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五角纸币,1972年设计文稿通过国务院审批;2000年退出流通。
与同属第三套人民币的其他“兄弟姐妹”比起来,“五毛”晚“降生”了十年——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开始发行,而“五毛”直到1972年才面市。
“五毛”的设计方案没被认可
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实际上从1955年就开始组织设计了。在设计方案中,从一角到十元,正面图案采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武汉长江大桥”、“纺织车间”、“女拖拉机手”、“车床工人”、“炼钢工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等。不过在设计之初,“五毛”的图案,并不是“纺织车间”。
195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上报新版人民币方案时,周恩来总理曾作出详细的批示。其后,美术专家和印制专家反复修改,拿出了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稿。半年后再次上报设计修改稿。不过,“五毛”的设计方案没被认可。于是,当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设计方案被国务院认可并开始制造流通,“五毛”依然没见踪影。
对于“五毛”的设计,周恩来总理在审批设计稿时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个轻工业”。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1972年7月24日再次上报设计稿样,7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因此,票面年份为“1972”年。这版“五毛”,成了第三套人民币中最后“出生”的。
“五毛”上的女工之一是我
1972版五角钱纸币,不过巴掌大小,蓝色成为其主色调。在这版纸币的正面,是一张纺织厂细纱车间的图案。细纱车间图案中绘有三位纺织女工,左边是个正在换粗纱的女工,右边是个巡回中的挡车女工,正中央则是一个推着落纱机的女工——这,就是我。
1972版人民币“五毛”钱纸币,记载了我的一段人生经历。
我在北京汇文一小上的小学,中学上的是女八中。1966年高三毕业,正准备迎接高考时,“文革”开始了,求学之路戛然而止。
不幸接着降临,1967年6月8日,父亲蒋光鼐因癌症医治无效与世长辞。6月1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的右下角,登出了父亲的讣告——“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逝世……”。父亲的追悼会也是这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周恩来总理参加了追悼会。
父亲在病危时,曾对母亲说:“以后要是没有人养你,你就去做工吧。”父亲去世后,母亲得到了民政局给三级干部遗属发放的500元抚抚恤金,以后就没了经济来源。那时,我的哥哥姐姐们或身处逆境,或发配外地,只有我在北京,能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而摆在我面前的路似乎也只有一条一上山下乡。我想的最多的是,如果我去上山下乡,谁来管母亲?
周总理的关怀让我进入工厂
母亲患有糖尿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多种疾病,每次发作都要立即送医院注射西地兰。如果我离开北京,母亲再无人照顾了。万般无奈,我以母亲的名义给周恩来总理写了封信。等待了三个月,终于在1970年新年到来之前有了回音。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我被安排到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棉纺分厂,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
记得发行这张纸币的那个月,我们每个人的工资里都有一张这样的新币。发工资那天,我还没进厂,路上碰见了我师傅的女儿,她远远就冲我喊:“钱上有你!”当时我未解其意,等进了车间,师傅才告诉我,以前在我们车间照了许多相片的那些人,就是这张五毛钱的设计人员。这张钱中间那个推落纱机的女工,就是照我的照片画的。
邢大军据《企业党建参考报》蒋定桂度整理
57岁老兵李丙需讲述给毛主席做了三年警卫
前不久,郑州市国贸大厦前广场,人来人往中,一位身穿旧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军人正在免费赠书——他自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
仅仅是给毛主席做了三年警卫,可57岁的李丙需似乎一辈子也没走出毛主席的“磁场”。为什么?为什么李丙需以及与他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很多人,总是走不出那个烙上特殊印记的时代?他们在寻找什么?
