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邂逅“书海”可以从我小学二年级谈起。那时语文老师组织了一次读书活动,让各小组各出一期手抄报,挑选优秀作品贴在班级的宣传墙上,那次的主题我至今记忆犹新——“书海偶得”。就这样,我迈出了“观海”的第一步。虽然已经记不清当时到底读了哪本书,然而这次经历却犹如一次探险,让我见识了书海的浩瀚与神秘,也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与力量,以至于多年以后我咀嚼“书海偶得”这四个字时,仍感到一种无言之美。
正是这次手抄报活动在班上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大家纷纷把自己的书带来,互相交换着看。那段时间我常常一回家就急着把作业写完,然后沉浸在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中。我读到了《爱的教育》《童年》等经典名著,读到了《淘气包马小跳》《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等风靡一时的儿童故事,还有《儿童文学》《少年博览》等少儿杂志。向来沉默寡言的我在書籍中寻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并渐渐爱上了语文课。
阅读就是写作最好的老师,在不断遨游书海的过程中,我开始喜欢写一些小文章。获得一些征文比赛的奖项后,我学习的勇气和自信心更是大大增强。少年时期的我们,人生阅历和经验都很有限,写作容易陷入无话可说、无法去说的困局中,而阅读则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视野,了解多种多样的风土人情、人生形式。并且,在与作者的潜在对话中,我们走出孤独,丰富了自己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有了这些平时读书所积累的素材,写作自然也变成了一件得心应手的事。
当然,阅读的影响往往并非立竿见影,也并非总是奏效。初高中时期我就遇到了难题:学业压力越来越重,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之前,我的读书范围仅限于小说与散文,写作也更偏向于叙事和抒情类的文章,喜欢堆砌些漂亮的词句,可这条路似乎越走越窄。这个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扩大读书的面,无论是古诗词、中外小说还是报刊杂志,无论是文学地理还是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都应有所涉猎。他告诉我们,不管时间有多么紧张,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
与小学相比,中学的写作更注重思想的高度和逻辑的严谨,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写起来就会空洞无力,而仅仅堆砌辞藻、故弄玄虚则会损害文章的立意。老师给了我一本《苏菲的世界》,让我回去好好看看。这是我没有接触过的哲学世界,刚开始读时确实感到晦涩难懂,但越往下读越有意思。我渐渐意识到了自己以往的狭隘与肤浅,从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后来,我利用周末和几个同学相约市图书馆看书,我所见到的“海”又大了一些。《纳兰性德词笺》《中国国家地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些书都是我在图书馆遇到的,同时我还喜欢上了语言,尤其是英语和日语。阅读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写作则是兴之所至。
出于对语言文学的热爱,大学时期我进入了安徽大学文学院学习中文。开学第一课,院长向我们抛出了 “文学是什么”“文学的意义何在”等问题。在科技飞速发展、商业化气息日益浓厚的今天,文学在社会生活中似乎很难争得一席之地,甚至变得边缘化。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我畅游书海之中,也未曾去了解阅读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最后,老师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他只告诉我们,中文系的大学四年,是要在图书馆度过的,四年后我们或许就会明白了。于是,“文典阁”成了我大学期间待得最多的地方。
这个时期我的阅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精”而“专”,有时候一本书要反复读好几遍,很多以前看过的书现在再看又有了不同的体会——中文本就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的学科,甚至需要像老牛反刍般时时回味重温;另一类则“广”而“杂”,作为兴趣大致涉览,扩大自身知识面。我越来越感到,在互联网时代,文学作品的获取变得简单的同时也让人眼花缭乱,这需要读者不断培养良好的文学感受力和鉴赏力。读书,更要读好书,要有自己的分辨与选择。一旦误入歧途,不仅耗时耗力,更甚者会对精神产生毒害。
在文学院的四年,跟随博闻强识的老师们学习,我产生了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希望能继续自己的文学之路,在书海里自由徜徉,拾得前人留下的遗珠。大三下学期,经过面试,我成功保研至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
如今,已经读研的我坐在逸夫图书馆内,面对一排排的书架,鼻尖萦绕着书卷陈旧的气息,内心感觉十分宁静。阅读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想,阅读能无形中滋养人的秉性、谈吐、气质;阅读能让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阅读能让我们即便身处狭小的空间,胸中却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广阔与绚丽。
