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融合教育的持续推进,融合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特殊需要学生也在艰难地融入社会,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需求层次也逐渐的提高,落实到特殊学校层面,要求特殊教育教师有更高的专业素质,有更强的实践技能。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使得特殊教育迅速发展,特殊学校及相关机构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但是特殊教师参差不齐的专业水平也愈加明显。
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逐渐完善,进入特殊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的程度越来越重,入学的残疾学生也发生细微的变化:听障和视障学生逐渐减少;而智障学生,尤其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或者伴有多重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此外,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康复教育也在稳步推进,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也逐渐被提上议程,特殊教育发展逐渐向两头延伸。这些变化对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成长是一种挑战,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理念与知识、科研能力亟待提高。用传统的教育教学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不一定适用,新问题的出现既是挑战也是契机,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对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很好的锤炼,而教育科研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一、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首先,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者,课题研究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发挥特殊学校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一线教师把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相结合,深入挖掘自身的潜能,通过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其次,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离,缺少理论的实践和缺少实践的理论都是不完整的。作为特殊学校的教育科研离不开教学实践的反思、探索、研究,没有教学实践的教育科研是不牢固的,没有教育理念支撑的教育实践也是不够科学的,所以教育科研要回归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离不开教育科研,这也是特殊教育一线教师专业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环。
最后,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義。一是学校教育科研能够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二是学校教育科研还能够提高教师的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三是学校教育科研还能够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关注特殊教育一线教师教育科研,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教育科研问题的策略,对于提升特殊学校教育科研的总体水平,增强特殊学校的教育科研氛围,推进特殊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进而促进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困惑
一是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力不足。由于平时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日常工作中所面对的各种事情,比如:备课、上课、接送校车学生、每节课的教师交接、送学生去食堂等等,各个环节的事情凑合在一起就可能会变成比较繁琐的事情,还有学校教师的会议、班主任会议和专业科组会议等会议,每天的工作结束后,还需要去经营自己的家庭,加上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限制,导致很多教师没有精力、也没有动力去参与教育科研。
二是特殊学校的科研氛围不够浓厚。由于特殊学校教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一线教师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不容有任何疏忽,加上学校教师有去支教和二胎产假老师的增多,一线教师的调课、代课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对于科研工作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校园内还没有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理念并未深入教师的内心,对于科研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特殊学校一线教师参与科研培训和指导的机会比较少。学校也很难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制定个别化的科研培训计划,而针对全校教师如何做科研课题的培训也是比较少,一线教师有外出培训的机会,但是专门参与科研培训的机会少,此外,一线教师做科研大多数是自己摸索的过程,教研专家的指导是也不多。
三、提高特殊学校一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对策
特殊学校一线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是特殊学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特殊学校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新问题、新挑战,通过教育科研的提高云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挑战也是一种很的尝试。
首先,个人层面:加强科研能力的学习,树立端正的科研态度,增强自身的科研动力。充分发挥科研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自身发展的作用,才能更好提高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了解科研的基本流程、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并且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端正的科研态度。自觉、主动地以教育科研的先进理念、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在研究中不断成长,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其次,学校层面:要开展专题培训,提供专业支持,为特殊学校的教育科研创造浓厚的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育科研理论的培训,系统的学习科研课题的知识,使特殊学校一线教师获得科研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为他们科研能力的形成提供智力支持。并且在培训形式上把专家讲学“引进来”与外出学习“走出去”相结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科研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科研理念、科研方法,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不断增强学校的科研气氛。
最后,教育行政层面: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建设,提高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与科研培训的机会。特殊教育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人力资源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宝贵资源,通过行政手段适当的增强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家对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指导,深化一线教师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增强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科研能力。
总之,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和专业成长是相辅相成,科研能力的提升,自身的努力成长是关键,但是离不开学校大家庭的鼓励和教育行政机构的大力支持。如何更好的协调好一线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及通过科研能力的促进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的实践效果,都是值得去思考和实践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李玉向.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3(1):58.
[2]潘国清.学校教育科研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
(作者单位: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逐渐完善,进入特殊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的程度越来越重,入学的残疾学生也发生细微的变化:听障和视障学生逐渐减少;而智障学生,尤其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或者伴有多重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此外,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康复教育也在稳步推进,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也逐渐被提上议程,特殊教育发展逐渐向两头延伸。这些变化对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成长是一种挑战,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理念与知识、科研能力亟待提高。用传统的教育教学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不一定适用,新问题的出现既是挑战也是契机,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对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很好的锤炼,而教育科研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一、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首先,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者,课题研究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发挥特殊学校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一线教师把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相结合,深入挖掘自身的潜能,通过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其次,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离,缺少理论的实践和缺少实践的理论都是不完整的。作为特殊学校的教育科研离不开教学实践的反思、探索、研究,没有教学实践的教育科研是不牢固的,没有教育理念支撑的教育实践也是不够科学的,所以教育科研要回归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离不开教育科研,这也是特殊教育一线教师专业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环。
最后,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義。一是学校教育科研能够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二是学校教育科研还能够提高教师的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三是学校教育科研还能够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关注特殊教育一线教师教育科研,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教育科研问题的策略,对于提升特殊学校教育科研的总体水平,增强特殊学校的教育科研氛围,推进特殊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进而促进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困惑
一是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力不足。由于平时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日常工作中所面对的各种事情,比如:备课、上课、接送校车学生、每节课的教师交接、送学生去食堂等等,各个环节的事情凑合在一起就可能会变成比较繁琐的事情,还有学校教师的会议、班主任会议和专业科组会议等会议,每天的工作结束后,还需要去经营自己的家庭,加上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限制,导致很多教师没有精力、也没有动力去参与教育科研。
二是特殊学校的科研氛围不够浓厚。由于特殊学校教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一线教师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不容有任何疏忽,加上学校教师有去支教和二胎产假老师的增多,一线教师的调课、代课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对于科研工作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校园内还没有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理念并未深入教师的内心,对于科研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特殊学校一线教师参与科研培训和指导的机会比较少。学校也很难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制定个别化的科研培训计划,而针对全校教师如何做科研课题的培训也是比较少,一线教师有外出培训的机会,但是专门参与科研培训的机会少,此外,一线教师做科研大多数是自己摸索的过程,教研专家的指导是也不多。
三、提高特殊学校一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对策
特殊学校一线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是特殊学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特殊学校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新问题、新挑战,通过教育科研的提高云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挑战也是一种很的尝试。
首先,个人层面:加强科研能力的学习,树立端正的科研态度,增强自身的科研动力。充分发挥科研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自身发展的作用,才能更好提高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了解科研的基本流程、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并且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端正的科研态度。自觉、主动地以教育科研的先进理念、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在研究中不断成长,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其次,学校层面:要开展专题培训,提供专业支持,为特殊学校的教育科研创造浓厚的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育科研理论的培训,系统的学习科研课题的知识,使特殊学校一线教师获得科研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为他们科研能力的形成提供智力支持。并且在培训形式上把专家讲学“引进来”与外出学习“走出去”相结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科研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科研理念、科研方法,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不断增强学校的科研气氛。
最后,教育行政层面: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建设,提高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与科研培训的机会。特殊教育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人力资源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宝贵资源,通过行政手段适当的增强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家对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指导,深化一线教师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增强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科研能力。
总之,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和专业成长是相辅相成,科研能力的提升,自身的努力成长是关键,但是离不开学校大家庭的鼓励和教育行政机构的大力支持。如何更好的协调好一线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及通过科研能力的促进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的实践效果,都是值得去思考和实践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李玉向.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3(1):58.
[2]潘国清.学校教育科研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
(作者单位: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