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有机整合的技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be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最终目标是构建课堂的有效教学,那如何将一节课各个环节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高效,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各个流程。下面根据我本人执教的《认识时间》这节课的三大环节浅谈具体做法。
  一、导入环节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可以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开端。我先采用趣味导入的方式开课,让学生猜谜语。
  师: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打一生活用品)
  趣味导入,能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导入环节中学生很快地猜出是闹钟,闹钟只是钟表中的一种,它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延续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继续猜时间,这一环节以情境再现的方式教学。
  课件轮流出示早上7时、中午12时的钟面情境图让学生猜,每个钟面的时间分别请3个学生来猜,再验证是谁猜对了时间,引导学生复习读写整时时间的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紧接着课件出示刚才上课时9时钟面情境图,让学生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时间,课件并出示:9:00和9时。
  二、揭示课题环节
  我采用现场课堂生成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
  师:现在上课时间已经过去一会了,现在钟面显示的时间是这样,请看屏幕,现在是几时?(课件出示9时5分钟面图)
  生1:9时5分
  生2:……
  师:到底是几时呢?我们先不忙着下结论,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情境再现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但起到以旧引新的作用,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通过复习整时,引发新知分针指5是什么时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探究新知环节
  1.认识钟面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进行观察实物来学习知识。
  师:请同学们拿出教具钟面,仔细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发现钟面上有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用课件一一相应出示: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把钟面补充完整。
  结合课件直观、形象地认识了钟面构造,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认识分
  这一环节我采用提问题的方式进行开放性学习。
  师:观察这个钟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
  师:一大格里面有几小格?
  师生共同研究得出结论:从12起,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2小格是2分,走3小格是3分,走4小格是4分,走5小格是5分。所以,分针走一大格就是5分。
  师:分针走1大格是5分,走2大格是几分呢?走3大格呢?……走12大格呢?
  生:……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分针指向几大格时各对应几分,引导让学生用5的乘法帮助优化记忆分针指向几大格各对应几分。
  3.认识几时几分
  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知识去验证9时5分钟面图的时刻到底是几时?让学生深刻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分,那刚才9时5分钟面图的时刻到底是几时的呢?
  生:9时5分……
  师引导学生小结读写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走过数字9,就是9时;分针指向数字1,是1大格,就是5分,所以这个钟面的时间是9时5分,记作9:05或9时5分。
  让学生会写几时几分后,教师分别依次出示9时15分、9时30分、9时55分的钟面图,让学生继续学习认读几时几分,有效巩固新知,方便揭晓认读几时几分时间的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拨一拨学具钟面,让学生理解幾时30分就是几时半,和深刻理解并会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有效突破整节课的教学难点。
  4.探究时和分的关系
  时针和分针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通过动画直观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件出示龟兔赛跑,让学生观看龟兔赛跑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形象比喻乌龟像钟面上的什么针?(分针)兔子像钟面上的什么针?(时针)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深刻认识了1时=60分。
  5.感受1分钟、1小时
  1分钟到底有多久呢?通过让学生观看1分钟《猫和老鼠》动画片片段,看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1分钟时间太短了……
  师:那1小时有多久?平常我们看少儿频道的动画片,一集是30分,看2集就是60分,也就是1小时。1分钟和1小时比起来真是太短了,那1分钟我们能做什么呢?
  生:……
  抓住学生说的时间太短了这个生成的知识,我及时对学生进行惜时观念教育。并通过课件出示时间概念组图,让学生深刻明白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上要达成有效教学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等。在教学时每位教师应该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的,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反复、深入地研究和实践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探索教学规律,熟练掌握教学方法,着力打造精品课堂。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人教B版)》第二章1.2.3节。本节课主要学习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及其初步运用。  (二)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中的面面面垂直定义是探究面面垂直判定定理的基础;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充分体现了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之间的转化,它既是后面学习面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基础,又是连接线线垂直和面面垂直的纽带。学好这部分
期刊
平时当孩子们出了错,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已经习惯于批评、指责。可是高高在上的同时,我们也让孩子学会了阳奉阴违;在愤怒地训斥中,我们也消磨了学生的勇气;在抱怨和失望中,孩子也自暴自弃了。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当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时机,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药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  1.要寓批评于生
期刊
同同是本学期新插班的小男孩,刚满3岁,比班上的孩子年龄都小,自理能力也比较差,也不愿意主动尝试学习,经常独自离开集体,在教室周围自己转悠。  一天的早餐后小朋友们都坐在一旁看圖书,同同又一如既往地在教室里晃荡,于是我走过去与同同进行了交流:  师:“同同,你吃过早餐了吗?”同同停止走动对我说:“我吃过了”。(注:之前同同经常是答非所问的),今天正常回答,于是引起我与之继续交谈的兴趣。  师:“小朋
期刊
虽然农村幼儿园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备差,体育活动设施少的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幼儿园幼儿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但是农村自然资源具有低结构、多功能、挑战层次多的特点,一种材料往往蕴含着促进幼儿发展的多项意义,孩子在一物多用、一物多玩中充分体验想象和创造的乐趣。  教师可以将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展示在环境中,使幼儿从生活中延续到学习中,增加亲切感,使其成为幼儿学习灵感的来源。  一、利用农村自然
期刊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果不再是会解多少“规范的”数学题,而是能否从现实中看到数学,能否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一、兴趣是第一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资源,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
课堂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理念,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相关层面所做出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手段。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一堂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做到前后衔接,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出科学的、
期刊
提起乐器的集体演奏,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古代东方的几个文明国家埃及、巴比伦、中国以及西欧的古希腊。大约在四千多年前,在古埃及所采用的许多乐器中,已经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这些乐器当时不但用来独奏和作为歌唱的伴奏,而且也用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合奏。  交响乐队的萌芽实际上是在十六世纪中期,即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大都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
期刊
生物学科作为初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对生物界关于生物结构和功能、遗传与进化及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内容设置帮助学生能够对自然界有正确的认识。基于此,一线初中生物教师都在探讨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应让生物实验教学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在教学中我坚持使用“问题导学”教学法进行生物实验教学。  一、“问题导学”概述  “问题导学”是以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先根据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如: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或糖;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相结合并会解释。  2.过程与方法: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探究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并填写实验报告进行汇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科学课堂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期刊
当下人类已经踏入了“信息智能化文明”时代,“智本”将超越“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教育肩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使命,面对着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时代的来临,教育到底应该培养怎样的人?他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才能夠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和生活?当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逐渐引起全球关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实践的基础。无论是OECD还是美国或者其他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