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在马斯洛搞出来的需求模型中,温饱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毫无疑问,农业生产是整个人类存在的前提,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不可或缺的能量,但可悲的是,农民一直处于比较底层的阶级。最起码,在中国是这样的。
社会舆论给农民贴上了琳琅满目的贬义标签,比如文化差、没素质、无契约精神等等。农民如老牛般勤奋朴实,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连年耕作了,满足着父母官、地主、商人、工人的食物需求,可没有人给予其足够的尊重。相比之下,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最差,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农民只能靠天吃饭,旱涝都要遭殃,虫子多了,自己只能少吃点;地主凶了,自己少吃点;苛捐杂税重了,自己少吃点,正是在这种“少吃点”的思维逻辑中,中国农民安分地蜷缩在底层之中,且始终找不到向上流动的通道。
旧社会的农民,比较凄凉。新时代的农民,正开始转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农民、农业、农村不应该再袖手旁观,这可能是农民刷新身份的重要契机。互联网如何“武装”农民,这不仅是一个农业课题,更是一个社会课题,把这个课题做好了,意义重大。
武器库:大数据、无人机和电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民只能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非常低,这种状况翻译成时髦语言就是:农民不懂大数据,没有核心竞争力。
其实,数据的逻辑并不新鲜,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就让农民给应用了,比如通过观察四季天气的变化,农民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并依此来进行耕种和收割;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在数代农民的传承中得以保存,经过几千年的修正和沉淀,农民的数据库日益丰富,但是显然,这充其量算是“小数据”,逻辑和操作方法虽然相似,但终因数据体量的差距,没能取得爆炸性的成绩。
互联网要武装农民,首先要让农民知道,世界上除了化肥能帮助农作物生长之外,数据也可以让它们长得更好,这种数据有基本的,也有进阶的。基本数据包括精准的天气信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耕地土壤的基本状况以及化肥的用量等等,而进阶的大数据更加诱人,这需要先进的设备支持,比如24小时监控田间情况,关注农作物更细致的生长过程,如果监控设备足够清晰,大数据甚至能提前分析出害虫们的抗药性。总之,从农田里采集到的数据,对农民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若能有人帮农民梳理清楚,凭借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奋和聪明,势必会转化成大量的耕作技巧。另外,大数据除了能精进农耕技巧之外,也能帮助农民做出耕种品类的判断,告知农民市场对于不同农作物的反应情况,比如城里人现在喜欢吃野菜,农民们大可以把“喂猪”的野菜包装一下,送到城里,还能收获一个“天然无公害,吃多了养生”的点赞;又比如超市里的白菜已经琳琅满目,农民们就不能一窝蜂地种植白菜,否则,势必会发生“烂到地里”的悲剧。
大数据的神奇之处,在于舍弃了因果关系,只通过海量的数据来寻找到相关关系,从而找到规律进而预测未来,这种特性和“靠天吃饭”,简直有着“相生相克”之功效,而一旦农民真正掌握了大数据技术,他们会轻松地把数据转化成农产品。
互联网武装农民,其次要提供其想要的信息,以利增强农民对生产过程的掌控,但要真正把农民武装好,或者说把他们从田间释放出来,则需要更进阶的想法。
相关媒体报道,河北省的农民已经开始用无人机播种以及喷洒农药,这是未来不可逆的大趋势,农民,同所有行业的劳动者一样,他们也希望用机器取代人工,以充分解放自己的双手。或许,“汗滴禾下土”的描述非常具有审美性,但是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文人未来可能再也写不出这样的诗句了。事实上,无人机代表着一切可替代人工的生产工具,在科技互联网时代,农民的工具箱里不应该只有镰刀、锄头或者联合收割机这种老古董了,可以说,生产工具的升级之于农民的好处,正像是战争武器的升级之于士兵的好处,总之,再精准的手枪也干不过坦克,再勤劳的双手也不及无人机的效率高。
