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的课程改革与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中,区域整体课程建设有两个特征逐步凸现出来:一方面,一些学校坚持课程创新,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促使区域课程管理必须高站位;另一方面,有的学校的课程建设还停留在散点、碎片化状态,存在片面追求数量、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应寻求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精品课程建设的区域整体优化与管理对策。
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发展愿景
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课程是否具有高品质主要看其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素养发展的可能。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细化。这要求我们首先要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其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则指向“精品课程建设”。基础教育阶段“精品课程”广义上指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具体则指向学校设置的每一门课程的优质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从课程研发到课程教学实施及至评价的持续历程;在课程管理与实践范畴涵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包括自主研发地方和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指向完备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上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必备品格,从实施效果上看要经过教育教学检验,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校课程不仅要在框架和单门课程上建立与核心素养的实在联结,更要能够不断凝练核心素养具体内容,保证学校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是适切的,并且学校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外,还应明确区域总体的发展愿景。发展愿景应展现如下要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散资源的分享要合法化;重视对话与合作;学习是脉络化和情境化的;在实践中构造文化共同体。
区域应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发展愿景,具体细化区域课程的核心目标。以海淀区为例,课程的核心目标为培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家乡地域情感、积极道德心理品质、坚实科学与文化素养、良好体育艺术修养、勇于创新探索、富有国际视野和爱国之心的“海淀学子”。在此基础上,五一小学提出培育学生一生幸福必备的素养,为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清河中学提出“自主行动、自主参与、自主能力”核心素养目标等。
加强整体思考,做好统筹规划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具体表现在:区校课程规划滞后于实际课程建设、滞后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缺乏顶层设计;学段间不衔接,学科间不融合。为此,区域应加强整体思考、高位引领,整合区校育人资源,协调区校各方力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注重课程整体规划和研究
应“由改變个别课程或某一部分学科和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到面向整个学校的所有课程、所有的学科以及整体和系统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优化首先应从学校做起。例如,人大附中构建“优化基础课程、完善综合课程、建设拓展课程、提升德育类课程”的课程结构;首师大附中构建了与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相一致,有利于夯实学科基础、促进专业发展、提高综合素养、形成自主能力的“基础通修 兴趣选修 专业精修 自主研修”的课程体系。而在区域整体的站位上,海淀区启动14所小学“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实验项目,也是从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入手,对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此外,开展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和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对区域课程整体优化进行积极探索。
2.注重课程资源统筹与研发
区域应研发课程教材资源,并积极促进资源统筹与共享。以海淀区为例,一方面,重点研发了《走近圆明园》《中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等课程教材,供学校结合各学科落实10%实践活动打通使用。另一方面,统筹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包括每年坚持录制课改新教学课堂实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微课教学研究;通过高中协作体和跨校选修平台的建设,促进资源统筹和共享等。
3.鼓励学校自主创新促进整体优化
优化区域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整体格局,还应鼓励各学校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主优化学校课程建设,由点到面,由先进带动后进,发挥课程建设优秀示范校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区域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例如,北大附中在多元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下,采用学院制、书院制发展模式,形成了“二部、四学院、五中心、七书院”的全新组织架构。高中部实施学院制,建设差异化课程体系,提供多元发展模式。成立艺术、体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辅导五大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开设活动课程,提供基础设施,培育发展中心社团及俱乐部。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适合不同需求的学习方案,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将高中部分设为四大学院。学科类课程分为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行知课程、理科深入学习的元培课程、文科综合深入学习的博雅课程以及中外对比的道尔顿课程。区域内玉渊潭中学作为普通中学,也自觉开展学校课程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经过三年的课题实践,形成了以人生规划为导向,夯实基础素养课程、奠基职业素养课程、发展创意设计课程的课程体系,引导了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
