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防汛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防洪度汛是水电站在实际应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采取有效方式对各水电站本身所具备的防汛应急能力进行有效评估对于水电站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本文对水电站防汛应急能力的具体评估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电站;防汛应急;能力;评估方法
  引言:
  对于水电站而言,要想保障其不断发展就必须要加大防洪度汛相关工作的重视力度。防汛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以及评估工作的进行质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都会对水电站的防汛应急能力造成影响,最终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各水电站应当采取有效方式对其本身所具有的防汛应急能力进行有效评估,并且结合最终评估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本文利用成分分析以及模糊集值统计方法对水电站的防汛应急能力进行了评估。
  1评估方法
  1.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保障评估方法本身所具有的实际效果,最终制定评估体系由目标层以及两级指标层组合而成。
  1.2判断矩阵构造
  为了对矩阵构造进行有效判断,假设一个指标层一共有 n个指标,按照学者Saatty所給出的重要性等级以及相应规则对其进行合理化赋值。赋值工作完成之后为了保障最终结果的有效性需要对位于同一个指标层的不同因素重要度进行比较,最终构造出的判断矩阵。
  1.3特征向量及最大特征根计算
  首先,对属于判断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dij 依照行对其进行统一的归一化处理,为了防止混淆,最终结果记为;
  其次,为了将各个数据的特征进行有效融合,应当将归一化工作完成之后的元素以行的方式逐个相加,最终得到一个确定的向量值;
  再次,对得到的向量值进行有效的规划处理,最终可以得到相应的特征向量,也可以把该特征向量形象地称之为权重向量W;
  最后,根据公式2来对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进行有效计算。
  1.4一致性检验
  这里所说的一致性检验实际上指的是通过一次性指标CI的具体数值来对判断矩阵是否有效进行合理化验证。
  对于该式而言,CI的最终结果越小,那么就代表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高。在具体应用时,为了使最终结果变得更加真实有效,一般人们会使用随机一致性比例CR来对其进行有效判断。
  如果最终所得到的CR数值小于0.10,那么就可以有充分理由认为该判断矩阵的合理一致性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否则的话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对判断矩阵进行再次调整,直到其通过一次性检验工作为止。
  1.5评估指标值确定
  由于人类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人类对最终结果判定时难免会由于个体的不同导致最终结果出现差别。为了防止人为判断出现的误差,最终的评分值应当有多位专家对其进行合理判断。不同专家给各项指标拟定一个特定的特征值区间,然后通过极值统计来对最终特征值进行有效判断。如果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一共有n个参与评价的指标,那么其最终所构成的集合为,假设参与评价工作的专家一共有q个,那么其相应的集合可以表示为,用区间数来表示第j个专家对第i个指标作出的最终评价结果。评估指标的特征值可以按公式5进行有效计算。
  2实例分析
  2.1电站基本情况
  我国某电枢纽总库容为1.54亿平方米,工程规模非常大,属于国家二型水库。电站上的建筑物包括左岸拦水坝、船闸等要素,坝高的最大值为37.5米。在汛期来临之前,电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提前进行了有效的报批、培训、演练工作。组建了5个防汛应急小组,并且配备了一系列防汛物资,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2.2防汛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评估体系指标如表2所示.
  2.3,判断矩阵构建及权重计算
  为了保障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一共邀请了5名防汛应急专家对相应的判断矩阵进行分析,并且按照前文所述对权重及一致性进行有效检验。
  2.4评估指标值确定
  邀请9位防汛应急专家对基本指标进行有效打分,并且对其进行模糊集值统计计算,最终结果如表3所示。
  2.5防汛应急能力评估值计算
  由下级指标分值与权重的最终成绩可以计算出下级指标对上级指标所做的贡献值,并且对其进行相加最终得到上级指标的最终得分值。
  3结束语
  经过最终评估发现该电站的防汛应急能力为86.2分,按照分级标准该电站的总体防汛应急能力较强。
  参考文献
  [1]郑锡恩,刘建军.两江水电站防汛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吉林劳动保护,2018(08):19-22.
  [2]宋明富,闵四海,杨银辉.二滩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管理[J].大坝与安全,2017(02):28-32.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610041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测量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然而,从当前工程测量情况来看,尽管现代测绘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这一方面中,但其测量仍存在部分质量问题。工程测量方有必要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原则,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从而保证测量质量。  关键词:工程测量 质量问题 控制措施  引言  工程测量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使工程图纸精确呈现在现实中。因此,工程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且对施工过程中如何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近年来建筑工程发展的规模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注也在不断的深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这样才能
期刊
摘要:结合实际,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高性能混凝土特点与使用原理的同时,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准备、浇筑施工、振捣施工等多个环节对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论述后,能够给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道路桥梁;工程应用  1 引言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对道路桥梁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施工单位应该真正的提升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电力工程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关企业只有注重开展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以及严格管理工作,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本篇文章将围绕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策略与施工管理策略展开相关讨论。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策略  引言:我国大部分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往往具有复杂多变性,并且参与其中的施工人员也体现出流动性较强
期刊
摘要:在当下的大多数土木工程建设当中,其主要使用的施工材料多为混凝土,其建筑的整体结构由混凝土组成。也就是说,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想要保障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就必须要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本文将就此着重探讨,当下土木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结构检测的相关技术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提供帮助,进一步提升相关工程建设的施工水平以及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分别有 : 铺装层容易出现脱落 ; 钢筋容易出现生锈 ; 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 ; 施工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 ; 地质条件方面存在问题等,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难点  1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1.1 铺装层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  有许多进
期刊
摘要: 摘要: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今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在建筑行业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下,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结构设计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在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也要能够做好建筑结构设计,让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提升,为达到这一目的, 就需要在建筑工程之中将建筑结构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展开,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成本,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房屋建筑的
期刊
摘要:道路桥梁建设是我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经济稳定发展,防水是道路桥梁的主要性能,关系着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所以,要进行科学设计,规范施工流程,选用合适的材料,保证道路桥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道路桥梁建设中防水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路基路面防水;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工程;应用  道路桥梁是人们出行的重要通道,路基路面的
期刊
摘要:对于我们现代化的校园建筑来讲,社区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先进的设计理念,特别是现在教育不断改革的环境下,校园的建筑必须要符合我们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对校园建筑必须要进行创新。在目前我们国家的校园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理念方面仍然比较落后,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校园建筑充分了解,让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设计方案的创新度,保持一致,与此同时通过对校园建筑设计方案的不断实践,让我们校园建筑的创新水平不断
期刊
摘要: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基坑开挖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政道路整体的施工水平。同时,在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建筑的数量与日俱增,污水排放量、天然气使用量不断扩大,在这样的情景之下无疑给市政道路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关键技术优化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科学与合理施工技术来支护已经开挖完成的基坑,减少和降低返工和质量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