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s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应用型物流人才为主要目标。本文基于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在新型物流人才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并提出了该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107-04
  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成为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物流业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与物流业的发展相适应,物流人才也随之成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高职院校是物流人才的主要输出渠道,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从我国物流人才需求情况来看。我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对物流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根据相关部门预测,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物流业每年平均需新增加物流从业人员100~105万,其中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占15%~25%。而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技能型人才不到1%。要改变这种人才结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就应该以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应用型物流人才为主要目标,本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为出发点,满足高速发展的物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其次,从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现状来看,由于起步较晚,尽管已有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由于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室建设不完善、师资缺乏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普遍实践能力较低,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因此,出现了物流人才需求量大,但毕业生就业情况又不理想的矛盾状态。
  要解决这一矛盾,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就应该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由于形式多样、实验环境逼真,可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设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缺乏系统性研究,实践教学方案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以系统的观点,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新型物流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应以符合社会需求为准则,因此,首先必须明确新型物流人才的能力需求情况。当前,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本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
  第一层次为基本能力,是指学生为适应不同行业或职业的需要所需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等;第二层次为专项能力,是指学生在不同的物流岗位对各种物流业务的处理能力,包括采购业务处理能力、运输与配送管理能力、仓储管理能力、物流信息系统应用能力、货代业务处理能力、快递业务处理能力等;第三层次为综合能力,它不是专项能力的简单相加,是基本能力与专项能力融合后对物流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物流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要熟悉物流某个环节或相邻环节的业务流程、业务管理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能够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所承担的物流任务,并能与相邻的环节密切配合,实现高效无缝对接,保证物流运作效率。
  (二)“三段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根据高职三年制教育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可以构建为“三段式”,即专业认知阶段→仿真模拟阶段→顶岗实习阶段。
  专业认知阶段 专业认知阶段强调学生对物流专业的认知和对自身的认知,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物流专业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指明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深入企业或行业参观调研,或者通过邀请企业人员、历届优秀毕业生到校内开展座谈、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更清楚的认识,明确将要从事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明确今后的专业学习内容和目的。同时,通过职业素质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我,让学生在明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所需职业素质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学生对专业和自我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每位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期规划,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指明方向。此阶段实践任务可以安排在专业技术课程开始阶段,以第一学期为宜。
  仿真模拟阶段 仿真模拟阶段是在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巩固,通过仿真模拟训练,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工作内容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阶段所要实践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采购业务处理、运输与配送管理、仓储管理、货代业务处理以及快递业务处理等等。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采用真实企业案例分析、学习软件模拟操作、模拟项目操作演练以及参加各种物流竞赛等方式来进行。此阶段可根据专业课程开设的顺序,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
  顶岗实习阶段 顶岗实习阶段是以校外物流企业为主要实践场所,通过深入企业一线顶岗操作,锻炼学生综合处理物流业务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该阶段又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统一安排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开展实训。要求学生以工学结合的形式去实习,直接参与企业所分配的岗位工作。通过该阶段的实践,学生能掌握实习岗位的职责,熟悉该岗位的工作流程,并基本能独立操作该岗位工作任务。这个步骤适合安排在第五学期。第二步,以双向选择为原则,有能力自己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可以深入自己感兴趣的企业顶岗实习,暂时没有能力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实训场所。在此阶段,学生参与企业的正常工作,充当企业的员工,与正式就业挂钩。该阶段应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联系,要求学生在顶岗操作过程中,为毕业设计搜集资料,撰写具有实际意义的毕业论文。该阶段适合安排在第六学期。   具体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下页图1所示。
  (三)相关实践课程设置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应在已构建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新型物流人才的能力需求来设置。具体所设置的课程以及相应的课程内容、时间安排等见下页表1。
  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措施
  实践教学体系能否高质量地实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能否通过实践教学全面提升物流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下三条保障措施的建设至关重要。
  (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实践教学的质量高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懂得物流企业的总体运作。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且大部分专业教师未经过正式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总体水平偏低,仅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现象比较普遍。
