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学教育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国学,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的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关键词]小学;国学阅读;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12-02
近年来,我国兴起国学热,国学教育在各地小学蓬勃发展。国学阅读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能够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增加语文积累尤其是古文积累,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国学阅读的乐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想让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喜欢国学,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国学阅读的乐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学生进行国学阅读的第一阶段。实际上,国学中的很多故事能够承担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任,让学生乐于阅读国学,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例如,国学故事中的“子欲养而亲不待”“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母熊护子”“舜的故事”“老汉粘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鹿乳奉亲”等,这些故事有的生动有趣;有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有的富有童话色彩,儿童兴趣浓厚。因此,在国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讲生动有趣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读一读国学经典原文,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相反,如果教师不注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只是让学生进行枯燥的阅读和背诵,学生是不会乐于接受这些国学经典的,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国学阅读兴趣的激发,让学生爱上国学。
二、让学生朗读国学经典,复述作品大意
国学经典中有很多的字要么是小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的生僻字,要么是多音多义字。由于小学生缺乏知识积累,往往不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地阅读,更不要说有感情地朗读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来弄懂这些字的读音,还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大意,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复述作品的大意。
“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上面的文字是《孟母断机》的原文。其中有些文字让小学生准确地朗读出来是比较难的。例如,生僻字“仉”“吾”,多音字“教”“长”等。要想让学生读懂作品,了解作品大意,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清它们的正确读音和意义。同时,有些句子虽然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但涉及古汉语的一些语法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没有必要对学生们进行传授,可以通过浅显易懂地讲授,让学生明白大意,理解全文的意思,体会孟母和孟子的感情变化,这样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环节的知识传授,那么学生的朗读一开始就是错的,或者对文意一知半解,根本谈不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了,复述作品的大意也成了空話。
三、让学生阅读国学作品,归纳事件梗概
在阅读国学作品时,要重视归纳故事的梗概。所谓归纳就是去粗存精的一个分析过程。这对于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国学作品,归纳事件梗概。例如,《舜的故事》全文很长,但是可以通过归纳概括为下面的故事梗概:舜是黄帝的后代,自幼在历山一带以耕田、打渔为生,因其勤劳智慧、孝名远扬,深受当地人民爱戴。舜的家世非常不幸,多次受到亲人的迫害,但他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爱护弟弟。舜即帝位后,惩罚奸佞,举贤任能。任用被他处死的鲧的儿子禹来治理洪水,禹不辞劳苦,兢兢业业。最后舜将帝位禅让给了禹。他的一生,是仁孝开明的一生,对中华民族淳厚民风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通过分析人物行为,理清人物关系,指导学生把一篇几千字的长篇文章归纳成不足两百字的故事梗概,虽然生动性不如原文,但能很好地训练学生对国学作品的综合概括能力,从而为学生整体理解全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感受。在上述概括故事梗概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因此,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一些环环相扣的小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感受。例如:
(1)当舜小时候受到盲父、继母、弟弟的迫害时,你的心里充满了什么感情?(同情)
(2)当舜不计前嫌,依然孝顺双亲、爱护弟弟的时候,你又涌现出什么感情?(崇敬)
……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个又一个前后相连的小问题,既让学生温习了“舜的故事”,理解了故事里面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又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四、诵读优秀的国学诗歌,注意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诗歌是国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学习优秀的诗歌,应该在反复诵读中逐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流露的感情,而不能单靠教师的讲解。为了读通读顺,教师要引导学生大体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语,想象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例如,《清平乐·村居》,读上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茅檐”“溪上”“青草”等词语,想象江南农村景象的清新秀丽;读下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大儿子在溪东的豆地里除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他们会想些什么呢?而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的篇幅。同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朗读,谈谈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形象:从“喜”字感受到父母对调皮的小儿子不是讨厌,而是喜欢;一个“卧”字用得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饶有情趣。
更重要的是,诵读国学诗歌的时候,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就是教师要提示学生掌握读好每句的节奏。如本词中的节奏应该是这样的:“茅檐 / 低小。溪上 / 青青草。醉里 / 吴音 / 相媚好。白发 / 谁家翁媪。大儿 / 锄豆溪东。中儿 / 正织鸡笼。最喜 / 小儿无赖,溪头 / 卧剥莲蓬。”
课堂教学中,学生反复诵读,心中描绘着自己所想象的美景和人物形象,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悟词的意境美,最后有节奏地诵读,把自己所感悟到的意境表现出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古往今来,国学经典都承担着社会教化的重要使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多思考,勤思考,完成国学的重要使命,有效发挥国学的价值导向作用,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责编 蓝祝丹)
