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尼勒克县是一个边远农牧区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2008年1-4月发生一起麻疹爆发流行,这是该县计划免疫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行,为查明原因掌握流行规律,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流调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58-01
尼勒克县是一个边远农牧区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2008年1-4月发生一起麻疹爆发流行,这是该县计划免疫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行,为查明原因掌握流行规律,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流调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特征
1.1 地区分布:全县各乡镇场有病例发生,共发病281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例率165.2/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县城附近,占总病例数49.8%
1.2 时间分布:2008年1-3月间每周均有病例发生,首例病人于1月5日发病,最后1例病人2月27日发病。一月份发病高峰期,一月份共发病150例,占发病总数的53.3%。
1.3 人群分布: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最小为1个月,最大为42岁,其中小于1岁的病例41例,占发病总数的14.5%,小于8月龄发病25例,占人群发病的8.8%,1-7岁组人群发病175例,占发病数的62.2%,8-15岁组发病35例,占发病总数的12.4%,15岁以上30例,占发病总数的10.6%。
1.4 民族分布:各民族均有发病,哈萨克族占发病总数的50.5%,维吾尔族占发病总数的23.2%,汉族占发病总数的8%,回族占3.6%蒙古族占发病总数的8%,以上五个民族占发病总数的88.1%其他民族占11.9%。
1.5 发病与预防接种史的关系:281例病人中有麻疹接种史者64人占22.7%其中1-7岁组57人,8岁以上者7人。无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者217人,占77.2%,其中8月龄以下者25例。
2 爆发原因分析
2.1 疫情报告不及时:首例病人于1月5日发病直到1月20日未报告,也未采取任何措施,由于未及时上报疫情,失去了早期处理和控制的时机。
2.2 与发病年龄有关的问题:本次调查麻疹病人中7岁以上和1岁以下者两组人群占发病总人数的37.7%,说明大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下降母婴抗体水平下降,导致1岁以下婴儿免疫水平下降,大龄组人群成为易感人群,提示我们今后不仅需做好儿童基础免疫,同时也要做好大年龄组的加强免疫工作。
2.3 免疫失败及免疫空白:漏种是易感人群积累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281例病人中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占72.2%,表明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儿童没有得到免疫,没有形成人群免疫屏障,另外,疫苗从县疾控中心送往乡和村道实施接种需3-5天,各村除冰包外无冷链设备,在夏秋两季很难保证疫苗稳定性。
2.4 牧业儿童接种率低:我县哈萨克族主要以放牧业为主,5-10月份上山放牧,居住分散,点多线长期间很难接种到疫苗,此次调查哈萨克族发病率占总数的50.5%说明牧业儿童漏种比较严重,提示乡村医生一定要抓住牧民下山后,当年11月至第二年5月前这段时间,做好儿童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
3 措施
3.1 加强督导:免疫规划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单位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单位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免疫规划工作。
3.2 加强乡级防疫组织建设,成为防保组,组长由乡卫生院院长担任,防保组成员经考核合格后上报卫生局批准,无特殊原因不得更换,以稳定防疫队伍。
3.3 明确职责加强督查、实行责任追究组,将县、乡、村等不同层次的责任主体在计划免疫工作中的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责任事项及责任要求具体化、明确化,县对乡,乡对村制定目标责任书,实行免疫规划责任追究制。
3.4 加强考核制度、县卫生院应对各乡镇(场)卫生院每年的免疫规划工作考核2次县疾控中心对各乡镇场每季度考核一次,根据考核的分数兑现接种补助费。
3.5 搞好培训,提高队伍建设,队伍素质决定着免疫计划工作水平,提高防疫人员的工作能力,关键是抓好培训。
3.6 提高乡村医生工资,目前乡村医生的工资偏低,提高他们的待遇,可有力促进免疫规划工资的落实。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58-01
尼勒克县是一个边远农牧区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2008年1-4月发生一起麻疹爆发流行,这是该县计划免疫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行,为查明原因掌握流行规律,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流调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特征
1.1 地区分布:全县各乡镇场有病例发生,共发病281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例率165.2/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县城附近,占总病例数49.8%
1.2 时间分布:2008年1-3月间每周均有病例发生,首例病人于1月5日发病,最后1例病人2月27日发病。一月份发病高峰期,一月份共发病150例,占发病总数的53.3%。
1.3 人群分布: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最小为1个月,最大为42岁,其中小于1岁的病例41例,占发病总数的14.5%,小于8月龄发病25例,占人群发病的8.8%,1-7岁组人群发病175例,占发病数的62.2%,8-15岁组发病35例,占发病总数的12.4%,15岁以上30例,占发病总数的10.6%。
1.4 民族分布:各民族均有发病,哈萨克族占发病总数的50.5%,维吾尔族占发病总数的23.2%,汉族占发病总数的8%,回族占3.6%蒙古族占发病总数的8%,以上五个民族占发病总数的88.1%其他民族占11.9%。
1.5 发病与预防接种史的关系:281例病人中有麻疹接种史者64人占22.7%其中1-7岁组57人,8岁以上者7人。无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者217人,占77.2%,其中8月龄以下者25例。
2 爆发原因分析
2.1 疫情报告不及时:首例病人于1月5日发病直到1月20日未报告,也未采取任何措施,由于未及时上报疫情,失去了早期处理和控制的时机。
2.2 与发病年龄有关的问题:本次调查麻疹病人中7岁以上和1岁以下者两组人群占发病总人数的37.7%,说明大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下降母婴抗体水平下降,导致1岁以下婴儿免疫水平下降,大龄组人群成为易感人群,提示我们今后不仅需做好儿童基础免疫,同时也要做好大年龄组的加强免疫工作。
2.3 免疫失败及免疫空白:漏种是易感人群积累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281例病人中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占72.2%,表明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儿童没有得到免疫,没有形成人群免疫屏障,另外,疫苗从县疾控中心送往乡和村道实施接种需3-5天,各村除冰包外无冷链设备,在夏秋两季很难保证疫苗稳定性。
2.4 牧业儿童接种率低:我县哈萨克族主要以放牧业为主,5-10月份上山放牧,居住分散,点多线长期间很难接种到疫苗,此次调查哈萨克族发病率占总数的50.5%说明牧业儿童漏种比较严重,提示乡村医生一定要抓住牧民下山后,当年11月至第二年5月前这段时间,做好儿童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
3 措施
3.1 加强督导:免疫规划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单位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单位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免疫规划工作。
3.2 加强乡级防疫组织建设,成为防保组,组长由乡卫生院院长担任,防保组成员经考核合格后上报卫生局批准,无特殊原因不得更换,以稳定防疫队伍。
3.3 明确职责加强督查、实行责任追究组,将县、乡、村等不同层次的责任主体在计划免疫工作中的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责任事项及责任要求具体化、明确化,县对乡,乡对村制定目标责任书,实行免疫规划责任追究制。
3.4 加强考核制度、县卫生院应对各乡镇(场)卫生院每年的免疫规划工作考核2次县疾控中心对各乡镇场每季度考核一次,根据考核的分数兑现接种补助费。
3.5 搞好培训,提高队伍建设,队伍素质决定着免疫计划工作水平,提高防疫人员的工作能力,关键是抓好培训。
3.6 提高乡村医生工资,目前乡村医生的工资偏低,提高他们的待遇,可有力促进免疫规划工资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