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大学好在哪里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iser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留学生占比越来越高,加上留学当地大学商业化味道愈浓,此留学之旅是否还值得?我的想法是:如果这些国家的大学不改变学术运行原理和机制,那其学术水平和质量也会保持较高标准,想学有所成、学有所获还是现实的。有人要问了,西方主流国家的大学学术运行原理和机制是什么呢?我将其核心思想总结为:批判性思维、学术诚信、以学生为中心、包容多元文化。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西方几千年的核心思维模式,简单来讲,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盲从。要我相信你,不是看你是否是专家、权威、当局,得拿出过硬的证据,或者符合逻辑的推理。
  咱们中国人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西方人在此基础上加了实证(empirical or logical justification)这样一个过程。从西方的逻辑角度讲,一个论证的强弱取决于论据的强弱。假设只有在证实之后,才能成为真理或者共识。换句话说,西方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兼听+实证”,不盲从,也不为了批判而批判(cynicism)。
  从某种角度来讲,大学可以被视为给国家培养其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场所,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其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兼听+实证”是其重要途径和方式。
  学术诚信
  为了确保培养的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完成研究,西方大学创造了一套学术诚信机制。这套机制是通过防止剽窃(plagiarism)、严惩抄袭等方式,逼着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反思、写作,形成自己对世界认知的独特观点和思考。
  学术诚信培养的不仅仅是一种思维和研究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和学习严谨做人做事的价值取向。诚实、尊重别人的知识成果是学术诚信的核心要求。你不能随便粘贴、复制别人的思想和著作,然后轻松地据为己有。你要做严谨的引用,不管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
  西方大学对于引用有着严格的要求,不管是用哈佛注释体系(Harvard System )还是其他系统,学生必须保持严谨。笔者留学期间,一位同班同学就是因为轻视西方大学对学术诚信的较真程度,以身试法,最终后果惨重。
  也叫“作者-日期法”(Authordate method)。根据哈佛体系,每一个引文,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应分别在两处注明:在文中引用处注明;在全书或全文最后的参考书目(bibliography)处注明。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流行,尤其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使用最多,近年来社会科学中也开始流行。
  以学生为中心
  国内不少大学创造的环境让学生们倍感无聊,游戏、睡觉往往占去很多时间。国外的大学,是尽量创造环境让学生自己思考,因此,越好的大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不夸张地说,国内的教育基本停留在培养“山是自己认同的那种山(absolutist)”的绝对主义阶段,大学生普遍偏激、极端就是最好的例子。
  按皮亚杰为代表人物的认知论分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人要经历四大过程和转变:
  第一个阶段叫“见山是山(realist)”。大概在10岁之前,人类基本处于此认识阶段,其特点是人没有批判性思维,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像诚实、守信,悲悯、同理心等重要品质,在这个阶段培养对孩子的未来品格形成至关重要。
  第二个阶段叫“山是自己认同的那种山(absolutist)”。10岁到15岁,是认知初步定型和价值观初步定型的阶段,非黑即白是这个阶段人类最大的特点。
  第三个阶段叫“山是山又不是山 (mutiplist)”。16岁到20岁,人类逐渐意识到了一点世界的复杂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但认知和价值观比较混乱,认同哪一种观点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媒体)、教育背景、朋友圈子、所读书籍等因素。
  第四个阶段叫“山是批判性之后的山(evalutivist)”。20岁之后,是批判性思维最终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人,会把所有的论断都当成假设,而没有证据的假设是不能相信的。因此,在这个阶段的人认为,可以信赖的知识是证实过了的真理或者共识。


  不仅如此,国内的教育以教师、权威为中心。举个例子,我们从初中开始,就鼓吹马克思的唯一正确性,直到考研、考博。单一的,一元化的认知思维,成就的不是千千万万的创新型人才,而是千篇一律、观点极端、非黑即白的顺民和思想之侏儒。知识权威主义是扼杀创新最有效的杀手—因为,既然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绝对权威存在,那当然就不需要去寻找真理了,权威即真理。
  西方大学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在,学生会等类似的学生组织有很大权力。国内大学也有很多学生团体,也组织很多活动,但性质和国外的学生组织区别很大。以笔者所在的谢菲尔德大学为例,其学生会在全英国都非常有名,主要原因是它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服务极好—无论你有什么样的学习、生活、游玩、学术等问题,你到学生会都能找到相关人帮你解答或者解决。而且,其服务态度也非常好,还经常发邮件给学生,征求学生对他们服务和工作的意见。学生管理学生自己的事务,是国外大学的一大特色。因为他们自己最知道自己的问题和需要。