[关键词]小学;国学阅读;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12-02
近年来,我国兴起国学热,国学教育在各地小学蓬勃发展。国学阅读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能够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增加语文积累尤其是古文积累,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国学阅读的乐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想让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喜欢国学,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国学阅读的乐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学生进行国学阅读的第一阶段。实际上,国学中的很多故事能够承担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任,让学生乐于阅读国学,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例如,国学故事中的“子欲养而亲不待”“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母熊护子”“舜的故事”“老汉粘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鹿乳奉亲”等,这些故事有的生动有趣;有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有的富有童话色彩,儿童兴趣浓厚。因此,在国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讲生动有趣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读一读国学经典原文,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相反,如果教师不注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只是让学生进行枯燥的阅读和背诵,学生是不会乐于接受这些国学经典的,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国学阅读兴趣的激发,让学生爱上国学。
二、让学生朗读国学经典,复述作品大意
国学经典中有很多的字要么是小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的生僻字,要么是多音多义字。由于小学生缺乏知识积累,往往不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地阅读,更不要说有感情地朗读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来弄懂这些字的读音,还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大意,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复述作品的大意。
“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上面的文字是《孟母断机》的原文。其中有些文字让小学生准确地朗读出来是比较难的。例如,生僻字“仉”“吾”,多音字“教”“长”等。要想让学生读懂作品,了解作品大意,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清它们的正确读音和意义。同时,有些句子虽然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但涉及古汉语的一些语法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没有必要对学生们进行传授,可以通过浅显易懂地讲授,让学生明白大意,理解全文的意思,体会孟母和孟子的感情变化,这样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环节的知识传授,那么学生的朗读一开始就是错的,或者对文意一知半解,根本谈不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了,复述作品的大意也成了空話。
三、让学生阅读国学作品,归纳事件梗概
在阅读国学作品时,要重视归纳故事的梗概。所谓归纳就是去粗存精的一个分析过程。这对于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国学作品,归纳事件梗概。例如,《舜的故事》全文很长,但是可以通过归纳概括为下面的故事梗概:舜是黄帝的后代,自幼在历山一带以耕田、打渔为生,因其勤劳智慧、孝名远扬,深受当地人民爱戴。舜的家世非常不幸,多次受到亲人的迫害,但他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爱护弟弟。舜即帝位后,惩罚奸佞,举贤任能。任用被他处死的鲧的儿子禹来治理洪水,禹不辞劳苦,兢兢业业。最后舜将帝位禅让给了禹。他的一生,是仁孝开明的一生,对中华民族淳厚民风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通过分析人物行为,理清人物关系,指导学生把一篇几千字的长篇文章归纳成不足两百字的故事梗概,虽然生动性不如原文,但能很好地训练学生对国学作品的综合概括能力,从而为学生整体理解全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感受。在上述概括故事梗概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因此,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一些环环相扣的小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感受。例如:
(1)当舜小时候受到盲父、继母、弟弟的迫害时,你的心里充满了什么感情?(同情)
(2)当舜不计前嫌,依然孝顺双亲、爱护弟弟的时候,你又涌现出什么感情?(崇敬)
……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个又一个前后相连的小问题,既让学生温习了“舜的故事”,理解了故事里面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又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四、诵读优秀的国学诗歌,注意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诗歌是国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学习优秀的诗歌,应该在反复诵读中逐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流露的感情,而不能单靠教师的讲解。为了读通读顺,教师要引导学生大体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语,想象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例如,《清平乐·村居》,读上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茅檐”“溪上”“青草”等词语,想象江南农村景象的清新秀丽;读下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大儿子在溪东的豆地里除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他们会想些什么呢?而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的篇幅。同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朗读,谈谈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形象:从“喜”字感受到父母对调皮的小儿子不是讨厌,而是喜欢;一个“卧”字用得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饶有情趣。
更重要的是,诵读国学诗歌的时候,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就是教师要提示学生掌握读好每句的节奏。如本词中的节奏应该是这样的:“茅檐 / 低小。溪上 / 青青草。醉里 / 吴音 / 相媚好。白发 / 谁家翁媪。大儿 / 锄豆溪东。中儿 / 正织鸡笼。最喜 / 小儿无赖,溪头 / 卧剥莲蓬。”
课堂教学中,学生反复诵读,心中描绘着自己所想象的美景和人物形象,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悟词的意境美,最后有节奏地诵读,把自己所感悟到的意境表现出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古往今来,国学经典都承担着社会教化的重要使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多思考,勤思考,完成国学的重要使命,有效发挥国学的价值导向作用,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责编 蓝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