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秦观《踏莎行·郴州旅社》首、尾两部分的意蕴做了辨析。最后谈了有关“三绝碑”之二三事。
关键词:《踏莎行·郴州旅社》 辨析 三绝碑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的这首《踏莎行》写于他被一贬再贬之后的湖南郴州,是他后期的代表作,意蕴深厚,情调凄美。已届垂暮之年的他(49岁)还被削掉官衔,受着囚犯式的管制(“编管”),心中之悲苦可谓至极。该词便是这悲苦至极之情的形象描绘,所以读者无不为之动容。近些年来对这首词欣赏、讲析的文章已有多篇,然而对于该词开头和结尾部分的阐释,大都不够准确以致成了曲解。故而笔者试谈一下自己的理解,或许不免“强作解人”之嫌。最后谈谈“三绝碑”及其相关之事。
先来订正两个词语。一是“杜鹃声里残阳树”中的“残阳树”,有些本子上是“斜阳暮”。二是“郴江本自绕郴山”的“本自”,有些本子上是“幸自”。因而引起了一些学人的争论。而笔者在郴州所见九百年前所刻的“三绝碑”上乃是“残阳树”和“本自”。笔者以为“残阳树”的意象比“斜阳暮”更加凄迷和苍凉,也更切合全词极其悲苦的情调。“本自”与“幸自”意同,而“本自”显得更为质朴而肯定。
以下对首尾语句试作辨析。
先说前三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楼台”“津渡”和“桃源”都是乐景。然而“失”“迷”和“望断”则又说明这些都是自己不可企及的,这就意味着一切希望都已破灭而无任何出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互文。“桃源”句则是承前省略了“雾失”和“月迷”,意为“桃源”也因“雾失”“月迷”而“望断”了。如此三句与紧接着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合起来看,乃是以层层叠加、笔笔渲染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他所身受“编管”的处境和氛围,同时也体现着自己心中极其浓重的孤苦、绝望之情。然而有的文章认为这三句并非实景,而是诗人的“一片幻景的象喻”(江苏古籍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1986年版)。又有文章跟着说这是作者“意想中的景象”,并且认为其原因乃是词人“闭居孤馆,哪里还能看得到‘津渡’”?又说“上句写的是雾蒙蒙的月夜,怎么到了下句,时间又倒退到‘斜阳暮’呢?”(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版)笔者以为这样的“原因”不能成立:首先,诗人尽管闭居孤馆,难道就一直没有看到过馆外的景色和霧气?如果说因为“闭居孤馆”而看不到“津渡”,因而“津渡”等景不是“实景”,那么,孤馆中的作者也不会看到“郴江”啊,何以后面还会责问“郴江”呢?可见“楼台”“津渡”和“桃源”,三者都是“实景”。其次,从“月夜”到“残阳树”,并非时间的“倒退”,而是时间的“前进”。这和我们平常说的“从黑夜到白天”“从白天到黑夜”一样,岂不都是说的时间在前进?再者,这隐藏着楼台、津渡和桃源的弥天大雾、迷茫月色,怎么就不能是客观存在?而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将此三句和下两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都看成客观存在的实景,则其下阕中极度的悲苦与浩叹也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极大的力度。可见将此三句看成虚拟或幻象,不仅毫无来由,而且也使该词大伤元气了。
再谈结尾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为谁”即“为何”)问得好生无理!自己连遭不幸与那毫无知觉的郴江何干?然而问得又何等有情,何等沉痛!这实在是由于悲苦至极而又无处诉说才痴问那郴江流水的。此乃巧借“问江”以“自问”,巧借“责江”以“自责”:自己本应身在故土平平安安生活的,为何走上仕途而连遭贬谪以致落到如此悲惨境地呢?短短两句话中用了三种修辞手法:“借喻”“拟人”和“设问”,因而使得这两句也就犹如呼天抢地的呐喊、声泪俱下的哭诉。所以苏轼特别将这两句写在自己的扇面上,秦观死后他又模仿着《诗经》中的句子慨叹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见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50所引)这又使我们想起了苏轼对于自己一再遭贬的哀怨:“我被聪明误一生!”苏轼的“自悔聪明”与秦观这“自悔入仕”,都是自己“才高累身”的悔恨,然而秦观这两句显然更加深隐而婉曲。
