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与舞蹈是两门紧密联系的艺术,在舞蹈中恰当的音乐推动舞蹈剧情的发展,更能打动人心。本篇论文就以舞蹈《中国妈妈》为例,分析音乐在舞蹈中的运用,在烘托氛围、情绪推动、风格定位、以及节奏律动等方面来分析音乐在舞蹈《中国妈妈》中是如何推进的。
关键词:音乐;舞蹈; 运用
舞蹈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舞蹈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动作为表现手段。而动作的美化必定纳入一定的节奏规范内。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指出:"跳舞的特质是在动作的节奏的调整。没有一种跳舞没有节奏"。在舞蹈艺术中舞蹈与音乐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又相辅相成的,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
音乐表达内容和情绪的进程是靠乐音的连续,舞蹈表达内容和情绪的进程是靠动作的连接,舞蹈整体是要节奏和节拍来组织,音乐也是如此,节奏和节拍是音乐的骨架,音乐和舞蹈都属于动的艺术,他们都受不可停止的进程所约束,音乐和舞蹈的不同之处在于,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室视觉艺术,因此音乐可以弥补舞蹈的局限,舞蹈从一开始产生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作品简介
《中国妈妈》由著名青年演员编导韩真编导,,获得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文华节目表演奖”以及“文华节目创造银奖”,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表演二等奖”“作品创造一等奖”在这个舞蹈里.细腻的塑造了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成功的的反映描绘出了中国母亲最伟大、最本真、最淳朴的胸怀,和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珍视。
《中国妈妈》,讲述的是一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全舞围绕着主题“母爱”发展开来。一段跨国的母爱,一位善良的中国妈妈抚养令人发指的日本鬼子的遗孤,显彰出了女性的伟大胸怀。爱能超越国界、超越阶级,母性的包容强烈的震撼每个人心灵。
二、作品中的音乐分析
(一)风格定位
《中国妈妈》是一部现代舞题材的作品,在舞蹈的肢体语言、舞蹈题材、服装道具在舞蹈上都是现代舞的表现,在《中国妈妈》的音乐选曲上也是现代风格的音乐,《中国妈妈》音乐分为四段,而这四段也恰如其分的将整个舞蹈分为四段:憎恨、接纳、养育、送行四个部分,讲述了母亲四段情绪分明的心路历程。这四段音乐的选择,有激进的战争题材、童谣等,这些音乐配合舞蹈的肢体语言让人准确定位到舞蹈的作品属性。
2.烘托氛围
音乐能够给人种想象的空间,不同的音乐给人不一样的氛围,在《中国妈妈》这部作品中描绘了四个场景,第一段有东北的农村妇女看见自己家园被毁,亲人离去的崩溃场景,在这里的音乐洪亮、激烈,节奏快速的2/4拍,伴随着和声,男高音人声,声声呐喊,音乐弥漫着硝烟的味道;第二段描绘的是一个日本女孩在出现在农村妇女中突兀出现的场景。音乐从紧张的气氛中戛然而止,音乐以简单的輕音乐为主,旋律绵长,展现这一段纠结的气氛;第三段描绘的是日本女孩与东北农村妇女一起劳作的场景,这一段的音乐轻巧、活跃、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第四段是日本女孩离开中国去日本的场景,这一段的音乐选择童谣的轻声哼唱,旋律如泣如诉,悠扬感伤,给人悲伤的气氛。
(三)情绪推动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艺术,在一段舞蹈作品中编导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想法传递给观众的,在《中国妈妈》的作品中传递的是一种大爱,作品需要表达很多的情感和情节。在这个时候音乐对舞蹈的推动作用体现出来了,例如在第一段中,作品需要表达一群中国农村妇女面对家园失毁,亲人离去对日本人浓烈的憎恨之情,在这一段舞蹈情绪的表达是愤怒的、绝望的、痛苦的多层含义,在这一段音乐中选了一种激进、亢奋的旋律同时音乐带有悲伤的气氛,这里恰当好处体现了这一群农村妇女的复杂情绪。
(四)节奏律动
音乐对舞蹈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节奏对舞蹈的推动作用,从舞蹈动作的设计、舞蹈剧情的推动舞蹈情绪的感染等等,《中国妈妈》这部作品中节奏有缓有急、节奏对比强烈与舞蹈的情节相呼应,同时音乐节奏有层次对比给舞蹈动作的设计有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在第三段中描绘的是日本女孩与中国妈妈在田间劳作,生活相处的细节,舞蹈氛围轻松愉悦,为了体现这一段在整个舞蹈作品中的设定,舞蹈分成三个小舞段,根据音乐的节奏分成以2/4和4/4两中节奏型来编排舞蹈动作,体现这一段舞蹈作品需要体现的情节和氛围。
在《中国妈妈》这个舞蹈作品中,舞蹈段落清晰,音乐情绪分明,将《中国妈妈》的中心思想表达得十分清楚明白,音乐的分布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妈妈的内心情绪,同时将舞蹈的整体构架表现得十分清晰,尤其是东北的那首童谣《摇篮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整个舞蹈作品推向了高潮。
参考文献
[1] 徐艳霞.谈音乐对舞蹈的意义[J].科技视界,2014(29):155-155
[2] 周丹.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分析[J].文艺生活,2015(9):1-6
