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评价一堂课入手,重点分析了让语文课活力四射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智慧 活力 主体性 教学方法 切入点
近日,笔者去参加了由泉州市教育局举办的语文教育教学研讨会,会上听了一节研讨课。该课很有特色,由初二的学生来上初三的课文《孔乙己》,授课老师在毫无新意地介绍了作者和讲解了字词后就语出惊人了。进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环节,由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孔乙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刚开始,或许是太紧张,学生的配合都不是很积极,回答也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说孔乙己是一个爱学习喜欢读书的人,一个乞丐,一个无赖等。老师很有耐心地引导,最后,抛砖引玉,老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孔乙己是一个“半字之人”,然后再让学生去找文中与孔乙己有关的含有半字的语句或暗含半字的内容。我大吃一惊,恕我孤陋寡闻,教学十几年来还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看你怎么圆场。岂知在老师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整个课堂气氛就此活跃起来。学生的回答妙语连珠。孔乙己的形象也清晰起来。“半字之人”包括:姓名之半、语言之半、诚信之半、身高之半、功名之半等。这样新颖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吸引他们细心认真地阅读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完这堂课后,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教学十几年来,听课无数,有跟余映潮、魏书生等名家面对面,也在网上看了韩军、李镇西等的很多视频,其中收获颇丰:能随老师享受课堂之乐,能让我往更深层次思考语文教学。本堂课的教学颠覆了传统,打破了常规。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语文教学却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人文关怀。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那就更无智慧可言了。既然这样,活力从何而来?
也许,只是平时的急功近利,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或者只是陷入了题海战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定性为工具学科,或许我们的教学只有改革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工具学科的地位。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充分展示其活力。那我们该怎样才能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
通过听课与研讨,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有不少的收获,有太多的感想,有更深层次的思索……想要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找到源头活水——“切入点”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切入点找得好,那教学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孔乙己》的教学,可以以笑为切入点来教,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写笑的句子,思考其作用,从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入手,突出以笑写悲悲更悲的主题;也可以以“寻人启事”的方式为切入点,发布一则寻人启事:现丢失一个腿因被打伤而有点残疾且不会走路、脸色青白而皱纹间夹些伤痕、胡须花白而乱蓬蓬、说话总带有之乎者也的人,如有见到者,请拨打电话……这样的切入点,从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入手,效果也很好,能够瞬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是,相比较而言,以“半人理论”为切入点,效果要好得多。“半人理论”能够更好地贴近文本,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有关孔乙己的“半字句”,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让教学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文本,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教材,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更好的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体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从而深深爱上语文课。
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的学情;找准了切入点,让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总是绷紧思考的弦,懂得去思考,知道去创造,这样的课堂还会是死水一潭吗?不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已经找到源头活水,这样的课,肯定是成功的课。
二、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语文归根结底必须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教和学的矛盾。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主张,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体性教育论,即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把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当作是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学习活动的主人。
这堂研讨课,老师将自身的引导者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课文的导入,到文本的研读,再到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等,都是无可挑剔的。而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情参与,泛舟学海,遨游书山,拼命吮吸知识的甘露,尽情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反观我们有的语文教学,老师一言堂,什么都包办,唯恐哪些知识点没有讲到,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思考、活动的时间。这样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又哪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课堂又哪来的活力呢?我的头脑和思想经过这堂课的洗礼,我想:“如果要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的话,我们必须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创造。”
课堂归根到底还是学生的课堂,所以我们必须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情投入,这样的课堂还愁没有活力吗?
三、注重方法的引导
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孰若授之以渔。”语文教学应该立足文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文的教学授课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给了学生很多学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看书”、如何阅读小说、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等。因为指导得法,所以课堂气氛热烈,充满活力。这样的课,应该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
【内容摘要】本文从评价一堂课入手,重点分析了让语文课活力四射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智慧 活力 主体性 教学方法 切入点
近日,笔者去参加了由泉州市教育局举办的语文教育教学研讨会,会上听了一节研讨课。该课很有特色,由初二的学生来上初三的课文《孔乙己》,授课老师在毫无新意地介绍了作者和讲解了字词后就语出惊人了。进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环节,由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孔乙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刚开始,或许是太紧张,学生的配合都不是很积极,回答也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说孔乙己是一个爱学习喜欢读书的人,一个乞丐,一个无赖等。老师很有耐心地引导,最后,抛砖引玉,老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孔乙己是一个“半字之人”,然后再让学生去找文中与孔乙己有关的含有半字的语句或暗含半字的内容。我大吃一惊,恕我孤陋寡闻,教学十几年来还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看你怎么圆场。岂知在老师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整个课堂气氛就此活跃起来。学生的回答妙语连珠。孔乙己的形象也清晰起来。“半字之人”包括:姓名之半、语言之半、诚信之半、身高之半、功名之半等。这样新颖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吸引他们细心认真地阅读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完这堂课后,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教学十几年来,听课无数,有跟余映潮、魏书生等名家面对面,也在网上看了韩军、李镇西等的很多视频,其中收获颇丰:能随老师享受课堂之乐,能让我往更深层次思考语文教学。本堂课的教学颠覆了传统,打破了常规。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语文教学却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人文关怀。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那就更无智慧可言了。既然这样,活力从何而来?
