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爱情的审美因素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楼梦》是中学生必读篇目,阅读《红楼梦》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核心素养的一条便捷途径。通过交流讨论,师生认识到宝黛的爱情审美因素不可或缺。对生命美的感知和热爱,成为构筑宝黛爱情的强大基石;艺术美的欣赏与创作,构成宝黛的生命形态;真,装饰了黛玉的美。
  关键词: 宝黛爱情;生命美;艺术美;真
  《红楼梦》整体阅读在学生语文学科四个核心素养,特别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与提高上,从多个角度提供了材料,大到主旨情感、结构铺排,小到词语运用、细节描写,都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在学生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宝、黛、钗三人的感情纠葛从审美角度进行分析,认识渗透美、审美等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美学观和审美意识,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专题课堂教学采用教师问题引领,学生交流讨论的方法。
  学生能说出宝黛爱情的三个基础:一是前世因缘;二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三是共同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思考宝、黛、钗三人的关系。
  问题一:宝、黛、钗的丫鬟名字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很容易发现《红楼梦》人物命名有巧妙的安排,除了运用谐音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外,每个人丫鬟的名字和主人的身份地位、文化性格,也有一定的联系,只看宝、黛、钗的丫鬟的姓名,就可窥此一斑。
  宝玉的大丫鬟袭人,原来服侍老太太时名叫 “珍珠”,被宝玉改为“袭人”。“袭人”二字是宝玉从陆游的诗《村居喜书》一句 “花气袭人知昼暖”中选的。其余丫鬟,晴雯、麝月、檀云、秋纹、碧痕、茜雪、绮霰,这些名字都和天气有关,都是优美雅致、赏心悦目之名。
  黛玉有名的丫鬟不多,“雪雁”是黛玉从南面带来的丫鬟,这个名字出现的时候,脂砚斋批点 :“新雅不落套,是黛玉之文章也。” [1]鹦哥原来服侍老太太,到了黛玉处,改名为“紫鹃”,脂砚斋评:“又顺带出一个妙名来,洗尽春花、腊梅等套。”[2]这两个名字都和动物有联系,而且“鹃”和“雁”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特殊的含义,“鹃”是“望帝之魂”,无数的诗词歌赋,使用这个意象,“雁”亦如此。潇湘馆还有个丫鬟“春纤”,这三个名字都很有文艺气质,不落俗套。
  宝钗只有一个贴身丫鬟叫“莺儿”,书里说她本名是“黄金莺”,宝钗没给她改名,只是嫌“金莺”拗口麻烦,叫成了“莺儿”。宝钗才学极高,因为不在这些事上用心,所以简而化之。在人名上,宝钗和贾政是一种态度,贾政就不喜欢宝玉给袭人起了这么个“花哨”的名字。
  所以仅从丫鬟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宝玉、黛玉的审美观一致,唯美是求;宝钗有别于他俩,她崇尚简约实用。由此得出宝玉、黛玉生活细处渗透着审美,而宝钗则更务实。
  教师再提出一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比较两次葬花的写法,有何不同?两次葬花的含义是什么?宝玉有祖母,有父有母,有姐姐有弟弟 ,如何理解他对林黛玉说的“我和你似的独出”?思考并回答黛玉、宝钗诗歌写作时的状态是怎样的?两人诗作的风格有何特点?如何理解黛玉耍小性子?
