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果我们重视它并教育得法,便能够弥补学生的心理缺陷,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我们应该重视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开展起来,让本应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回到“育人为本”的层面上来,这正是我们今后需要更加努力的。
【关键词】学生人格 心理 健康 教育
我们班曾有位叫张冉冉的同学,有一次,轮到他值日,他擦完黑板问我:黑板擦放到什么地方?别人不下指令,他连黑板擦放到哪里都不知道!经过多方面的调查,我发现他有明显的心理缺陷。他来自城区,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上幼儿园,害怕被别人拐了,不许离亲人半步,读小学,害怕吃人亏,不和任何同学来往。上初中,又怕累坏了孩子,家长怂恿孩子不做作业,买支铅笔,也由他母亲陪着,孩子要绿色的,母亲偏要买红色的,理由是掉了好找。在家上厕所,孩子小便小到马桶外面,他母亲教孩子一个“好办法”,让他像女孩子一样坐在马桶上小便,这样,小便就不会溅到地砖上了。每次吃饭,菜都由母亲夹,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都由母亲决定。要装饭由母亲盛,吃多少母亲说了算。上初中还是他母亲搂着睡。孩子变得非常胆小,什么事都逃避,怕和人接触,没有一点主见,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十六七岁还幼稚得像个小小孩。他母亲口口声声夸自己如何爱孩子,她这种爱的方式连动物都不如,她把孩子的生存能力剥夺得干干净净,把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变成了玩偶。
还有个学生,他的平时表现很好,见到老师很热情,主动打招呼,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什么道理都懂,上课很守规矩,不和老师捣乱,老师布置任务也能积极完成,和同学处得也不错。有一回,和一位同学不知道怎么玩恼了,我还站在旁边,抱起同学的书从三楼窗口扔了下去,这样还不解恨,连同学的小课桌也搬起来摔了下去。提起凳子就向同学头上砸,我连忙冲上去制止,他握起拳头就要和我动手,幸亏被同学们一起拉住。事后,他又后悔得不得了,表示永远不再犯了,还主动向老师和同学承认错误。但是冲动起来,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他这种心理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最后很可能会走上犯罪道路。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他的《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对美国现行的教育表示极为不满,他把学生的人格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尔波特,在他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回答了什么是人格,人格就是“真实的人”,“人格是人是什么和做什么,人格存在于行动的后面,在个人的内部”,那么,我们初中学生有怎样的人格呢?上述两种也应该属于明显不健康的人格:其一,易冲动,控制不住自己,暴躁,常发生暴力冲突,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其二,自卑,行动退缩,依赖他人,特别胆小,对生活采取逃避态度。
塑造一个人的人格是艰难的,但我们的学生不是成人,他们的人格是在形成过程中,却是可塑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教育得法,是能弥补学生的心理缺陷,培养出健康的人格。
塑造人格不能只局限于教室,讲大道理,我经常带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各样有益的活动,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呼吸些新鲜空气。我带学生到淮阴县码头镇,参观韩信故里。韩信是有名的大英雄,我们的学生正处在崇拜英雄的年龄,来到胯下桥前,学生不懂,我向他们解释,胯就是裤裆,韩信曾经从一个屠夫儿子的裤裆下钻过去,学生一片哗然。我讓学生们讨论,什么样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家最后得出结论:那些一时冲动,意气用事的人,永远成不了英雄,英雄必须承受委屈,忍别人所不能忍。能受大辱的人,才能行大事。否则,不过是匹夫。如果当年韩信和屠夫的儿子大打出手,两败俱伤,如何能成就后来的一番伟业。
塑造学生的人格,靠个别教师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家长、学校,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我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我多次和张冉冉的母亲讨论怎样才叫爱孩子,张冉冉母亲的观念在我耐心说服下有了彻底的转变,她积极配合我的工作,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由,孩子的事由孩子做主。张冉冉现在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买菜烧饭,洗衣拖地,家务样样能干,课余在一家公司里做导游,带游客到天南地北,夸夸其谈。他母亲也像换了一个人,由孩子依赖她,变成她依赖孩子。我们学校也很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每周开设劳动课,每学期开设劳动周,这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还积极开展文体活动,让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没有很好地总结,更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本应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其实还没有完全回到“育人为本”的层面,还多少有点盲目性,很多时候都没有充分认识和重视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更没有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开展起来。这难道不是我们今后需要更加努力的吗。
【参考文献】
[1]陈仲庚. 人格心理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9)1:61-63,285-286,288-291.
