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符号学越来越受到电影批评界的关注,同样备受人们关注的是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以细腻的笔调和真实的情感描述了阿富汗少年阿米尔与儿时伙伴,亦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之间的复杂情感。2007年小说被梦工厂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并获得不错的口碑。文章将通过符号学的角度对影片中的故事背景,人物,道具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本次分析能够对《追风筝的人》的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符号学;象征意义
符号学是索绪尔提出的,他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组成,即形式和内涵。 “能指”是事物的形象,物质的存在;“所指”是事物所包含的内涵意义。电影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对于象征符号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导演往往通过给道具赋予意义,从而使故事更加精彩。《追风筝的人》作为一部外文小说,受到了很多名人的推荐,并且曾在各大图书销售网站的销售榜单上排行第一位。在2007年,这部令人震撼的小说,终于被翻拍成了电影,影片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很多争议。他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故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分不开的:一场赎罪之旅。影片的主题伴随着一个个富有着象征意义的事物慢慢展开的,下面我们就要将这些有着象征隐喻性质的事物一一作出分析。
一、时代背景的符号化表达
时间本来是很客观的存在,但结合特定社会背景,时间就有了不同的含义。影片向观众展现了两个时代背景。第一个便是影片的前40分钟向我们展示的中东过去的美好,它也曾拥有着整齐的屋舍,浓密的树丛,热闹的街区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阿米尔和哈桑他们会在空旷的街道上追逐掉落的风筝,会经常去电影院看电影,哈桑还会坐在石榴树下听阿米尔讲故事。但同时种族歧视也在片中凸显出来,如:恶少阿塞夫对哈桑的欺负。这个情节安排成为了一个符号,隐喻着喀布尔表面的平静里隐藏着的动乱和不安。第二个便是大众所熟悉的那个充满着炮火、战争、恐怖主义的地方。阿米尔在返乡的途中,看到的一幕幕都十分的触目惊心,他必须要带着大胡子,裹着头巾才可以进入喀布尔。阿米尔看到了一个满目疮痍,遍布饥饿的祖国,街道上有人在卖自己的腿,还有人被吊在街边,到处都充斥着油烟味而过去那里应该是属于烤羊肉的味道的,街道时不时还会有大胡子巡逻队的人穿过,好奇的阿米尔看着他们,却受到了同行人的警告。这些画面作为符号都象征着喀布尔混乱,不安,动乱的紧张形势。两个故事背景很好的发挥了符号的象征作用,情节的安排成功的暗示了喀布尔在特定的社会背景的驱动下,人物命运起伏背后的深层原因,也以小见大的隐喻了国家历史的变迁。
二、人物的符号化处理
阿米尔。阿米尔出生于富贵家庭,有能干的父亲,有自己的仆人,唯独母亲因难产去世了。他渴望得到父爱,而父亲却总表现的过于严厉。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非常喜欢哈桑的,他会在哈桑过生日的时候买风筝给他,让他做车子的前面,会当着阿米尔的面赞赏和鼓励哈桑,这都引起了阿米尔的嫉妒。阿米尔回乡后,说自己明明回的是自己的祖国,却像个游客,他看到的喀布尔的一切,都如同地狱一样。通过阿米尔,导演要传达出一种情感,那便是一批移民的阿富汗人对于本民族身份认同感的缺失。阿米尔作为一个符号,代表了一个群体的样貌。
