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初换了新房,装修时特地嘱咐设计师,将所有的墙壁留白。之前逛宜家时看中了很多漂亮的装饰品,想把它们统统买回来装饰墙面。
一日,老同事小芮邀请我去参观她家新房。进得屋子,我惊呼:“你怎么把宜家的东西全搬回来了?”小芮笑说:“我不就是图省事嘛!拷贝宜家不走样,总差不到哪里去。” 望着那挂满宜家装饰品的墙壁,我顿时纠结死了,心想:“我不能和小芮家装修得一模一样跟连锁店似的。唉,我那墙壁该怎么办呢?”
回家后忽然灵感闪现,我把家里留白的墙壁全部挂上自己的作品,不是很有成就感吗?打造自家的艺术长廊,这个念头一起,浑身满血复活。
先去挑了幅十字绣三联绣,选中它是因为这三幅绣组合起来的名字叫“爱的印记”,造型简约,基调红色,画面十分温馨甜蜜。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绣过十字绣,总觉得自己耐性不够。可是一想到白色的墙壁上能挂起自己绣的图,动力就像充足了气的球——鼓鼓的啦。我花了将近两个月的业余时间,无数次自我鼓励,终于,十字绣处女作大功告成了。三幅画,一大两小,大图里绣的是“一组飞翔的爱的氢气球”,两张小图,分别是“幸福的爱情树”和“甜蜜的恋人指纹”。我把这三幅十字绣配好画框,挂进了我和老公的卧室。素白的墙壁陡然生动起来,暖暖的爱在卧室里飘荡。
我平时喜欢旅游,有个习惯是收集当地的地图和明信片。我家客厅和卧室之间有条长长的过道,站在过道墙壁前,思考半天,决定将地图和明信片们从抽屉里解放出来,我要打造一面“地图墙”。挑选了牛皮纸的厦门鼓浪屿地图,雪乡冰天雪地的明信片,张家界十里画廊给自己寄过的明信片,参观日本筑紫万叶的故乡太宰府的地图,英国剑桥校园的明信片……我把这些地图和明信片随意地按不规则次序贴在墙壁上,完工后的效果让我忍不住拍照放在朋友圈里得瑟,幸福得找不到北了。
儿子房间里的白墙,我决定交给他自己打造。他小时候学过画画,大大小小的作品画得不少。我和他一起挑出9幅,按照画的尺寸去淘来一组色彩不同的相框,把9幅画裱起来,挂上墙,打眼望去,好像一场微型画展啊。
书房是我读书写字利用率极高的地方,所以我对这个地方很上心,一开始就朝着文艺书吧的方向打造。记得很多咖啡馆墙壁上会贴些电影海报、广告画之类的画片。受此启发,我想起订了多年的杂志书,每本扉页上都贴有一张藏书票。我将它們从扉页上轻轻揭下来,找来两张A3复印纸,把藏书票们按不规则次序贴在A3纸上,贴完再配上原木相框,啊,两幅“藏书票集锦图”诞生了。挂在书房的墙壁上,顿添书卷气,我于是幸福地给这堵墙取名叫“藏书墙”。
现在仅剩下客厅沙发后的一堵留白墙了。作为人来人往的一个休憩场所,我觉得配上我们一家三口最生动的笑脸再妥帖不过了。每次外出旅游,我们仨都拍了很多照片保存在电脑里。其实这些美照公开露脸的机会微乎其微,除了旅游回来后热闹一阵,之后怀旧时偶尔会点开来看看,平时几乎动也不动。因为计划着在客厅里打造出一堵“照片墙”,我把历年来我们仨最生动的图片挑选出来,去影印馆洗出照片,配上相框,温馨的家庭气氛就幸福地弥漫开来。
三月份去杭州,在西湖边漫无目的晃荡时,偶遇一个画展。这个画展是由墙蛙空间举办的,主题是Wake up U Walls,唤醒你的墙。一面毫无生机的墙,经由个性化打造,完全可以赋予它灵魂,呈现出无数种可能。
推而广之,又何止一堵墙,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运用个性化语言,让艺术的生命力在世间流淌。生活可以不富裕,但不能不追求美。
一日,老同事小芮邀请我去参观她家新房。进得屋子,我惊呼:“你怎么把宜家的东西全搬回来了?”小芮笑说:“我不就是图省事嘛!拷贝宜家不走样,总差不到哪里去。” 望着那挂满宜家装饰品的墙壁,我顿时纠结死了,心想:“我不能和小芮家装修得一模一样跟连锁店似的。唉,我那墙壁该怎么办呢?”
