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媒体语境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采用与网络媒体联姻的方式,以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在媒介融合的传媒变革浪潮中,军队媒体自然不甘落后,逐渐迈出了报网融合的第一步——报网互动。
【关键词】突发事件 报网互动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近年来,仅自然灾害,我国就发生多起,比如2008年初贵州、湖南等地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今年云南、贵州等地的罕见旱灾,青海玉溪的地震,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等。突发事件一发生,公众急于知情,媒体更是急于报道,在当今网络时代,采取怎样的行动和新闻报道手段才能最好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笔者将从“报网互动”的视角予以分析。
一、报网互动的现实必要性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了4.2亿。在4.2亿网民中,网络新闻的用户达3.3亿。目前,有45.2%的网民将网络作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而选择电视、报纸、杂志作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的比例分别为36%,12.5%和2.2%,网络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信息渠道优越性尽显无疑。
在新媒体语境下,面对着重大突发性事件,报纸纷纷走向网络,通过与网络联合的方式来进行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以弥合自身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第一,新闻报道的时效得以大幅度提高。以数字平台为基础的网络媒介将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提快到按秒来计算。尤其是微博这种自媒体形式的产生,随时随地发布新闻得以实现,而报纸有固定的新闻编辑流程,如不借助网络,在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速度上就已经远远落后于新媒体。
第二,新闻报道的规模得以大幅度提高。报纸有限的版面资源限制了新闻报道规模,但借助网络具有传输成本低、存储空间大等优势,在突发事件中“报”和“网”每天的信息更新量能达到上百条。
第三,新闻报道的形式得以较大幅度扩展。网络可以通过超链接的形式集纳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新闻报道形式,使新闻报道有血有肉,充满现场感,而报纸只能通过照片和文字进行报道。
从网络媒介层面讲,虽然网络媒介具有互动性高,传播速度快等报纸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也面临着权威性低、知名度不高等先天的不足。面对这样的现实,网络媒介也开始借助报纸的力量拓展自己的发展机遇。
二、《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在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中报网互动的相关做法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上千人罹难,同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事件发生之后,《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本着第一时间发布救灾新闻的原则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舟曲抢险救灾中,中国军网共编发救灾新闻6000多篇,刊载图片近4000幅。与此同时,《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在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中还充分优化配置新闻资源,强化报网互动,有效履行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1、设置有特色的报网互动栏目和专刊
报纸与网站通过共同打造别具特色的新闻栏目、周刊和特刊等可以让二者的新闻报道获得1 1>2的效果。在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中,《解放军报》就是以“军事网友”专版为平台,采取交互推广模式,与中国军网相互推介彼此的新闻报道内容。2010年8月10日,该专版率先刊登《中国军网推出舟曲抢险救灾网络专题》,详细报道了中国军网在舟曲抢险救灾中所采取的行动,同时介绍了中国军网上设置的舟曲抢险救灾网络专题。2010年8月31日,专版再次刊载报道《第一时间 第一现场 第一担当——中国军网近期抢险救灾报道回放》,详细回顾了自2010年8月8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以来,中国军网所发布的消息和采取的行动。抢险期间,中国军网则在自己的报道中转载了《解放军报》大量相关报道。笔者选取2010年8月8日-8月31日中国军网“今日要闻”专栏作为分析样本进行数据统计,显示在“今日要闻”栏共发布舟曲抢险救灾新闻84篇,其中转载《解放军报》的就达47篇。
2、通过优势互补来深化互动行为
(1)报纸媒介具有权威性和品牌优势。《解放军报》自1956年创刊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受众中已经树立了牢固的品牌优势;同时,《解放军报》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每逢重大事件发生都会代表中央军委发出声音,有很强的权威性。中国军网前身是于1999年创办的《解放军报》网络版,还存在在受众中知名度不高,影响力较小的不足。借助《解放军报》的品牌优势和权威性来推介自己,是中国军网拓展自己的发展机遇的良方之一。现在,《解放军报》除创办“军事网友”专版与中国军网互动以外,还在报头的位置专门列出中国军网的网址链接。
