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丽今年50岁多一点,是一位职业女性。父亲节到来的时候谈到自己的父亲,李丽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每个星期无论多忙也要去父亲那里陪他待上两个小时,为什么要这样呢?这还要从10年前她母亲去世说起。
2002年9月,李丽的母亲病逝,至亲至爱的亲人突然离去,那种痛彻心腑、撕肠裂肚的感觉让李丽永远无法忘记。
这个时候李丽总在反省自己,在与母亲生活的日子里有哪些缺失,有哪些遗憾,有哪些愧疚。慢慢的,一个声音在提醒着她,如果想要不再有不能挽回的缺失、不能补救的遗憾、不能原谅的愧疚,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去孝敬父亲。
李丽的母亲走后,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家,老年人的那份孤独和寂寞立刻凸显出来。也就是从那时起,李丽给自己定下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必须每周末去父亲家陪父亲吃一顿饭、陪父亲唠唠嗑。因为她知道,除了陪在父亲身边和他交流、沟通,其他的方式都不能缓解老人对孩子的思念、对家的眷恋。
从此,无论任何事都不能改变这个决定。即使出差在外,她也一定打个电话回去,问一声平安。回京后立刻去见父亲。
李丽说,刚开始的时候或许形式的因素大一些,身在父亲家而心还在惦记着别的事情,吃完饭会马上离开。但随着时日的增长,她慢慢地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老人对孩子的惦念和依恋,也就会自觉地陪伴父亲一个下午,聊聊过去,聊聊当前的形势,也聊聊父亲的儿孙们。
不知是感染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李丽的哥哥们也开始周末带着自己的儿孙看望父亲了。她的心里真的非常非常高兴。因为她看到这个家并没有因为母亲的离去而散去,亲情在慢慢恢复和增长。
李丽告诉记者,她父亲年轻时脾气有些急,凡事不合心意就会着急上火。年少的她总是不懂事,喜欢和父亲较劲,尤其仗着上面仨哥哥自己是老小,又是独女,常常不听父亲的话,独来独往,有时甚至和父亲对着干。但是现在,她会静静地听父亲的教导,哪怕是他不了解情况说的或许不对,也会高高兴兴地告诉他自己知道了,李丽觉得所谓孝顺就是要顺着老人的意思,顺其意就会让父亲少操心、少惦记。
要说顺其意,还有一件事李丽至今觉得自己做得很对。
母亲去世几年后,有个阿姨走进了父亲的生活。那时候,三个哥哥都不大接受那位阿姨。遇上阿姨来家里,不是甩脸就是不搭理她。李丽实在是不愿意再看到父亲孤独和寂寞。很显然,儿女走后,能在家陪伴父亲的只有这位阿姨了!实际上阿姨是在帮他们照顾父亲,感激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排斥阿姨呢?!所以李丽从一开始就积极接受了阿姨的到来。要么是常邀阿姨来家吃饭,要么是过节过年或者出差时给阿姨买礼物,总是捧上一颗真心希望阿姨和她父亲相伴到老。慢慢地哥哥们也开始接受这位阿姨了,直到现在他们已经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在孝敬父亲的过程中,李丽觉得自己也在改变:“父亲的年纪大,耳朵就不如从前,经常一句话听不清要重复很多次。记得我过去经常重复一次就不耐烦了,有时甚至大声喊。那就是个混不论的傻孩子,一点都不知道要尊重父亲、体谅父亲。因为懂得了要孝敬父亲,所以学会了体谅和尊重父亲。前几天,父亲又是一句话没听清,反复问了多遍,我耐心地、一遍一遍地靠近他的耳朵告诉他,不急也不躁,甚至数了数一共回答了六遍。那一刻,我自己都感觉到自己的耐心和诚恳。因为我觉得父亲是那么的需要我,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尽到我做儿女的责任。”
现在,李丽经常想到父亲,想到自己儿时在父亲的怀抱里撒娇、任性的时候。每每这时,她总会流下感动、感激的泪水。她觉得,孝顺是需要我们随时实地去实现的,老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所以尽孝要及时,想到就做到。
