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乔纳森·卡勒的《结构主义诗学》是论述结构主义文论的经典著作,但学界对其研究尚很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其以“文学能力”为核心的程式化阅读的分析,指出其独创性与开放性。
关键词: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文学能力;程式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09-01
在结构主义诸家中,卡勒的独特性在于,他“将注意力投向阅读活动,试图说明我们如何读出文本的意义,说明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究竟建立在哪些阐释过程的基础之上”①。在《结构主义诗学》“前言”中,他说:“文学的读者,通过与文学作品的接触,也内省地把握了各种符号程式,从而能够将一串串的句子读作具有形式和意义的一首一首的诗或一部一部的小说。文学研究与具体的阅读和讨论不同,它应该致力于理解那些使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程式。”②卡勒把这种“内省地把握了各种符号程式”以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直接称为“文学能力”,它是巴尔特所谓“分割和明确表达”的前提,正是这种能力使文学结构处于“不断的构造和再构造的过程之中”③。
与索绪尔之“语言”与“言语”相似,乔姆斯基提出“能力”与“表现”,前者是规则,后者是行为,这对卡勒之“文学能力”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卡勒说:“谈论语句的结构,其中必然包含赋予该语句以结构的内化了的语法。”“文学能力”便是这种“语法”能力,正是它把“意识到和未意识到的知识储存运用于这项交流行为之中”④,并把语言序列转变为文学结构与文学意义。在此,卡勒进行了一番颇具“接受美学”色彩的论述:“把文本当作文学来阅读,绝不是让人的头脑变成一张白纸,预先不带任何想法去读;他事先对文学话语如何发挥作用一定心中有数,知道从文本中寻找什么,他必须把这种不曾明言的理解带入阅读活动。”⑤他继续说:“诗只应被看作言语,它之所以有意义,乃针对读者吸收内化了的某种阅读程式系统而言。如果别的程式介入起作用,它的潜在意义范畴就会不同。”⑥但卡勒无意于建设接受美学,他的立足点仍然是结构主义:卡勒论述中的“读者”代表的并非具体阅读活动中的某一个体,而代表着阅读活动中的普遍个体,这与结构主义者对作品的关注也是一致的:关注的是群体作品,并对其进行系统性分析。卡勒借巴尔特的表述说得更加明确:“结构主义诗学的任务,应该是将之所以产生文学效果的那个潜在的系统揭示出来。”⑦也就是说,其关注的还是文学的形式基础,而不是文学的接受效果。
那么,为什么卡勒把目光投向阅读活动中的读者,而不是写作活动中的作者呢?卡勒认为,我们“无法把作家的‘自觉艺术’分离出来,加以赞扬,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与其他复杂的人类活动一样,在这里,自觉与不自觉的界限是非常模糊不定的,既无法识辨,也毫无意义”。而“读者赋予文学作品的意义和感受到的效果,观察起来则方便得多。这样,不仅通过考察产生效果的程式和思维活动的种种假设对所述效果的解释能力,而且通过考察它们应用于其他诗作时,对所感受效果的解释能力,上述种种假设就可以得到验证”⑧。卡勒的理由很充分,但我们似乎还值得从思潮方面探讨原因。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西方社会渐渐由人本位取代神本位,而当科技异化、自然破坏、战争灾难纷纷而至,人的主体性受到深刻怀疑,“如果说近代以来的思想主潮是用人来代替神的主体性,那么,福柯的一代则是用无作者思想、无主体地位、无同一性理论来代替人”⑨。由此,巴尔特宣布“作者死了”,作者的主体性陨落之后,读者的主体性便突出了。
由于卡勒把目光投向阅读活动中的读者——把“文学能力”归于读者,他对“程式”的认识则更为开放。卡勒认为,“文学惯例一旦发生了变化,那就会出现不计其数的稀奇古怪的阅读程式,他们或许都起作用,因此我们说,某些作品难以阐释恰恰说明了阅读程式实际上收到某种文化背景的限制……新旧读义的比较能使我们看出整个文学惯例的变迁”。因此,卡勒说:“只要我们构想出合适的程式,任何作品都会变得可以理解。”⑨在此,我们可以读出两个重要信息:第一,卡勒并不认为“程式”具有永恒普遍性,而认为其具有可变性,换句话说,他更关注“程式”的合理性或可接受性。因此,他说:“批评论点能否站得住,完全取决于批评家和读者之间关于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共同看法,这一共同看法正是阅读的程序。”⑩第二,当卡勒提到新旧阅读程式的对比与文学惯例的变迁,就表明由“文学能力”制定的“程式”连接上了文学史,即卡勒已然为一种以由“文学能力”制定的“程式”为核心的文学史观开了头。这是人想起俄国形式主义以陌生化与自动化的更迭为线索的螺旋上升的文学史观,而卡勒已然确认“阅读程式实际上收到某种文化背景的限制”,并认为“文学革命也正是从新的阅读程式取代旧的阅读程式开始的”B11,可见,卡勒理论中的潜在的文学史观颇具意义。
