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流过的光影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63991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前,我在“蘭井·嘉熙地客栈”看到过《漓江边》的出版社打样本。封面以空白延展空间,有一条鱼儿和几行手写文字。简单的几笔蓝线,勾勒水中动态。远古的桂林正是一片海,穿梭其中的人们像一条又一条的小鱼,把自己的时光寄放在这里。作者从大千世界中扯出几绺世情,描画出漓江边的慢生活。
  后来,书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今年七月,我拿到了这本新鲜出炉的《漓江边》,再次读起来。与上次匆忙一瞥不同,这次我几乎都选择夜读,也许这样才能让自己静下心来阅读。我也与作者一样喜欢深入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感受其独特的味道,同样喜欢看着“里面擺着一排排的长条凳,门上的绿漆已经斑驳灰暗,墙上的白灰也已经些许脱落”的场景,同样喜欢看“西边大片荒地上已经长起半人高的艾蒿”的画面,诸如此类民间的、生活的、真实的景象。作者的行文平实,他笔下的人、事、物,跃然于纸,如在眼前,让阅读者看到生活不同方面的可能性。灵剑溪边拔罐的老王、卖粗布的会设计的小伙子、两次遇见的德国大男孩、在山道上长年累月打扫的中年妇人、喜欢种菜的退休老人们、行走在林海中采桑葚的老人、修车师傅老景……哪怕是把书合上了很久,这些人物形象在脑海中都挥之不去。
  读《六合路》这篇文章之前,我到过灵剑溪边。读大学时,我曾经去寻访过祝圣寺。进入六合菜市旁边的小道,浓重的草药味便扑面而来。路两旁清一色卖各种中草药的。店家们、摊主们竞相吆喝。污浊的溪水边,各种角儿丝毫不减兴致,唱着这一带的地方戏。山崖下的树边,自行车按着性子摆放着,理发的,刮痧的,拔火罐的,拉眉线的各自为阵,互不干扰。山洞里,老人们穿着背心,摇着参差不齐的蒲扇,三五成群在打着牌,不时把头伸出来,打量外面一番。在转头的瞬间,我看到寺庙的红墙,它像是镶嵌在山岩之中。在《漓江边》,作者这样写道,“这样的景致在桂林也算平常。不平常的是景致下的群落:村民、市民、僧侣等乐在其中,小吃食铺、草医摊点、茶棚牌档拥挤其间——数十米之隔,与建干路的都市繁华恍若隔了半个多世纪”。寺庙清静,商肆嘈杂,矛盾对立,虚实交织。一路散发着草木灰味道的空气,它是寻味老桂林市井气息的入口。
  《漓江边》里有对各种植物的描写,比如雷公屎、山药、百香果、甘蔗、梧桐、桑葚、玉兰、薏米、荔枝、艾叶、丝瓜、黄皮果、无花果、南酸枣、榆树和扶桑等,一个名字,就是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其中的植物多具有亚热带特色,有的甚至还有桂林的烙印,看似不提醒我们这里是桂林,却无处不彰显着桂林特色,而与这些植物相关的人们,其实才是作者笔下真正关心的对象。在文章里,作者关注他所遇到的人,“我想着老人诚恳的表情,也想到绿树团团的森林。我答应一声,送来吧”,作者不拒绝卖桑葚老人的要求,果断帮衬他,之后,在拿到老人送来的桑葚之后,“我看着他花白的头发、粗糙的手、微微佝偻的背,感到生活不易,心里有点儿难过。我拿出十块钱给他,说就当车钱吧”。可见,作者是一位具有同情心的人。这样的例子,在这本《漓江边》中,随处可见。文字润物无声,读来自然而平缓。
  作者也有率性之举,在山崖间攀爬,只为感受沿途的美好和细微的感动。灵剑溪边,写着“静江府大都督”的岩石下,作者喜欢这里简陋的理发摊,体验“与世疏离的决然”。灵剑溪边,作者心仪这里的拔罐:游泳过后,只消一拔,身心便觉舒畅。末了,觉得“肚子空了,花三两块钱就能叫路边的米粉担子、豆浆摊送来吃的”。此时,阳光疏懒,鸭子畅游,人就在其中消耗上大半天。
  《擦地板》中,作者写道:“我每天清晨都跪着擦地板,有时汗水滴在地板上,木地板的纹路变得清晰,每天生活的肌理也变得简单而清晰。此时,家人还在安眠,我可以听到窗外生长的植物渐次苏醒。”作者在擦着地板,感受劳作的美妙,这也便是对日常生活的深情。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书,不仅因为作者对于桂林风物的熟稔程度,更在于作者分享了慢生活的美妙细节,分享了感受桂林的另一种可能。关于桂林,有了这本小书做导游,你应该不会甘于只做一个游客。
  (《漓江边》,沈伟东著,漓江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
其他文献
我为“小皇帝”画张像  小虎是邻家的小孩子,他是个独生子,今年八岁了,后脑勺还留了一撮“鸭尾巴”。他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是家里的“小皇帝”。别看他已上小学了,可吃饭还要家长喂,穿衣服还要家长帮忙。由于家里就这一棵“独苗苗”,爷爷奶奶都过分疼爱他,爸爸妈妈也十分宠爱他。叫他好好学习,他偏偏爱打游戏机;叫他把东西摆放整齐,他偏偏乱扔乱摆;叫他尊老爱幼,他偏偏目无师长……弄得一家人都拿他没办法。  有一次