本报记者 马丽/文
我们去郊区养鱼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一家中型国企工作。那时企业存在闲置人员多、负担过重,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一批职工面临“下岗”待业。上级要求我们广开门路,大搞多种经营,大力办好“三产”。我们成立了劳服公司,除了办旅馆、开饭馆外,听说养殖业成本低,挣钱快,还能安排点富余职工,便决定在邦区养鱼。我分管行政后勤工作,很快就在通县次渠和三河县段家岭租了地,挖了七八个鱼抗,干起了养鱼的行当。
照片上这个鱼塘就是当时段家岭的鱼塘之一。右边的是我,左边的是司机张树林师傅。他办事麻利勤快,又好打鱼,被我封为“养鱼司令”。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们是个物流企业,对养鱼一窍不通。鱼苗撒下没多久,水面上白花花的就死了一大片。当地养鱼人指点说是缺氧,我赶快派人置办了好几台增氧机。就连喂鱼的方法也大有讲究,鱼的种类不同饲料也不同,还要每天定点一层层地喂。经过不断的实践,几位养鱼的职工总算初步摸出点门道。看到鱼塘里成群结队、欢蹦乱跳的鱼群,大家都十分地高兴。谁知新的难题接踵而来,到了打鱼时节,大批捕捞上来的鲜鱼往哪销售?当时市场上每斤两三块钱,我们的鱼把成本算下来,租地钱、鱼苗、饲料、水电、设备钱,还不算人工费,一斤就四块多了。“鲜鱼水菜”,几千斤打上来的鱼不能久放,急得我团团转。无奈之下,只好把几千斤活鱼分给职工,当做“三产”给大家谋的福利。记得有一年“十一”前,每人竟分了二十斤鱼。职工看着半麻袋的鲜鱼既高兴,又犯愁,一时吃不了,家里的冰箱又放不下,只好把它分成份,下班后挨家挨户去送给亲朋好友,一时间分鱼送鱼成了职工见面的谈资。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张树荆币傅因病早已离开八世,我也光荣退休。我所在的企业经过这些年创新、改制、重组,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在已成为资金雄厚的一家投资发展公司,办“三产”养鱼分鱼早已成为历史。
马新/文
2002年9月,李丽的母亲病逝,至亲至爱的亲人突然离去,那种痛彻心腑、撕肠裂肚的感觉让李丽永远无法忘记。
这个时候李丽总在反省自己,在与母亲生活的日子里有哪些缺失,有哪些遗憾,有哪些愧疚。慢慢的,一个声音在提醒着她,如果想要不再有不能挽回的缺失、不能补救的遗憾、不能原谅的愧疚,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去孝敬父亲。
李丽的母亲走后,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家,老年人的那份孤独和寂寞立刻凸显出来。也就是从那时起,李丽给自己定下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必须每周末去父亲家陪父亲吃一顿饭、陪父亲唠唠嗑。因为她知道,除了陪在父亲身边和他交流、沟通,其他的方式都不能缓解老人对孩子的思念、对家的眷恋。
从此,无论任何事都不能改变这个决定。即使出差在外,她也一定打个电话回去,问一声平安。回京后立刻去见父亲。
李丽说,刚开始的时候或许形式的因素大一些,身在父亲家而心还在惦记着别的事情,吃完饭会马上离开。但随着时日的增长,她慢慢地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老人对孩子的惦念和依恋,也就会自觉地陪伴父亲一个下午,聊聊过去,聊聊当前的形势,也聊聊父亲的儿孙们。
不知是感染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李丽的哥哥们也开始周末带着自己的儿孙看望父亲了。她的心里真的非常非常高兴。因为她看到这个家并没有因为母亲的离去而散去,亲情在慢慢恢复和增长。
李丽告诉记者,她父亲年轻时脾气有些急,凡事不合心意就会着急上火。年少的她总是不懂事,喜欢和父亲较劲,尤其仗着上面仨哥哥自己是老小,又是独女,常常不听父亲的话,独来独往,有时甚至和父亲对着干。但是现在,她会静静地听父亲的教导,哪怕是他不了解情况说的或许不对,也会高高兴兴地告诉他自己知道了,李丽觉得所谓孝顺就是要顺着老人的意思,顺其意就会让父亲少操心、少惦记。