(2)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介是报纸的有效补充,表现在:①网络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强。网络媒介以数字化平台为基础,“超链接”的方式使网络媒介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更重要的是网络媒介可以大量转载其他媒介的报道来最大限度的整合信息资源。②拓展了报纸媒介的议题设置。《解放军报》从2010年8月10日开始,陆续推出专版“舟曲救灾专版”、“舟曲救灾画版”、“抢险救灾专版”等,内容包括解放军武警官兵抢险救灾的动态消息,抢险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等。中国军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出影像专题《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解放军武警官兵紧急奔赴灾区开展救援》,与《解放军报》的报道遥相呼应。除此之外,中国军网又相继制作了科普专题《科学预防应对泥石流灾害》和《泥石流灾害后疫病防控及公共卫生手册》,向受众传递救灾减灾和灾害防病的知识,为灾区群众和救援官兵提供科学的应对措施。这些内容有效地弥补了《解放军报》受版面空间限制而出现的议题设置不足的情况。③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源更能迎合受众的需求。2010年8月10日,《解放军报》“舟曲抢险救灾专版”上刊载了一幅极富冲击了的照片——兰州军区某防化团营救幸存者,在受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幅图片是编辑从中国军网刊载图片中挑选出来的。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中中国军网共刊载图片3797幅,并汇集成了影像专题《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解放军武警官兵紧急奔赴灾区开展救援》。在舟曲抢险救灾的报道中,中国军网正是以其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源弥补了报纸的不足。
三、报网互动带给我们的启示
1、要正确认识“报纸网络版”和“报网互动”的区别
国内报纸媒体在网络上的发展经历了“报纸网络版”和“报网互动”两个阶段,1995年到1999年下半年,国内报纸媒体纷纷上线开设网络版,网络版完全作为报纸的附庸品而存在,新闻报道内容的同质化非常严重,不仅浪费了报纸和网络雄厚的传播资源,而且使报纸和网络之间形成不必要的“内耗”。中国军网的前身就是创办于1999年10月的《解放军报》网络版,后期改版之后,中国军网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闻网站,然而中国军网仍然没有摆脱以往的发展思路,没有在报网互动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据统计,在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中,中国军网“今日要闻”栏共发布救灾新闻84条,其中原文转载《解放军报》47条,雷同率达到55.95%,中国军网前方报道组发布新闻仅为6条,所占比率7.14%,新闻报道依然依附于《解放军报》。
2、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在议题设置和焦点营造中的主动作用
地方新闻媒体中,报网互动做的较有特色的是《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定期从网络讨论帖中提炼报道议题刊载在“焦点网谈”专版,在大河网上主动的设置一些议题以引起网友的积极讨论,网友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网友观点意见都会刊载在“焦点网谈”专版上,这样的做法使《河南日报》和大河网之间形成了良性的报网互动。《解放军报》应该更多地借助中国军网主动地设置议题引导受众积极参与讨论,对于网友讨论热烈的焦点问题《解放军报》可以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与中国军网上的讨论遥相呼应。行之有效的报网互动不但有助于维护《解放军报》的品牌优势,而且有助于提供中国军网的知名度。
3、充分整合报纸媒介和网络媒介的人力资源,形成新闻报道的合力
2009年杭州日报网正式上线,如今已从一个访问量仅几千人次的网站一跃突破30万人次的大关,这得益于《杭州日报》“报网合一”的新型媒体运作模式。每逢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杭州日报》都会充分整合内部的人力资源优势,成立跨媒体的新闻报道小组,统筹安排自己的新闻报道。在以后的突发事件报道中,《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也可以借鉴《杭州日报》的经验,整合两个媒体内部的人力资源,派出熟练掌握文字、摄影、摄像等能力的记者前往事件现场;后方设立新闻编辑组,负责编辑前方发回来的文字稿、照片、视频,并能够根据媒介的特色恰当的安排新闻报道内容。
参考文献
①宋建武、董红英,《竞争与融合——中国报业必将转型为新媒体机构<上>》,《新闻与写作》,2008(1)
②宋建武、董红英,《竞争与融合——中国报业必将转型为新媒体机构<下>》,《新闻与写作》,2008(2)
③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巴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④冯上斌,《融合新闻:从单一走向多样》,《新闻传播》,2010(2)
⑤郜书楷,《全媒体融合的辩证思考》,《新闻前哨》,2010(4)
⑥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国际新闻界》,2006(5)