也许,只是平时的急功近利,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或者只是陷入了题海战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定性为工具学科,或许我们的教学只有改革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工具学科的地位。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充分展示其活力。那我们该怎样才能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
通过听课与研讨,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有不少的收获,有太多的感想,有更深层次的思索……想要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找到源头活水——“切入点”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切入点找得好,那教学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孔乙己》的教学,可以以笑为切入点来教,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写笑的句子,思考其作用,从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入手,突出以笑写悲悲更悲的主题;也可以以“寻人启事”的方式为切入点,发布一则寻人启事:现丢失一个腿因被打伤而有点残疾且不会走路、脸色青白而皱纹间夹些伤痕、胡须花白而乱蓬蓬、说话总带有之乎者也的人,如有见到者,请拨打电话……这样的切入点,从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入手,效果也很好,能够瞬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是,相比较而言,以“半人理论”为切入点,效果要好得多。“半人理论”能够更好地贴近文本,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有关孔乙己的“半字句”,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让教学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文本,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教材,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更好的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体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从而深深爱上语文课。
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的学情;找准了切入点,让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总是绷紧思考的弦,懂得去思考,知道去创造,这样的课堂还会是死水一潭吗?不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已经找到源头活水,这样的课,肯定是成功的课。
二、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语文归根结底必须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教和学的矛盾。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主张,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体性教育论,即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把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当作是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学习活动的主人。
这堂研讨课,老师将自身的引导者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课文的导入,到文本的研读,再到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等,都是无可挑剔的。而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情参与,泛舟学海,遨游书山,拼命吮吸知识的甘露,尽情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反观我们有的语文教学,老师一言堂,什么都包办,唯恐哪些知识点没有讲到,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思考、活动的时间。这样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又哪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课堂又哪来的活力呢?我的头脑和思想经过这堂课的洗礼,我想:“如果要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的话,我们必须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创造。”
课堂归根到底还是学生的课堂,所以我们必须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情投入,这样的课堂还愁没有活力吗?
三、注重方法的引导
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孰若授之以渔。”语文教学应该立足文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文的教学授课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给了学生很多学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看书”、如何阅读小说、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等。因为指导得法,所以课堂气氛热烈,充满活力。这样的课,应该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人。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是否总是扮演“领进门者”的角色呢?毕淑敏说过:“母爱无小事。”我认为:“教学无小事。”我们在教学时,应侧重于方法的教育,如:教会学生如何观察事物、积累素材,如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如何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如何为人处世,坦坦荡荡做人等。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来学习,当我们讲到某一问题,学生触类旁通,早已心领神会,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还愁我们的语文课堂没有活力吗?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老师授课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每节课都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在教文言文、古代诗词和现代诗歌时,侧重让学生朗读背诵,朗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或自由朗读等。比如在教散文时,侧重于引导学生去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披情入文”的效果自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比如在教《愚公移山》时,可以围绕愚公“移山”还是“搬家”展开辩论,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在辩论会上,学生把平时“唱主角”的老师“冷落”在一旁。学生不必对自己的问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老师的意愿而顾虑重重,学生也不必受选举手后发言的纪律约束,对各自所持观点,可根据自己已知的事实,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起或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事例,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同时,对对方所执观点,合力进行驳斥。在双方的唇枪舌战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学生间的主动交往也增加了。这样的课堂,课堂气氛想不活跃都难。
另外,教师本人的修养,艺术沉淀,文学气质,教学智慧等,也是影响课堂活力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努力去提升自身素质。
“半人理论”的教学让我感慨不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让我收获颇多: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智慧 活力 主体性 教学方法 切入点