哈桑。哈桑是哈拉扎人,在阿富汗是会受到种族歧视的一派。他是阿米尔的仆人,却也是这个家族的私生子,阿米尔的弟弟,然而他的母亲不洁身自好,跟一群江湖艺人跑了,这对于阿里和哈桑来说都是痛苦和不堪的,因为贞操与品行对于阿富汗人来说是要求很高的。由于这样的身世,使得哈桑多次受到阿塞夫的欺辱,同样也基于此,阿米尔也背叛了对他忠诚的哈桑。然而即便这样,哈桑仍然在喀布尔时局最乱的时候回来照顾阿米尔家的房子,最终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不得不说,哈桑也作为了一个符号,代表了整个受到歧视的种族少数派的命运。
三、道具的符号化解读
风筝。风筝是影片的一条隐形的线索,他有着多重的含义。(一)风筝之于哈桑,是隐忍,是坚强,更是忠诚。哈桑作为仆人家的儿子,又是哈扎拉人,在阿富汗属于弱势的少数民族。影片中作者开始回忆童年时首先出现在银幕上的就是他和哈桑在放风筝,我们知道了哈桑是追风筝的能手,而且对阿米尔是绝对的忠诚,他说他宁愿吃泥巴也不会骗阿米尔。他们会一起看电影,一起放风筝,一起追风筝,这些构成了哈桑快乐的童年。然而,就在那次斗风筝比赛中,一切都变了。哈桑是追风筝的能手,只要他追到风筝,他们就获得了胜利。我们看到哈桑对阿米尔高呼“为你,千千万万遍”。在大家都在激动的时候,危险降临了。哈桑遇到了恶少阿塞夫,为了得到风筝,哈桑不得不屈服于阿塞夫的凌辱。从那一滴一滴血迹中可以看出哈桑的隐忍和痛苦。(二)风筝之于阿米尔,是荣誉,是父爱,更是赎罪。阿米尔作为富裕家庭的孩子,本身出身高贵,受人尊敬,却因为父亲的严厉让他变得胆小怯懦。父亲认为斗风筝能体现一个人的勇敢,为了得到父亲的赞许,阿米尔参加了斗风筝比赛,然而在哈桑的帮助下赢得比赛的阿米尔,并没有在哈桑受到伤害的时候帮助哈桑,却选择了远远的观望,甚至跑开。阿米尔得到了风筝得到了父亲的赞许,却也在那时背负起了一生的精神枷锁。影片后半部分,则是阿米尔的心灵救赎。最后,阿米尔救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他们回到美国,在一片宁静和谐的空地上放风筝,阿米尔向索拉博讲述他父亲是追风筝的能手,并且现在他要代替他父亲的为他追风筝,阿米尔从远处向索拉博喊出了那句经典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这一举动与哈桑一致,传达出阿米尔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救赎的意味。
弹弓。弹弓作为一个符号在影片的关键时候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弹弓是阿米尔让哈桑用弹弓射一只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忠诚,即便这很残忍,但哈桑照做了,这里弹弓象征着忠诚。第二次出现是阿米尔和哈桑看完电影正在热烈的讨论剧情时,恶少阿塞夫出现了,他故意讥讽他们,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于是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用弹弓对准了阿塞夫的头,以此作为威胁,两人才成功逃脱。最后一次重要的出现,是阿米尔回到家乡救索拉博的时候。在殴打中,索拉博用弹弓打中了阿塞夫的眼睛,两人成功逃脱。所以,弹弓不仅代表了哈桑的忠诚,更象征着索拉博为哈桑报了仇,惩治了坏人,并救出了自己。同样也象征了哈桑和阿米尔情感的延续。
结语:
影片《追风筝的人》中还有多处能够体现符号学的地方,比如音乐,影片中的开头当那富有中东特色的音乐一想起,就把观众拉到了那个遥远的地方。结尾处索拉博随着音乐起舞也是极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在这里成为了一种符号,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也渲染了气氛,带动了影片的节奏。影片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象征性的符码的运用,向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阿富汗,也完成了阿米尔内心的救赎和自我的解放。相信只要有爱,阿富汗会好起来。影片由风筝开始又由风筝结束,最后用片中的经典台词结束本篇论文:“为你,千千万万次”。
参考文献:
[1]林芊芊.《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心理解读——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角度来分析[J]. 大众文艺(理论),2009,20:72-73.
