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意义与企业的真实价值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发费用资本化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显著特色,它深深影响着公司利润、税收筹划、估值等企业发展的关键之处,此文将以软件公司为例,探究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实操意义与企业投资者的應对方式。
  一、Z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合理性
  (一)研究意义
  作为外部投资者,我方尽调Z软件公司,以评估其投资价值。Z公司是业界突出的高新技术企业,持多项先进的软件著作权,积累了众多优质大客户,此次的工作焦点,集中在Z公司的研发中心,及其资本化了的研发费用。
  (二)合理性分析
  纵观前期的研发人员调度,我们认为此项目在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原因有五:
  1.从立项通知中可知,国际上已有相关技术的成熟产品,但是国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Z公司代理国外的相关产品,但利润微薄,毛利率仅为10%,同时也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Z公司需要开发出一款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建立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比肩公司自有产品50%-60%的毛利率。Z公司负责国外软件的销售、实施、售后服务,熟悉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以及其他技术指标,Z公司网罗的人才具备开发出此系统的能力,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 F系统是Z公司为了突破底层技术障碍而组织开发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特点,Z公司未来可以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如:物流业预算管理软件、制药行业预算控制软件等;这是需求导向的开发,有明确的出售意图;
  3. Z公司在代理国外产品、销售自有产品的过程中,发现当前预算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Z公司已具备相对完善的P产品,但因P是基于不同的技术体系,无法跨平台使用,往往受制于大型企业集团对跨平台系统的硬性要求。因此,Z公司需要有一款F系统的全面预算产品软件产品,但对于市场预期、经济效益没有做详细预测,对F系统的比较优势,未来市场份额也没有做详尽说明;
  4. Z公司是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坐拥多项软件著作权证书;能申请到中国工商银行等银行贷款用于短期流动资金的补充,是新三板挂牌企业;对核心研发人员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销售团队代理了国外头部软件供应商的软件,有一定渠道和客户积累;这表明公司有足够的企业信用、一定的财力、研发水平,及挽留技术骨干的诚意、实力;
  5. 公司的开发支出资本化、费用化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三)研发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调整与问题发现
  F8系统V1.0在2016年的资本化数据,详见下表,单位万元:
  1在对照会计准则,翻阅账目后,研发费用资本化数额应作出以上调整,理由有:
  a.差旅费因为不是直接构成开发成果的必要支出(公司缺乏足够证据表明缺少此项差旅费公司不能研发成功),故差旅费应从资本化项目中剔除,但是可以费用化,依据:财企[2007]]194号)第(八)条,“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科目余额表列示,公司设置了“差旅费”、“出差差旅”两个重合科目,并且,凭证后所附餐费发票、交通票的开具地点并不是出差当地,缺少住宿费发票。经询问,差旅费科目记录实际的差旅费用,出差差旅科目则是以发票形式报销,发放的工资奖金。除员工外,高管的每月职级工资低于同行业,奖金大多以此种方式发放,由于无法得到详细数据,也就无法得知,研发费用中有多少比例的员工、高管工资,被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了。与研发无关的费用,不应计入无形资产中,应调减相应的项目。
  b.对于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租赁费可以加计扣除,房屋租金发生时只能费用化。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实验开发所用房间是专门用途并且,房租是根据平米数分摊得来,故不能资本化。
  c.技术支持分售前技术支持和售后技术支持,售前技术支持是指在销售遇到无法解答的产品问题时,售前技术支持给予帮助;售后技术支持是指产品公司为其产品用户提供的售后服务的一种形式,帮助用户诊断并解决其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此公司来看,是对开发人员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配合销售做产品推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的规定,企业从事规定的研发项目的下列费用支出,可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按规定,应当是直接从事开发活动的人员产生的费用,作为开发的辅助人员,可能是身兼数职,同时,公司不能证明,技术支持费用是公司派遣具有一定技术专长和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教授或管理人员,为承担项目进行的技术指导、咨询,提供设计文件、技术资料,进行可行性研究,传授技术,培训人员,参与管理等行为。同样不得资本化。
  2.资本化的研发费用的减值测试
  Z公司的软件著作权,按照以下会计准则计量与核算: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需要进行摊销,但是需要进行减值测试。Z公司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价值进行复核。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如果有证据表明其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则应视为会计估计变更,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如果期末重新复核后仍不确定使用寿命的,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继续进行减值测试,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应计提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减值迹象可以理解成资产未来现金流入的不利状态,专利技术(无形资产)就可能表现为同行业内出现了更为先进及低成本的技术,使得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下降。一般,出现减值迹象就需要进行减值测试。Z公司购买了国外I公司的C软件使用权,此产品闻名世界,C系统的基础模块与自行开发的F系统技术路线一致,企业内部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 F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营业利润远远低于预期, E将被C替代,F软件需要做减值。因为软件的处置费用、折现率、尚可使用年限内每年带来的现金流无法确定,所以无法计算出F软件的可收回金额,暂时无法得出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3.研发人员数目不一致
  比较Z公司2014-2016的三年趋势,研发支出和资本化劇增,根据研发人员花名册,归集在资本化中的研发人员人数与年报披露、立项书,三者存在前后不一致,其中,花名册人数是年报的1.5倍,这触发了对其真实性的质疑。并且,2015年人均资本化的研发支出30万元,2016年为15万元,大幅下降。
  二、研发费用调增的意义
  (一)运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据财税〔2018〕99号文 《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的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例如,企业当年开发新产品研发费用实际支出为100元,就可按100×175%=175元,在税前进行扣除,减少企业所得税税负,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企业的研发费用按是否形成无形资产为标准,划分为费用化、资本化两种来加计扣除,两种方式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总额是一样的,但会计科目、处理流程不同。这就促使企业,不论费用是否与研发有关,是否与研发项目深度相关,都会计入研发费用,享受税收政策红利。
