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通过小学四年级《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教学片段为例细说了开展小组学习的具体实施情况及怎样实施师生(小组)之间、学生个体、组组之间的评价情况,学生在课堂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组学习;有效教学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标在“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部分中,明确指出“小组学习是老师要课堂中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过程。老师能提供了开展探究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展示的机会。努力构建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真正参与与新课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故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
一、通过“小组学习”研究拓展课堂效率
为了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我区实施“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具体阐述如下:
1、是落实新课标精神,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目的就是要把学习重心从强调学生单一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本课题研究紧扣课标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核心的格局,构建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真正参与与新课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是落实番禺区实施“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根据《关于学习冯润胜同志在局机关干部学习会议上讲话精神的通知》(番教文[2012]14号)的要求,“研学后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将形成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和品牌。在“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品德小组学习策略的行动研究”,小组学习可根据不同兴趣、特长、性格及学习成绩等编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合理分工、讨论、轮任组长、小组活动、交流和汇报等,使小组学习成为培养民主意识与合作交往能力的过程。这能丰富品德学科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提供重要的参与实例依据。
3、是提高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本课题是立足我校实际情况,落实师生发展的需要。“研学后教”在全区如火如荼地开展,是品德课堂发展的重大契机,借助小组学习课堂活动方式,提高品德教学有效性。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意识,与老师同学交流较少。虽然都有进行教育,但以说教及批评指正为主,没能触动学生的内驱力,未能真正地尊重、悦纳帮助他人。进行“小学品德小组学习策略的行动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希望通过课题的探索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养成乐于参与课堂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促使老师关注学生不同特长、性格、学习兴趣、能力等方面,指导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二、“小组学习”策略研究的准备
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前,为课堂的实施做好充分的铺垫:
1、注意小组构建的合理性。通过全班各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也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建立一套完整完整并且有序的合作规则。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这样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个小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3、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学习兴趣,让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交流时间。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方法。
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相关的培训准备为课堂的小组学习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学们在合作交流小组学习中展现出来的能力,也让我们旁观的老师禁不住竖起大拇指。
三、“小组学习”策略研究的具体实施
下面我们就以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穿越时空的生活》主题单元之《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个主题——《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的片段为例,说说我们是如何开展小组学习的。
1、小组学习片段:
本课的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介绍了通信技术及工具的演变和发展,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为了突破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确立的五大教学环节:一是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是讲解介绍,了解通信工具的家族成员;三是整理信息,感悟通信工具的发展;四是联系实际,体验生活便利;五是发挥想象,畅想未来的通信工具。
在第二部分“讲解介绍,了解通信工具的家族成员”中,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小组合作完成:1、你最感兴趣的通信方式是什么?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这种通信方式存在什么优缺点?由于有了前面合作训练,同学看到任务就懂得马上开始分配,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展开,每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意见,最后加以整理,让中心发言人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听完汇报后,还可以提出建议。通过学生自主介绍、其他组员补充和展示交流、师生点评的方式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同学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乐于合作,在展示交流时,能做到认真倾听,大胆质疑,适当补充,互补不足,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如:(1)(填表)西安——北京(1323公里)
使用年代通信方式需要时间(均值)
公元1000年驿邮240小时
13世纪飞鸽传书144小时
19世纪寄信84小时
20世纪发E-MAIL3秒
(2)从表格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就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发现了通信家族的变化,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在小组畅所欲言中不知不觉就解决了教学难点。
2、小组评价片段: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评价方式。”无论怎样的评价方式,都基于学生原有社会生活经验,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點出发,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在《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等评价方式。
课题:广州市2017年德育重点课题”基于家校沟通的家长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关键词:小组学习;有效教学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标在“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部分中,明确指出“小组学习是老师要课堂中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过程。老师能提供了开展探究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展示的机会。努力构建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真正参与与新课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故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
一、通过“小组学习”研究拓展课堂效率
为了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我区实施“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具体阐述如下:
1、是落实新课标精神,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目的就是要把学习重心从强调学生单一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本课题研究紧扣课标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核心的格局,构建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真正参与与新课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是落实番禺区实施“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根据《关于学习冯润胜同志在局机关干部学习会议上讲话精神的通知》(番教文[2012]14号)的要求,“研学后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将形成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和品牌。在“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品德小组学习策略的行动研究”,小组学习可根据不同兴趣、特长、性格及学习成绩等编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合理分工、讨论、轮任组长、小组活动、交流和汇报等,使小组学习成为培养民主意识与合作交往能力的过程。这能丰富品德学科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提供重要的参与实例依据。
3、是提高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本课题是立足我校实际情况,落实师生发展的需要。“研学后教”在全区如火如荼地开展,是品德课堂发展的重大契机,借助小组学习课堂活动方式,提高品德教学有效性。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意识,与老师同学交流较少。虽然都有进行教育,但以说教及批评指正为主,没能触动学生的内驱力,未能真正地尊重、悦纳帮助他人。进行“小学品德小组学习策略的行动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希望通过课题的探索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养成乐于参与课堂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促使老师关注学生不同特长、性格、学习兴趣、能力等方面,指导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二、“小组学习”策略研究的准备
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前,为课堂的实施做好充分的铺垫:
1、注意小组构建的合理性。通过全班各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也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建立一套完整完整并且有序的合作规则。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这样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个小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3、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学习兴趣,让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交流时间。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方法。
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相关的培训准备为课堂的小组学习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学们在合作交流小组学习中展现出来的能力,也让我们旁观的老师禁不住竖起大拇指。
三、“小组学习”策略研究的具体实施
下面我们就以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穿越时空的生活》主题单元之《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个主题——《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的片段为例,说说我们是如何开展小组学习的。
1、小组学习片段:
本课的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介绍了通信技术及工具的演变和发展,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为了突破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确立的五大教学环节:一是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是讲解介绍,了解通信工具的家族成员;三是整理信息,感悟通信工具的发展;四是联系实际,体验生活便利;五是发挥想象,畅想未来的通信工具。
在第二部分“讲解介绍,了解通信工具的家族成员”中,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小组合作完成:1、你最感兴趣的通信方式是什么?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这种通信方式存在什么优缺点?由于有了前面合作训练,同学看到任务就懂得马上开始分配,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展开,每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意见,最后加以整理,让中心发言人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听完汇报后,还可以提出建议。通过学生自主介绍、其他组员补充和展示交流、师生点评的方式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同学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乐于合作,在展示交流时,能做到认真倾听,大胆质疑,适当补充,互补不足,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如:(1)(填表)西安——北京(1323公里)
使用年代通信方式需要时间(均值)
公元1000年驿邮240小时
13世纪飞鸽传书144小时
19世纪寄信84小时
20世纪发E-MAIL3秒
(2)从表格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就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发现了通信家族的变化,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在小组畅所欲言中不知不觉就解决了教学难点。
2、小组评价片段: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评价方式。”无论怎样的评价方式,都基于学生原有社会生活经验,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點出发,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在《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等评价方式。
课题:广州市2017年德育重点课题”基于家校沟通的家长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