卡勒的程式化阅读理论具有两种价值:快感与最根本的人类活动。卡勒认可德里达等解构主义者的观点,他认为“批评家把注意力集中于可读性与不可读性的游戏上,集中于间隙、沉默、含混的作用上……这种把内容转变为形式,然后再读出形式的游戏而产生的衍义,并非旨在把文本固定,使之归结为一种结构,相反确实为了捕捉到文本的力量”B12,因此,“不解之谜、间隙、闪躲便成为快感和价值之源”B13。这一观点与之前论述“文学能力”时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卡勒认为,“由于结构主义对符号活动的热衷,它对于那些革命性的文本一向持极为开放的态度”,它能使读者易于接受那些最富于挑战性和独创性的文本。那么,为什么说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还指向最根本的人类活动呢?卡勒认为说:“人不仅是具有认识能力的人,而且是具有赋予意义能力的人:赋予事物以意义的动物。文学提供了创造意义的一个实例或意象,但是,这仅仅是它的一半功能。作为虚构,它与现实世界处于一种特殊的关系;它的符号必须由读者完成,重新组织,并引入经验的领域。于是,它便呈现出作为符号的全部不愉快、不确定的属性,而且邀请读者参与意义的产生过程,以便克服、或至少承认这些属性。”B15 卡勒这种以“文学能力”为核心的程式化阅读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与开放性,前者主要体现于“文学能力”这一观点从文本到阅读的视点转移,后者主要体现于“阅读程式”这一观点的可接受性与对文学史观的启发性。总之,卡勒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结构主义文论,并深具意义。
注释:
①(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②(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③(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转引自高建平、丁国旗编:《西方文论经典》(第五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397页
④(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3页
⑤(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页
⑥(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7页
⑦(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0页
⑧(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⑨(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页
⑩(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B11(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页
B12(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7页
B13(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8页
B15(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2页
作者简介:朱兆斌,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
关键词: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文学能力;程式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09-01
在结构主义诸家中,卡勒的独特性在于,他“将注意力投向阅读活动,试图说明我们如何读出文本的意义,说明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究竟建立在哪些阐释过程的基础之上”①。在《结构主义诗学》“前言”中,他说:“文学的读者,通过与文学作品的接触,也内省地把握了各种符号程式,从而能够将一串串的句子读作具有形式和意义的一首一首的诗或一部一部的小说。文学研究与具体的阅读和讨论不同,它应该致力于理解那些使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程式。”②卡勒把这种“内省地把握了各种符号程式”以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直接称为“文学能力”,它是巴尔特所谓“分割和明确表达”的前提,正是这种能力使文学结构处于“不断的构造和再构造的过程之中”③。
与索绪尔之“语言”与“言语”相似,乔姆斯基提出“能力”与“表现”,前者是规则,后者是行为,这对卡勒之“文学能力”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卡勒说:“谈论语句的结构,其中必然包含赋予该语句以结构的内化了的语法。”“文学能力”便是这种“语法”能力,正是它把“意识到和未意识到的知识储存运用于这项交流行为之中”④,并把语言序列转变为文学结构与文学意义。在此,卡勒进行了一番颇具“接受美学”色彩的论述:“把文本当作文学来阅读,绝不是让人的头脑变成一张白纸,预先不带任何想法去读;他事先对文学话语如何发挥作用一定心中有数,知道从文本中寻找什么,他必须把这种不曾明言的理解带入阅读活动。”⑤他继续说:“诗只应被看作言语,它之所以有意义,乃针对读者吸收内化了的某种阅读程式系统而言。如果别的程式介入起作用,它的潜在意义范畴就会不同。”⑥但卡勒无意于建设接受美学,他的立足点仍然是结构主义:卡勒论述中的“读者”代表的并非具体阅读活动中的某一个体,而代表着阅读活动中的普遍个体,这与结构主义者对作品的关注也是一致的:关注的是群体作品,并对其进行系统性分析。卡勒借巴尔特的表述说得更加明确:“结构主义诗学的任务,应该是将之所以产生文学效果的那个潜在的系统揭示出来。”⑦也就是说,其关注的还是文学的形式基础,而不是文学的接受效果。
