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孩子,带上家长,我们应该齐步走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LR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一生的人生走向和命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陪伴其时间最长的教师,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的错误观念
  对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孩子,教师们会付出更多的心血。孩子在学习、品行、行为习惯上的每一点小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有的是教师花大力气,反反复复,但就是这些小小的进步,往往也很快会被家长的错误观念所吞噬。我常常会想,教师和家长本应是这个社会中目标最一致的两类人,都希望孩子的将来能更好,但在具体环境下,一些家长总是和教师对着干,他们的内心坚信着一套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
  这时,教师的所有努力,常常会被家长否定,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委屈和无力感。记得做班主任的时候,遇到不止这样一个妈妈教育孩子:“人家小孩骂了你,为什么不骂?人家小孩打了你,你为什么不还手?真是废物。”更有一位家长直言不讳:“挨打不还手,这亏吃大了,必须还击,不能让别人以为好欺负……”这两位家长是多么错误的教育观念。 而有的妈妈却对孩子说:“今天好像很委屈?是你欺负了别人吧?说来听听,到底谁错了?好孩子可不能欺负同学,要是同学欺负了你,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孩子,教师很为你感到欣慰,你能拥有这样一个睿智的妈妈,是你今生的福气。我想,这两位学生的未来,正在向着不同的轨迹发展,当时或许并不怎么明显,但是在不久的未来,高下立见。可惜,有些家长却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家长、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远远在我们教师之上。
  (二)家庭教育责任感缺失
  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教师心中多少都会对家长有一些期望,希望他们能成为自己的同盟者,一起用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观念迎接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每位教师心中都有一些优秀家长的模型,期待能跟这样一些家长合作,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大计。可是,长久的农村小学教育让我们感到那是一种奢望,家长文化层次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家长们,大多都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责任,认为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家长在家中一点表率作用也起不到,甚至会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带给孩子。对孩子的基本督促都没有,更别提对孩子行为举止、品德习惯、学习兴趣的正向激励,总之,这里家长只对孩子生活负责。孩子一旦犯了错,他们就会对孩子大打出手,他们觉得打就是教育的全部,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者开始埋怨学校教育不好,不反思孩子行为的源头在哪里?这样的家长,现在虽然不太多了,但是他们的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最严重的。例如,我遇到一个四年级的女孩子,三年级时父母离异,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不做作业、逃学……一次,放学后,爷爷奶奶没有在公交站接到孩子。我很着急,孩子的爷爷反而安慰我,不要紧的,明天就会来学校了,不是第一次了。真叫人吃惊,夜不归宿,竟然还不要紧。后来得知他爸爸也是这样想的。德育干部从和班主任的谈话中了解到,爷爷奶奶爸爸引导灌输孩子仇恨自己的母亲。爸爸从出生就把她给爷爷奶奶带,读四年级了,爸爸竟然没有抱过她,更不要说管过她。我在想,这孩子的逃学、不做作业,也许就是想让爸爸来管管她,哪怕骂骂她也好。因为那天半夜,孩子冒雨来到她父亲值班的工厂,和父亲度过下半夜。孩子的行为,说的话,让我们既酸楚又感慨。一个合格的家长必须意识到教育孩子的责任比教师的责任更重大。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情感需要,这是对家长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和教师共担教育责任。
  二、改进家庭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沟通,共筑联系桥梁
  要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和经常沟通,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家校路路通等形式,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加深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理解、协调、合作,使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同心协力、齐抓共管。
  一位家长如果有专业先进的教育理念,那当然是孩子和教师的福气,教师和家长可以配合得非常默契。然而,家长毕竟不是教育专业的。教师不怕家长有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怕的是不给沟通的机会,死守自己的认识,不接受其他意见。当然,如果家长发现了教师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当然也希望家长能提出来,以诚相见。友善和理解也很重要,教育是慢活,是功夫活,是越长久越能见效的活。一些家长总能从好的一面去思度他人,使我们做教师的能体会到一种温暖和宽容。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也才会有勇气去实践一些新的教育方法,改进我们的工作。
  (二)推荐学习,加大教育信息
  农村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大多数农村家庭很少看得見纸笔和书籍,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功课,要求孩子多读书,而自己在闲时不读书、不看报,而是沉湎于酗酒、搓麻将、打扑克,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向农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纸杂志,建议家长订一两份有益智力的报纸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增强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要尽力为孩子创造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并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全方位的正确引导,在孩子面前要不赌博,不讲粗话,不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事情,给孩子健康成长树立正确榜样与标杆。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父母应该言传身教,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学校还利用微博、QQ、微信等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先进做法,利用校报介绍好的家教办法,排忧解难。其实有很多家长迫切需要了解家教的知识,他们会经常请教教师、校长,需要校方更主动一些,彼此心里的距离更近一些。
  (三)传授方法,加大指导力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如种树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的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育的经验与艺术。所以,我们要办好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家访及开放日等面对面地向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传授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三、结语
  总之,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责编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各个年级都必须重视朗读。朗读是架起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本文我试从教给方法,形成习惯;发挥范读,有样可依;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注重评价,读中创新;立足理解,品读感悟这六方面来探究语文朗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各个年级都必须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文本,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本,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
期刊
一、情感教学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  简单来讲,情感教学法其实指的是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或其他辅助性教学工具,通过将课程教学内容具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手段相比,情感教学法具有如下的应用意义:  (一)丰富了课程教育教
期刊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歌曲包含的是对幸福生活的迫切愿望和对现实生活的万般无奈.回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义何曾不是这样呢?那么,是什么使我们步履
标点符号能辅助书面语言表达,以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和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言语一样,都体现了作者的意志和才智.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留意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作者
期刊
小学时学习李白的名诗《静夜思》,当时就产生过怀疑:月光既然照在“床”前,作者应该在屋里;既然在屋里,怎么能“举头望明月”。问老师,老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让我们记 Whe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术前和术中影响因素。  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肝癌手术34例,分别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史上,十分注重家庭建设,其核心是家风家规的建设。在古代有孟母三迁,从而成就了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造就了一代忠诚良将。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者将其坚强的革命意志,为共产党而奋斗终生的信仰传给下一代,电影《革命家庭》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焦裕禄因自己的儿子搞特权,不买票而进电影院看了场电影,焦裕禄带着自己的儿子,到电影
期刊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is a revolutiona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NA sequencing.This technology has an ultra-low cost per base of sequencing and an ove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对我们基础教育德育课的教师而言,坚定了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在具体的小学思政课教学过
期刊
所谓学校文化,是学校多年来形成的办学思想,以及为这一思想和目标建立起来的相应的管理制度、师资选择标准、课程体系、师生关系、讲课方式、校园氛围、校际关系等所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