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怎样治理自己的企业

来源 :家族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y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年的专栏文章专注于治理,提起治理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大组织和大机构。我们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企业只有第一代一位创始人是否也需要治理。
  有人会用这样的论据来反驳这个建议:企业的活动范围太小了;作为拥有所有股权的创始人,不管怎样,他或她都拥有决策的自主权。而且还有这样的风险——只是构建了一个“橡皮图章型”董事会,其任务不过是为CEO的提案放行。
  我们认为第一代引入治理机制,是将企业成功转移到下一代的重要前提。
  高风险的第一代
  治理承担着保障领导力质量的功能。当代理论强调,在大型公共企业中,领导力是由追求自身利益的代理人(Agent)掌控,这个机制是存在缺陷的。很显然,当企业的所有者担纲CEO时,就不存在这些代理人风险。然而,这只是一种风险。事实上,第一代是风险最大的阶段。
  对于企业而言,普遍存在着“小企业劣势”(Liability ofSmallness)和“新企业劣势”(Liability of Newness)。所谓“小企业劣势”是指,小企业会因为市场或财务状况的打击而摇摇欲坠。而“新企业劣势”(Liability of Newness)则是指:管理层在应付各种挑战方面还没有足够的经验。此外即便是非常成功的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也面临着一种非常特殊的风险,这些风险与大获成功的经驗直接相连,那就是过度自信和狂妄过大。
  所有权可能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方向,但它本身并不能提供实现目标的能力。基于所有这些理由,第一代企业的失败率很高。到了第二代或第三代,企业的可持续性才会显著提高。
  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一代还无法获得减少这些风险和增加企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例如:公司的财务储备,以及公司外部的某些财富或企业经营活动的多样化。因此,在高风险的第一代中,部署治理工具对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尤为重要。
  创始人如何架构管理层团队
  良好的治理始于管理团队的构建。典型的创始人是商业人士,是市场和运营的管理人员。所以,他或她需要一位同伴负责内控和财务管理——同时还往往会肩负着行政职能。这个人应该能为创始人提供互补的专业学识。这位负责人在分析业务的风险和机遇时还应该起到制衡的作用。拥有一位具有自主判断能力,一个面对对立观点时有勇气捍卫自己判断的人,符合企业所有者的最大利益。
  这个高级管理团队应该向一个“机构”汇报。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个机构很可能并不是拥有不少成员的董事会,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么只向一人汇报,要么向一个三人小组汇报。我们从汇报关系的“最小”架构开始吧。“汇报”可能并不是最好的表述,“分享见解”(shared reflection)或许意义更准确。专业活动中的两个角色模型提供了有益的类比:教练和监督人。
  教练是一位负责照顾客户的心理、身体和工作状态的人。有一种教练更多地面向客户的心理素质。不过还有一种专注于管理绩效的“管理教练”。毫无疑问,双方是一种持续性的关系。
  另一个角色是“监督人”。在心理治疗师的实践中,监督是一项既定的专业服务。我们在很多情境中都能看到这个“监督人”。几乎每一个专业都设有一个能够审查其成员在特定情况下表现的机构。长期以来——超过一个世纪,公司都必须接受,也可能是自愿要求公共注册审计师的审查,因为企业所有者会从中得到有关账目表的良好建议。业主应该要求审计事务所负责审计的人从“监督”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对例行审计工作的补充。拥有资质的审计事务所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可以对业务活动进行一系列重要的评估。
  如何避免董事会演变成“清谈俱乐部”
  随着初创企业的壮大,这种单人的初始结构会发展成为拥有几个职位的董事会。为了发挥设置董事会的优势,需要所有参与者之间紧密而且互信的沟通,而小群体则为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利用董事会的优势,由三位非执行董事组建的小组似乎是合适的。在单层董事会结构中,这个小组的成员也会有CEO和CFO参加。这样一个较小的群体可以发展成一个紧密的沟通网络。
  在这样的董事会中,谁担纲主席职位呢?又是否真的需要一位主席?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需要”。所有者本人是个大权在握的人,所以,治理便成了一个微妙的过程。董事会有演变成“清谈俱乐部”的危险,人们只是交换有趣的观点,但没有结论、没有决策,也没有行动计划。为了防止这种“脱轨”,设立一个负责推动有效程序的主席职位就是必不可少的了。程序职责(processresponsibility)是关键词——决策内容由整个团队负责。在单层结构中,负责管理工作的企业所有者常常也不愿意担任主席。因此从治理的角度来看,将主席与CEO的职能分开更好,最好的选择是委任一位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职位。
  这些设计标准可能会根据所涉及的具体人员而有所变化。此外,设计标准还会随着时间的延续频繁调整,重要的是切实开始实施。在第一代引入治理机制,是将企业成功转移到下一代的重要前提。
其他文献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有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乍听起来似乎是一句口号性的“广告语”,无非是说《论语》很重要,读了很有用。翻翻《论语》,里面似乎也没什么高深的“治术”,很多章节甚至都是一些大白话,既不高深也不古奥。所以有些学人对赵普的这句话颇不以为然:“治天下”是很严肃、很复杂的,用《论语》里并不系统的理念,作为某些事务的指导原则尚嫌不足,还偏要突出“半部”,更有些太搬弄造作了。比如已故“台湾名嘴”
