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2004年我们河南省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美术鉴赏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具学习领域,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欣赏评述”学习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多占与延伸。
“鉴赏”与“欣赏”这两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通用,连着似乎并无多大区别。事实上,它们是有区别的。“鉴赏”一词的基本含义是“鉴别(或‘鉴定’)”和“欣赏”。“鉴别”是指对美术作品的真伪、创作年代、艺术质量之高低的识别与确定,或者是对各种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的分析与评价。可见,“鉴赏”包括“欣赏”,但不仅仅是欣赏,它的内涵大于“欣赏”。由此可见,美术鉴赏的学习活动,涉及的范围比美术欣赏大,要求也更高。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何况,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同学们的主体行为,仅仅靠教师的讲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活动。
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各个学科教改研究的总课题。而在实际教学中,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因素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方法。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本学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设计为“鉴赏激趣、尝试探究、讲解点拨、讨论提炼、点评总结”的五步教学法。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我来谈谈这种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鉴赏激趣阶段
在上课开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引导,唤起学生鉴赏美的欲望。教师先利用课件中的优秀美术作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请学生从整幅中找感觉:找画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意思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例如:《米罗斯的维纳斯》许多学生熟悉这尊世界闻名的塑像,这从古代残迹中留下的艺术精品虽不完整,但在艺术上却又被看成是完美的典范,维纳斯究竟美在什么地方?这些知识学生似懂非懂。因此,面对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女神,学生从审美上会产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心理。关于女神的介绍,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最重要的是我从审美角度向学生分析讲述维纳斯女神之美的具体表现。维纳斯脸部呈现的是宁静美,亭亭玉立的身材呈现的是普拉克西特列斯的曲线美,失去双臂而产生的又是一种残缺美。如果维纳斯呈现在我们面产有是完好无损的形象,她仍然拿着一只表示荣誉的苹果(据说发现时有一只苹果的手,后来不知去向),那么她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支配着人的精神。在人们眼里,她不再是美的普遍典型,而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女神,即帕里斯裁判中的女主角。女神失右臂,失去了金苹果,等于失去了女神的身份,使她变成了一个抽象身份的女人。她的神话性被减弱了,而审美性和象征性被加强了。在她身上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女性魅力,更表现了一种内在东西——人性的美。《最后的晚餐》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名作,学生大多知道犹大出卖耶酥的故事,画面中13个神态各异的形象吸引了学生,谁是叛徒犹大?这是学生最关切的。我从此引导学生观察作品,耶酥处于现面中央光线最亮的位置,犹大则放在人群中,背景灰暗。在这里画家用了三角形的构图,把记薪门徒分成4组,四个三角形平分在耶酥左右,并用12人不同手势与姿态将各组联系起来,最终集中于中央,形成一个对称的有变化的统一体。作品的主题——抨击伪美颂扬善美,通过构图的形式美表现出来。如果我再辅以介绍现家创作过程有趣的情节,定会吸收学生,激起他们欣赏的极大兴趣。接着请学生再进一步观察,从作品中逐步发现构图的方法、色彩的运用、作品的技巧等,逐步体会到美术作品的每一个细节无一不是画家娴熟技巧的体现,无一不凝聚着画家的思想、阅历的精华。通过这一步步地观察,学生们接受了美的熏陶,体会到作品的情趣,也能从中找到一些鉴赏作品的方法。
这样的鉴赏激趣增强了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兴趣,在强烈兴趣的趋使下学生们对探究美的欲望油然而生,他们会感到鉴赏美术作品并不难,自己完全可以去试一试。
二、尝试探究阶段
这个阶段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找到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学生第一次鉴赏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第一步的学习,已初步发现了一些鉴赏美的方法和技巧,并且产生了探究美术作品奥妙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用五至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尝试一下——用同样的方法和途径去分析一幅新的美术作品,并且发表自己对这种艺术作品的感受。
这部分练习教师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要求每个人用自己的方法鉴赏和分析同一幅作品。与此同时,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讲讲自己鉴赏的方法,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三、讲解点拨阶段
根据学生在第二阶段的鉴赏探究的情况,教师再进行一步步的讲解和点拨,让学生掌握到正确鉴赏美的方法和途径。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示范分析,对于学生尝试中出现的问题,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教师可以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在上中国绘画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时,我充分利用课件的功能,从各个细节方面逐步对作品进行分析讲解,由背景知识介绍——整体绘画欣赏——局部绘画欣赏——人物表情分析——全画的布局——构图的特点,使学生通过我的分析领会了中国人物画鉴赏的步骤方法,也更深入明白了人物画“传神写照”这个绘画理论。
这样的教学学生看得明白,学得真实,也能较快地掌握鉴赏作品的真谛。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鉴赏美的活动。
四、讨论提炼阶段
这一阶段是让学生再次体会美的真谛,进行美的鉴赏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生经过前三个步骤结构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途径,这时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再次去完成鉴赏的任务。完成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让学生自由地与同座或邻座间讨论后完成,也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每个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五、点评总结阶段
在鉴赏课结束前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是鼓励学生继续拓展和探索美的最好方法。最后的总结还要延伸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学会在实践中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
这个过程时间虽短,但是教师画龙点晴式的总结,既可使学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系统化、理性化,又能使其结晶升华,产生新的飞跃。
“欣赏激趣、尝试探究、讲解点拨、讨论提炼、点评总结”这样的五步教学法可以灵活运用,特别是在时间的分配上要因“课”而宜,这样可以使教学达到更优化。
通过这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这种五步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使他们增长美术鉴赏知识,同時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了对美术课程改革的信心。
