染保护措施,以此改善大气环境。
2.3氮氧化物的监测
氮氧化物的监测流程,以汽车尾气为主要监测主体,继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部分一线城市中,比如北京,引进新型大气监测技术,并同步实施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在城区交通道路上,安装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对车道机动车加以监测,采取24h监测方式,全程获取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有效排查排放不规范的机动车。
大气污染监测治理成效显著,2016年正式启动机动车排放监测技术,监测车辆达75万辆,其中非标准排放有2600辆。与此同时,采取低氮燃烧技术与其他措施相结合,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提升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改善大气环境[2]。
3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3.1除尘器
针对固体颗粒物的大气污染,可采取除尘器加以处理。在监测技术中,如若监测到固体颗粒物排放不规范的,可针对污染源位置,安装除尘器,减少固体颗粒物排放,缓解大气污染现象。除尘器种类较多,包括板式、管式、湿式等。除尘器的运行原理为:含尘气体排放期间,经过滤料时,尘粒被阻断传播,并将其滞留于除尘器中,实现对含尘气体的处理。
过滤方式有两种:深层、表面两种。深层过滤的滤料以纤维、颗粒为主要成分,对直径为微米的颗粒物造成阻断,使其难以通过,达成除尘效果。深层除尘效率较低,滤层阻力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其容尘量能力较高,在清灰期间具有一定难度。表层过滤,类似于筛选,其材质以复合滤料为主,将滤料制成微孔滤膜,可针对排放量较小的区域采取此种过滤措施,并定期清灰,保障其除尘能力。
3.2有毒气体的治理技术
二氧化硫的治理技术:脱硫技术,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生成,在监测技术确定的二氧化硫排放源位置,添加脱硫技术,以此减少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含量,实现对其治理与控制。
氮氧化合物的治理技术:在监测技术中,确定氮氧化合物污染源位置,增设治理技术,减少氮氧化合物气体排放,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氮氧化合物的治理技术有:低氧燃烧,可有效控制氮氧化合物排放,降低排烟中产生的热损,节能减排;低氮燃烧技术,减少氮氧化合物生成;烟气脱硝技术,将氮元素有效分离,以此减少氮氧化合物的生成;烟气循环燃烧技术,有效控制氧浓度,加强燃烧区温度控制效果,减少氮氧化合物生成;两段燃烧技术,一段控制氧气,调节烟气温度,降低氮氧化合物生成,二段开展CO、HC完全燃烧过程,减少氮氧化合物生成可能性,控制燃烧温度。借助多种氮氧化合物治理技术,有效缓解大气污染压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期间,应分析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成因,确定污染物种类与浓度,排查污染源,在污染源位置开展监测与治理,以此加强大气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减少排放物對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升大气健康指数。
参考文献
[1]闫冰娜.大气污染原因和环境监测治理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06):131-132.
[2]郭立达,李扉屏,焦振霞.环境监测治理技术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03):28+31.
关键词:尾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引言
大气污染的治理进度:2017年,国内300多个地级城市,其大气测定PM10的平均浓度,相比2013对应数据,下降了至少22%;一线城市,比如北京、天津,其区域的大气PM2.5平均浓度,与2013相关数据对比时,下降了不足40%;在此时,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大气指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
1大气污染产生成因
1.1工业化生产
现阶段,国内工业化生产获得了发展,生产模式多元化、排放物增加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逐年加剧。由于社会普遍人群的环保意识不强,工业化生产工艺经济性追逐倾向,造成了较多难以处理的废气排放于大气环境中,引起大气污染。部分工厂开展废气处理工作,然而采取的处理措施相对简单,尚未达到排放标准,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
1.2尾气排放
经济社会背景下,交通事业获得高速发展,在车辆基数增长之快,截止2018年年末,国内机动车数量高达3.2亿。与此同时,机动车在行驶期间,产生一定容量的尾气,加之3.2亿基数,为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不可小觑。机动车尾气中,包括氮氧化合物、CO等有毒气体,在机动车排放时流向社会环境,一方面污染着大气环境,另一方面对人们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成为亟需解决的大气污染问题[1]。
2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技术
2.1固体颗粒物的监测
大气环境在备受污染的情况下,开展相适应的监测活动,借助现代化监测技术,配合检测仪器设备加以应用,综合分析空气指标,确定大气中包含的污染元素,以此深入分析大气的污染气体浓度,排查污染源位置,并结合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大气改善措施,继而提升环境治理的整体效果。在大气监测期间,应将固体颗粒物作为核心监测内容。