农业生产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农产品规划,在发达的农业社会,大数据会来帮忙,并且告诉农民兄弟种什么,以及提供在需求产量上的精准预测;接下来是农产品耕种,无人机是高阶生产工具的典型代表,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也大大提高农耕的效率,而且顺便积累了宝贵数据,给下一轮的耕种提供参考,但仅有这两个步骤,农产品的周期还没有走完。笔者常常看到类似新闻:因产能过剩,大量的白菜、茄子农产品滞销而烂到地里,更讽刺的是,城市里的供应并不充足,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这就要求电商来发挥作用了。其实,这两年电商已慢慢渗透至农村,琢磨着如何把城市里的东西卖给农民,显然,这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但电商从业者应该注意到更具社会责任的行为是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发挥互联网资源共享、资源合理分配的特性,不要让悲剧重演,至于,配套的冷链物流这些小事儿,更不应该成为桎梏农产品销售的因素,毕竟,民以食为天。
尊重农民、善待未来
大数据、无人机和电商,这是农民未来“武器库”中,最重要的三个法宝,涵盖了农耕生产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一旦农民充分掌握,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更能一举改写农民的定义。事实上,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幢大厦,那么,GDP、战争表现、奥运金牌、文学绩效,这些都是漂亮的霓虹灯,闪闪发光,美不胜收,是镁光灯的中心。但是漂亮的大厦要存在,不仅仅要有镁光灯,它更需要钢筋水泥、一砖一瓦,以及维护其运行的下水管道,这些设施如此重要,但却没人喜欢多关注它们一眼,正如中国的农民,是这个国家大厦的砖瓦、管道和脊梁。
贡献和地位的不匹配性,正使得新一代农民背弃土地、逃离农耕,越来越多地农村精英涌向城市,农民的聪慧不输城里人,再加上天然的勤奋基因,这些农二代理应比城里人更具竞争力,但偏偏制度的不清醒,瞬间抹平了这些优势,仅仅一套房子,一个城市户口就让农村精英成为“城市无立锥之地、农村无立足之地”尴尬人群。这种现象不要再继续下去了,它消耗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和野心。
要尊重农民,绝不仅仅是唱一些赞歌,或者写篇文章夸夸农民是最可爱、最淳朴的人,而是要让农民享受到同等教育的机会、享受到社会改革、互联网大潮的红利,这不是在抢夺城市资源,而是利用互联网手段重度开发农村资源,从而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让农村精英能够体面地回到农村,唯有这样,方可把农民留在田间,而且是快乐地、体面地留在田间,如此中国便可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社会舆论给农民贴上了琳琅满目的贬义标签,比如文化差、没素质、无契约精神等等。农民如老牛般勤奋朴实,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连年耕作了,满足着父母官、地主、商人、工人的食物需求,可没有人给予其足够的尊重。相比之下,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最差,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农民只能靠天吃饭,旱涝都要遭殃,虫子多了,自己只能少吃点;地主凶了,自己少吃点;苛捐杂税重了,自己少吃点,正是在这种“少吃点”的思维逻辑中,中国农民安分地蜷缩在底层之中,且始终找不到向上流动的通道。
旧社会的农民,比较凄凉。新时代的农民,正开始转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农民、农业、农村不应该再袖手旁观,这可能是农民刷新身份的重要契机。互联网如何“武装”农民,这不仅是一个农业课题,更是一个社会课题,把这个课题做好了,意义重大。
武器库:大数据、无人机和电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民只能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非常低,这种状况翻译成时髦语言就是:农民不懂大数据,没有核心竞争力。
其实,数据的逻辑并不新鲜,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就让农民给应用了,比如通过观察四季天气的变化,农民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并依此来进行耕种和收割;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在数代农民的传承中得以保存,经过几千年的修正和沉淀,农民的数据库日益丰富,但是显然,这充其量算是“小数据”,逻辑和操作方法虽然相似,但终因数据体量的差距,没能取得爆炸性的成绩。
