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网络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n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网络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一些具体做法,包括网络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堂评价的整合等,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96-1
  如同当今大街小巷人气爆棚的“十三香龙虾”,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贴切合理地运用网络多媒体,对教学实施可谓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充分体现新技术背景下的浓浓语文味。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备香”——网络与教学内容整合,激发学习“兴奋点”
  网络教育能使教学空间无限扩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包括语言交际情境在内的信息素材,学生可以更大范围地接触到教材以外的更多知识。比如学校的网站链接了许多国内外的优秀的语文学习网站,开辟了语文天地,包括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学校生活、节日集锦等板块,每一板块又包括概述、点评、看图说话、故事、练习等,并将语文课的材料以多媒体信息方式呈现,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甚至还有虚拟仿真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地了解到课文背景知识。
  如我在教学《长江三峡》一课时,学生同步运用教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利用电脑媒体浏览电子课文,欣赏长江三峡风光、地势、气候、生态等视频,并聆听课文朗诵及有关长江三峡讲解等的音频文件。然后再进入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其他学习网站,深入感知教材内容,自主突破课文重点、难点,最后再进行有梯度的巩固性训练。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集中,求知欲高涨,学习效率不高也难啊!
  总之,利用网络多媒体实现的高密度教学内容是常规教学难以实现的,它更能给学生以多种的感官刺激,激起学习的“兴奋点”。
  二、“爆香”——网络与教学方法整合,引导学习“期盼点”
  在上《虞美人》一课时,我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借助了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回归古代,体悟心灵,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先将电视剧《一江春水向东流》最后的片段,用视频编辑软件截取下来,加入到课件当中。视频的背景音乐正是《虞美人》,场景就是小周后和李煜分别的场景。通过放大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痛苦离别时李煜的动作、表情和眼神,并且再要求学生在博客上写一段文字来描写当时的场景和主人公的心情,互相交流。那一段视频正有对主人公眼神的大段特写,学生透过眼神来走进人物的内心,对词所表达的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入到自然真切的情景中,不但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网络世界的无穷魅力,更是打破了虚拟视听环境和真实多媒体世界之间的壁垒,这样就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期盼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并获得感悟和思考。
  三、“添香”——网络与教学模式整合,营造学习“快乐点”
  教师要通过网络新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自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实施相应的同化和顺应,于快乐学习中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为了不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我评价,尽力追求学习之快乐感受。我借助网络呈现形式多样化的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突破各个学习障碍,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我利用网络优势,把本课的课堂授课内容,设计成五个学习板块:学海导航、课文朗读、指点迷津、语言赏析、大展身手,用flash程序做成课件、发至学生的邮箱。上课时,就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创造的学习情境中,边观看各种鲜艳的图片、引人入胜的动画、隽秀的文字,边欣赏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再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对各个板块进行了选择。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主要体验在“指点迷津”、“语言赏析”、“大展身手”等板块;基础较差的同学则把“学海导航”、“课文朗读”、“指点迷津”等板块作为重点。这样,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语文课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尊重与快乐”。
  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为主动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笔者一直锲而不舍所追求的“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四、“品香”——网络与课堂评价整合,体现学生“创新点”
  电子邮箱,特别是近年来已风靡互联网世界的“博客、网志”,作为一个具有跨时空优点的交流平台,恰恰弥补了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学生做一一点评这一缺憾。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谁,都可以阅读到老师、同学的评价,也可以随时给予回复。这样就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改变了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更能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了解长处、知晓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体现不断的创新。
  依着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认为:由于受课堂45分钟的限制和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课堂过程或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会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而运用电子邮箱或博客作迟延性评价,能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宽松的时间、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迸发出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以转轨期中国企业组织发育和企业成长为背景,提出了组织发育鲜桃模型,即鲜桃内核为企业主、鲜桃外形为适应性,以及鲜桃发育要经历4个阶段的理论,从而对如何掌控创业型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符合时代与现代教学的需要。笔者试图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入手,对政治课教学创新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教学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66-1  教学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创新的一个主题,在这一过程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
就在我11岁生日前不久,医生在妈妈身上发现了癌细胞。我知道癌症是一种很严重的病,外祖母就是得癌症去世的。但是,妈妈说她只需要去医院住一段时间,虽然身体会比较虚弱,还会掉很多头发,但她最终会慢慢好起来的。   说这些的时候,妈妈脸上挂着轻松的微笑,让我们不用太担心。   一天下午,妈妈把我和7岁的妹妹茉莉叫进卧室,说:“请你们为妈妈做一件事,好不好?”   “是帮您准备去医院用的东西吗?”我知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