⑦黄国柱,《报网融合:现代军事传媒的必由之路》,《军事记者》,2010(10)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学员)
责编:周蕾
【关键词】突发事件 报网互动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近年来,仅自然灾害,我国就发生多起,比如2008年初贵州、湖南等地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今年云南、贵州等地的罕见旱灾,青海玉溪的地震,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等。突发事件一发生,公众急于知情,媒体更是急于报道,在当今网络时代,采取怎样的行动和新闻报道手段才能最好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笔者将从“报网互动”的视角予以分析。
一、报网互动的现实必要性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了4.2亿。在4.2亿网民中,网络新闻的用户达3.3亿。目前,有45.2%的网民将网络作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而选择电视、报纸、杂志作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的比例分别为36%,12.5%和2.2%,网络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信息渠道优越性尽显无疑。
在新媒体语境下,面对着重大突发性事件,报纸纷纷走向网络,通过与网络联合的方式来进行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以弥合自身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第一,新闻报道的时效得以大幅度提高。以数字平台为基础的网络媒介将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提快到按秒来计算。尤其是微博这种自媒体形式的产生,随时随地发布新闻得以实现,而报纸有固定的新闻编辑流程,如不借助网络,在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速度上就已经远远落后于新媒体。
第二,新闻报道的规模得以大幅度提高。报纸有限的版面资源限制了新闻报道规模,但借助网络具有传输成本低、存储空间大等优势,在突发事件中“报”和“网”每天的信息更新量能达到上百条。
第三,新闻报道的形式得以较大幅度扩展。网络可以通过超链接的形式集纳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新闻报道形式,使新闻报道有血有肉,充满现场感,而报纸只能通过照片和文字进行报道。
从网络媒介层面讲,虽然网络媒介具有互动性高,传播速度快等报纸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也面临着权威性低、知名度不高等先天的不足。面对这样的现实,网络媒介也开始借助报纸的力量拓展自己的发展机遇。
二、《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在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中报网互动的相关做法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上千人罹难,同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事件发生之后,《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本着第一时间发布救灾新闻的原则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舟曲抢险救灾中,中国军网共编发救灾新闻6000多篇,刊载图片近4000幅。与此同时,《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在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中还充分优化配置新闻资源,强化报网互动,有效履行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1、设置有特色的报网互动栏目和专刊
报纸与网站通过共同打造别具特色的新闻栏目、周刊和特刊等可以让二者的新闻报道获得1 1>2的效果。在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中,《解放军报》就是以“军事网友”专版为平台,采取交互推广模式,与中国军网相互推介彼此的新闻报道内容。2010年8月10日,该专版率先刊登《中国军网推出舟曲抢险救灾网络专题》,详细报道了中国军网在舟曲抢险救灾中所采取的行动,同时介绍了中国军网上设置的舟曲抢险救灾网络专题。2010年8月31日,专版再次刊载报道《第一时间 第一现场 第一担当——中国军网近期抢险救灾报道回放》,详细回顾了自2010年8月8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以来,中国军网所发布的消息和采取的行动。抢险期间,中国军网则在自己的报道中转载了《解放军报》大量相关报道。笔者选取2010年8月8日-8月31日中国军网“今日要闻”专栏作为分析样本进行数据统计,显示在“今日要闻”栏共发布舟曲抢险救灾新闻84篇,其中转载《解放军报》的就达47篇。
2、通过优势互补来深化互动行为
(1)报纸媒介具有权威性和品牌优势。《解放军报》自1956年创刊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受众中已经树立了牢固的品牌优势;同时,《解放军报》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每逢重大事件发生都会代表中央军委发出声音,有很强的权威性。中国军网前身是于1999年创办的《解放军报》网络版,还存在在受众中知名度不高,影响力较小的不足。借助《解放军报》的品牌优势和权威性来推介自己,是中国军网拓展自己的发展机遇的良方之一。现在,《解放军报》除创办“军事网友”专版与中国军网互动以外,还在报头的位置专门列出中国军网的网址链接。