我就要去参加音乐会了,一展自己的二胡独奏,而且还是能够容纳近千观众的“拾念剧场”,这令我兴奋不已,同时,也有些心跳不已。  这天下午三时,我和爸爸妈妈提前来到了剧场。盛大的场景让我激动不已,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演出。为了这次演出,我每天都在坚持练习表演曲目,放弃了所有游戏的时间,只为了今天的到来。  下一个就是我出场了,我手抚胸口,努力讓自己的心跳慢下来,让紧张的情绪得以平缓。随后,我带着满满
由于罗布泊最终走向枯竭始于上个世纪中叶,所以,以“跨越”为特征的罗布泊现代探险史只可能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又由于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进程,这种“可能”又被推迟到了最近的二十来年,而尤以本世纪为重。我们无意书写罗布泊探险史,但却无法忘记以下的梗概:      最早使罗布泊成为亿万国人关注目标的,是新华社发自1980年8月23日的一条电讯:“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在新疆的一次科学考察中
家鸡是个胆小的动物,不管是你用力跺跺脚,还是用手拍一下,只要声音足够大,它们就会被吓得狂跳起来,“飞”到一边。  看它们那样儿,其实就是胆小鬼。那一对黄到发黑的翅膀就是因为胆小而长出的。一吓,身上的毛就会掉下几根。  我家就有这么一群“胆小鬼”,不仅胆小,而且还贪吃。一大碗米,它们十分钟就能吃光。不过,吃东西,也管不住它们的胆小,只要你一靠近,它们就“咯咯咯”地叫个不停,随即再“飞”到一边。不过,
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乐场玩儿。  我参加了一个“勇士闯关”的探险游戏,虽然各种关卡较多,但我还是逐个征服,来到了最后一关——“火山脚下”。抬头看去,那“火山”足有三层楼高,我的勇敢程度达到这个高度了吗?我真的能登顶吗?我犹豫着停滞不前,转头却看到了场地外的爸爸妈妈正在向我竖起大拇指。这样的鼓励让我顿时有了一种安全感,随即鼓起勇气走向“火山”,抓住网格开始攀登。  突然,网格剧烈晃动起来,吓得我一
红船,以信仰之名劈波斩浪  那艘红船,从烟雨迷蒙的南湖驶出  沿着彩旗飘扬的方向  不断寻觅黑暗之后的黎明  十三个掌舵的赤子,撒下革命火種  以燎原之势,焚烧旧世界的藩篱  船身本无颜色,是理想的霞光照在湖面  波光粼粼中,折射出革命的信仰  支撑党员渡过无数暗礁险滩  惊涛骇浪。 等待一个风云际会的惊雷  宣告人民击败了敌寇  百年之后,我伫立在南湖面前  聆听深远厚重的历史跫音  崇敬守望岁
张炜在《融入野地》中说:“城市是一片被肆意修饰过的野地,我最终将告别它。我想寻找一个原来,一个真实。”我们是带着这样的向往去草原的,城市的钢筋水泥已经让人麻木 我们整日忙碌却不知道忙碌的意义霓虹灯下,闪烁的颜色没有家的温暖。我们来自何处?去向何方?如果生命是一场寻找,是一条朝圣的路途那我们应该对着什么方向叩拜?  锡林郭勒广袤的土地上,风吹草低,牛羊轻唱。绿色随山丘起伏,延绵千里。我一身简行,对
雪豹是一种美丽而濒危的猫科动物,是中亚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种,是生活在世界上最高海拔地区动物的典型代表,是促进跨国界的国家公园或保扩区建设的环境大使,是健康的山地生态系统的标志物种。
臨近傍晚,妈妈来课外班接我放学,刚到小区楼下,爸爸竟突然打电话告诉妈妈,他现在就在小区南门口。  “什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爸爸是中国电建市政集团的工程师,前几天哈尔滨的地铁竣工后,他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就飞往深圳参加地铁十二号线轨道项目。这还不到五天,怎么就回来了?与其说是意外惊喜,倒不如说是突然的惊吓!  “爸爸,您不会和我开玩吧!”我接过电话半信半疑地问。“不是开玩笑,你到小区门口看看就知
山路弯弯水清清,  敬酒先敬远路人。  一杯祝您身体好,  二杯祝您万事兴。  ……  我们的汽车还在盘山公路上穿行,密林之中隐约飘来歌声。那是婉转动听的苗族山歌。不用向导预告,我们就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快到了。果然,汽车转过两道弯,眼前豁然开朗,土地平旷。不一会儿,一座颇具特色的苗寨寨门立在眼前。  这里,便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张家塘苗寨了。  山环水绕,美丽乡村。乘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东风,广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