重新回到那个火热时代
自从李丙需坐在郑州国贸大厦前广场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周围高楼林立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57岁的李丙需,曾是毛泽东主席的一名普通卫兵。他顶着烈日端坐街头,只为把自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免费赠与过往行人。赠书活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这也是他带领几位志愿者进行的“爱国教育万里行”括动的一部分。从1995年辞去平顶山一家煤矿治安科职务之后,他就开始重新追寻毛泽东的足迹,至今已经17年。在这17年里,李丙需到处搜集毛主席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并从平顶山返京探访自己的老首长,在河南组织爱国主义展览,到全国十几个省市作报告
每当有人夸奖他“忠诚”,李丙需都很开心。“忠诚”二字,李丙需看做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最大的荣耀。也恰恰是这两个字,成为压在李丙需身上,丢不掉也舍不得丢掉的重担。为了这两个字,李丙需撇下父母、妻女,孤身一人重新回到“那个时代”。回忆,不停地回忆,成为他一生追求的“事业”。
“父母问我为啥一年才回家一次,妻子骂我神经病、不务正业,朋友也不理解,问我是不是傻了。”可李丙需不在乎。在他眼中,多写一本书、多作一场报告、多办一次展览、多做一件好事,就是向社会多投入一份奉献,而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每当说到这里,李丙需都会拍打着桌子,异常激昂。
我永远都不会动摇信念
可选择重新回到那个记忆深刻的世界,却未必能找回记忆中的感觉。2012年5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市农业路国际企业中心11楼,一间光线颇暗的屋子里,一盏灯都没开,只能模糊看见到处堆满了与毛主席有关的各种物品——可这里不是“毛主席纪念馆”,而是李丙需目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红色教育展览馆”。
李丙需穿着一条军裤,正蹲在地上整理毛主席影像资料,他对记者的到来十分吃惊——与见诸报端的报道不同,李丙需的“红色展览馆”里并无其他访客。李丙需说,无论是展览馆还是自己的报告团体,还有赠书活动,在一些地方都备受冷落。为了自己写的《中南海警卫》一书,李丙需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鞋都磨破了,也找不到一家愿意为我出书的。我求爷爷告奶奶,说尽了好话。” 在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中,李丙需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政治性太强,经济价值太小。确实,时代变了,出版社不愿意承担风险。最后,李丙需通过找关系送礼,书才在河南汝州的一家出版社出版。
记者翻开2000年出版的《中南海警卫》,粗糙的印本上并没有标明印刷册数,出版社已将成本降至最低。2011年2月,现代出版社再次印刷此书,印数1000册。
《中南海警卫》出版后,李丙需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他一丝不苟地在封皮上盖上毛主席头像、“中南海警卫”和“毛泽东卫士李丙需著”的印章,并题词签字。他太想找到共鸣了。回归毛主席时代后,李丙需的生活变得异常节俭。他很坦然地说,“我没钱。”5元一份的鸡蛋捞面、1元两个的蒸包和一碗免费的青菜鸡蛋汤,这是老李的午饭,几乎天天如此。
李丙需说,自己组织各种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家中的积蓄、售卖书法作品以及好心人的赞助。从1998年开始,李丙需时而见诸报端。李丙需说,也有企业邀请他去工作,但他拒绝了,因为“我做爱国主义宣传,不是为了名利,只是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这里时,李丙需嘴角露出了笑意。在很久以来的宣传活动中,能理解李丙需的,大多是些老年人,或者与他拥有相似回忆的老兵。
大多数年轻人不理解李丙需。“但我永远都不会动摇。”李丙需说。
“我不孤独,我很忙碌”
不止一个人问过李丙需,为什么时代在不断前进,而他却把回忆和宣传过去当成了主业?
这时李丙需就会谈起他转业后的工作和想法。
1983年,李丙需转业至河南平顶山一家煤矿做治安保卫工作。李丙需说,自己是“退伍不褪色”,从不居功自傲,也不讲自己在中南海的事迹,而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
虽然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步入社会的他,也渐渐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辛勤劳动并没有换来与之相配的回报,反而是那些善于逢迎拍马的小人最后盗取了他的劳动成果。贪污腐败、尔虞我诈等种种“恶”,让李丙需强烈不适应,只有在回忆那段中南海生活时,他才感觉找到了精神寄托。
1973年12月20日,在训练中腿部受伤的李丙需,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今天,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这个普通一兵,在有病时,一位中央办公厅的主任、老红军(汪东兴——笔者注),那么大的干部会来看望我。让我吃中南海的苹果,送我《毛泽东选集》……我感到太幸福了。”
李丙需经常回忆的另—件事是,他曾在中南海执勤不久后的一个冬天,与毛主席于一棵红梅树下偶遇,并说了几句关于红梅的话。
这一刻对日夜感恩毛泽东的李丙需来说,不啻人生的顶峰。他与毛泽东距离越近,也就越难走出那个高大的身影。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听到这个消息,李丙需晕倒在地,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那个逝去的时代,曾经给了李丙需无数温馨的回忆——单纯、平等、执著,还有拥有信仰的快乐。