近日,笔者去参加了由泉州市教育局举办的语文教育教学研讨会,会上听了一节研讨课。该课很有特色,由初二的学生来上初三的课文《孔乙己》,授课老师在毫无新意地介绍了作者和讲解了字词后就语出惊人了。进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环节,由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孔乙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刚开始,或许是太紧张,学生的配合都不是很积极,回答也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说孔乙己是一个爱学习喜欢读书的人,一个乞丐,一个无赖等。老师很有耐心地引导,最后,抛砖引玉,老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孔乙己是一个“半字之人”,然后再让学生去找文中与孔乙己有关的含有半字的语句或暗含半字的内容。我大吃一惊,恕我孤陋寡闻,教学十几年来还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看你怎么圆场。岂知在老师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整个课堂气氛就此活跃起来。学生的回答妙语连珠。孔乙己的形象也清晰起来。“半字之人”包括:姓名之半、语言之半、诚信之半、身高之半、功名之半等。这样新颖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吸引他们细心认真地阅读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完这堂课后,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教学十几年来,听课无数,有跟余映潮、魏书生等名家面对面,也在网上看了韩军、李镇西等的很多视频,其中收获颇丰:能随老师享受课堂之乐,能让我往更深层次思考语文教学。本堂课的教学颠覆了传统,打破了常规。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语文教学却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人文关怀。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那就更无智慧可言了。既然这样,活力从何而来?
也许,只是平时的急功近利,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或者只是陷入了题海战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定性为工具学科,或许我们的教学只有改革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工具学科的地位。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充分展示其活力。那我们该怎样才能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
通过听课与研讨,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有不少的收获,有太多的感想,有更深层次的思索……想要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找到源头活水——“切入点”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切入点找得好,那教学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孔乙己》的教学,可以以笑为切入点来教,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写笑的句子,思考其作用,从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入手,突出以笑写悲悲更悲的主题;也可以以“寻人启事”的方式为切入点,发布一则寻人启事:现丢失一个腿因被打伤而有点残疾且不会走路、脸色青白而皱纹间夹些伤痕、胡须花白而乱蓬蓬、说话总带有之乎者也的人,如有见到者,请拨打电话……这样的切入点,从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入手,效果也很好,能够瞬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是,相比较而言,以“半人理论”为切入点,效果要好得多。“半人理论”能够更好地贴近文本,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有关孔乙己的“半字句”,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让教学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文本,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教材,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更好的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体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从而深深爱上语文课。
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的学情;找准了切入点,让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总是绷紧思考的弦,懂得去思考,知道去创造,这样的课堂还会是死水一潭吗?不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已经找到源头活水,这样的课,肯定是成功的课。
二、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语文归根结底必须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教和学的矛盾。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主张,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体性教育论,即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把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当作是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学习活动的主人。
这堂研讨课,老师将自身的引导者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课文的导入,到文本的研读,再到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等,都是无可挑剔的。而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情参与,泛舟学海,遨游书山,拼命吮吸知识的甘露,尽情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反观我们有的语文教学,老师一言堂,什么都包办,唯恐哪些知识点没有讲到,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思考、活动的时间。这样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又哪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课堂又哪来的活力呢?我的头脑和思想经过这堂课的洗礼,我想:“如果要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的话,我们必须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创造。”
课堂归根到底还是学生的课堂,所以我们必须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情投入,这样的课堂还愁没有活力吗?
三、注重方法的引导
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孰若授之以渔。”语文教学应该立足文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文的教学授课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给了学生很多学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看书”、如何阅读小说、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等。因为指导得法,所以课堂气氛热烈,充满活力。这样的课,应该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
【内容摘要】本文从评价一堂课入手,重点分析了让语文课活力四射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智慧 活力 主体性 教学方法 切入点
近日,笔者去参加了由泉州市教育局举办的语文教育教学研讨会,会上听了一节研讨课。该课很有特色,由初二的学生来上初三的课文《孔乙己》,授课老师在毫无新意地介绍了作者和讲解了字词后就语出惊人了。进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环节,由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孔乙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刚开始,或许是太紧张,学生的配合都不是很积极,回答也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说孔乙己是一个爱学习喜欢读书的人,一个乞丐,一个无赖等。老师很有耐心地引导,最后,抛砖引玉,老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孔乙己是一个“半字之人”,然后再让学生去找文中与孔乙己有关的含有半字的语句或暗含半字的内容。我大吃一惊,恕我孤陋寡闻,教学十几年来还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看你怎么圆场。岂知在老师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整个课堂气氛就此活跃起来。学生的回答妙语连珠。孔乙己的形象也清晰起来。“半字之人”包括:姓名之半、语言之半、诚信之半、身高之半、功名之半等。这样新颖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吸引他们细心认真地阅读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完这堂课后,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教学十几年来,听课无数,有跟余映潮、魏书生等名家面对面,也在网上看了韩军、李镇西等的很多视频,其中收获颇丰:能随老师享受课堂之乐,能让我往更深层次思考语文教学。本堂课的教学颠覆了传统,打破了常规。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语文教学却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人文关怀。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那就更无智慧可言了。既然这样,活力从何而来?