全词通过视觉、听觉以及触觉和联想,极其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连连遭贬而独处贬所的孤苦与绝望,所以清代诗人王世祯在其《花草蒙拾》中才极口称赞该词为“千古绝唱”。随后的诗人周庆云也题诗叹曰:“淮海无双天下奇,盛名当时已如此。别有伤心人不识,夕阳孤馆鹃声里!”(均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所引)
然而对这两句的意蕴竟有三种误解:一是可谓“望远思乡”说;二是可谓“不胜寂寞”说;三是可谓“身不自由”说。也来试作辨析。
第一,“望远思乡”说。如清人黄苏在其《蓼园词话》中说这两句:“言其……不能下潇湘以北流也。”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中也说此句乃谓“望远思乡”。笔者以为这都可谓“似是而非”。所谓似,是因为目睹郴江北去,不免油然而生北归故乡之思。所谓非,是因如上所说,“问江”“责江”,乃是痛悔自己之“入仕”而“问己”“责己”。如此巨大的痛悔之情,岂是一般的“思乡”所能比?试举一个旁证吧:作者在其贬为浙江“监处州酒税”时还算是个“官儿”,而他那时写的《千秋岁》词中就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之叹。当时的名人孔毅甫便据此断言秦观“殆不久于人世矣!”(宋·曾敏之《独醒杂志》)果然一语成谶,未过三年秦观便溘然长逝了。可见他在那时已是愁苦难耐了,如今已入暮年的他还被削掉官衔,徙来更加遥远、荒僻的瘴疠之地,还受着流放式的“编管”,心中的悲苦必是更增几倍,因此乃有“砌成此恨无重数”之浩叹。我们常见的一些“望远思乡”的诗句可有如此沉痛吗?所以只有将此二句如实地看作巧借“责江离乡远去”以“自责离乡入仕”,才更切合他这深隐沉痛之情。
第二,“不胜寂寞”说。认为这两句是说连那“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而奔向远方了”(胡云翼《宋词选》),此说流传更广。笔者以为,如果这两句真的是说在这郴州“不胜寂寞”的话,何以在郴江“绕郴山”三字之前还特别加上“本自”这样一个肯定甚至是赞赏的词语呢?
关键词:《踏莎行·郴州旅社》 辨析 三绝碑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的这首《踏莎行》写于他被一贬再贬之后的湖南郴州,是他后期的代表作,意蕴深厚,情调凄美。已届垂暮之年的他(49岁)还被削掉官衔,受着囚犯式的管制(“编管”),心中之悲苦可谓至极。该词便是这悲苦至极之情的形象描绘,所以读者无不为之动容。近些年来对这首词欣赏、讲析的文章已有多篇,然而对于该词开头和结尾部分的阐释,大都不够准确以致成了曲解。故而笔者试谈一下自己的理解,或许不免“强作解人”之嫌。最后谈谈“三绝碑”及其相关之事。
先来订正两个词语。一是“杜鹃声里残阳树”中的“残阳树”,有些本子上是“斜阳暮”。二是“郴江本自绕郴山”的“本自”,有些本子上是“幸自”。因而引起了一些学人的争论。而笔者在郴州所见九百年前所刻的“三绝碑”上乃是“残阳树”和“本自”。笔者以为“残阳树”的意象比“斜阳暮”更加凄迷和苍凉,也更切合全词极其悲苦的情调。“本自”与“幸自”意同,而“本自”显得更为质朴而肯定。
以下对首尾语句试作辨析。
先说前三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楼台”“津渡”和“桃源”都是乐景。然而“失”“迷”和“望断”则又说明这些都是自己不可企及的,这就意味着一切希望都已破灭而无任何出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互文。“桃源”句则是承前省略了“雾失”和“月迷”,意为“桃源”也因“雾失”“月迷”而“望断”了。如此三句与紧接着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合起来看,乃是以层层叠加、笔笔渲染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他所身受“编管”的处境和氛围,同时也体现着自己心中极其浓重的孤苦、绝望之情。然而有的文章认为这三句并非实景,而是诗人的“一片幻景的象喻”(江苏古籍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1986年版)。又有文章跟着说这是作者“意想中的景象”,并且认为其原因乃是词人“闭居孤馆,哪里还能看得到‘津渡’”?