“我不会上网”——虽然现在李丙需的展览馆内有一台电脑,但仅仅是个摆设。他不知道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虽然有着教育下一代的理想,但他却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他只能和那些与他年龄相仿的老战士相互取暖,一起回忆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荣光。
有时,李丙需也会反思,“我对父母的孝顺不足,给妻子的恩爱不多,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但反思的时间太短,每当他凝视一张毛主席照片,他就感觉到愧疚,“与老革命家、老战友相比,我的价值还是太小。”
李丙需坚持认为,他的价值,只能通过“保卫毛主席他老人家”来实现,而追寻关于毛泽东时代的一切,也是在追寻当年自己被铭刻在那个年代的辉煌。
“我不孤独,我每天都很忙碌,因为有毛主席相伴。”他笑着告诉记者。
与同属第三套人民币的其他“兄弟姐妹”比起来,“五毛”晚“降生”了十年——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开始发行,而“五毛”直到1972年才面市。
“五毛”的设计方案没被认可
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实际上从1955年就开始组织设计了。在设计方案中,从一角到十元,正面图案采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武汉长江大桥”、“纺织车间”、“女拖拉机手”、“车床工人”、“炼钢工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等。不过在设计之初,“五毛”的图案,并不是“纺织车间”。
195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上报新版人民币方案时,周恩来总理曾作出详细的批示。其后,美术专家和印制专家反复修改,拿出了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稿。半年后再次上报设计修改稿。不过,“五毛”的设计方案没被认可。于是,当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设计方案被国务院认可并开始制造流通,“五毛”依然没见踪影。
对于“五毛”的设计,周恩来总理在审批设计稿时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个轻工业”。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1972年7月24日再次上报设计稿样,7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因此,票面年份为“1972”年。这版“五毛”,成了第三套人民币中最后“出生”的。
“五毛”上的女工之一是我
1972版五角钱纸币,不过巴掌大小,蓝色成为其主色调。在这版纸币的正面,是一张纺织厂细纱车间的图案。细纱车间图案中绘有三位纺织女工,左边是个正在换粗纱的女工,右边是个巡回中的挡车女工,正中央则是一个推着落纱机的女工——这,就是我。
1972版人民币“五毛”钱纸币,记载了我的一段人生经历。
我在北京汇文一小上的小学,中学上的是女八中。1966年高三毕业,正准备迎接高考时,“文革”开始了,求学之路戛然而止。
不幸接着降临,1967年6月8日,父亲蒋光鼐因癌症医治无效与世长辞。6月1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的右下角,登出了父亲的讣告——“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逝世……”。父亲的追悼会也是这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周恩来总理参加了追悼会。
父亲在病危时,曾对母亲说:“以后要是没有人养你,你就去做工吧。”父亲去世后,母亲得到了民政局给三级干部遗属发放的500元抚抚恤金,以后就没了经济来源。那时,我的哥哥姐姐们或身处逆境,或发配外地,只有我在北京,能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而摆在我面前的路似乎也只有一条一上山下乡。我想的最多的是,如果我去上山下乡,谁来管母亲?
周总理的关怀让我进入工厂
母亲患有糖尿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多种疾病,每次发作都要立即送医院注射西地兰。如果我离开北京,母亲再无人照顾了。万般无奈,我以母亲的名义给周恩来总理写了封信。等待了三个月,终于在1970年新年到来之前有了回音。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我被安排到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棉纺分厂,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
记得发行这张纸币的那个月,我们每个人的工资里都有一张这样的新币。发工资那天,我还没进厂,路上碰见了我师傅的女儿,她远远就冲我喊:“钱上有你!”当时我未解其意,等进了车间,师傅才告诉我,以前在我们车间照了许多相片的那些人,就是这张五毛钱的设计人员。这张钱中间那个推落纱机的女工,就是照我的照片画的。
邢大军据《企业党建参考报》蒋定桂度整理
57岁老兵李丙需讲述给毛主席做了三年警卫
前不久,郑州市国贸大厦前广场,人来人往中,一位身穿旧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军人正在免费赠书——他自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
仅仅是给毛主席做了三年警卫,可57岁的李丙需似乎一辈子也没走出毛主席的“磁场”。为什么?为什么李丙需以及与他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很多人,总是走不出那个烙上特殊印记的时代?他们在寻找什么?
