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笔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整合的几种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不断完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真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整合 实践与反思
  信息技术不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更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变革。
  一、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认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容量小,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使语文课堂从相对的静态走向更多的动态,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基于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支持,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带来了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推动了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阅读《林黛玉進贾府》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专题学习网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同学们在学习时有的听课文朗读,并跟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的打开超文本链接,来赏析某一位自己喜欢的人物;有的观察比较各类图文资料,变单一的文本信息为立体的多媒体信息,进行比较阅读。如可把王熙凤的出场、语言等和其他人进行比较,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留言板等网络工具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这样既能够完成教材学习的任务,同时又拓展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范围,让语文学习有了深度与广度,并且有了专题性阅读与研究的意味。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材的再生成
  首先,要保证学习资源的价值和学习平台的效益,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发展其个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方面要力争与课文保持一致,避免过多的繁杂,另一方面要在课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对文本进行必要的拓展。如《胡同文化》一课专题学习网页,就围绕课文设计了课文学习、胡同知识特点介绍、胡同文化现状、胡同文化的归宿与《上海的弄堂》进行比较阅读五个板块,重点设计胡同文化的趋向这一板块。打开相关的专题网站,搜索有用的信息,对于作者的感情,网上有相关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其他老北京人对胡同文化的态度,胡同文化的特点,胡同文化的归宿等等都可以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创设了一个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其次,在资源建设时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直观性和思想性。
  知识是科学的、严谨的、准确的,有的还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逻辑性。网络信息的最大特点就是包罗万象,所以在资源建设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对各类信息要根据学习目的进行有效的筛选,在注重直观形像信息的同时再考试知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针对《胡同文化》这一篇课文,笔者在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了介绍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视频,选择了一曲京韵大鼓《前门情思大碗茶》,这些内容学生是感兴趣的,通过展示影音文件,调动学生听觉、视觉感官,伴着京腔京味的音乐,学生仿佛倘佯在北京城内。形成身临其境的效果。从歌声中体会感情,从歌词中体会深意,从音调中体会京味,结合课文,很容易产生图、文、声的并茂,把学生彻底带入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思想性。
  最后,要注意学习资源的生成性和可管理性,要让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都参与到网站的建设中。一方面能保障学习资料的及时积累和整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反思
  1.在整合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海量的信息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迷航,学生的学习不是找不到重点,就是被无关信息吸引,忽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因此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快速浏览能力、把握文章重点的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实践中掌握对信息的选择、整理、加工和表达的能力。
  2.要避免网络环境的越俎代庖,减少制约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体验过程的因素。上网查询是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主要实践活动,但由于教师专题学习网站设计的局限性,以及整合课教学节奏的难以把握等因素,往往会造成另一种形式的“程序式”“填鸭式”教学。因此在设计和教学环节中要准确处理好网络下学生的“收与放”的问题。
  3.要重视整合过程教学中的评价问题。评价不能只关注问题的结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热情、学习成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学会通过自我评价进行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从而来提高评价“量与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促了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切实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运用网络环境主动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3】祝智庭,钟志贤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融入,对优化教学质量就有着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内涵和语文知识教学有着紧密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主要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应用重要性和语文教学现状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民族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结合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分析,对实际高中语文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摘 要】  小学德育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惯,使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发展健康的思想意识,端正学生的心理,保证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算得上是小学德育教学的一部分,在实际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就必须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措施。本文从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记忆中,爷爷爱喝酒,每每端起酒杯,小酌一口,就会满足地轻啧一声。酒香氤氲中,爷爷便开始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意识便跟随他的话语,循着时光的河流回溯。当听到那时吃肉要肉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的要求,旨在引导一批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高职高专院校进一步办出水平、创出特色的院校建设计划。在示范性建设期间,各高
江苏省江阴市要塞中学  自我国新课改推行以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表现形式的教改经验层现叠出,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了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新模式对推进初中作文教学,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探究初中作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际意义  在传统作文教学下,学生对写作越来越害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根源有以下三点。  (一)写作是一种极个性化的语言活动  传统作文教学以
将从长春花中克隆的金属硫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DQ016341)构建到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并命名为pGEX-6P-1-CrMT,并对GST-CrMT融合蛋白的表达进行诱导和条件优化。对不同的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胚发育属茄型,其基细胞先行纵裂。胚柄基部发育迅速,具吸器作用,球形胚期胚柄最为发
采用碘量法对4种落叶松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pH7.0下,落叶松幼苗CAT活性为48.8~77.9U·g^-1FW;Km值为8.3×10^-2~2.38×10~mol·L^-1;V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离析和未离析的、成熟的和刚开始发育的银杏叶表皮进行了研究.表皮基本特征:两面生气孔型,但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上表皮气孔的数目和分
以刺五加腋芽为外植体,通过比较不同的基本培养基(WPM、MS、1/2MS、White)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BA、NAA、IAA、IBA)的组合对腋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来建立一套高效的离体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