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留学生占比越来越高,加上留学当地大学商业化味道愈浓,此留学之旅是否还值得?我的想法是:如果这些国家的大学不改变学术运行原理和机制,那其学术水平和质量也会保持较高标准,想学有所成、学有所获还是现实的。有人要问了,西方主流国家的大学学术运行原理和机制是什么呢?我将其核心思想总结为:批判性思维、学术诚信、以学生为中心、包容多元文化。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西方几千年的核心思维模式,简单来讲,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盲从。要我相信你,不是看你是否是专家、权威、当局,得拿出过硬的证据,或者符合逻辑的推理。
咱们中国人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西方人在此基础上加了实证(empirical or logical justification)这样一个过程。从西方的逻辑角度讲,一个论证的强弱取决于论据的强弱。假设只有在证实之后,才能成为真理或者共识。换句话说,西方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兼听+实证”,不盲从,也不为了批判而批判(cynicism)。
从某种角度来讲,大学可以被视为给国家培养其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场所,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其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兼听+实证”是其重要途径和方式。
学术诚信
为了确保培养的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完成研究,西方大学创造了一套学术诚信机制。这套机制是通过防止剽窃(plagiarism)、严惩抄袭等方式,逼着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反思、写作,形成自己对世界认知的独特观点和思考。
学术诚信培养的不仅仅是一种思维和研究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和学习严谨做人做事的价值取向。诚实、尊重别人的知识成果是学术诚信的核心要求。你不能随便粘贴、复制别人的思想和著作,然后轻松地据为己有。你要做严谨的引用,不管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
西方大学对于引用有着严格的要求,不管是用哈佛注释体系(Harvard System )还是其他系统,学生必须保持严谨。笔者留学期间,一位同班同学就是因为轻视西方大学对学术诚信的较真程度,以身试法,最终后果惨重。
也叫“作者-日期法”(Authordate method)。根据哈佛体系,每一个引文,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应分别在两处注明:在文中引用处注明;在全书或全文最后的参考书目(bibliography)处注明。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流行,尤其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使用最多,近年来社会科学中也开始流行。
以学生为中心
国内不少大学创造的环境让学生们倍感无聊,游戏、睡觉往往占去很多时间。国外的大学,是尽量创造环境让学生自己思考,因此,越好的大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不夸张地说,国内的教育基本停留在培养“山是自己认同的那种山(absolutist)”的绝对主义阶段,大学生普遍偏激、极端就是最好的例子。
按皮亚杰为代表人物的认知论分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人要经历四大过程和转变:
第一个阶段叫“见山是山(realist)”。大概在10岁之前,人类基本处于此认识阶段,其特点是人没有批判性思维,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像诚实、守信,悲悯、同理心等重要品质,在这个阶段培养对孩子的未来品格形成至关重要。
第二个阶段叫“山是自己认同的那种山(absolutist)”。10岁到15岁,是认知初步定型和价值观初步定型的阶段,非黑即白是这个阶段人类最大的特点。
第三个阶段叫“山是山又不是山 (mutiplist)”。16岁到20岁,人类逐渐意识到了一点世界的复杂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但认知和价值观比较混乱,认同哪一种观点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媒体)、教育背景、朋友圈子、所读书籍等因素。
第四个阶段叫“山是批判性之后的山(evalutivist)”。20岁之后,是批判性思维最终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人,会把所有的论断都当成假设,而没有证据的假设是不能相信的。因此,在这个阶段的人认为,可以信赖的知识是证实过了的真理或者共识。
不仅如此,国内的教育以教师、权威为中心。举个例子,我们从初中开始,就鼓吹马克思的唯一正确性,直到考研、考博。单一的,一元化的认知思维,成就的不是千千万万的创新型人才,而是千篇一律、观点极端、非黑即白的顺民和思想之侏儒。知识权威主义是扼杀创新最有效的杀手—因为,既然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绝对权威存在,那当然就不需要去寻找真理了,权威即真理。
西方大学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在,学生会等类似的学生组织有很大权力。国内大学也有很多学生团体,也组织很多活动,但性质和国外的学生组织区别很大。以笔者所在的谢菲尔德大学为例,其学生会在全英国都非常有名,主要原因是它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服务极好—无论你有什么样的学习、生活、游玩、学术等问题,你到学生会都能找到相关人帮你解答或者解决。而且,其服务态度也非常好,还经常发邮件给学生,征求学生对他们服务和工作的意见。学生管理学生自己的事务,是国外大学的一大特色。因为他们自己最知道自己的问题和需要。
包容多元文化
成为一个国际化人才,关键并非语言本身,而是语言背后承载的看不见的文化、心理模式。多元文化当然是到国外自然而然收获的一个优势,因为学生的多国、多元文化背景,成就了多元观点的碰撞。 一个人越多元就越可能会包容和成熟。多元化让留学生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习其他文化,反思自己的文化。对于一个生活、成长于一元文化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是个有趣的挑战,很多学生会有三观尽毁的感觉。