回首望去,小学时的一次“书海偶得”,竟成为这么多年来的不懈追求。或许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书海茫茫,我这个航海者在海上辗转漂泊数年,见过风景与故事,有过感伤与欣悦,遇见过不少同路人,也经历了告别与重逢——我期望能走得更远。
正是这次手抄报活动在班上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大家纷纷把自己的书带来,互相交换着看。那段时间我常常一回家就急着把作业写完,然后沉浸在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中。我读到了《爱的教育》《童年》等经典名著,读到了《淘气包马小跳》《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等风靡一时的儿童故事,还有《儿童文学》《少年博览》等少儿杂志。向来沉默寡言的我在書籍中寻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并渐渐爱上了语文课。
阅读就是写作最好的老师,在不断遨游书海的过程中,我开始喜欢写一些小文章。获得一些征文比赛的奖项后,我学习的勇气和自信心更是大大增强。少年时期的我们,人生阅历和经验都很有限,写作容易陷入无话可说、无法去说的困局中,而阅读则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视野,了解多种多样的风土人情、人生形式。并且,在与作者的潜在对话中,我们走出孤独,丰富了自己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有了这些平时读书所积累的素材,写作自然也变成了一件得心应手的事。
当然,阅读的影响往往并非立竿见影,也并非总是奏效。初高中时期我就遇到了难题:学业压力越来越重,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之前,我的读书范围仅限于小说与散文,写作也更偏向于叙事和抒情类的文章,喜欢堆砌些漂亮的词句,可这条路似乎越走越窄。这个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扩大读书的面,无论是古诗词、中外小说还是报刊杂志,无论是文学地理还是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都应有所涉猎。他告诉我们,不管时间有多么紧张,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
与小学相比,中学的写作更注重思想的高度和逻辑的严谨,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写起来就会空洞无力,而仅仅堆砌辞藻、故弄玄虚则会损害文章的立意。老师给了我一本《苏菲的世界》,让我回去好好看看。这是我没有接触过的哲学世界,刚开始读时确实感到晦涩难懂,但越往下读越有意思。我渐渐意识到了自己以往的狭隘与肤浅,从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后来,我利用周末和几个同学相约市图书馆看书,我所见到的“海”又大了一些。《纳兰性德词笺》《中国国家地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些书都是我在图书馆遇到的,同时我还喜欢上了语言,尤其是英语和日语。阅读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写作则是兴之所至。
出于对语言文学的热爱,大学时期我进入了安徽大学文学院学习中文。开学第一课,院长向我们抛出了 “文学是什么”“文学的意义何在”等问题。在科技飞速发展、商业化气息日益浓厚的今天,文学在社会生活中似乎很难争得一席之地,甚至变得边缘化。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我畅游书海之中,也未曾去了解阅读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最后,老师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他只告诉我们,中文系的大学四年,是要在图书馆度过的,四年后我们或许就会明白了。于是,“文典阁”成了我大学期间待得最多的地方。
这个时期我的阅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精”而“专”,有时候一本书要反复读好几遍,很多以前看过的书现在再看又有了不同的体会——中文本就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的学科,甚至需要像老牛反刍般时时回味重温;另一类则“广”而“杂”,作为兴趣大致涉览,扩大自身知识面。我越来越感到,在互联网时代,文学作品的获取变得简单的同时也让人眼花缭乱,这需要读者不断培养良好的文学感受力和鉴赏力。读书,更要读好书,要有自己的分辨与选择。一旦误入歧途,不仅耗时耗力,更甚者会对精神产生毒害。
在文学院的四年,跟随博闻强识的老师们学习,我产生了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希望能继续自己的文学之路,在书海里自由徜徉,拾得前人留下的遗珠。大三下学期,经过面试,我成功保研至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
如今,已经读研的我坐在逸夫图书馆内,面对一排排的书架,鼻尖萦绕着书卷陈旧的气息,内心感觉十分宁静。阅读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想,阅读能无形中滋养人的秉性、谈吐、气质;阅读能让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阅读能让我们即便身处狭小的空间,胸中却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广阔与绚丽。
回首望去,小学时的一次“书海偶得”,竟成为这么多年来的不懈追求。或许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书海茫茫,我这个航海者在海上辗转漂泊数年,见过风景与故事,有过感伤与欣悦,遇见过不少同路人,也经历了告别与重逢——我期望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