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带领学生寻找文本的本质意义,也要让学生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语文文本解读就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反馈。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通过感知理解和体验文本的内在情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最终得出自己对于文本的感悟,形成一定的语言文学素养呢?
一、树立多视角的文本解读观
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一定要从多视角出发。
1.从作者的视角,把握文本取向。
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总是带有一定的创作意图,想通过文章的形式来表达他的情绪,寄托他的情感。教师在文本解读中,透过作者的写作意图去寻找发现文本的本源意义,就显得非常必要。解读作品的关键不仅是理解作品的写作意图,还可以通过作者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来认识,也可以通过作品本身来认识。
2.从文体视角,把握其客观性。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依据其文体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解读。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文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否则很难准确理解文本的内涵。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课文文体判断错误,就会造成文本解读时的牵强附会,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
3.从读者的角度,尊重其创造性。
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同样不能忽略读者的主观性,即尊重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创造性。在解读文本的意义时,如果离开了读者的参与,文本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读者的生活阅历和感悟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同。但是尊重读者的创造性解读的前提是,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文体。
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孔乙己真的死了吗”,“焦仲卿是不是一个信守承诺的痴情郎”等等,学生对文本有疑问并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思考,而这些思考都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
当然读者在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时,也要受到文本的制约,不能超越文本过度解读,否则文本解读将会误入歧途。
4.从文本自身角度,把握其背后的文化渗透性。
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文本来表达的,而,作者又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因此在文本解读中,就应该考虑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写作背景,全方位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才能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总之,在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对文本进行深入全面的解读。针对具体的文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文本解读的方法
1.转换视角,整体感知
新课标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的重要词句,即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第一,从语文教材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被选入教材的每一篇文本,每一单元,都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就是编者对文本所做的解读。每一单元前的单元说明,则体现了编者对这一单元的文本理解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课文注释和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体现了编者对该文本的解读。
教师在初读文本时,就应先从编者的角度出发,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思考编者将这篇文字放在这单元的原因,学生在这单元要学些什么知识?这样可以避免解读文本时的盲目性。
第二,从教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为了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运用语文的能力。教师在对文本解读时,既要思考编者的意图,也要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从学习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对语文教材的解读者,主要是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爱好、生活经历、审美体验等不同,对文本的感受和认知就会不同,同时,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深层次理解和感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分析。教师遵循文本解读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解读,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立足文本,从细处解读。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除整体感知外,还要从细处——文本的写作背景、情节发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特定语境中的字词等进行解读。
从背景知识理解文本。人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经历,以及文本中,所描写的人物生活环境,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有助于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如《寻找时传祥》主要描写了时传祥在50年代60年代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时传祥是北京的一名清洁工,他不怕脏不怕累,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的时间,用自己的劳动给老百姓送去清洁的环境,时传祥也成为劳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当时掀起了一股义务掏粪热。而40多年后的今天,国家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脏活累活已经没多少人愿意干,面对这种情况作者在1995年5月写了这篇文章。通过这些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明确学习时传祥精神的意义,学习时传祥正直、敬业、本分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意义。
对文本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同样是文本解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这一句就让我們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把握住文章对父亲思念的主旨。又如,《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巧妙地用了一个“排”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得意而炫耀的神情。
……
3.迁移联系,深层体悟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引用文本中适用的部分,与学生熟悉的知识相联系,运用迁移有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文本。
如在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课文《小巷深处》、《回忆我的母亲》,这三篇文章题材相近,都体现了母爱。《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作者幼年生活为背景,描述了乳母一生的悲惨经历,抒发作者对乳母的怀念与赞美,对旧社会的痛恨。《回忆我的母亲》是作者得知母亲去世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小巷深处》则描述了一个双目失明的养母,含辛茹苦把养女养大的故事。这样的迁移联系,可以让语文教学更有成效,有助于学生深入体悟文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以文为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最终超越文本,这就是对文本的完整解读。
一、树立多视角的文本解读观
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一定要从多视角出发。
1.从作者的视角,把握文本取向。
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总是带有一定的创作意图,想通过文章的形式来表达他的情绪,寄托他的情感。教师在文本解读中,透过作者的写作意图去寻找发现文本的本源意义,就显得非常必要。解读作品的关键不仅是理解作品的写作意图,还可以通过作者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来认识,也可以通过作品本身来认识。
2.从文体视角,把握其客观性。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依据其文体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解读。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文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否则很难准确理解文本的内涵。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课文文体判断错误,就会造成文本解读时的牵强附会,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
3.从读者的角度,尊重其创造性。
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同样不能忽略读者的主观性,即尊重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创造性。在解读文本的意义时,如果离开了读者的参与,文本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读者的生活阅历和感悟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同。但是尊重读者的创造性解读的前提是,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文体。
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孔乙己真的死了吗”,“焦仲卿是不是一个信守承诺的痴情郎”等等,学生对文本有疑问并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思考,而这些思考都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
当然读者在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时,也要受到文本的制约,不能超越文本过度解读,否则文本解读将会误入歧途。
4.从文本自身角度,把握其背后的文化渗透性。
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文本来表达的,而,作者又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因此在文本解读中,就应该考虑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写作背景,全方位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才能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总之,在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对文本进行深入全面的解读。针对具体的文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文本解读的方法
1.转换视角,整体感知
新课标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的重要词句,即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第一,从语文教材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被选入教材的每一篇文本,每一单元,都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就是编者对文本所做的解读。每一单元前的单元说明,则体现了编者对这一单元的文本理解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课文注释和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体现了编者对该文本的解读。
教师在初读文本时,就应先从编者的角度出发,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思考编者将这篇文字放在这单元的原因,学生在这单元要学些什么知识?这样可以避免解读文本时的盲目性。
第二,从教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为了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运用语文的能力。教师在对文本解读时,既要思考编者的意图,也要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从学习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对语文教材的解读者,主要是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爱好、生活经历、审美体验等不同,对文本的感受和认知就会不同,同时,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深层次理解和感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分析。教师遵循文本解读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解读,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立足文本,从细处解读。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除整体感知外,还要从细处——文本的写作背景、情节发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特定语境中的字词等进行解读。
从背景知识理解文本。人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经历,以及文本中,所描写的人物生活环境,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有助于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如《寻找时传祥》主要描写了时传祥在50年代60年代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时传祥是北京的一名清洁工,他不怕脏不怕累,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的时间,用自己的劳动给老百姓送去清洁的环境,时传祥也成为劳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当时掀起了一股义务掏粪热。而40多年后的今天,国家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脏活累活已经没多少人愿意干,面对这种情况作者在1995年5月写了这篇文章。通过这些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明确学习时传祥精神的意义,学习时传祥正直、敬业、本分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意义。
对文本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同样是文本解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这一句就让我們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把握住文章对父亲思念的主旨。又如,《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巧妙地用了一个“排”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得意而炫耀的神情。
……
3.迁移联系,深层体悟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引用文本中适用的部分,与学生熟悉的知识相联系,运用迁移有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文本。
如在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课文《小巷深处》、《回忆我的母亲》,这三篇文章题材相近,都体现了母爱。《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作者幼年生活为背景,描述了乳母一生的悲惨经历,抒发作者对乳母的怀念与赞美,对旧社会的痛恨。《回忆我的母亲》是作者得知母亲去世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小巷深处》则描述了一个双目失明的养母,含辛茹苦把养女养大的故事。这样的迁移联系,可以让语文教学更有成效,有助于学生深入体悟文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以文为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最终超越文本,这就是对文本的完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