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组织优势
课程建设走向素养化、精品化和整体优化需要突破一师、一校、一地的视野、思维和能力局限,需要有合理的组织机制和规范的制度,以保证其有序、稳步、科学地推进。
海淀区从区域和学校层面确立了五项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区教委领导下课改办计划总结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例会,分析课程建设需求、趋势和整体优化重点工作,计划行政、业务和研修部门工作要点,注重总结和经验分享,提炼和反思问题。二是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区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实行项目负责人研究责任制,按时提交项目计划,积极组织项目研究,适时下校指导进展,组织展示与成果提炼。三是队伍建设机制:各校结合实际逐步成立课程管理部门,包括课程研究院、课程中心或课程室,对接区域相关工作,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形成了组织优势;以重点团队建设和现场范例培训带动整体优化,提升干部教师课程领导力、执行力;以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团队的经验促进整体优化;以课程建设研究成果示范推动整体优化。四是市区校联动机制:市区校联动协同贯通了市课程改革政策、理念和要求,融合了三级课程建设主体的共同愿景,搭建了市域视野下的多方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市区校各自找到了切入点,形成了协同一致的课程建设合力;区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管理、研究、指导和协调作用,学校师生则充分释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效果与鲜活经验。五是评价激励机制:组建专家、行政、教研、科研等组成的评价组,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及跟踪改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备案审议主要审学校的课程文件,包括课程开发方案、学科课程纲要以及相关课程资源、总结、报告等。审议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反馈意见的撰写上,海淀区组织了专家支持的区域联动审议协作组,在专家指导下与行政教研科研共同形成反馈意见,重点指向实践改进,突出解决校本课程设置粗放、理解偏颇、实施随意等问题。
建立适宜标准,落实分层实施
区域整体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关键在于分类推进和分层实施。海淀区建立的三个标准可供参考:一是校本课程审议标准。审议标准包括:课程理念注重联系实际,课程目标突出能力发展,课程内容突出系列完整,课程实施凸显深度参与。二是摸索精品课程的“十有”指标,即有课程标准、有课程目标、有课程内容、有教学实施、有课程评价、有课程教材、有专业教师、有固定课时、有课程资源、有课堂范例以及有示范推广价值。三是衡量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课程建设标准,包括:课程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研发;学生核心素养和学校课程建设发生关联;每一门课程支撑学生核心素养。
当前,课程建设正在走向素养化、精品化和整体优化。整体优化是课程建设的路径选择,核心素养是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精品课程是课程建设的实践策略。致力于中小学精品课程建设,就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知识内涵丰富、能力拓展突出、情感体验深刻,能够引领思想行动、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精品课程。这展现了课程发展的美好前景,而教育的机会寓于课程之中,这依赖于区域和学校课程管理对策的落实和不断更新。
编辑 肖佳晓
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发展愿景
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课程是否具有高品质主要看其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素养发展的可能。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细化。这要求我们首先要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其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则指向“精品课程建设”。基础教育阶段“精品课程”广义上指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具体则指向学校设置的每一门课程的优质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从课程研发到课程教学实施及至评价的持续历程;在课程管理与实践范畴涵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包括自主研发地方和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指向完备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上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必备品格,从实施效果上看要经过教育教学检验,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校课程不仅要在框架和单门课程上建立与核心素养的实在联结,更要能够不断凝练核心素养具体内容,保证学校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是适切的,并且学校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外,还应明确区域总体的发展愿景。发展愿景应展现如下要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散资源的分享要合法化;重视对话与合作;学习是脉络化和情境化的;在实践中构造文化共同体。
区域应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发展愿景,具体细化区域课程的核心目标。以海淀区为例,课程的核心目标为培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家乡地域情感、积极道德心理品质、坚实科学与文化素养、良好体育艺术修养、勇于创新探索、富有国际视野和爱国之心的“海淀学子”。在此基础上,五一小学提出培育学生一生幸福必备的素养,为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清河中学提出“自主行动、自主参与、自主能力”核心素养目标等。
加强整体思考,做好统筹规划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具体表现在:区校课程规划滞后于实际课程建设、滞后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缺乏顶层设计;学段间不衔接,学科间不融合。为此,区域应加强整体思考、高位引领,整合区校育人资源,协调区校各方力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注重课程整体规划和研究
