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通过长期组织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并对不同批次学员、同一批次不同学员进行对比研究,对小学生参与篮球的动机、兴趣起伏、接受程度等有很深入的了解,以抓住小学生参与篮球训练时的特点,为更好的制定小学生篮球训练计划、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利弊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小学生 参与 篮球训练 特点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不断重视篮球后备力量,在小学生阶段对有条件的小学生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与日俱增。小学生的机体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及脆弱期,小学生的感知、认知又处于低能期,小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又处于多变和不稳定期等等诸多因素。比如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小学生的篮球课堂上本来参与的人数是很多的,课上教师在对学生训练过几次课后,甚至是一节训练课还没结束,一些小学生便兴趣全无,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又说我最喜欢篮球了,我要继续打篮球。在对我国篮球运动、学校体育开展现状及发展态势,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等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之后,归纳出一系列符合儿童机体生长发育特点的篮球实践教学模式。通过长期组织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并对不同批次学员、同一批次不同学员进行对比研究,对小学生参与篮球的动机、兴趣起伏、接受程度等有很深入的了解,以抓住小学生参与篮球训练时的特点,为更好的制定小学生篮球训练计划、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利弊提出参考性建议。
二、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表现出的特点分析
(一)动机的差异性
小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中,无论是在校园的篮球课堂中还是课外活动,以及社会俱乐部参训中,都有不一样的动机,即使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动机。《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将动机分类为:(1)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错误的动机。(4)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除了规定的篮球课堂,小学生参与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动机也是五花八门,但是无论小学生以何种动机参与教学和训练,教师和教练员都应尽可能去了解孩子的动机,这也是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基础条件之一。
(二)机体发育的不健全性及脆弱性
小学生正处于机体生长发育初期,机体发育的不健全决定了其从事运动技术学习时能力的不足性,这也是其从事运动技术学习遇到的主要矛盾,但是这种矛盾会随着小学生从事运动时间的积累和身体的逐渐发育而迎刃而解。脆弱性性表现为当前多数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呵护甚至是宠爱,孩子运动时面对困难或者是一些常规的摔倒或轻微受伤等现象,往往在家长的几句“关心”之后就不愿再从事篮球运动,这种脆弱性就不仅是孩子身体的脆弱,也表现在孩子们面对困难时缺乏持久性的参与动机维持和主观意识的脆弱性。
(三)掌握技战术术的灵活性及易变性
实践经验表明,在对小学生进行技战术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战术是非常快的,如胯下运球、交叉步突破运球,掩护、挡拆战术等,在掩护和挡拆战术学习中,一节课全班同学就已经学会了。但是到下周再上课进行复习上节课内容演练的时候,有多数同学却说忘了,不记得了。经研究发现在学习技术的时候孩子们学得快,主要与当时参与运动的动机和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及竞争的情绪有关。面对新的技能学习时小学生们往往有了简单认识之后就果断去尝试,与其说是孩子们学到了新的知识,不如说是模仿会了新的东西。但是这样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在训练后如果不强化学习,就很容易遗忘。
三、结论
(一)篮球运动在全球的风靡对我国青少年的运动倾向有颇大的影响,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表现出的特点表现出动机的差异性、机体发育的不健全性及脆弱性、掌握技战术术的灵活性及易变性。在对小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要注重合理安排周期负荷特点,小学生训练内容等,器械的选择场地变换因素等也都需要考虑。
(二)小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动机各不相同,大多受外界影响。训练队教练员要多方面了解动机特点,并不断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其朝着有利于篮球技术水平提高、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小学生集体发育的不健全性及脆弱性决定了对其进行篮球训练时不可对其过度负荷,要适宜安排负荷量度、谨慎安排负荷强度,对于大强度的心肺功能训练要慎重安排。
(四)少年儿童学习篮球技术动作往往以模仿为主,并不会像成年人一样经过认知—表象—感性思维的形成,但这并不表明少年儿童掌握技术动作的效率比成年人差,教练员正是可以看利用这点,对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由简到繁的技术学习,并加之趣味性的反复训练,使其获得扎实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初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余双艳.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快乐体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
[3]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刘松林.对学生学业评价多元化的初探[J].中国学校体育.2010.
[5] 张立.小议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融合[J].运动.2010.