也许,只是平时的急功近利,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或者只是陷入了题海战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定性为工具学科,或许我们的教学只有改革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工具学科的地位。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充分展示其活力。那我们该怎样才能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
通过听课与研讨,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有不少的收获,有太多的感想,有更深层次的思索……想要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找到源头活水——“切入点”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切入点找得好,那教学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孔乙己》的教学,可以以笑为切入点来教,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写笑的句子,思考其作用,从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入手,突出以笑写悲悲更悲的主题;也可以以“寻人启事”的方式为切入点,发布一则寻人启事:现丢失一个腿因被打伤而有点残疾且不会走路、脸色青白而皱纹间夹些伤痕、胡须花白而乱蓬蓬、说话总带有之乎者也的人,如有见到者,请拨打电话……这样的切入点,从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入手,效果也很好,能够瞬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是,相比较而言,以“半人理论”为切入点,效果要好得多。“半人理论”能够更好地贴近文本,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有关孔乙己的“半字句”,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让教学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文本,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教材,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更好的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体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从而深深爱上语文课。
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的学情;找准了切入点,让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总是绷紧思考的弦,懂得去思考,知道去创造,这样的课堂还会是死水一潭吗?不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已经找到源头活水,这样的课,肯定是成功的课。
二、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语文归根结底必须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教和学的矛盾。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主张,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体性教育论,即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把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当作是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学习活动的主人。
这堂研讨课,老师将自身的引导者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课文的导入,到文本的研读,再到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等,都是无可挑剔的。而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情参与,泛舟学海,遨游书山,拼命吮吸知识的甘露,尽情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反观我们有的语文教学,老师一言堂,什么都包办,唯恐哪些知识点没有讲到,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思考、活动的时间。这样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又哪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课堂又哪来的活力呢?我的头脑和思想经过这堂课的洗礼,我想:“如果要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的话,我们必须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创造。”
课堂归根到底还是学生的课堂,所以我们必须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情投入,这样的课堂还愁没有活力吗?
三、注重方法的引导
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孰若授之以渔。”语文教学应该立足文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文的教学授课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给了学生很多学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看书”、如何阅读小说、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等。因为指导得法,所以课堂气氛热烈,充满活力。这样的课,应该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人。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是否总是扮演“领进门者”的角色呢?毕淑敏说过:“母爱无小事。”我认为:“教学无小事。”我们在教学时,应侧重于方法的教育,如:教会学生如何观察事物、积累素材,如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如何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如何为人处世,坦坦荡荡做人等。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来学习,当我们讲到某一问题,学生触类旁通,早已心领神会,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还愁我们的语文课堂没有活力吗?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老师授课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每节课都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在教文言文、古代诗词和现代诗歌时,侧重让学生朗读背诵,朗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或自由朗读等。比如在教散文时,侧重于引导学生去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披情入文”的效果自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比如在教《愚公移山》时,可以围绕愚公“移山”还是“搬家”展开辩论,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在辩论会上,学生把平时“唱主角”的老师“冷落”在一旁。学生不必对自己的问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老师的意愿而顾虑重重,学生也不必受选举手后发言的纪律约束,对各自所持观点,可根据自己已知的事实,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起或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事例,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同时,对对方所执观点,合力进行驳斥。在双方的唇枪舌战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学生间的主动交往也增加了。这样的课堂,课堂气氛想不活跃都难。
另外,教师本人的修养,艺术沉淀,文学气质,教学智慧等,也是影响课堂活力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努力去提升自身素质。
“半人理论”的教学让我感慨不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让我收获颇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