[2]张方丽,王璐.《追风筝的人》中三大意象间的二元对立模式[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21-123.
[3]赵晓珊.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及其意义[J]. 文艺研究,2008,10:77-87.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符号学;象征意义
符号学是索绪尔提出的,他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组成,即形式和内涵。 “能指”是事物的形象,物质的存在;“所指”是事物所包含的内涵意义。电影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对于象征符号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导演往往通过给道具赋予意义,从而使故事更加精彩。《追风筝的人》作为一部外文小说,受到了很多名人的推荐,并且曾在各大图书销售网站的销售榜单上排行第一位。在2007年,这部令人震撼的小说,终于被翻拍成了电影,影片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很多争议。他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故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分不开的:一场赎罪之旅。影片的主题伴随着一个个富有着象征意义的事物慢慢展开的,下面我们就要将这些有着象征隐喻性质的事物一一作出分析。
一、时代背景的符号化表达
时间本来是很客观的存在,但结合特定社会背景,时间就有了不同的含义。影片向观众展现了两个时代背景。第一个便是影片的前40分钟向我们展示的中东过去的美好,它也曾拥有着整齐的屋舍,浓密的树丛,热闹的街区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阿米尔和哈桑他们会在空旷的街道上追逐掉落的风筝,会经常去电影院看电影,哈桑还会坐在石榴树下听阿米尔讲故事。但同时种族歧视也在片中凸显出来,如:恶少阿塞夫对哈桑的欺负。这个情节安排成为了一个符号,隐喻着喀布尔表面的平静里隐藏着的动乱和不安。第二个便是大众所熟悉的那个充满着炮火、战争、恐怖主义的地方。阿米尔在返乡的途中,看到的一幕幕都十分的触目惊心,他必须要带着大胡子,裹着头巾才可以进入喀布尔。阿米尔看到了一个满目疮痍,遍布饥饿的祖国,街道上有人在卖自己的腿,还有人被吊在街边,到处都充斥着油烟味而过去那里应该是属于烤羊肉的味道的,街道时不时还会有大胡子巡逻队的人穿过,好奇的阿米尔看着他们,却受到了同行人的警告。这些画面作为符号都象征着喀布尔混乱,不安,动乱的紧张形势。两个故事背景很好的发挥了符号的象征作用,情节的安排成功的暗示了喀布尔在特定的社会背景的驱动下,人物命运起伏背后的深层原因,也以小见大的隐喻了国家历史的变迁。
二、人物的符号化处理
阿米尔。阿米尔出生于富贵家庭,有能干的父亲,有自己的仆人,唯独母亲因难产去世了。他渴望得到父爱,而父亲却总表现的过于严厉。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非常喜欢哈桑的,他会在哈桑过生日的时候买风筝给他,让他做车子的前面,会当着阿米尔的面赞赏和鼓励哈桑,这都引起了阿米尔的嫉妒。阿米尔回乡后,说自己明明回的是自己的祖国,却像个游客,他看到的喀布尔的一切,都如同地狱一样。通过阿米尔,导演要传达出一种情感,那便是一批移民的阿富汗人对于本民族身份认同感的缺失。阿米尔作为一个符号,代表了一个群体的样貌。
哈桑。哈桑是哈拉扎人,在阿富汗是会受到种族歧视的一派。他是阿米尔的仆人,却也是这个家族的私生子,阿米尔的弟弟,然而他的母亲不洁身自好,跟一群江湖艺人跑了,这对于阿里和哈桑来说都是痛苦和不堪的,因为贞操与品行对于阿富汗人来说是要求很高的。由于这样的身世,使得哈桑多次受到阿塞夫的欺辱,同样也基于此,阿米尔也背叛了对他忠诚的哈桑。然而即便这样,哈桑仍然在喀布尔时局最乱的时候回来照顾阿米尔家的房子,最终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不得不说,哈桑也作为了一个符号,代表了整个受到歧视的种族少数派的命运。
三、道具的符号化解读