(2)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介是报纸的有效补充,表现在:①网络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强。网络媒介以数字化平台为基础,“超链接”的方式使网络媒介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更重要的是网络媒介可以大量转载其他媒介的报道来最大限度的整合信息资源。②拓展了报纸媒介的议题设置。《解放军报》从2010年8月10日开始,陆续推出专版“舟曲救灾专版”、“舟曲救灾画版”、“抢险救灾专版”等,内容包括解放军武警官兵抢险救灾的动态消息,抢险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等。中国军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出影像专题《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解放军武警官兵紧急奔赴灾区开展救援》,与《解放军报》的报道遥相呼应。除此之外,中国军网又相继制作了科普专题《科学预防应对泥石流灾害》和《泥石流灾害后疫病防控及公共卫生手册》,向受众传递救灾减灾和灾害防病的知识,为灾区群众和救援官兵提供科学的应对措施。这些内容有效地弥补了《解放军报》受版面空间限制而出现的议题设置不足的情况。③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源更能迎合受众的需求。2010年8月10日,《解放军报》“舟曲抢险救灾专版”上刊载了一幅极富冲击了的照片——兰州军区某防化团营救幸存者,在受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幅图片是编辑从中国军网刊载图片中挑选出来的。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中中国军网共刊载图片3797幅,并汇集成了影像专题《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解放军武警官兵紧急奔赴灾区开展救援》。在舟曲抢险救灾的报道中,中国军网正是以其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源弥补了报纸的不足。
三、报网互动带给我们的启示
1、要正确认识“报纸网络版”和“报网互动”的区别
国内报纸媒体在网络上的发展经历了“报纸网络版”和“报网互动”两个阶段,1995年到1999年下半年,国内报纸媒体纷纷上线开设网络版,网络版完全作为报纸的附庸品而存在,新闻报道内容的同质化非常严重,不仅浪费了报纸和网络雄厚的传播资源,而且使报纸和网络之间形成不必要的“内耗”。中国军网的前身就是创办于1999年10月的《解放军报》网络版,后期改版之后,中国军网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闻网站,然而中国军网仍然没有摆脱以往的发展思路,没有在报网互动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据统计,在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中,中国军网“今日要闻”栏共发布救灾新闻84条,其中原文转载《解放军报》47条,雷同率达到55.95%,中国军网前方报道组发布新闻仅为6条,所占比率7.14%,新闻报道依然依附于《解放军报》。
2、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在议题设置和焦点营造中的主动作用
地方新闻媒体中,报网互动做的较有特色的是《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定期从网络讨论帖中提炼报道议题刊载在“焦点网谈”专版,在大河网上主动的设置一些议题以引起网友的积极讨论,网友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网友观点意见都会刊载在“焦点网谈”专版上,这样的做法使《河南日报》和大河网之间形成了良性的报网互动。《解放军报》应该更多地借助中国军网主动地设置议题引导受众积极参与讨论,对于网友讨论热烈的焦点问题《解放军报》可以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与中国军网上的讨论遥相呼应。行之有效的报网互动不但有助于维护《解放军报》的品牌优势,而且有助于提供中国军网的知名度。
3、充分整合报纸媒介和网络媒介的人力资源,形成新闻报道的合力
2009年杭州日报网正式上线,如今已从一个访问量仅几千人次的网站一跃突破30万人次的大关,这得益于《杭州日报》“报网合一”的新型媒体运作模式。每逢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杭州日报》都会充分整合内部的人力资源优势,成立跨媒体的新闻报道小组,统筹安排自己的新闻报道。在以后的突发事件报道中,《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也可以借鉴《杭州日报》的经验,整合两个媒体内部的人力资源,派出熟练掌握文字、摄影、摄像等能力的记者前往事件现场;后方设立新闻编辑组,负责编辑前方发回来的文字稿、照片、视频,并能够根据媒介的特色恰当的安排新闻报道内容。
参考文献
①宋建武、董红英,《竞争与融合——中国报业必将转型为新媒体机构<上>》,《新闻与写作》,2008(1)
②宋建武、董红英,《竞争与融合——中国报业必将转型为新媒体机构<下>》,《新闻与写作》,2008(2)
③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巴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④冯上斌,《融合新闻:从单一走向多样》,《新闻传播》,2010(2)
⑤郜书楷,《全媒体融合的辩证思考》,《新闻前哨》,2010(4)
⑥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国际新闻界》,2006(5)
⑦黄国柱,《报网融合:现代军事传媒的必由之路》,《军事记者》,2010(10)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学员)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