应“由改變个别课程或某一部分学科和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到面向整个学校的所有课程、所有的学科以及整体和系统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优化首先应从学校做起。例如,人大附中构建“优化基础课程、完善综合课程、建设拓展课程、提升德育类课程”的课程结构;首师大附中构建了与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相一致,有利于夯实学科基础、促进专业发展、提高综合素养、形成自主能力的“基础通修 兴趣选修 专业精修 自主研修”的课程体系。而在区域整体的站位上,海淀区启动14所小学“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实验项目,也是从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入手,对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此外,开展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和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对区域课程整体优化进行积极探索。
2.注重课程资源统筹与研发
区域应研发课程教材资源,并积极促进资源统筹与共享。以海淀区为例,一方面,重点研发了《走近圆明园》《中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等课程教材,供学校结合各学科落实10%实践活动打通使用。另一方面,统筹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包括每年坚持录制课改新教学课堂实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微课教学研究;通过高中协作体和跨校选修平台的建设,促进资源统筹和共享等。
3.鼓励学校自主创新促进整体优化
优化区域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整体格局,还应鼓励各学校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主优化学校课程建设,由点到面,由先进带动后进,发挥课程建设优秀示范校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区域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例如,北大附中在多元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下,采用学院制、书院制发展模式,形成了“二部、四学院、五中心、七书院”的全新组织架构。高中部实施学院制,建设差异化课程体系,提供多元发展模式。成立艺术、体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辅导五大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开设活动课程,提供基础设施,培育发展中心社团及俱乐部。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适合不同需求的学习方案,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将高中部分设为四大学院。学科类课程分为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行知课程、理科深入学习的元培课程、文科综合深入学习的博雅课程以及中外对比的道尔顿课程。区域内玉渊潭中学作为普通中学,也自觉开展学校课程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经过三年的课题实践,形成了以人生规划为导向,夯实基础素养课程、奠基职业素养课程、发展创意设计课程的课程体系,引导了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
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组织优势
课程建设走向素养化、精品化和整体优化需要突破一师、一校、一地的视野、思维和能力局限,需要有合理的组织机制和规范的制度,以保证其有序、稳步、科学地推进。
海淀区从区域和学校层面确立了五项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区教委领导下课改办计划总结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例会,分析课程建设需求、趋势和整体优化重点工作,计划行政、业务和研修部门工作要点,注重总结和经验分享,提炼和反思问题。二是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区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实行项目负责人研究责任制,按时提交项目计划,积极组织项目研究,适时下校指导进展,组织展示与成果提炼。三是队伍建设机制:各校结合实际逐步成立课程管理部门,包括课程研究院、课程中心或课程室,对接区域相关工作,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形成了组织优势;以重点团队建设和现场范例培训带动整体优化,提升干部教师课程领导力、执行力;以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团队的经验促进整体优化;以课程建设研究成果示范推动整体优化。四是市区校联动机制:市区校联动协同贯通了市课程改革政策、理念和要求,融合了三级课程建设主体的共同愿景,搭建了市域视野下的多方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市区校各自找到了切入点,形成了协同一致的课程建设合力;区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管理、研究、指导和协调作用,学校师生则充分释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效果与鲜活经验。五是评价激励机制:组建专家、行政、教研、科研等组成的评价组,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及跟踪改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备案审议主要审学校的课程文件,包括课程开发方案、学科课程纲要以及相关课程资源、总结、报告等。审议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反馈意见的撰写上,海淀区组织了专家支持的区域联动审议协作组,在专家指导下与行政教研科研共同形成反馈意见,重点指向实践改进,突出解决校本课程设置粗放、理解偏颇、实施随意等问题。
建立适宜标准,落实分层实施
区域整体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关键在于分类推进和分层实施。海淀区建立的三个标准可供参考:一是校本课程审议标准。审议标准包括:课程理念注重联系实际,课程目标突出能力发展,课程内容突出系列完整,课程实施凸显深度参与。二是摸索精品课程的“十有”指标,即有课程标准、有课程目标、有课程内容、有教学实施、有课程评价、有课程教材、有专业教师、有固定课时、有课程资源、有课堂范例以及有示范推广价值。三是衡量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课程建设标准,包括:课程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研发;学生核心素养和学校课程建设发生关联;每一门课程支撑学生核心素养。
当前,课程建设正在走向素养化、精品化和整体优化。整体优化是课程建设的路径选择,核心素养是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精品课程是课程建设的实践策略。致力于中小学精品课程建设,就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知识内涵丰富、能力拓展突出、情感体验深刻,能够引领思想行动、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精品课程。这展现了课程发展的美好前景,而教育的机会寓于课程之中,这依赖于区域和学校课程管理对策的落实和不断更新。
编辑 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