互联网要武装农民,首先要让农民知道,世界上除了化肥能帮助农作物生长之外,数据也可以让它们长得更好,这种数据有基本的,也有进阶的。基本数据包括精准的天气信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耕地土壤的基本状况以及化肥的用量等等,而进阶的大数据更加诱人,这需要先进的设备支持,比如24小时监控田间情况,关注农作物更细致的生长过程,如果监控设备足够清晰,大数据甚至能提前分析出害虫们的抗药性。总之,从农田里采集到的数据,对农民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若能有人帮农民梳理清楚,凭借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奋和聪明,势必会转化成大量的耕作技巧。另外,大数据除了能精进农耕技巧之外,也能帮助农民做出耕种品类的判断,告知农民市场对于不同农作物的反应情况,比如城里人现在喜欢吃野菜,农民们大可以把“喂猪”的野菜包装一下,送到城里,还能收获一个“天然无公害,吃多了养生”的点赞;又比如超市里的白菜已经琳琅满目,农民们就不能一窝蜂地种植白菜,否则,势必会发生“烂到地里”的悲剧。
大数据的神奇之处,在于舍弃了因果关系,只通过海量的数据来寻找到相关关系,从而找到规律进而预测未来,这种特性和“靠天吃饭”,简直有着“相生相克”之功效,而一旦农民真正掌握了大数据技术,他们会轻松地把数据转化成农产品。
互联网武装农民,其次要提供其想要的信息,以利增强农民对生产过程的掌控,但要真正把农民武装好,或者说把他们从田间释放出来,则需要更进阶的想法。
相关媒体报道,河北省的农民已经开始用无人机播种以及喷洒农药,这是未来不可逆的大趋势,农民,同所有行业的劳动者一样,他们也希望用机器取代人工,以充分解放自己的双手。或许,“汗滴禾下土”的描述非常具有审美性,但是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文人未来可能再也写不出这样的诗句了。事实上,无人机代表着一切可替代人工的生产工具,在科技互联网时代,农民的工具箱里不应该只有镰刀、锄头或者联合收割机这种老古董了,可以说,生产工具的升级之于农民的好处,正像是战争武器的升级之于士兵的好处,总之,再精准的手枪也干不过坦克,再勤劳的双手也不及无人机的效率高。
农业生产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农产品规划,在发达的农业社会,大数据会来帮忙,并且告诉农民兄弟种什么,以及提供在需求产量上的精准预测;接下来是农产品耕种,无人机是高阶生产工具的典型代表,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也大大提高农耕的效率,而且顺便积累了宝贵数据,给下一轮的耕种提供参考,但仅有这两个步骤,农产品的周期还没有走完。笔者常常看到类似新闻:因产能过剩,大量的白菜、茄子农产品滞销而烂到地里,更讽刺的是,城市里的供应并不充足,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这就要求电商来发挥作用了。其实,这两年电商已慢慢渗透至农村,琢磨着如何把城市里的东西卖给农民,显然,这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但电商从业者应该注意到更具社会责任的行为是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发挥互联网资源共享、资源合理分配的特性,不要让悲剧重演,至于,配套的冷链物流这些小事儿,更不应该成为桎梏农产品销售的因素,毕竟,民以食为天。
尊重农民、善待未来
大数据、无人机和电商,这是农民未来“武器库”中,最重要的三个法宝,涵盖了农耕生产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一旦农民充分掌握,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更能一举改写农民的定义。事实上,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幢大厦,那么,GDP、战争表现、奥运金牌、文学绩效,这些都是漂亮的霓虹灯,闪闪发光,美不胜收,是镁光灯的中心。但是漂亮的大厦要存在,不仅仅要有镁光灯,它更需要钢筋水泥、一砖一瓦,以及维护其运行的下水管道,这些设施如此重要,但却没人喜欢多关注它们一眼,正如中国的农民,是这个国家大厦的砖瓦、管道和脊梁。
贡献和地位的不匹配性,正使得新一代农民背弃土地、逃离农耕,越来越多地农村精英涌向城市,农民的聪慧不输城里人,再加上天然的勤奋基因,这些农二代理应比城里人更具竞争力,但偏偏制度的不清醒,瞬间抹平了这些优势,仅仅一套房子,一个城市户口就让农村精英成为“城市无立锥之地、农村无立足之地”尴尬人群。这种现象不要再继续下去了,它消耗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和野心。
要尊重农民,绝不仅仅是唱一些赞歌,或者写篇文章夸夸农民是最可爱、最淳朴的人,而是要让农民享受到同等教育的机会、享受到社会改革、互联网大潮的红利,这不是在抢夺城市资源,而是利用互联网手段重度开发农村资源,从而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让农村精英能够体面地回到农村,唯有这样,方可把农民留在田间,而且是快乐地、体面地留在田间,如此中国便可不用担心粮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