要说顺其意,还有一件事李丽至今觉得自己做得很对。
母亲去世几年后,有个阿姨走进了父亲的生活。那时候,三个哥哥都不大接受那位阿姨。遇上阿姨来家里,不是甩脸就是不搭理她。李丽实在是不愿意再看到父亲孤独和寂寞。很显然,儿女走后,能在家陪伴父亲的只有这位阿姨了!实际上阿姨是在帮他们照顾父亲,感激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排斥阿姨呢?!所以李丽从一开始就积极接受了阿姨的到来。要么是常邀阿姨来家吃饭,要么是过节过年或者出差时给阿姨买礼物,总是捧上一颗真心希望阿姨和她父亲相伴到老。慢慢地哥哥们也开始接受这位阿姨了,直到现在他们已经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在孝敬父亲的过程中,李丽觉得自己也在改变:“父亲的年纪大,耳朵就不如从前,经常一句话听不清要重复很多次。记得我过去经常重复一次就不耐烦了,有时甚至大声喊。那就是个混不论的傻孩子,一点都不知道要尊重父亲、体谅父亲。因为懂得了要孝敬父亲,所以学会了体谅和尊重父亲。前几天,父亲又是一句话没听清,反复问了多遍,我耐心地、一遍一遍地靠近他的耳朵告诉他,不急也不躁,甚至数了数一共回答了六遍。那一刻,我自己都感觉到自己的耐心和诚恳。因为我觉得父亲是那么的需要我,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尽到我做儿女的责任。”
现在,李丽经常想到父亲,想到自己儿时在父亲的怀抱里撒娇、任性的时候。每每这时,她总会流下感动、感激的泪水。她觉得,孝顺是需要我们随时实地去实现的,老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所以尽孝要及时,想到就做到。
本报记者 马丽/文
我们去郊区养鱼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一家中型国企工作。那时企业存在闲置人员多、负担过重,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一批职工面临“下岗”待业。上级要求我们广开门路,大搞多种经营,大力办好“三产”。我们成立了劳服公司,除了办旅馆、开饭馆外,听说养殖业成本低,挣钱快,还能安排点富余职工,便决定在邦区养鱼。我分管行政后勤工作,很快就在通县次渠和三河县段家岭租了地,挖了七八个鱼抗,干起了养鱼的行当。
照片上这个鱼塘就是当时段家岭的鱼塘之一。右边的是我,左边的是司机张树林师傅。他办事麻利勤快,又好打鱼,被我封为“养鱼司令”。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们是个物流企业,对养鱼一窍不通。鱼苗撒下没多久,水面上白花花的就死了一大片。当地养鱼人指点说是缺氧,我赶快派人置办了好几台增氧机。就连喂鱼的方法也大有讲究,鱼的种类不同饲料也不同,还要每天定点一层层地喂。经过不断的实践,几位养鱼的职工总算初步摸出点门道。看到鱼塘里成群结队、欢蹦乱跳的鱼群,大家都十分地高兴。谁知新的难题接踵而来,到了打鱼时节,大批捕捞上来的鲜鱼往哪销售?当时市场上每斤两三块钱,我们的鱼把成本算下来,租地钱、鱼苗、饲料、水电、设备钱,还不算人工费,一斤就四块多了。“鲜鱼水菜”,几千斤打上来的鱼不能久放,急得我团团转。无奈之下,只好把几千斤活鱼分给职工,当做“三产”给大家谋的福利。记得有一年“十一”前,每人竟分了二十斤鱼。职工看着半麻袋的鲜鱼既高兴,又犯愁,一时吃不了,家里的冰箱又放不下,只好把它分成份,下班后挨家挨户去送给亲朋好友,一时间分鱼送鱼成了职工见面的谈资。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张树荆币傅因病早已离开八世,我也光荣退休。我所在的企业经过这些年创新、改制、重组,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在已成为资金雄厚的一家投资发展公司,办“三产”养鱼分鱼早已成为历史。
马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