在可见的将来,英美的大学的教学质量会一直领先于行政化、官僚化严重的国内高等教育。国外的大学比国内好绝然不是硬件的好,其图书馆体系、授课体系、学术严谨体系、多元的文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批判性思维培养,还有研究方法才是魂。一言以概之:国外大学赢于学术严谨,耀于学术自由。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西方几千年的核心思维模式,简单来讲,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盲从。要我相信你,不是看你是否是专家、权威、当局,得拿出过硬的证据,或者符合逻辑的推理。
咱们中国人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西方人在此基础上加了实证(empirical or logical justification)这样一个过程。从西方的逻辑角度讲,一个论证的强弱取决于论据的强弱。假设只有在证实之后,才能成为真理或者共识。换句话说,西方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兼听+实证”,不盲从,也不为了批判而批判(cynicism)。
从某种角度来讲,大学可以被视为给国家培养其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场所,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其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兼听+实证”是其重要途径和方式。
学术诚信
为了确保培养的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完成研究,西方大学创造了一套学术诚信机制。这套机制是通过防止剽窃(plagiarism)、严惩抄袭等方式,逼着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反思、写作,形成自己对世界认知的独特观点和思考。
学术诚信培养的不仅仅是一种思维和研究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和学习严谨做人做事的价值取向。诚实、尊重别人的知识成果是学术诚信的核心要求。你不能随便粘贴、复制别人的思想和著作,然后轻松地据为己有。你要做严谨的引用,不管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
西方大学对于引用有着严格的要求,不管是用哈佛注释体系(Harvard System )还是其他系统,学生必须保持严谨。笔者留学期间,一位同班同学就是因为轻视西方大学对学术诚信的较真程度,以身试法,最终后果惨重。
也叫“作者-日期法”(Authordate method)。根据哈佛体系,每一个引文,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应分别在两处注明:在文中引用处注明;在全书或全文最后的参考书目(bibliography)处注明。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流行,尤其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使用最多,近年来社会科学中也开始流行。
以学生为中心
国内不少大学创造的环境让学生们倍感无聊,游戏、睡觉往往占去很多时间。国外的大学,是尽量创造环境让学生自己思考,因此,越好的大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不夸张地说,国内的教育基本停留在培养“山是自己认同的那种山(absolutist)”的绝对主义阶段,大学生普遍偏激、极端就是最好的例子。
按皮亚杰为代表人物的认知论分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人要经历四大过程和转变:
第一个阶段叫“见山是山(realist)”。大概在10岁之前,人类基本处于此认识阶段,其特点是人没有批判性思维,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像诚实、守信,悲悯、同理心等重要品质,在这个阶段培养对孩子的未来品格形成至关重要。
第二个阶段叫“山是自己认同的那种山(absolutist)”。10岁到15岁,是认知初步定型和价值观初步定型的阶段,非黑即白是这个阶段人类最大的特点。
第三个阶段叫“山是山又不是山 (mutiplist)”。16岁到20岁,人类逐渐意识到了一点世界的复杂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但认知和价值观比较混乱,认同哪一种观点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媒体)、教育背景、朋友圈子、所读书籍等因素。
第四个阶段叫“山是批判性之后的山(evalutivist)”。20岁之后,是批判性思维最终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人,会把所有的论断都当成假设,而没有证据的假设是不能相信的。因此,在这个阶段的人认为,可以信赖的知识是证实过了的真理或者共识。
不仅如此,国内的教育以教师、权威为中心。举个例子,我们从初中开始,就鼓吹马克思的唯一正确性,直到考研、考博。单一的,一元化的认知思维,成就的不是千千万万的创新型人才,而是千篇一律、观点极端、非黑即白的顺民和思想之侏儒。知识权威主义是扼杀创新最有效的杀手—因为,既然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绝对权威存在,那当然就不需要去寻找真理了,权威即真理。
西方大学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在,学生会等类似的学生组织有很大权力。国内大学也有很多学生团体,也组织很多活动,但性质和国外的学生组织区别很大。以笔者所在的谢菲尔德大学为例,其学生会在全英国都非常有名,主要原因是它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服务极好—无论你有什么样的学习、生活、游玩、学术等问题,你到学生会都能找到相关人帮你解答或者解决。而且,其服务态度也非常好,还经常发邮件给学生,征求学生对他们服务和工作的意见。学生管理学生自己的事务,是国外大学的一大特色。因为他们自己最知道自己的问题和需要。
包容多元文化
成为一个国际化人才,关键并非语言本身,而是语言背后承载的看不见的文化、心理模式。多元文化当然是到国外自然而然收获的一个优势,因为学生的多国、多元文化背景,成就了多元观点的碰撞。 一个人越多元就越可能会包容和成熟。多元化让留学生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习其他文化,反思自己的文化。对于一个生活、成长于一元文化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是个有趣的挑战,很多学生会有三观尽毁的感觉。
在可见的将来,英美的大学的教学质量会一直领先于行政化、官僚化严重的国内高等教育。国外的大学比国内好绝然不是硬件的好,其图书馆体系、授课体系、学术严谨体系、多元的文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批判性思维培养,还有研究方法才是魂。一言以概之:国外大学赢于学术严谨,耀于学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