重新回到那个火热时代
自从李丙需坐在郑州国贸大厦前广场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周围高楼林立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57岁的李丙需,曾是毛泽东主席的一名普通卫兵。他顶着烈日端坐街头,只为把自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免费赠与过往行人。赠书活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这也是他带领几位志愿者进行的“爱国教育万里行”括动的一部分。从1995年辞去平顶山一家煤矿治安科职务之后,他就开始重新追寻毛泽东的足迹,至今已经17年。在这17年里,李丙需到处搜集毛主席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并从平顶山返京探访自己的老首长,在河南组织爱国主义展览,到全国十几个省市作报告
每当有人夸奖他“忠诚”,李丙需都很开心。“忠诚”二字,李丙需看做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最大的荣耀。也恰恰是这两个字,成为压在李丙需身上,丢不掉也舍不得丢掉的重担。为了这两个字,李丙需撇下父母、妻女,孤身一人重新回到“那个时代”。回忆,不停地回忆,成为他一生追求的“事业”。
“父母问我为啥一年才回家一次,妻子骂我神经病、不务正业,朋友也不理解,问我是不是傻了。”可李丙需不在乎。在他眼中,多写一本书、多作一场报告、多办一次展览、多做一件好事,就是向社会多投入一份奉献,而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每当说到这里,李丙需都会拍打着桌子,异常激昂。
我永远都不会动摇信念
可选择重新回到那个记忆深刻的世界,却未必能找回记忆中的感觉。2012年5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市农业路国际企业中心11楼,一间光线颇暗的屋子里,一盏灯都没开,只能模糊看见到处堆满了与毛主席有关的各种物品——可这里不是“毛主席纪念馆”,而是李丙需目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红色教育展览馆”。
李丙需穿着一条军裤,正蹲在地上整理毛主席影像资料,他对记者的到来十分吃惊——与见诸报端的报道不同,李丙需的“红色展览馆”里并无其他访客。李丙需说,无论是展览馆还是自己的报告团体,还有赠书活动,在一些地方都备受冷落。为了自己写的《中南海警卫》一书,李丙需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鞋都磨破了,也找不到一家愿意为我出书的。我求爷爷告奶奶,说尽了好话。” 在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中,李丙需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政治性太强,经济价值太小。确实,时代变了,出版社不愿意承担风险。最后,李丙需通过找关系送礼,书才在河南汝州的一家出版社出版。
记者翻开2000年出版的《中南海警卫》,粗糙的印本上并没有标明印刷册数,出版社已将成本降至最低。2011年2月,现代出版社再次印刷此书,印数1000册。
《中南海警卫》出版后,李丙需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他一丝不苟地在封皮上盖上毛主席头像、“中南海警卫”和“毛泽东卫士李丙需著”的印章,并题词签字。他太想找到共鸣了。回归毛主席时代后,李丙需的生活变得异常节俭。他很坦然地说,“我没钱。”5元一份的鸡蛋捞面、1元两个的蒸包和一碗免费的青菜鸡蛋汤,这是老李的午饭,几乎天天如此。
李丙需说,自己组织各种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家中的积蓄、售卖书法作品以及好心人的赞助。从1998年开始,李丙需时而见诸报端。李丙需说,也有企业邀请他去工作,但他拒绝了,因为“我做爱国主义宣传,不是为了名利,只是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这里时,李丙需嘴角露出了笑意。在很久以来的宣传活动中,能理解李丙需的,大多是些老年人,或者与他拥有相似回忆的老兵。
大多数年轻人不理解李丙需。“但我永远都不会动摇。”李丙需说。
“我不孤独,我很忙碌”
不止一个人问过李丙需,为什么时代在不断前进,而他却把回忆和宣传过去当成了主业?
这时李丙需就会谈起他转业后的工作和想法。
1983年,李丙需转业至河南平顶山一家煤矿做治安保卫工作。李丙需说,自己是“退伍不褪色”,从不居功自傲,也不讲自己在中南海的事迹,而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
虽然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步入社会的他,也渐渐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辛勤劳动并没有换来与之相配的回报,反而是那些善于逢迎拍马的小人最后盗取了他的劳动成果。贪污腐败、尔虞我诈等种种“恶”,让李丙需强烈不适应,只有在回忆那段中南海生活时,他才感觉找到了精神寄托。
1973年12月20日,在训练中腿部受伤的李丙需,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今天,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这个普通一兵,在有病时,一位中央办公厅的主任、老红军(汪东兴——笔者注),那么大的干部会来看望我。让我吃中南海的苹果,送我《毛泽东选集》……我感到太幸福了。”
李丙需经常回忆的另—件事是,他曾在中南海执勤不久后的一个冬天,与毛主席于一棵红梅树下偶遇,并说了几句关于红梅的话。
这一刻对日夜感恩毛泽东的李丙需来说,不啻人生的顶峰。他与毛泽东距离越近,也就越难走出那个高大的身影。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听到这个消息,李丙需晕倒在地,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那个逝去的时代,曾经给了李丙需无数温馨的回忆——单纯、平等、执著,还有拥有信仰的快乐。
“我不会上网”——虽然现在李丙需的展览馆内有一台电脑,但仅仅是个摆设。他不知道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虽然有着教育下一代的理想,但他却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他只能和那些与他年龄相仿的老战士相互取暖,一起回忆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荣光。
有时,李丙需也会反思,“我对父母的孝顺不足,给妻子的恩爱不多,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但反思的时间太短,每当他凝视一张毛主席照片,他就感觉到愧疚,“与老革命家、老战友相比,我的价值还是太小。”
李丙需坚持认为,他的价值,只能通过“保卫毛主席他老人家”来实现,而追寻关于毛泽东时代的一切,也是在追寻当年自己被铭刻在那个年代的辉煌。
“我不孤独,我每天都很忙碌,因为有毛主席相伴。”他笑着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