  教师先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分组讨论,指定代表发言。教师参与讨论,适当引导和总结。
  学生反复朗读《红楼梦》中关于葬花的文字,完成上述相关问题。
  第一次葬花是在三月中浣,这一次葬花主要写出了葬花的目的,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初步刻画,为第二次葬花描写黛玉的情感打下基础。学习这一部分时教师应当引领学生重点研读文中的动词,尤其关注用在宝玉身上的动词,找出“抖将”“恐怕”“ 践踏”“兜”“来”“抖”等。说明宝玉是多么小心翼翼,全身心地呵护与照看,唯恐伤了这些飘零的花瓣,费尽心思为这些落花寻找一个好的结局。他如此怜惜凋零的落花,只因不忍美好的事物消逝。
  第二次葬花的背景是黛玉夜探宝玉,晴雯不给开门,黛玉误会,一直不理宝玉。宝玉不知因由,见黛玉不理他,便等她气消,在园子里和姐妹们玩。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她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她。”说着,要拿了花埋到花冢,就听到山坡上有呜咽之声,边哭边数落着,这就是黛玉在吟诵的著名的《葬花吟》。此刻葬花是次要的,关键是引出了黛玉的《葬花吟》。宝玉听得如醉如痴,当听到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下文黛玉:“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
  我们看到宝黛埋葬的分明不是花,而是自己,花就是人,人就是花。宝玉和黛玉对生命有不同于常人的、敏感而又细腻的感知和肯定,他们热爱美好的生命,不仅是人的生命,还有物的生命,二人有物我平等的朴素观念,宝玉会对着花鸟说话,黛玉的鹦鹉也会吟诗。黛玉由悲花到伤己,由怜花到感慨自己的命运无依无靠,这份情感只有心灵世界的知音能感受到,所以宝玉不能自已,“恸倒在山坡之上”。
  接下来是宝玉进行了由懵懂孩童长大成人后的一次长长的表白,最后说:“我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个心。”
  宝玉并非“独出”,他是集千万宠爱在一身的公子哥,但是他能敏感深切地体悟林黛玉的生命孤独感,他在悲悯黛玉的孤苦无依时,也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关照,发觉他自己的思想和整个世道是格格不入的,特立独行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在黛玉那里得到理解和支持,所以认定自己也是“独出”。
  再回看宝钗,她就不爱这些花花草草。小说第七回,薛姨妈就说:“……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宝玉黛玉在落花上看到了美的短暫,青春的短暂,人的生命的短暂。而实现生命之美,成就生命之美,成为宝黛精神世界最强大的支柱,也是他们心心相印的基石。在生命美之前宝玉、黛玉并肩而行,远远超越宝钗等所有芸芸众生。   由此得出结论:对生命美的感知和热爱是构筑宝黛爱情的强大基石。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上述问题的同时,应适时导入第二个观点的学习。
  引导学生说出黛玉、宝钗对读书的不同态度。
  宝钗忠实地践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在应命和诗社之外,不曾做诗。她认为女孩子不应该读书识字,以至香菱要舍近求远地跟黛玉学作诗。而诗歌对于黛玉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黛玉生活中随时触景生情,便需用诗来抒发其内心的郁结志趣。比较著名的有《葬花吟》《桃花行》《秋窗秋雨夕》《五美吟》手帕题诗等。宝玉更是任性为诗,诗作社会上都有流传。
  学生比较黛玉和宝钗的诗作风格,感受其中谁的作品和宝玉的诗作更相近。
  学生朗读小说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比较大家写的咏白海棠的诗并说出特点。学生很容易借原文李纨的话,发现黛玉和宝钗诗风的差异:一个“风流别致”,一个“含蓄浑厚”。从文中还可看出,宝玉的确不喜欢宝钗的诗作,只看了两首诗的时候,宝玉就认为宝钗写得还不如探春写得好。
  第二个结论是:艺术美的欣赏与创作构成宝黛的生命形态,二人诗风相近,彼此欣赏,而宝钗不然。
  在总结上文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美和真的关系。
  教师启发提问:世人对宝黛钗的感情众说纷纭,“拥钗派”会拿黛玉的耍小性子说事,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黛玉耍小性子呢?
  在学生列出黛玉耍小性子的具体事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学生们会发现:黛玉的小性子大多只对一个人发,那就是宝玉,这是她执着于自己情感的表现。
  人们常误会林黛玉,说她小心眼,目无下尘。其实不然,她是真的尊重人的人格的,有平等意识。她和紫鹃宛若姐妹,常常和丫鬟们开玩笑,一点主子的架子都没有。唯有一次发脾气在外人身上的是冲着那个送宫花的周瑞家的。我们想想为什么周瑞家的“一声儿不言语”?因为的确她是看人下菜碟,绕着来的。设想此时黛玉什么也不说,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如何?估计会是第二个迎春,迎春就被那些刁奴恶仆背地里称作“二木头”。黛玉在这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唯有一开始就告知世人自己的不妥协、不苟且,才能赢得尊严。
  有人说,率真、纯真可以说是林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林黛玉的真性情表现为她丝毫不掩饰、不隐藏和不妥协,她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黛玉是一个活泼、俏皮,极富幽默感,爱说爱笑的姑娘,有黛玉的场合笑声格外多,情节也吸引人。宝钗则不然,她很少笑,连刘姥姥那么滑稽卖力的表演,所有人都笑得失态了,唯独没有对宝钗的描写,那时她分明是在场的。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她紧紧地把自己包裹起来,冷眼看世界“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相较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对生活抱有希望和热情,和戴着面具的宝钗在一起,缺少了些真性情带来的美感和愉悦。
  借由杨辛、甘霖编著的《美学原理》中引用法国狄德罗的话:“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两种品质至上加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 以及莎士比亚的话:“美看起来要更美多少倍,若再有真加给它温馨的装潢。”[3]师生得出了第三个观点:真,装饰了黛玉的美。
  教师最后总结:从审美角度探究宝玉、黛玉和宝钗关系,会发现宝黛二人在审美角度、审美趣味及美的创造方面是高度一致的,可以说仅这些就决定了宝玉是黛玉唯一的知音,黛玉是宝玉唯一的红颜。宝黛的爱情虽是悲剧结局,但是他们的情感在追求美、创造美、珍惜美的共同行动中焕发出生命和人性的光辉,最终走向成熟,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最美好最值得回味的情感偶像。
  以上内容可用连续的两个课时来完成,结束时教师还可以抛出下一个专题的问题:宝钗、黛玉二人审美观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这与她们的身份、性格有怎样的关系?进而把《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引向深入。
  注释:
  [1][2]曹雪芹. 红楼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年.