  要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校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鉴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缺乏的普遍现状,高职院校应设立一定的机制,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学习锻炼,使专业教师朝着“双师型”方向发展。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以“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为目标,深入推进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按照教师的专业分工,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实践。通过企业实践,使专业教师了解物流岗位职业要求,培养专业教师的岗位实践能力,以此提高实训指导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审等方面对“双师型”教师有所倾斜,以此鼓励校内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提升综合教学水平。同时,应经常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掌握物流行业的发展动态。并且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校际交流,甚至可以出国观摩学习,以此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校外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除了加强校内教师队伍建设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在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指导任务。兼职教师以物流企业一线的管理人员为主,以他们较强的工作岗位实践操作能力来弥补校内指导教师的不足,以此发挥兼职教师的互补作用。同时,也可以聘请一些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为学生开设讲座、开展座谈交流等活动,可以使学生从更高层面了解物流专业和物流行业,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深化学生对物流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由于理念和经费等问题,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加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也是开展物流管理专业有效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包括两方面:
  校内物流实训室建设 校内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应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应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满足学生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的需求。硬件系统以仓储作业和配送作业应用为主,贯穿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的设备有货架、托盘、叉车、分拣系统和输送系统等;软件系统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础业务运作为例,模拟入库、出库、在库管理以及车辆调度等业务环节开展操作演练,软件内有一定数据存在,为模拟教学创造逼真环境。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购置国际货代报关软件、连锁经营管理系统等,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好的平台。在当前普遍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高职院校首先应重视校内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明确实训室对于培养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性,力所能及地规划和建设物流实训室。同时,也可以与其他院校合作,互用彼此的实训室,达到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
  校外物流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当前大力提倡的校企合作的主要途径之一,专业学生不仅要在校内实训场所进行模拟仿真操作,更需要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真实岗位操作。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参观学习、顶岗操作,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物流,才能在真实的工位岗位氛围里得到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选择合适的相关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从认知到体验到顶岗的实训步骤,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社会声誉好的当地或邻近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从物流管理专业角度来看,一般可以选择的企业有大型的配送中心、连锁经营超市、国际货代企业以及快递公司等。必须注意的是,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初期建设,更要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后期管理。必须要有一定的管理机制,促使院校与实训企业之间能够有长期的联系与合作。
  (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考核机制建设
  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涉及的因素较多,因此管理较难。高职院校应从实际出发,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改革原有的考核机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首先,应对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要求,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其次,应对原有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做出调整。实践教学应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改变传统的理论笔试考核方式,从校内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以及小组组长和学生自评等多方位对学生实训前、实训中和实训后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以此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总之,实践教学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物流人才的主要环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基于新型物流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物流行业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燕.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王玉侠.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
  [3]陈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J].黄山学院学报,2012(12).
  (责任编辑:付安莉)
其他文献
摘要:任务导向法源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但更强调任务的导向和调控作用。通过对“激光技术基础”的任务导向教学实践,介绍了专业基础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探讨了专业基础课程任务导向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进一步深化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任务导向法;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28-03  2
【正】 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的鲁东南新兴沿海开放城市日照市,是联结欧亚大陆的中国东端的一个重要桥头堡。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短短5年间,日照市从加快
摘要:分析了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结果表明:以GMP仿真实训中心为平台,实验与技能鉴定一体化的教学内容能与就业岗位有效衔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SOP 标准作业程序教学法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技术技能;企业化实验考核模式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
摘要:德育课堂是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主渠道之一,但是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改变德育教师观念和创新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因此,应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反思,探讨以“哲学与人生”总领德育课堂的新思路、新方法,从价值观引领、方法论指导、珍惜“高峰经验”、拓展生命深度等几个方面创新现代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哲学与人生  中图分类号:
突破传统的油气成因理论,研究深层油气和非生物气形成的基础科学问题.地球深部有机质演化涉及两个基本过程:①初始复杂有机质经热解作用向简单有机质转化;②初始低分子量含碳
如何建立起长效稳价的机制,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持续增长,仍亟待研究解决。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业生产与价格总水平关系的理论分析,揭示我国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内在机制,进而寻求保
分析了目前中国酒店业人力资源及酒店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正>由胡博仲主编的《油田原油含水测量》一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根据油田原油含水分析技术现状和计量要求来编写的。全书分为十章,简要介绍了原油含水仪的分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