风筝。风筝是影片的一条隐形的线索,他有着多重的含义。(一)风筝之于哈桑,是隐忍,是坚强,更是忠诚。哈桑作为仆人家的儿子,又是哈扎拉人,在阿富汗属于弱势的少数民族。影片中作者开始回忆童年时首先出现在银幕上的就是他和哈桑在放风筝,我们知道了哈桑是追风筝的能手,而且对阿米尔是绝对的忠诚,他说他宁愿吃泥巴也不会骗阿米尔。他们会一起看电影,一起放风筝,一起追风筝,这些构成了哈桑快乐的童年。然而,就在那次斗风筝比赛中,一切都变了。哈桑是追风筝的能手,只要他追到风筝,他们就获得了胜利。我们看到哈桑对阿米尔高呼“为你,千千万万遍”。在大家都在激动的时候,危险降临了。哈桑遇到了恶少阿塞夫,为了得到风筝,哈桑不得不屈服于阿塞夫的凌辱。从那一滴一滴血迹中可以看出哈桑的隐忍和痛苦。(二)风筝之于阿米尔,是荣誉,是父爱,更是赎罪。阿米尔作为富裕家庭的孩子,本身出身高贵,受人尊敬,却因为父亲的严厉让他变得胆小怯懦。父亲认为斗风筝能体现一个人的勇敢,为了得到父亲的赞许,阿米尔参加了斗风筝比赛,然而在哈桑的帮助下赢得比赛的阿米尔,并没有在哈桑受到伤害的时候帮助哈桑,却选择了远远的观望,甚至跑开。阿米尔得到了风筝得到了父亲的赞许,却也在那时背负起了一生的精神枷锁。影片后半部分,则是阿米尔的心灵救赎。最后,阿米尔救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他们回到美国,在一片宁静和谐的空地上放风筝,阿米尔向索拉博讲述他父亲是追风筝的能手,并且现在他要代替他父亲的为他追风筝,阿米尔从远处向索拉博喊出了那句经典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这一举动与哈桑一致,传达出阿米尔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救赎的意味。
弹弓。弹弓作为一个符号在影片的关键时候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弹弓是阿米尔让哈桑用弹弓射一只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忠诚,即便这很残忍,但哈桑照做了,这里弹弓象征着忠诚。第二次出现是阿米尔和哈桑看完电影正在热烈的讨论剧情时,恶少阿塞夫出现了,他故意讥讽他们,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于是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用弹弓对准了阿塞夫的头,以此作为威胁,两人才成功逃脱。最后一次重要的出现,是阿米尔回到家乡救索拉博的时候。在殴打中,索拉博用弹弓打中了阿塞夫的眼睛,两人成功逃脱。所以,弹弓不仅代表了哈桑的忠诚,更象征着索拉博为哈桑报了仇,惩治了坏人,并救出了自己。同样也象征了哈桑和阿米尔情感的延续。
结语:
影片《追风筝的人》中还有多处能够体现符号学的地方,比如音乐,影片中的开头当那富有中东特色的音乐一想起,就把观众拉到了那个遥远的地方。结尾处索拉博随着音乐起舞也是极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在这里成为了一种符号,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也渲染了气氛,带动了影片的节奏。影片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象征性的符码的运用,向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阿富汗,也完成了阿米尔内心的救赎和自我的解放。相信只要有爱,阿富汗会好起来。影片由风筝开始又由风筝结束,最后用片中的经典台词结束本篇论文:“为你,千千万万次”。
参考文献:
[1]林芊芊.《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心理解读——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角度来分析[J]. 大众文艺(理论),2009,20:72-73.
[2]张方丽,王璐.《追风筝的人》中三大意象间的二元对立模式[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21-123.
[3]赵晓珊.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及其意义[J]. 文艺研究,2008,10: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