作者简介:康博阳,男,1991~,河南伊川人,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摘 要 通过长期组织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并对不同批次学员、同一批次不同学员进行对比研究,对小学生参与篮球的动机、兴趣起伏、接受程度等有很深入的了解,以抓住小学生参与篮球训练时的特点,为更好的制定小学生篮球训练计划、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利弊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小学生 参与 篮球训练 特点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不断重视篮球后备力量,在小学生阶段对有条件的小学生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与日俱增。小学生的机体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及脆弱期,小学生的感知、认知又处于低能期,小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又处于多变和不稳定期等等诸多因素。比如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小学生的篮球课堂上本来参与的人数是很多的,课上教师在对学生训练过几次课后,甚至是一节训练课还没结束,一些小学生便兴趣全无,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又说我最喜欢篮球了,我要继续打篮球。在对我国篮球运动、学校体育开展现状及发展态势,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等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之后,归纳出一系列符合儿童机体生长发育特点的篮球实践教学模式。通过长期组织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并对不同批次学员、同一批次不同学员进行对比研究,对小学生参与篮球的动机、兴趣起伏、接受程度等有很深入的了解,以抓住小学生参与篮球训练时的特点,为更好的制定小学生篮球训练计划、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利弊提出参考性建议。
二、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表现出的特点分析
(一)动机的差异性
小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中,无论是在校园的篮球课堂中还是课外活动,以及社会俱乐部参训中,都有不一样的动机,即使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动机。《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将动机分类为:(1)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错误的动机。(4)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除了规定的篮球课堂,小学生参与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动机也是五花八门,但是无论小学生以何种动机参与教学和训练,教师和教练员都应尽可能去了解孩子的动机,这也是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基础条件之一。
(二)机体发育的不健全性及脆弱性
小学生正处于机体生长发育初期,机体发育的不健全决定了其从事运动技术学习时能力的不足性,这也是其从事运动技术学习遇到的主要矛盾,但是这种矛盾会随着小学生从事运动时间的积累和身体的逐渐发育而迎刃而解。脆弱性性表现为当前多数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呵护甚至是宠爱,孩子运动时面对困难或者是一些常规的摔倒或轻微受伤等现象,往往在家长的几句“关心”之后就不愿再从事篮球运动,这种脆弱性就不仅是孩子身体的脆弱,也表现在孩子们面对困难时缺乏持久性的参与动机维持和主观意识的脆弱性。
(三)掌握技战术术的灵活性及易变性
实践经验表明,在对小学生进行技战术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战术是非常快的,如胯下运球、交叉步突破运球,掩护、挡拆战术等,在掩护和挡拆战术学习中,一节课全班同学就已经学会了。但是到下周再上课进行复习上节课内容演练的时候,有多数同学却说忘了,不记得了。经研究发现在学习技术的时候孩子们学得快,主要与当时参与运动的动机和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及竞争的情绪有关。面对新的技能学习时小学生们往往有了简单认识之后就果断去尝试,与其说是孩子们学到了新的知识,不如说是模仿会了新的东西。但是这样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在训练后如果不强化学习,就很容易遗忘。
三、结论
(一)篮球运动在全球的风靡对我国青少年的运动倾向有颇大的影响,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表现出的特点表现出动机的差异性、机体发育的不健全性及脆弱性、掌握技战术术的灵活性及易变性。在对小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要注重合理安排周期负荷特点,小学生训练内容等,器械的选择场地变换因素等也都需要考虑。
(二)小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动机各不相同,大多受外界影响。训练队教练员要多方面了解动机特点,并不断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其朝着有利于篮球技术水平提高、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小学生集体发育的不健全性及脆弱性决定了对其进行篮球训练时不可对其过度负荷,要适宜安排负荷量度、谨慎安排负荷强度,对于大强度的心肺功能训练要慎重安排。
(四)少年儿童学习篮球技术动作往往以模仿为主,并不会像成年人一样经过认知—表象—感性思维的形成,但这并不表明少年儿童掌握技术动作的效率比成年人差,教练员正是可以看利用这点,对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由简到繁的技术学习,并加之趣味性的反复训练,使其获得扎实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初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余双艳.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快乐体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
[3]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刘松林.对学生学业评价多元化的初探[J].中国学校体育.2010.
[5] 张立.小议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融合[J].运动.2010.
作者简介:康博阳,男,1991~,河南伊川人,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