又说“上句写的是雾蒙蒙的月夜,怎么到了下句,时间又倒退到‘斜阳暮’呢?”(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版)笔者以为这样的“原因”不能成立:首先,诗人尽管闭居孤馆,难道就一直没有看到过馆外的景色和霧气?如果说因为“闭居孤馆”而看不到“津渡”,因而“津渡”等景不是“实景”,那么,孤馆中的作者也不会看到“郴江”啊,何以后面还会责问“郴江”呢?可见“楼台”“津渡”和“桃源”,三者都是“实景”。其次,从“月夜”到“残阳树”,并非时间的“倒退”,而是时间的“前进”。这和我们平常说的“从黑夜到白天”“从白天到黑夜”一样,岂不都是说的时间在前进?再者,这隐藏着楼台、津渡和桃源的弥天大雾、迷茫月色,怎么就不能是客观存在?而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将此三句和下两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都看成客观存在的实景,则其下阕中极度的悲苦与浩叹也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极大的力度。可见将此三句看成虚拟或幻象,不仅毫无来由,而且也使该词大伤元气了。
再谈结尾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为谁”即“为何”)问得好生无理!自己连遭不幸与那毫无知觉的郴江何干?然而问得又何等有情,何等沉痛!这实在是由于悲苦至极而又无处诉说才痴问那郴江流水的。此乃巧借“问江”以“自问”,巧借“责江”以“自责”:自己本应身在故土平平安安生活的,为何走上仕途而连遭贬谪以致落到如此悲惨境地呢?短短两句话中用了三种修辞手法:“借喻”“拟人”和“设问”,因而使得这两句也就犹如呼天抢地的呐喊、声泪俱下的哭诉。所以苏轼特别将这两句写在自己的扇面上,秦观死后他又模仿着《诗经》中的句子慨叹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见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50所引)这又使我们想起了苏轼对于自己一再遭贬的哀怨:“我被聪明误一生!”苏轼的“自悔聪明”与秦观这“自悔入仕”,都是自己“才高累身”的悔恨,然而秦观这两句显然更加深隐而婉曲。
全词通过视觉、听觉以及触觉和联想,极其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连连遭贬而独处贬所的孤苦与绝望,所以清代诗人王世祯在其《花草蒙拾》中才极口称赞该词为“千古绝唱”。随后的诗人周庆云也题诗叹曰:“淮海无双天下奇,盛名当时已如此。别有伤心人不识,夕阳孤馆鹃声里!”(均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所引)
然而对这两句的意蕴竟有三种误解:一是可谓“望远思乡”说;二是可谓“不胜寂寞”说;三是可谓“身不自由”说。也来试作辨析。
第一,“望远思乡”说。如清人黄苏在其《蓼园词话》中说这两句:“言其……不能下潇湘以北流也。”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中也说此句乃谓“望远思乡”。笔者以为这都可谓“似是而非”。所谓似,是因为目睹郴江北去,不免油然而生北归故乡之思。所谓非,是因如上所说,“问江”“责江”,乃是痛悔自己之“入仕”而“问己”“责己”。如此巨大的痛悔之情,岂是一般的“思乡”所能比?试举一个旁证吧:作者在其贬为浙江“监处州酒税”时还算是个“官儿”,而他那时写的《千秋岁》词中就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之叹。当时的名人孔毅甫便据此断言秦观“殆不久于人世矣!”(宋·曾敏之《独醒杂志》)果然一语成谶,未过三年秦观便溘然长逝了。可见他在那时已是愁苦难耐了,如今已入暮年的他还被削掉官衔,徙来更加遥远、荒僻的瘴疠之地,还受着流放式的“编管”,心中的悲苦必是更增几倍,因此乃有“砌成此恨无重数”之浩叹。我们常见的一些“望远思乡”的诗句可有如此沉痛吗?所以只有将此二句如实地看作巧借“责江离乡远去”以“自责离乡入仕”,才更切合他这深隐沉痛之情。
第二,“不胜寂寞”说。认为这两句是说连那“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而奔向远方了”(胡云翼《宋词选》),此说流传更广。笔者以为,如果这两句真的是说在这郴州“不胜寂寞”的话,何以在郴江“绕郴山”三字之前还特别加上“本自”这样一个肯定甚至是赞赏的词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