【关键词】学生人格 心理 健康 教育
我们班曾有位叫张冉冉的同学,有一次,轮到他值日,他擦完黑板问我:黑板擦放到什么地方?别人不下指令,他连黑板擦放到哪里都不知道!经过多方面的调查,我发现他有明显的心理缺陷。他来自城区,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上幼儿园,害怕被别人拐了,不许离亲人半步,读小学,害怕吃人亏,不和任何同学来往。上初中,又怕累坏了孩子,家长怂恿孩子不做作业,买支铅笔,也由他母亲陪着,孩子要绿色的,母亲偏要买红色的,理由是掉了好找。在家上厕所,孩子小便小到马桶外面,他母亲教孩子一个“好办法”,让他像女孩子一样坐在马桶上小便,这样,小便就不会溅到地砖上了。每次吃饭,菜都由母亲夹,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都由母亲决定。要装饭由母亲盛,吃多少母亲说了算。上初中还是他母亲搂着睡。孩子变得非常胆小,什么事都逃避,怕和人接触,没有一点主见,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十六七岁还幼稚得像个小小孩。他母亲口口声声夸自己如何爱孩子,她这种爱的方式连动物都不如,她把孩子的生存能力剥夺得干干净净,把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变成了玩偶。
还有个学生,他的平时表现很好,见到老师很热情,主动打招呼,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什么道理都懂,上课很守规矩,不和老师捣乱,老师布置任务也能积极完成,和同学处得也不错。有一回,和一位同学不知道怎么玩恼了,我还站在旁边,抱起同学的书从三楼窗口扔了下去,这样还不解恨,连同学的小课桌也搬起来摔了下去。提起凳子就向同学头上砸,我连忙冲上去制止,他握起拳头就要和我动手,幸亏被同学们一起拉住。事后,他又后悔得不得了,表示永远不再犯了,还主动向老师和同学承认错误。但是冲动起来,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他这种心理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最后很可能会走上犯罪道路。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他的《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对美国现行的教育表示极为不满,他把学生的人格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尔波特,在他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回答了什么是人格,人格就是“真实的人”,“人格是人是什么和做什么,人格存在于行动的后面,在个人的内部”,那么,我们初中学生有怎样的人格呢?上述两种也应该属于明显不健康的人格:其一,易冲动,控制不住自己,暴躁,常发生暴力冲突,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其二,自卑,行动退缩,依赖他人,特别胆小,对生活采取逃避态度。
塑造一个人的人格是艰难的,但我们的学生不是成人,他们的人格是在形成过程中,却是可塑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教育得法,是能弥补学生的心理缺陷,培养出健康的人格。
塑造人格不能只局限于教室,讲大道理,我经常带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各样有益的活动,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呼吸些新鲜空气。我带学生到淮阴县码头镇,参观韩信故里。韩信是有名的大英雄,我们的学生正处在崇拜英雄的年龄,来到胯下桥前,学生不懂,我向他们解释,胯就是裤裆,韩信曾经从一个屠夫儿子的裤裆下钻过去,学生一片哗然。我讓学生们讨论,什么样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家最后得出结论:那些一时冲动,意气用事的人,永远成不了英雄,英雄必须承受委屈,忍别人所不能忍。能受大辱的人,才能行大事。否则,不过是匹夫。如果当年韩信和屠夫的儿子大打出手,两败俱伤,如何能成就后来的一番伟业。
塑造学生的人格,靠个别教师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家长、学校,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我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我多次和张冉冉的母亲讨论怎样才叫爱孩子,张冉冉母亲的观念在我耐心说服下有了彻底的转变,她积极配合我的工作,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由,孩子的事由孩子做主。张冉冉现在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买菜烧饭,洗衣拖地,家务样样能干,课余在一家公司里做导游,带游客到天南地北,夸夸其谈。他母亲也像换了一个人,由孩子依赖她,变成她依赖孩子。我们学校也很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每周开设劳动课,每学期开设劳动周,这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还积极开展文体活动,让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没有很好地总结,更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本应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其实还没有完全回到“育人为本”的层面,还多少有点盲目性,很多时候都没有充分认识和重视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更没有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开展起来。这难道不是我们今后需要更加努力的吗。
【参考文献】
[1]陈仲庚. 人格心理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9)1:61-63,285-286,28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