大气污染中以固体颗粒物较为严重,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健康威胁,加之固体颗粒物组成元素具有繁杂性,为此,在对其开展监测与治理时,应选择大气监测仪器,借助指标监测方式,确定固体颗粒物中的各项元素指数,比如二氧化氮指标、PM10等。PM10指直径不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即直径小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具有可吸入性,人们长期吸收此类物质,极易引发慢性疾病,比如咳嗽、哮喘等,影响身体健康。
大气污染监测期间,应借助直径为40mm的滤膜,开展线上采样,并选择粒子切割器。大气监测仪器能够测量粉尘质量与浓度的能力,其粉尘数据采集速度较快、准确性高,监测范围为:L[0.01,100],mg/m;H[0.001,10],mg/。监测实际获得的结果,有助于确定污染元素的浓度,分辨污染物的种类与特征,为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2.2二氧化硫的监测
大气污染物中颇具代表性的是二氧化硫,此气体危害性极强,对大气结构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危及人体健康。工业生产期间,煤炭、油等物质的燃烧,皆生成一定成分的二氧化硫。基于含硫污染物的危害性,采取光度法开展污染监测流程。光度监测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因素对监测结果造成的影响,监测结果精准性高。监测数据,表现出大气污染的发展状态,即二氧化硫浓度。在确定大气污染程度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环境污染保护措施,以此改善大气环境。
2.3氮氧化物的监测
氮氧化物的监测流程,以汽车尾气为主要监测主体,继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部分一线城市中,比如北京,引进新型大气监测技术,并同步实施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在城区交通道路上,安装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对车道机动车加以监测,采取24h监测方式,全程获取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有效排查排放不规范的机动车。
大气污染监测治理成效显著,2016年正式启动机动车排放监测技术,监测车辆达75万辆,其中非标准排放有2600辆。与此同时,采取低氮燃烧技术与其他措施相结合,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提升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改善大气环境[2]。
3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3.1除尘器
针对固体颗粒物的大气污染,可采取除尘器加以处理。在监测技术中,如若监测到固体颗粒物排放不规范的,可针对污染源位置,安装除尘器,减少固体颗粒物排放,缓解大气污染现象。除尘器种类较多,包括板式、管式、湿式等。除尘器的运行原理为:含尘气体排放期间,经过滤料时,尘粒被阻断传播,并将其滞留于除尘器中,实现对含尘气体的处理。
过滤方式有两种:深层、表面两种。深层过滤的滤料以纤维、颗粒为主要成分,对直径为微米的颗粒物造成阻断,使其难以通过,达成除尘效果。深层除尘效率较低,滤层阻力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其容尘量能力较高,在清灰期间具有一定难度。表层过滤,类似于筛选,其材质以复合滤料为主,将滤料制成微孔滤膜,可针对排放量较小的区域采取此种过滤措施,并定期清灰,保障其除尘能力。
3.2有毒气体的治理技术
二氧化硫的治理技术:脱硫技术,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生成,在监测技术确定的二氧化硫排放源位置,添加脱硫技术,以此减少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含量,实现对其治理与控制。
氮氧化合物的治理技术:在监测技术中,确定氮氧化合物污染源位置,增设治理技术,减少氮氧化合物气体排放,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氮氧化合物的治理技术有:低氧燃烧,可有效控制氮氧化合物排放,降低排烟中产生的热损,节能减排;低氮燃烧技术,减少氮氧化合物生成;烟气脱硝技术,将氮元素有效分离,以此减少氮氧化合物的生成;烟气循环燃烧技术,有效控制氧浓度,加强燃烧区温度控制效果,减少氮氧化合物生成;两段燃烧技术,一段控制氧气,调节烟气温度,降低氮氧化合物生成,二段开展CO、HC完全燃烧过程,减少氮氧化合物生成可能性,控制燃烧温度。借助多种氮氧化合物治理技术,有效缓解大气污染压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期间,应分析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成因,确定污染物种类与浓度,排查污染源,在污染源位置开展监测与治理,以此加强大气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减少排放物對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升大气健康指数。
参考文献
[1]闫冰娜.大气污染原因和环境监测治理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06):131-132.
[2]郭立达,李扉屏,焦振霞.环境监测治理技术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0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