作者简介:罗恵娴,女,汉族,湖南湘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编导,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四川,成都。
关键词:音乐;舞蹈; 运用
舞蹈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舞蹈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动作为表现手段。而动作的美化必定纳入一定的节奏规范内。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指出:"跳舞的特质是在动作的节奏的调整。没有一种跳舞没有节奏"。在舞蹈艺术中舞蹈与音乐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又相辅相成的,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
音乐表达内容和情绪的进程是靠乐音的连续,舞蹈表达内容和情绪的进程是靠动作的连接,舞蹈整体是要节奏和节拍来组织,音乐也是如此,节奏和节拍是音乐的骨架,音乐和舞蹈都属于动的艺术,他们都受不可停止的进程所约束,音乐和舞蹈的不同之处在于,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室视觉艺术,因此音乐可以弥补舞蹈的局限,舞蹈从一开始产生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作品简介
《中国妈妈》由著名青年演员编导韩真编导,,获得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文华节目表演奖”以及“文华节目创造银奖”,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表演二等奖”“作品创造一等奖”在这个舞蹈里.细腻的塑造了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成功的的反映描绘出了中国母亲最伟大、最本真、最淳朴的胸怀,和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珍视。
《中国妈妈》,讲述的是一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全舞围绕着主题“母爱”发展开来。一段跨国的母爱,一位善良的中国妈妈抚养令人发指的日本鬼子的遗孤,显彰出了女性的伟大胸怀。爱能超越国界、超越阶级,母性的包容强烈的震撼每个人心灵。
二、作品中的音乐分析
(一)风格定位
《中国妈妈》是一部现代舞题材的作品,在舞蹈的肢体语言、舞蹈题材、服装道具在舞蹈上都是现代舞的表现,在《中国妈妈》的音乐选曲上也是现代风格的音乐,《中国妈妈》音乐分为四段,而这四段也恰如其分的将整个舞蹈分为四段:憎恨、接纳、养育、送行四个部分,讲述了母亲四段情绪分明的心路历程。这四段音乐的选择,有激进的战争题材、童谣等,这些音乐配合舞蹈的肢体语言让人准确定位到舞蹈的作品属性。
2.烘托氛围
音乐能够给人种想象的空间,不同的音乐给人不一样的氛围,在《中国妈妈》这部作品中描绘了四个场景,第一段有东北的农村妇女看见自己家园被毁,亲人离去的崩溃场景,在这里的音乐洪亮、激烈,节奏快速的2/4拍,伴随着和声,男高音人声,声声呐喊,音乐弥漫着硝烟的味道;第二段描绘的是一个日本女孩在出现在农村妇女中突兀出现的场景。音乐从紧张的气氛中戛然而止,音乐以简单的輕音乐为主,旋律绵长,展现这一段纠结的气氛;第三段描绘的是日本女孩与东北农村妇女一起劳作的场景,这一段的音乐轻巧、活跃、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第四段是日本女孩离开中国去日本的场景,这一段的音乐选择童谣的轻声哼唱,旋律如泣如诉,悠扬感伤,给人悲伤的气氛。
(三)情绪推动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艺术,在一段舞蹈作品中编导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想法传递给观众的,在《中国妈妈》的作品中传递的是一种大爱,作品需要表达很多的情感和情节。在这个时候音乐对舞蹈的推动作用体现出来了,例如在第一段中,作品需要表达一群中国农村妇女面对家园失毁,亲人离去对日本人浓烈的憎恨之情,在这一段舞蹈情绪的表达是愤怒的、绝望的、痛苦的多层含义,在这一段音乐中选了一种激进、亢奋的旋律同时音乐带有悲伤的气氛,这里恰当好处体现了这一群农村妇女的复杂情绪。
(四)节奏律动
音乐对舞蹈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节奏对舞蹈的推动作用,从舞蹈动作的设计、舞蹈剧情的推动舞蹈情绪的感染等等,《中国妈妈》这部作品中节奏有缓有急、节奏对比强烈与舞蹈的情节相呼应,同时音乐节奏有层次对比给舞蹈动作的设计有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在第三段中描绘的是日本女孩与中国妈妈在田间劳作,生活相处的细节,舞蹈氛围轻松愉悦,为了体现这一段在整个舞蹈作品中的设定,舞蹈分成三个小舞段,根据音乐的节奏分成以2/4和4/4两中节奏型来编排舞蹈动作,体现这一段舞蹈作品需要体现的情节和氛围。
在《中国妈妈》这个舞蹈作品中,舞蹈段落清晰,音乐情绪分明,将《中国妈妈》的中心思想表达得十分清楚明白,音乐的分布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妈妈的内心情绪,同时将舞蹈的整体构架表现得十分清晰,尤其是东北的那首童谣《摇篮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整个舞蹈作品推向了高潮。
参考文献
[1] 徐艳霞.谈音乐对舞蹈的意义[J].科技视界,2014(29):155-155
[2] 周丹.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分析[J].文艺生活,2015(9):1-6
作者简介:罗恵娴,女,汉族,湖南湘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编导,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