  (二)申请补贴、专项资金等优惠政策
  地方政策规定,当年可申请的政府补助金额=上一年度企业实际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经费数额*5%-10%,即发生过的研发费用是补贴的计提依据。企业有动力也有需求调增研发费用。
  (三)资本化是当年利润的调节器
  从利润表来看,巨额研发费用转到无形资产,当年费用调减,大幅增加了当期利润,同时,也缴纳了一定数额的企业所得税,无形资产的比重加大,使得净资产攀升。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一般不得低于10年,长远来看,产生的摊销会降低未来利润,最终还是会对利润产生实质影响;如果采用费用化,那么公司利润会大大降低,节省了税收,实际是管理层给未来的发展留了相当大的安全边际,即使公司遇到了短期的经营风险,此时只要微微调整资本化、费用化比例,就可以合法地将利润维持在期望的趋势上。以F8系统V1.0为例,研发费用资本化率可达50%,把Z公司三年财报披露的净利润和无形资产情况放在一起对比,似乎发现:二者的增幅高度正相关,无形资产有意无意抬升了净利润。当然,单一因素的假设和对比会存在不合理、不全面性,但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利弊以及对业绩的影响能显露清晰,可以让投资者对公司的真实盈利情况有全新的认识。
  (四)研发费用资本化对公司估值的利好
  企业估值模型大多是根据会计盈利指标,估算未来现金流,而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资本化后的目标经营利润率会提高,这导致新的公司价值会高于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处理的价值。而过高的估值泡沫会让投资者误判公司真实的价值,从而付出过多的代价,或者出现投资失误。
  三、投资者的应对方式
  在衡量公司真实价值时,作为投资者,可以将企业自行创造的无形资产费用化,谨慎地估计利润水平;或者,将公司分部分进行估值,一是基本的主营业务,按创造的自由现金流估值;另外一部分是研发业务,按投资者分析的研发的成功概率及成功后的商业化价值进行估值。如此,既可以削弱研发费用资本化对利润等硬指标的作用,又可以清晰看出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真正的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摘 要】 P2P网络借贷平台退出的法律规制及相关机制尚未完善,暴雷事件频发,由此可能引发信息泄露、信息处理权责不明等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通过对目前业内P2P网络借贷平台退出高潮的现状引出问题,明确该情况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同时结合目前具体的法律规制状况,对P2P网络借贷平台退出时的个人信息保护具体问题加以剖析,并从规范程序、强化责任机制以及行业自律组织职能三个层面提出完善建言,以为P2P
期刊
【摘 要】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关系在不断的摩擦与冲突中曲折前行,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鼓吹“制造业回流美国”,更加剧了中美贸易的紧张态势。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500亿美元关税,开启了新一轮的更加白热化的中美贸易摩擦阶段,从10%到25%,从500亿到2000亿再到后来的2670亿,一次次的摩擦升级不断侵蚀着中美两国的利益,重塑着世界经济格局和
期刊
【摘 要】 关于产能合作的历史由来,这一概念由我国首次提出。最初来自于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泰国,与时任泰国总理的英拉商谈“高铁换大米计划”提及的。2014年12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首次对外正式提出“产能合作”倡议,并且与哈领导人就加强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签署了《中哈产能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系统提出了
期刊
【摘 要】 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也随之不断创新。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思想最广泛地运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势必会优化企业的整体管理,提高竞争力。本文探讨了现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
期刊
【摘 要】 国际上通常认为企业并购的内涵包括 “兼并”和“收购”。[1]我国法律上并没有直接规定企业并购的意义,许多学者认为,企业并购是指涉及企业控制权转移与合并的行为,根据对被并购企业人格存续的影响和具体的并购手段,可以分为公司合并、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营业转让)等方式。[2]但无论企业以何种方式并购,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劳动者都将将面临是否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是健全社会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中小企业也随之发展蓬勃,就目前的市场状况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而言,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步步机遇步步挑战。大型企业的发展扩张势必会占据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中小企业想要稳步发展,首先就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解决对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期刊
【摘 要】 我国的动漫产业由于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经验,动漫产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刻不容缓地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我国动漫产业面临的优势即技术经验及文化素材的积累和政策支持;同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动漫产业的相关建议:调整定位,扩大目标群体;加强学习,培养高端人才;走出传统,改变运营模式;发挥优势,完善产业链。这些举措对
期刊
【摘 要】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市场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我国企业的数量也开始不断的增加,企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但是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升企业的优势地位,必须要加强自身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而实现自身绩效的创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企业创新管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创新绩效进行分析。  【关键词】 企业 创新管理方式 选择 创新绩效  我国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当前市场环境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企业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吸收外国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规避国外贸易壁垒,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现状 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逐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然而,在
期刊
【摘 要】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学说之一,它从技术动态发展的角度解释和说明了国际贸易,并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该理论被认为适用于分析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本文将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各个阶段进行探讨,并说明在各个阶段发生的国际贸易。最后,本文将进一步阐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国际贸易 重要意义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