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开辟了一条“启迪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潜力,体验创新过程”的“三步法”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之路,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建立了“以‘创新能力培养试点班’为示范,以‘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课程教学为抓手,以创造性思维训练为重点,以创新性实践为路径,以优化培养方案为依托,以强化机制为保障”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了“理论引导、试点引路、整体推进,突出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训练,注重创新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特色。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质量,为深化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校;創新创业教育改革
在我国,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高校自主探索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期,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开展了自发性探索。
第二,政府试点先行阶段。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8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支持试点高校结合服务面向与办学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第三,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中国政府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同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及2012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特别是2012年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随之,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高校全面有序推开。
第四,深化改革阶段。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作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同年6月,教育部专门召开视频会议,就落实《实施意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同年10月,教育部召开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对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对深入推进改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目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中国政府作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作为激发人才红利与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源,理应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提升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要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精简必修课时,增加学习挑战度高的课程。要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是非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类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支持慕课、微课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高校要推进以“强化基础、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为特点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等计划,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努力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材建设
要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组织编写创新创业教育公共教材。高校要有针对性地编写适合学生多样化创业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校本教材,编撰校友和当地企业家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案例,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及时更新教材,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定期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教材评选。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高校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要加强图书馆、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要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联盟,面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作用。
本文项目: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一带一路”视域下应用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jg1735。
作者简介:郑羽(1980.12-),男,中共党员,讲师,青年骨干教师,现工作于黑河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学生管理方面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校;創新创业教育改革
在我国,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高校自主探索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期,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开展了自发性探索。
第二,政府试点先行阶段。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8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支持试点高校结合服务面向与办学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第三,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中国政府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同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及2012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特别是2012年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随之,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高校全面有序推开。
第四,深化改革阶段。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作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同年6月,教育部专门召开视频会议,就落实《实施意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同年10月,教育部召开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对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对深入推进改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目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中国政府作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作为激发人才红利与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源,理应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提升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要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精简必修课时,增加学习挑战度高的课程。要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是非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类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支持慕课、微课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高校要推进以“强化基础、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为特点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等计划,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努力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材建设
要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组织编写创新创业教育公共教材。高校要有针对性地编写适合学生多样化创业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校本教材,编撰校友和当地企业家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案例,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及时更新教材,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定期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教材评选。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高校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要加强图书馆、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要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联盟,面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作用。
本文项目: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一带一路”视域下应用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jg1735。
作者简介:郑羽(1980.12-),男,中共党员,讲师,青年骨干教师,现工作于黑河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学生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