  包容多元文化
  成为一个国际化人才,关键并非语言本身,而是语言背后承载的看不见的文化、心理模式。多元文化当然是到国外自然而然收获的一个优势,因为学生的多国、多元文化背景,成就了多元观点的碰撞。 一个人越多元就越可能会包容和成熟。多元化让留学生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习其他文化,反思自己的文化。对于一个生活、成长于一元文化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是个有趣的挑战,很多学生会有三观尽毁的感觉。
  在可见的将来,英美的大学的教学质量会一直领先于行政化、官僚化严重的国内高等教育。国外的大学比国内好绝然不是硬件的好,其图书馆体系、授课体系、学术严谨体系、多元的文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批判性思维培养,还有研究方法才是魂。一言以概之:国外大学赢于学术严谨,耀于学术自由。
其他文献
小敏是家中独女,父母疼、老师爱、同学们喜欢。小敏终于大学毕业,步入了职场,等待她的却是人生的第一场打击。  试用期结束时,小敏被人事部告知,要延长试用期限。那么,人事部的理由是什么呢?据说,小敏的上司十分看不惯她桌上摆的各种娃娃熊和瓶瓶罐罐,多次与小敏说,小敏都置若罔闻。另外,上司觉得小敏始终像个孩子,需要他人照顾,有这样的下属是个累赘。  人事部要求小敏再锻炼三个月,尽快职业化起来,小敏则觉得委
期刊
早年间,曾有一种保健疗法叫打鸡血,据说把几十毫升小公鸡的血用肌肉注射方式打到人体,会对好多疾病有特效,在低工资、高就业、物价稳定的计划经济年代,这一全民运动竟把小公鸡的价格给搞高了。但后来很多人因此而产生了免疫反应,于是,打鸡血便从风行迅速消失,留下了这个词来形容动力十足或者异常兴奋的状态。  猜猜看,一个看起来像打了鸡血一样的人和一个看起来像被打了一顿的人哪个更容易找到工作呢?答案显而易见,那个
期刊
还记得奥黛丽·赫本穿着平底芭蕾鞋搭配九分裤和白色无袖上衣,看似素颜地骑在一辆复古自行车的经典Look吗?虽是硬照,却自然得像在街头随意拍下。如果街拍潮人有始祖,那就应该是她。  在我们这个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国家,教人装时尚真是件遭雷劈的事。不过,即使再纠结,只要对读者有帮助,我们仍然前赴后继。首先,成为街拍名人的好处有很多,君不见大牌开秀场都请十几岁的草根博主坐第一排吗?除了会化个浓妆在自家
期刊
1993年,王家卫要拍《东邪西毒》,他蛊惑了一群大牌明星:张国荣、张学友、梁家辉、张曼玉、林青霞、王祖贤、刘嘉玲……拍摄档期很长,拍摄地点遥远。投资人在担心,王家卫这厮是票房毒药,《阿飞正传》就是晃了半天,叫好不叫座,光他自己爽了。结果不出意料,半年过去,渺无音讯,投资人不愿意了。  王家卫说,“这样,我们原班人马,场地不变,中途拉出去再拍一个搞笑的贺岁片,这么多明星保证好卖。两个片子一起算如何?
期刊
张宏是公司的红人,多年来,业绩十分出色,而且掌握了大量公司的核心资料。张宏心气很高,始终觉得这样的日子还不够好,公司不够大,自己所在的部门也仅仅是公司的一小部分。他一直渴望着寻找更加适合的机会,大显身手。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一家行业内的巨头公司向张宏伸来了橄榄枝。张宏与对方谈了多次,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将原先公司的核心技术全盘托出。张宏工作多年,当然知道商业保密的原则,但是他太渴求这个机会了
期刊
沈伟在目前这个单位已经工作5年了,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一直没有发生变化。他每日只花费很少的精力将工作草草完成,其余时间,都在上网或者聊天。近期,公司发生变动,沈伟所在的部门要被拆分,大家被分流到其他几个部门去。但是让沈伟十分郁闷的是,其他人都很快被几个部门选走了,连刚进来的几个毛孩子都被选走了,而自己却迟迟没有得到一个安排。他本来非常想去M部门,但是M部门的人并未主动邀请他。  沈伟郁闷了一阵子后,
期刊
无论怎样,包含各种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已经无处不在了。在成本至上主义下,食品添加剂不可能消失。如果无法拒绝,我们是否也可以尝试与添加剂和平共处,努力做好自我防卫的工作。  冰淇淋:越贵越好  虽然有让大家钱包失血的嫌疑,但如果你既爱吃冰淇淋,又搞不清楚里面有多少添加剂,请尽量选择价格较高的冰淇淋。冰淇淋产品只有在高端产品中,添加剂的使用量才会锐减。此外要特别警惕,不要选择含有红色106号、蓝色1号等带
期刊
在我遇到的许多本土职业人士中,我认为他们都具备取得杰出事业成就的能力和外在条件。然而,他们缺乏良好的职业发展方法和行动计划,来提高自己、达成目标。他们需要把眼光放长远,并深入了解哪些方面是其未来目标职位所需要的。  该做什么,要怎么做? “要在一个跨国企业取得职业成功,就必须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上海一家电子产品生产公司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力资源总监说,“在我的工作中,我的确看到两类
期刊
小夏,30岁,大学本科毕业工作已有6年。原先在一家小型服务型企业担任客服主管,最近刚跳槽至一家世界500强制造企业,担任上海公司物流部门副经理职位。小夏上任至今已经三个多月,但是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有些力不从心,很是苦恼。领导及同事们对小夏这些日子的工作表现也不甚满意。  刚上任第二周,小夏就出了问题。客户投诉已经逾期一个星期,还没有收到货品。原来客户要求将货品送至天津,随后对方又发来退
期刊
职业感觉往往建立在对外部环境的意识中,要了解在这个环境中关键的成功因素是什么,客户在关心什么,老板在关注什么。同时,在对自己的能力和强弱项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外,要去了解做什么事会给你增加价值。很多内地人才遇到的挑战就在于,他们缺少对环境的敏感性。  提到成功,不得不提到林书豪。美国有那么多天赋异禀的球员,可为什么是林书豪能够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呢?  这位亚裔篮球新星有着出色的篮球技术,长得高,跑得也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