  [3]杨辛,甘霖 .美学原理[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王慧军(1968—),女,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语文教材选入多篇经典古诗词,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语言为抓手,感悟经典古诗词的情趣、理趣。以中职教材“千古流芳”单元为例,探讨在古诗词教学中以品味语言为起点,从而构建语言表达体系、提升语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语言建构;语言重组;语言运用;古诗词教学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古诗词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中职语文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一至初四八册书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词,累计达90多首。这些古诗词承载着弘扬民族文化、普及诗词基本知识、催发学生诗词萌芽、启迪学生人生智慧的重要功能。教师如何围绕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有效地将这些优秀的古诗词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兴趣、学得会、记得住、能运用,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我们认为,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可按“知
会议时间  2021年1月22日-24日  出席人员  中央纪委委员133人  列席253人  会议概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结20
2016年11月23日,早上天空就一直飘着小雨,气温陡降。  星火众创咖啡创始人李琦琦裹紧围巾,走进南坪商圈党群服务中心。  “我们准备组织商圈企业举办针对大学生的招聘会……”  在与中心的工作沟通会上,李琦琦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们是怎么与学校沟通的?”南坪商圈党工委副书记张鹏问道。  “我们准备找一些学生来帮忙进行宣传。”  “效率太低,不如由我们出面与学校接洽,你看怎么样?”  “真没想到
摘要:要获得古诗鉴赏主观题的理想得分,除了注意日常积累和训练,亦需关注应考所需的技巧。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第15题古诗主观题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关注古诗体裁知识的积累,尊重语料的客观性,关注答案的内在逻辑,借助古诗的节奏把握句意,这四方面有助于考生在古诗主观题获得理想得分。  关键词:古诗体裁;语料客观性;内在逻辑;古诗节奏  古代诗歌题的备考需要精细的备考计划,且贯穿整个高三语文备考的始末
摘要: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也是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诫子书》是一篇勉学劝善的经典之作,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这篇家书,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治学、做人和修养方面的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家书;家风;传承  一、文
摘要: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了词人无喜无悲、得失两忘的人生哲学,也表现了词人从容淡定、无忧无惧的政治品格。这不是放弃,更不是自我放逐;不是虚无,更不是放诞无为。词人运用升格艺术,虚实相生,见微知著,以平常的、具体的意象与“故事”来表现深邃的思想与丰沛的情感。  关键词:赏读;狼狈;旷达;降格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虽然是名篇佳作,但是其所叙述的“故事”却是很寻常的。要读懂
很多病句题都是有章可循的,其句子含有一些语病的“标志语”,这些“标志语”往往是辨析病句的“抓手”。做此类题时,考生如果能快速找出“标志语”,就可以定位靶心,有的放矢了。下面笔者结合2013年高考真题就通过“标志语”辨析病句做一个归类,希望对考生复习备考能有所帮助。  1.并列短语  【错例1】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
摘要:写日记好处多多,学生如果能养成天天写日记的好习惯,那么将会终生受益。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写日记的素材可以从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入手,可以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入手,还可以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读书生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日记选材;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
1981年2月28日,像一株幼苗,披满灿烂的阳光,璀璨着晶莹的露珠,《语文教学之友》杂志终于破土而出了!岁月荏苒,转眼她已走过40个春秋。40年,她见证了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与变革;40年,她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与收获;40年,她得到过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与爱好者的普遍青睐和好评;40年,她与众多的读者、作者一起成长、一起提升。  在创办之初,对刊物的未来,大家并没有充满底气。第一任主编、原廊坊师范专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