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浅述了在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职业资格培训对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职业资格培训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以此培养学生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按照国家职业标准针对职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的工作,是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的测量和评价,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掌握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必要的实际操作能力才有可能应对市场的种种变化。
一、高等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在我国现行的工程教育体制下,存在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是薄弱环节,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与工程能力培养不相适应:实验教学经费不足,设备条件差,大多数实验为理论验证性试验,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不能满足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毕业生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离高等工程人才的国际交流要求相差甚远。大学生找工作,最吃亏的就是没有实操经验,部分大学生甚至需经过技术学校“回炉”培训,有了职业资格证书,才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因此为大学生在校期提供获取双证书机会,可使学生毕业时就具备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增强择业竞争力,提高求职成功率。所以,职业资格证书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绿色通道。
高等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对象是工程师,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企业和生产第一线,以工程作为服务对象,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研发和管理等工程实际工作。然而,传统高等工科院校塑造的是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和科研能力较强的理论型、学术型与科研型的师资队伍,普遍缺乏现代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对企业的开发、设计、生产和营销过程不熟悉,对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不了解。所以教师的课堂授课也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没有一定数量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根本无法保证职业资格培训和证书制度的推行。
二、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以烟台南山学院电气信息实验中心为例,谈谈以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强化树立工程教育和工程能力培养的概念,推进工程能力强化+职业资质培训实践教学新模式,形成“工程能力+职业资质培训”教学改革方案。
烟台南山学院本着高等工科院校是工程师的“摇篮”,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企业和生产第一线,以工程作为服务对象,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研发和管理等工程实际工作的教育宗旨,学院首先着手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即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基础知识扎实,理论功底较深,同时又具备现代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青年骨干。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处下设两个专门的实训中心——电气信息实验中心和机械工程训练中心。
电气信息实验中心作为学院的实训教育基地,加大职业资质培训力度,把职业资质培训纳入教学计划,科学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以实践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资质培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编排上使职业资格标准内容与大学课程内容有机衔接,编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和考核试题,模拟职业资格考试,实训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安排与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培养相对应。同时增加综合性及设计性实训,如电子技能实训周、电工工艺实训周、PLC实训周、EDA综合实训周等等,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和创业计划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等。
除了完成常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外,实训中心还协同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烟台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职能部门,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合理衔接和有效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搭建平台,和学生的考证等职能部门充分沟通,了解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与具体要求,成立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由我院承担学生职业资格培训任务,减轻学生负担,为学生考证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与上述职业资格考核认证职能部门合作,先后开展多期高级维修电工专业岗位能力培训项目和二级技师培训和资格认证项目。
通过对培训内容的学习,例如仪器仪表使用方法、交直流调速系统故障排除、电子线路设计与安装调试、PLC控制的机床电气线路设计与安装调试等等,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同时还激发了参加各类全国性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竞赛及校内举办的系列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兴趣,激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三、结束语
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和环节,推动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实施职业资质培训认证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其就业和创新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层次职业技能性人才的需要,较大程度实现高等工程教育与学生就业的紧密衔接。
参考文献:
[1]吴梦陵.强化实践教学以及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与现代化2009(4)
作者简介:
谢薇薇(1983-),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实践教学工作。
关键词:职业资格培训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以此培养学生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按照国家职业标准针对职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的工作,是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的测量和评价,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掌握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必要的实际操作能力才有可能应对市场的种种变化。
一、高等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在我国现行的工程教育体制下,存在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是薄弱环节,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与工程能力培养不相适应:实验教学经费不足,设备条件差,大多数实验为理论验证性试验,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不能满足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毕业生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离高等工程人才的国际交流要求相差甚远。大学生找工作,最吃亏的就是没有实操经验,部分大学生甚至需经过技术学校“回炉”培训,有了职业资格证书,才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因此为大学生在校期提供获取双证书机会,可使学生毕业时就具备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增强择业竞争力,提高求职成功率。所以,职业资格证书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绿色通道。
高等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对象是工程师,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企业和生产第一线,以工程作为服务对象,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研发和管理等工程实际工作。然而,传统高等工科院校塑造的是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和科研能力较强的理论型、学术型与科研型的师资队伍,普遍缺乏现代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对企业的开发、设计、生产和营销过程不熟悉,对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不了解。所以教师的课堂授课也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没有一定数量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根本无法保证职业资格培训和证书制度的推行。
二、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以烟台南山学院电气信息实验中心为例,谈谈以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强化树立工程教育和工程能力培养的概念,推进工程能力强化+职业资质培训实践教学新模式,形成“工程能力+职业资质培训”教学改革方案。
烟台南山学院本着高等工科院校是工程师的“摇篮”,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企业和生产第一线,以工程作为服务对象,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研发和管理等工程实际工作的教育宗旨,学院首先着手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即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基础知识扎实,理论功底较深,同时又具备现代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青年骨干。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处下设两个专门的实训中心——电气信息实验中心和机械工程训练中心。
电气信息实验中心作为学院的实训教育基地,加大职业资质培训力度,把职业资质培训纳入教学计划,科学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以实践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资质培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编排上使职业资格标准内容与大学课程内容有机衔接,编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和考核试题,模拟职业资格考试,实训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安排与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培养相对应。同时增加综合性及设计性实训,如电子技能实训周、电工工艺实训周、PLC实训周、EDA综合实训周等等,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和创业计划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等。
除了完成常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外,实训中心还协同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烟台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职能部门,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合理衔接和有效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搭建平台,和学生的考证等职能部门充分沟通,了解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与具体要求,成立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由我院承担学生职业资格培训任务,减轻学生负担,为学生考证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与上述职业资格考核认证职能部门合作,先后开展多期高级维修电工专业岗位能力培训项目和二级技师培训和资格认证项目。
通过对培训内容的学习,例如仪器仪表使用方法、交直流调速系统故障排除、电子线路设计与安装调试、PLC控制的机床电气线路设计与安装调试等等,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同时还激发了参加各类全国性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竞赛及校内举办的系列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兴趣,激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三、结束语
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和环节,推动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实施职业资质培训认证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其就业和创新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层次职业技能性人才的需要,较大程度实现高等工程教育与学生就业的紧密衔接。
参考文献:
[1]吴梦陵.强化实践教学以及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与现代化2009(4)
作者简介:
谢薇薇(1983-),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实践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