2004年我们河南省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美术鉴赏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具学习领域,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欣赏评述”学习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多占与延伸。
“鉴赏”与“欣赏”这两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通用,连着似乎并无多大区别。事实上,它们是有区别的。“鉴赏”一词的基本含义是“鉴别(或‘鉴定’)”和“欣赏”。“鉴别”是指对美术作品的真伪、创作年代、艺术质量之高低的识别与确定,或者是对各种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的分析与评价。可见,“鉴赏”包括“欣赏”,但不仅仅是欣赏,它的内涵大于“欣赏”。由此可见,美术鉴赏的学习活动,涉及的范围比美术欣赏大,要求也更高。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何况,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同学们的主体行为,仅仅靠教师的讲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活动。
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各个学科教改研究的总课题。而在实际教学中,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因素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方法。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本学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设计为“鉴赏激趣、尝试探究、讲解点拨、讨论提炼、点评总结”的五步教学法。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我来谈谈这种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鉴赏激趣阶段
在上课开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引导,唤起学生鉴赏美的欲望。教师先利用课件中的优秀美术作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请学生从整幅中找感觉:找画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意思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例如:《米罗斯的维纳斯》许多学生熟悉这尊世界闻名的塑像,这从古代残迹中留下的艺术精品虽不完整,但在艺术上却又被看成是完美的典范,维纳斯究竟美在什么地方?这些知识学生似懂非懂。因此,面对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女神,学生从审美上会产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心理。关于女神的介绍,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最重要的是我从审美角度向学生分析讲述维纳斯女神之美的具体表现。维纳斯脸部呈现的是宁静美,亭亭玉立的身材呈现的是普拉克西特列斯的曲线美,失去双臂而产生的又是一种残缺美。如果维纳斯呈现在我们面产有是完好无损的形象,她仍然拿着一只表示荣誉的苹果(据说发现时有一只苹果的手,后来不知去向),那么她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支配着人的精神。在人们眼里,她不再是美的普遍典型,而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女神,即帕里斯裁判中的女主角。女神失右臂,失去了金苹果,等于失去了女神的身份,使她变成了一个抽象身份的女人。她的神话性被减弱了,而审美性和象征性被加强了。在她身上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女性魅力,更表现了一种内在东西——人性的美。《最后的晚餐》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名作,学生大多知道犹大出卖耶酥的故事,画面中13个神态各异的形象吸引了学生,谁是叛徒犹大?这是学生最关切的。我从此引导学生观察作品,耶酥处于现面中央光线最亮的位置,犹大则放在人群中,背景灰暗。在这里画家用了三角形的构图,把记薪门徒分成4组,四个三角形平分在耶酥左右,并用12人不同手势与姿态将各组联系起来,最终集中于中央,形成一个对称的有变化的统一体。作品的主题——抨击伪美颂扬善美,通过构图的形式美表现出来。如果我再辅以介绍现家创作过程有趣的情节,定会吸收学生,激起他们欣赏的极大兴趣。接着请学生再进一步观察,从作品中逐步发现构图的方法、色彩的运用、作品的技巧等,逐步体会到美术作品的每一个细节无一不是画家娴熟技巧的体现,无一不凝聚着画家的思想、阅历的精华。通过这一步步地观察,学生们接受了美的熏陶,体会到作品的情趣,也能从中找到一些鉴赏作品的方法。
这样的鉴赏激趣增强了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兴趣,在强烈兴趣的趋使下学生们对探究美的欲望油然而生,他们会感到鉴赏美术作品并不难,自己完全可以去试一试。
二、尝试探究阶段
这个阶段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找到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学生第一次鉴赏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第一步的学习,已初步发现了一些鉴赏美的方法和技巧,并且产生了探究美术作品奥妙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用五至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尝试一下——用同样的方法和途径去分析一幅新的美术作品,并且发表自己对这种艺术作品的感受。
这部分练习教师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要求每个人用自己的方法鉴赏和分析同一幅作品。与此同时,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讲讲自己鉴赏的方法,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三、讲解点拨阶段
根据学生在第二阶段的鉴赏探究的情况,教师再进行一步步的讲解和点拨,让学生掌握到正确鉴赏美的方法和途径。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示范分析,对于学生尝试中出现的问题,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教师可以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在上中国绘画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时,我充分利用课件的功能,从各个细节方面逐步对作品进行分析讲解,由背景知识介绍——整体绘画欣赏——局部绘画欣赏——人物表情分析——全画的布局——构图的特点,使学生通过我的分析领会了中国人物画鉴赏的步骤方法,也更深入明白了人物画“传神写照”这个绘画理论。
这样的教学学生看得明白,学得真实,也能较快地掌握鉴赏作品的真谛。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鉴赏美的活动。
四、讨论提炼阶段
这一阶段是让学生再次体会美的真谛,进行美的鉴赏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生经过前三个步骤结构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途径,这时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再次去完成鉴赏的任务。完成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让学生自由地与同座或邻座间讨论后完成,也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每个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五、点评总结阶段
在鉴赏课结束前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是鼓励学生继续拓展和探索美的最好方法。最后的总结还要延伸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学会在实践中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
这个过程时间虽短,但是教师画龙点晴式的总结,既可使学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系统化、理性化,又能使其结晶升华,产生新的飞跃。
“欣赏激趣、尝试探究、讲解点拨、讨论提炼、点评总结”这样的五步教学法可以灵活运用,特别是在时间的分配上要因“课”而宜,这样可以使教学达到更优化。
通过这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这种五步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使他们增长美术鉴赏知识,同時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了对美术课程改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