期刊
摘要:电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生产供电的需求量逐渐增高,使得高压配电设备的优势愈发明显,并已成为电力供电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但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诸多故障问题,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主要对高压配电设备中常见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希望能够增强配电设备的稳定性,并延长高压配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高压配电设备
期刊
摘要:图书装帧设计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与图书内容组成图书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元素。现阶段各类型图书的受众读者不再满足于图书简单的装帧设计,要求装帧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的艺术价值。本文首先分析装帧设计与图书的关系,对责任编辑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价值体现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推动责任编辑在图书装帧设计作用提升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责任编辑;图书装帧;整体设计  引言:  责
期刊
“追溯本体之内美,呈现时代之神韵。”作为一个有着明确收藏目标的机构,弘唐一直在思考与探索在千年唐卡绘制的轨迹里,“传统与当代”的文化是如何碰撞的,而它们又是以何种形式最终呈现,我想这也是我们作为专业艺术品收藏人应有的价值诉求。  传统的“规矩与传承”  艺术品收藏,抑或参与研究、传承,如果不深入其传统,则会落入浮躁与浅薄。艺术设计及创作,即使需要迭代的进步,无论如何也是离不开古人的沉淀与积累的,这
期刊
我研究长寿企业已有20年了,当时我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日本超过100年的企业到底有多少家?当然,此前我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但有限定的主题和限定的地域——在日本古都的京都和日本商人发祥地之一的琵琶湖周边。  而人们对日本长寿企业的宣传,也多着眼于这些企业长年遵循的风土习惯、悠久的历史,以及被顾客好评的角度。出于对这些企业的信赖,人们亲昵地称其为“老铺”,虽然关于老铺的报道很多,但是并没有关于
期刊
《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水,除了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之外,还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6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78章)水如大道,只有如水一样谦下、柔弱才能成为百谷王和真正的强者。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水至柔亦是至刚
期刊
家族企业,为什么会如此受限于家族?这个问题缘于发展心理学者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的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爱利克·埃里克森认为人从出生到老年,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人们都要面临新的挑战,每个阶段都建立在成功地完成之前阶段的基础上。  人的生命周期与世代继承  在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初阶段,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基本信赖关系的时期。对应到家族
期刊
摘要:利用高温气体进行核冷堆型是一种利用氦气和水溶液作为冷却剂,使用石墨烯和水溶液作为缓慢态物质的先进核反应堆型,由于其本身具有固定的安全性,发电效率高,建设周期短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技术之一。本文结合实际需求,介绍高温气冷堆的研究背景,简易的从原理上分析其工作方式与特点,对比国内外对于高温气冷堆的投入与研究现状,介绍比较成功的反应堆装置,并且对高温气冷堆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期刊
我关于儒家普世价值的观点,是探讨一个特殊的文化传统如何走向世界,而不淡化其精神价值。  儒家传统是深含地方色彩而又不断地走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它源于曲阜,历经数代人的努力,成为中原的主要思想学派,深刻而全面地影响政治、经济、家庭与社会,为中国建立了礼仪制度,培养了知识精英。它还影响世风民俗,监督执政者的行为,在延续中华民族历史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也是至今中国人生活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一群
期刊
迪特伦(D’leteren)起初是约瑟夫·让·迪特伦(Joseph-Jean D’leteren)X1805年在布鲁塞尔创建的一家马车和马车车轮制造厂。他的两个后代在1905年为利奥波德国王二世(King Leopold II)制造的马车是当时最好的产品之一。随着20世纪汽车的发明和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从手工制造转变为工业化生产,在比利时建设大规模的车身工厂成为必然之举。基于汽车和卡车行业的大幅增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