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近年来高考命题特点的发展趋势,结合今年福建省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中思想政治课在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由于最后冲刺阶段,各地模拟试卷铺天盖地,很多学生忽视了教材,陷入了题海而不能自拔,往往让自己陷入“死地”。基础薄弱是百病之源,是制约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越是基础知识就越具有决定意义,越是基础知识就越有区分度。”因此,扎实搞好基础知识是高考复习的关键。后期复习要做到:细读教材力求全面,记忆主干突出重点,依据考纲找出盲点,归纳考点构建体系。这一遍对于教材的记忆,理解都要上升一个层次,在能力上要有所提升,在考试中要有更高、更广的视野。为避免厌倦情绪,最好把知识转化为问题,采取回忆式复习,想的起来的就不用再看,想不起来的要重点复习;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原理内容,消除对知识似是而非的感觉,不留下知识死角;要把杂乱的知识理顺,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打破题,课,单元的局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运用客观知识体系驾驭微观材料,审视题目的能力。
二、强化热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
政治学科学生在冲刺阶段复习中应注意强化热点、专题的训练。不回避热点问题,这是历年政治试题的一个特点,也是文综试题的切入点。在最后阶段复习中,学生在着重关注社会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等有关知识加以分析和评价。例如加强以下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物价问题、住房问题、分配问题、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十二五”规划、自主创新、低碳经济、粮食安全问题;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西部大开发10周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中央一号文件等,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效热点要高度关注。在复习中必须进一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热点问题的分析,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会理解,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创新。
三、正確利用考前的各地模拟试题,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每年高考,试题都会让人感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高考前,老师都会想法设法弄来各地的高考模拟试卷,每一份都难以割舍,一般都要下发给学生做,不做就不放心。一定的训练对提高做题能力很有必要,但关键是如何发挥模拟题的更大的“价值”。那么,要发挥模拟试题的更大“价值”,那就要求学生要有选择利用各地模拟试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各地模拟试题进行汇总,注意分析总结哪些是高频率的考点,同时,还要梳理哪些是各地模拟试题盲区的知识点,然后进行重点练习和备考。这样既不会浪费时间,又能抓住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发挥模拟试题的更大“价值”。
四、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
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设问角度是千变万化的,要教会学生审题要仔细:对似曾相识的“熟题”的审查不要凭印象,注意它的细节变化;对于新颖的题要有耐心,多读几遍,往往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注意分析题目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注意范畴,主体,角度,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注意区别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防止隐性信息被忽略形成审题缺漏。答题要注意层次、主次、结构,要全面、规范。
五、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扮演多种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应该如何进行,是一个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探索的问题。面对新课程新理念,首先应该转变的是教师自己。教师要学会扮演好多种角色: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当好“导演”;要全面把握考纲、教材,研究高考试题,当好“学者”;还要关注生活、研究重大时政,当好“观察家”;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暴露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习题训练、习惯培养,当好“医生”。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时学习 、时时反思,不断提高高考最后阶段复习的质量。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由于最后冲刺阶段,各地模拟试卷铺天盖地,很多学生忽视了教材,陷入了题海而不能自拔,往往让自己陷入“死地”。基础薄弱是百病之源,是制约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越是基础知识就越具有决定意义,越是基础知识就越有区分度。”因此,扎实搞好基础知识是高考复习的关键。后期复习要做到:细读教材力求全面,记忆主干突出重点,依据考纲找出盲点,归纳考点构建体系。这一遍对于教材的记忆,理解都要上升一个层次,在能力上要有所提升,在考试中要有更高、更广的视野。为避免厌倦情绪,最好把知识转化为问题,采取回忆式复习,想的起来的就不用再看,想不起来的要重点复习;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原理内容,消除对知识似是而非的感觉,不留下知识死角;要把杂乱的知识理顺,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打破题,课,单元的局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运用客观知识体系驾驭微观材料,审视题目的能力。
二、强化热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
政治学科学生在冲刺阶段复习中应注意强化热点、专题的训练。不回避热点问题,这是历年政治试题的一个特点,也是文综试题的切入点。在最后阶段复习中,学生在着重关注社会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等有关知识加以分析和评价。例如加强以下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物价问题、住房问题、分配问题、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十二五”规划、自主创新、低碳经济、粮食安全问题;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西部大开发10周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中央一号文件等,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效热点要高度关注。在复习中必须进一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热点问题的分析,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会理解,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创新。
三、正確利用考前的各地模拟试题,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每年高考,试题都会让人感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高考前,老师都会想法设法弄来各地的高考模拟试卷,每一份都难以割舍,一般都要下发给学生做,不做就不放心。一定的训练对提高做题能力很有必要,但关键是如何发挥模拟题的更大的“价值”。那么,要发挥模拟试题的更大“价值”,那就要求学生要有选择利用各地模拟试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各地模拟试题进行汇总,注意分析总结哪些是高频率的考点,同时,还要梳理哪些是各地模拟试题盲区的知识点,然后进行重点练习和备考。这样既不会浪费时间,又能抓住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发挥模拟试题的更大“价值”。
四、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
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设问角度是千变万化的,要教会学生审题要仔细:对似曾相识的“熟题”的审查不要凭印象,注意它的细节变化;对于新颖的题要有耐心,多读几遍,往往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注意分析题目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注意范畴,主体,角度,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注意区别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防止隐性信息被忽略形成审题缺漏。答题要注意层次、主次、结构,要全面、规范。
五、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扮演多种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应该如何进行,是一个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探索的问题。面对新课程新理念,首先应该转变的是教师自己。教师要学会扮演好多种角色: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当好“导演”;要全面把握考纲、教材,研究高考试题,当好“学者”;还要关注生活、研究重大时政,当好“观察家”;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暴露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习题训练、习惯培养,当好“医生”。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时学习 、时时反思,不断提高高考最后阶段复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