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机勃勃的初中数学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图形的旋转》,教师应该通过情境设置、动手操作和拓展延伸,让学生的思维力、现象力、扩展力等与空间旋转等相关的思维因子一一登场,以此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造和收获。
  【关键词】情境设置 自主自悟 探究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154-02
  好的数学课堂应该多一些情境设置,多一些自身的动手操作,多一些拓展延伸。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正是让学生进行这“三多”的典范课型——因为“图形的旋转”本就是一个开放的话题,当然,坐在教室里的师生或许也本就是一群开放的学习者。
  一、情境设置不可或缺
  听过几节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的公开课,不少教师,都会通过PPT课件出示风车、摩天轮、时钟的旋转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教师需要思考:都是多媒体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究竟什么样的“登台亮相”才能活泼泼地唤醒学生?什么样的情境才能让孩子们在“众声喧哗”中猛然惊喜起来?
  且看以下情境设置:生活中同样有很多旋转的现象,你们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在学生充分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动态图片:西亚西欧的风车、中国春秋时期的秋千、巨大的挂钟、逼真的排气扇、令人头晕目眩的摩天旋转轮……组织学生做动作:转转你的脖子、绕繞你的胳膊、扭扭你的腰、踢踢你的腿……
  以上情境设置由人到物,由特殊到一半,让“挂钟、排气扇、摩天旋转轮”动态呈现,符合数学学习螺旋式发展的规律。当然,这样的呈现也是建立在学生充分举例或争相汇报的基础之上的,是在孩子们的言说“山穷水尽”后的呈现,因而显得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般自然而然。紧接着,“动动脖子”等动作情境则把学生从理论的高坛上拉下来,进入到“旋转”核心概念的具体运用之中。所谓“活学活用”,既彰显着课堂向着更加扎实的方向挺进,也彰显着理论与实践的深情握手,师生何乐而不为呢?
  二、动手操作不可或缺
  “看”和“做”永远有距离,“听”和“做”也永远是两回事,正所谓:“只有通过‘做’,才能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尴尬局面。”[1]的确,当学生真正“做过”了,真正动手了、动脑了、动“耳”了,其知识点才能长久地贮存在学生的记忆库中。
  仍然以《图形的旋转》为例,可以设计一些环节:
  1.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旋轉现象,那么,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图形旋转的过程中,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旋转”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平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用自己的手势演示一下“旋转”和“平移”的区别,用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2.让学生借助学具画一画、剪一剪旋转前、旋转后的两个图形,并测量得出结论,小组交流发言,互相补充。
  3.多媒体出示图片,一幅图形中有明显的旋转中心标记,而另一幅没有具体标志,那么,你如何去找旋转中心呢?
  在这样的动手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锋等等呈现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创新之光,这才是数学学习中更为重要的境界。数学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进入到这样的境界,而进入之后,师生必将不一样。
  三、拓展延伸不可或缺
  应该说,让孩子们亲力亲为,在动手操作的层面上实现了对“旋转问题”的建构、认识和验证,已经基本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然而,好的教学应该不止步于教材和课堂,不固守于一时一隅,而应引领学生多一点针对真实学情的拓展,多一点有利于学生思维、智力和情感发展的拓展。比如,《图形的旋转》进行到最后,可以进行以下拓展:
  1.视频展示:都是相同的图形,但通过旋转,却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效果,想一想、议一议: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2.设置变式教学,比如学生能否连接恰当的辅助线,学生能否利用割补的方法,将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或正方形来求解等等。
  实践证明,“1”中的视频展示打破了学生的惯有思维:真的还可以这样?旋转居然也有这样的效果?“旋转究竟还有多少神奇和奥秘”;还有“2”中的变式教学,让学生的思维一次次变化,一次次拓展,一次次在新的“变式”中打开一扇更大的数学的窗口,一次次更快地唤醒学生的兴趣之火和探究之火,让孩子们探究的触角延伸得更远。的确,正是“这些问题本身的细微的变化,才使得学生思维的空间、对话的丰富性都得到了必要的提升。”[2]而在这样的提升中,孩子们发现了数学的多重风貌,孩子们的思维力、现象力、扩展力等与空间旋转等相关的思维因子一一登场,而这,不正是高效数学课堂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参考文献:
  [1]黄良春.学与做[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3):48.
  [2]张齐华.突破,是为了给孩子更大的空间[J].小学教学,2016,(6):24.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