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与反流高敏感患者食管功能检查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到2016年之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同时行胃镜,24小时多通路腔内阻抗pH联合监测和高分辨食管内压力联合阻抗测定检查的患者;选出非糜烂性反流病和反流高敏感患者;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111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和92例反流高敏感患者参与研究.非糜烂性反流病和反流高敏感患者患者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值分别为15.3±8.9和19.3±23.3mmHg(P=0.122);完整松弛压分别为7.5±4.8和7.9±5.2mmHg(P=0.458);无效食管动力比率分别为49.5%和41.3%(P=0.045);食管断裂蠕动比率分别为5.4%和9.8%(P=0.235);食管裂孔疝患比率分别为9.0%和8.6%(P=0.938);食团完全传输时间分别为6.3±1.3和6.5±1.3秒(P=0.119);食团完全传输率分别为76.1±33.0%和73.1±32.0%(P=0.224);总食团暴露时间分别为2.5±2.1%和1.5±1.1%(P<0.001),近端酸反流次数分别为13.2±10.5和9.7±8.9次(P=0.011);远端酸反流次数分别为25.3±15.8和13.4±11.2次(P<0.001);远端非酸反流次数分别为19.5±14.9和25.1±15.2次(P=0.009).结论 非糜烂性反流病组患者食团暴露时间,近端和远端酸反流次数明显多于反流高敏感组患者.反流高敏感组患者远端非酸反流次数明显多于非糜烂性反流病组患者.内镜检查正常的患者应该完善高分辨食管内压力联合阻抗测定和24小时多通路腔内阻抗pH联合监测检查以采取对应的治疗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