那么,为什么卡勒把目光投向阅读活动中的读者,而不是写作活动中的作者呢?卡勒认为,我们“无法把作家的‘自觉艺术’分离出来,加以赞扬,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与其他复杂的人类活动一样,在这里,自觉与不自觉的界限是非常模糊不定的,既无法识辨,也毫无意义”。而“读者赋予文学作品的意义和感受到的效果,观察起来则方便得多。这样,不仅通过考察产生效果的程式和思维活动的种种假设对所述效果的解释能力,而且通过考察它们应用于其他诗作时,对所感受效果的解释能力,上述种种假设就可以得到验证”⑧。卡勒的理由很充分,但我们似乎还值得从思潮方面探讨原因。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西方社会渐渐由人本位取代神本位,而当科技异化、自然破坏、战争灾难纷纷而至,人的主体性受到深刻怀疑,“如果说近代以来的思想主潮是用人来代替神的主体性,那么,福柯的一代则是用无作者思想、无主体地位、无同一性理论来代替人”⑨。由此,巴尔特宣布“作者死了”,作者的主体性陨落之后,读者的主体性便突出了。
由于卡勒把目光投向阅读活动中的读者——把“文学能力”归于读者,他对“程式”的认识则更为开放。卡勒认为,“文学惯例一旦发生了变化,那就会出现不计其数的稀奇古怪的阅读程式,他们或许都起作用,因此我们说,某些作品难以阐释恰恰说明了阅读程式实际上收到某种文化背景的限制……新旧读义的比较能使我们看出整个文学惯例的变迁”。因此,卡勒说:“只要我们构想出合适的程式,任何作品都会变得可以理解。”⑨在此,我们可以读出两个重要信息:第一,卡勒并不认为“程式”具有永恒普遍性,而认为其具有可变性,换句话说,他更关注“程式”的合理性或可接受性。因此,他说:“批评论点能否站得住,完全取决于批评家和读者之间关于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共同看法,这一共同看法正是阅读的程序。”⑩第二,当卡勒提到新旧阅读程式的对比与文学惯例的变迁,就表明由“文学能力”制定的“程式”连接上了文学史,即卡勒已然为一种以由“文学能力”制定的“程式”为核心的文学史观开了头。这是人想起俄国形式主义以陌生化与自动化的更迭为线索的螺旋上升的文学史观,而卡勒已然确认“阅读程式实际上收到某种文化背景的限制”,并认为“文学革命也正是从新的阅读程式取代旧的阅读程式开始的”B11,可见,卡勒理论中的潜在的文学史观颇具意义。
卡勒的程式化阅读理论具有两种价值:快感与最根本的人类活动。卡勒认可德里达等解构主义者的观点,他认为“批评家把注意力集中于可读性与不可读性的游戏上,集中于间隙、沉默、含混的作用上……这种把内容转变为形式,然后再读出形式的游戏而产生的衍义,并非旨在把文本固定,使之归结为一种结构,相反确实为了捕捉到文本的力量”B12,因此,“不解之谜、间隙、闪躲便成为快感和价值之源”B13。这一观点与之前论述“文学能力”时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卡勒认为,“由于结构主义对符号活动的热衷,它对于那些革命性的文本一向持极为开放的态度”,它能使读者易于接受那些最富于挑战性和独创性的文本。那么,为什么说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还指向最根本的人类活动呢?卡勒认为说:“人不仅是具有认识能力的人,而且是具有赋予意义能力的人:赋予事物以意义的动物。文学提供了创造意义的一个实例或意象,但是,这仅仅是它的一半功能。作为虚构,它与现实世界处于一种特殊的关系;它的符号必须由读者完成,重新组织,并引入经验的领域。于是,它便呈现出作为符号的全部不愉快、不确定的属性,而且邀请读者参与意义的产生过程,以便克服、或至少承认这些属性。”B15 卡勒这种以“文学能力”为核心的程式化阅读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与开放性,前者主要体现于“文学能力”这一观点从文本到阅读的视点转移,后者主要体现于“阅读程式”这一观点的可接受性与对文学史观的启发性。总之,卡勒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结构主义文论,并深具意义。
注释:
①(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②(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③(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转引自高建平、丁国旗编:《西方文论经典》(第五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397页
④(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3页
⑤(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页
⑥(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7页
⑦(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0页
⑧(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⑨(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页
⑩(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B11(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页
B12(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7页
B13(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8页
B15(美)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2页
作者简介:朱兆斌,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