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越发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通过使用现代农业技术,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以此来巩固农业的发展地位。基于此,本文认真分析了当前农民培训的存在问题,并从乡村振兴的角度下出发,培养提高新型农民专业技能的有效策略,为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农民培训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投入经费不足,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教育经费还趋向于本科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有数据显示,虽然近几年我们国家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逐渐增加,但是职业教育的总投入经费却逐渐下降。而一些和农业有关的职业学校,由于经费的限制,而导致一些实践教学设备老旧,从而无法满足学生的操作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操作质量。
1.2 实践教学能力欠缺,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一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具有高学历以及扎实的知识理论,这类教师所共有的素质特点就是对涉农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高,而在实际操作上却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学习以理论为主,而这些教师在毕业后成为职业院校的培训老师,并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员,但是这类教师却不能精确指导田间操作。因此,近些年涉农学生在毕业之后,总感觉所学知识以及参加培训课程对实践操作没有效果。
1.3 就业存在局限性,涉农专业生源不足
从当前的就业岗位分析,主要有国企和事业单位,另外还有一些外企或私营企业。根据每个人就业情况的不同,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具有长期发展的单位就业,那么这些单位的从业人员都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学历。但是社会还将职业教育的去留停留在底薪加苦力的过程中,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而对涉农专业的职业教育认同度更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生源等问题。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类型分析
根据近些年农民培训资料进行分析,当前农业劳动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偏向老龄化所致,从而导致年轻农民数量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端机械的使用率,使农村出现劳动产出少、留守人员收入少等现象。因此,国家将青年返乡、初高中以及大学毕业生,列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象。培训过程中,以培养种田能手为目的,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带动涉农创业者振兴乡村,最终实现农村快速发展的目标。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经营素质,还具备相应的农业基础知识,根据其教育程度的不同,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返乡人员、中等教育农民以及专业大户等等。
2.1 返乡人员分析
在外打工的返乡人员主要包括,第一,在外求学并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大学生;第二,有过务工经历的农民工。后者是由于城市经济水平高,在外积累一定财富后返乡务农。而前者是对乡村有着特殊感情,并在外学习后选择回乡创业。两者在学习能力上有着不同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有过务农经历的农民,其文化水平要低于大学生,而实际操作经验要远比大学生高。
2.2 中等教育农民
完成中等教育的农民,不仅具有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因此,对农业生产较为熟悉。但是由于中等教育农民的重心是基础教育,此类人对涉农知识了解程度较浅,并且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理念。那么在培训项目的选择过程中,应加强相关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
2.3 专业大户分析
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粮食的补贴力度,虽然一部分人转行非农业,但是农村还是存在一部分养殖以及种植人员,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增大,种植人员的种植数量也逐年增多。此外,专业大户要比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高,其农业技能也要高于从业人员,并在前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农耕过程中要比其他从业人员更具优势。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职业农民的培训措施
3.1 优化农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良好的农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是保障学员毕业后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前农村缺乏相对专业的职业农民,因此,在进行培训工作前,应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农村当地的发展情况,再根据农业的产业发展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进一步培养促进农业发展的职业人员。
3.2 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产学研的新型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取得了资金的支持,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涉农培训应充分结合院校的相关经营优势,从而提高产学研的结合效率,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模式为主。
3.3 培养专业且高素质的职业教师团队
目前,涉农专业的教师数量正逐渐减少,教师老龄化以及实践能力弱等问题将严重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效率,因此,优化师资队伍是保障学生专业能力的根本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具备农业基础理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田间操作手段,进一步提升学生日后的实践能力。
4 結语
综上所述,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因素。在此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诸多问题,并根据这些列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为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伶俐.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162-163.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农民培训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投入经费不足,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教育经费还趋向于本科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有数据显示,虽然近几年我们国家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逐渐增加,但是职业教育的总投入经费却逐渐下降。而一些和农业有关的职业学校,由于经费的限制,而导致一些实践教学设备老旧,从而无法满足学生的操作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操作质量。
1.2 实践教学能力欠缺,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一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具有高学历以及扎实的知识理论,这类教师所共有的素质特点就是对涉农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高,而在实际操作上却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学习以理论为主,而这些教师在毕业后成为职业院校的培训老师,并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员,但是这类教师却不能精确指导田间操作。因此,近些年涉农学生在毕业之后,总感觉所学知识以及参加培训课程对实践操作没有效果。
1.3 就业存在局限性,涉农专业生源不足
从当前的就业岗位分析,主要有国企和事业单位,另外还有一些外企或私营企业。根据每个人就业情况的不同,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具有长期发展的单位就业,那么这些单位的从业人员都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学历。但是社会还将职业教育的去留停留在底薪加苦力的过程中,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而对涉农专业的职业教育认同度更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生源等问题。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类型分析
根据近些年农民培训资料进行分析,当前农业劳动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偏向老龄化所致,从而导致年轻农民数量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端机械的使用率,使农村出现劳动产出少、留守人员收入少等现象。因此,国家将青年返乡、初高中以及大学毕业生,列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象。培训过程中,以培养种田能手为目的,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带动涉农创业者振兴乡村,最终实现农村快速发展的目标。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经营素质,还具备相应的农业基础知识,根据其教育程度的不同,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返乡人员、中等教育农民以及专业大户等等。
2.1 返乡人员分析
在外打工的返乡人员主要包括,第一,在外求学并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大学生;第二,有过务工经历的农民工。后者是由于城市经济水平高,在外积累一定财富后返乡务农。而前者是对乡村有着特殊感情,并在外学习后选择回乡创业。两者在学习能力上有着不同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有过务农经历的农民,其文化水平要低于大学生,而实际操作经验要远比大学生高。
2.2 中等教育农民
完成中等教育的农民,不仅具有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因此,对农业生产较为熟悉。但是由于中等教育农民的重心是基础教育,此类人对涉农知识了解程度较浅,并且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理念。那么在培训项目的选择过程中,应加强相关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
2.3 专业大户分析
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粮食的补贴力度,虽然一部分人转行非农业,但是农村还是存在一部分养殖以及种植人员,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增大,种植人员的种植数量也逐年增多。此外,专业大户要比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高,其农业技能也要高于从业人员,并在前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农耕过程中要比其他从业人员更具优势。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职业农民的培训措施
3.1 优化农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良好的农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是保障学员毕业后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前农村缺乏相对专业的职业农民,因此,在进行培训工作前,应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农村当地的发展情况,再根据农业的产业发展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进一步培养促进农业发展的职业人员。
3.2 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产学研的新型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取得了资金的支持,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涉农培训应充分结合院校的相关经营优势,从而提高产学研的结合效率,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模式为主。
3.3 培养专业且高素质的职业教师团队
目前,涉农专业的教师数量正逐渐减少,教师老龄化以及实践能力弱等问题将严重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效率,因此,优化师资队伍是保障学生专业能力的根本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具备农业基础理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田间操作手段,进一步提升学生日后的实践能力。
4 結语
综上所述,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因素。在此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诸多问题,并根据这些列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为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伶俐.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