回家后忽然灵感闪现,我把家里留白的墙壁全部挂上自己的作品,不是很有成就感吗?打造自家的艺术长廊,这个念头一起,浑身满血复活。
先去挑了幅十字绣三联绣,选中它是因为这三幅绣组合起来的名字叫“爱的印记”,造型简约,基调红色,画面十分温馨甜蜜。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绣过十字绣,总觉得自己耐性不够。可是一想到白色的墙壁上能挂起自己绣的图,动力就像充足了气的球——鼓鼓的啦。我花了将近两个月的业余时间,无数次自我鼓励,终于,十字绣处女作大功告成了。三幅画,一大两小,大图里绣的是“一组飞翔的爱的氢气球”,两张小图,分别是“幸福的爱情树”和“甜蜜的恋人指纹”。我把这三幅十字绣配好画框,挂进了我和老公的卧室。素白的墙壁陡然生动起来,暖暖的爱在卧室里飘荡。
我平时喜欢旅游,有个习惯是收集当地的地图和明信片。我家客厅和卧室之间有条长长的过道,站在过道墙壁前,思考半天,决定将地图和明信片们从抽屉里解放出来,我要打造一面“地图墙”。挑选了牛皮纸的厦门鼓浪屿地图,雪乡冰天雪地的明信片,张家界十里画廊给自己寄过的明信片,参观日本筑紫万叶的故乡太宰府的地图,英国剑桥校园的明信片……我把这些地图和明信片随意地按不规则次序贴在墙壁上,完工后的效果让我忍不住拍照放在朋友圈里得瑟,幸福得找不到北了。
儿子房间里的白墙,我决定交给他自己打造。他小时候学过画画,大大小小的作品画得不少。我和他一起挑出9幅,按照画的尺寸去淘来一组色彩不同的相框,把9幅画裱起来,挂上墙,打眼望去,好像一场微型画展啊。
书房是我读书写字利用率极高的地方,所以我对这个地方很上心,一开始就朝着文艺书吧的方向打造。记得很多咖啡馆墙壁上会贴些电影海报、广告画之类的画片。受此启发,我想起订了多年的杂志书,每本扉页上都贴有一张藏书票。我将它們从扉页上轻轻揭下来,找来两张A3复印纸,把藏书票们按不规则次序贴在A3纸上,贴完再配上原木相框,啊,两幅“藏书票集锦图”诞生了。挂在书房的墙壁上,顿添书卷气,我于是幸福地给这堵墙取名叫“藏书墙”。
现在仅剩下客厅沙发后的一堵留白墙了。作为人来人往的一个休憩场所,我觉得配上我们一家三口最生动的笑脸再妥帖不过了。每次外出旅游,我们仨都拍了很多照片保存在电脑里。其实这些美照公开露脸的机会微乎其微,除了旅游回来后热闹一阵,之后怀旧时偶尔会点开来看看,平时几乎动也不动。因为计划着在客厅里打造出一堵“照片墙”,我把历年来我们仨最生动的图片挑选出来,去影印馆洗出照片,配上相框,温馨的家庭气氛就幸福地弥漫开来。
三月份去杭州,在西湖边漫无目的晃荡时,偶遇一个画展。这个画展是由墙蛙空间举办的,主题是Wake up U Walls,唤醒你的墙。一面毫无生机的墙,经由个性化打造,完全可以赋予它灵魂,呈现出无数种可能。
推而广之,又何止一堵墙,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运用个性化语言,让艺术的生命力在世间流淌。生活可以不富裕,但不能不追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