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三醇预处理对氨基酮戊酸局部外用后裸鼠正常上皮中原卟啉IX含量的影响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卡泊三醇预处理对外用氨基酮戊酸(ALA)后裸鼠正常上皮中原卟啉IX(PpIX)含量的影响。

方法

将36只BALB/C裸鼠随机等分为ALA组和卡泊三醇+ ALA组,卡泊三醇+ ALA组预先外用卡泊三醇软膏3 d,3 d后两组均外敷ALA,此后2 ~ 7 h内每小时每组处死3只小鼠,取背部实验区皮肤组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裸鼠正常上皮组织中PpIX含量,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冰冻切片中PpIX荧光强度及分布。

结果

两组裸鼠外用ALA后2~7 h内皮肤组织PpIX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ALA组PpIX含量与时间无显著相关性(r = 0.451,P = 0.369,),但卡泊三醇+ ALA组PpIX含量与时间呈强相关(r = 0.913,P = 0.011)。ALA组PpIX含量在第5小时达到高峰[(461.24 ± 43.45)ng/g组织],卡泊三醇+ ALA组在第6小时达高峰[(668.88 ± 42.46)ng/g组织],且在2、3、4、5、6、7 h时卡泊三醇+ ALA组PpIX含量明显高于单纯A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冰冻切片显示,PpIX弥漫性分布于裸鼠表皮层和真皮层,卡泊三醇+ ALA组荧光强度在第5~7小时高于ALA组。

结论

卡泊三醇预处理可以提高ALA作用后裸鼠正常上皮中表皮及真皮层内PpIX含量,为临床上卡泊三醇作为局部ALA-PDT的增效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2016年杭州地区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病原型别构成,探讨脑脊液检测在重症HFMD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寻求重症HFMD实验室检查关键指标。方法收集杭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3月至7月288例临床诊断为重症HFMD住院患儿,对上述患儿采集咽拭子进行EV核酸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reverse
期刊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D(CatD)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在不同年龄、不同曝光程度皮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初步探讨CatD在光老化皮肤AGE降解和堆积中的作用。方法15 ~ 20岁、35 ~ 40岁、55 ~ 60岁及75 ~ 80岁患者曝光和非曝光部位皮肤组织,共8组,每组6份。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染法分别检测CatD和AGE在各组皮肤中的表达。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
期刊
目的比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与皮肤科医师对色素痣和脂溢性角化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使用5 094幅色素痣和脂溢性角化病(SK)的皮肤镜图像对CNN网络ResNet-50通过迁移学习进行训练,建立CNN二分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30幅色素痣和30幅SK的皮肤镜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同时,95位经过皮肤镜培训的有经验的皮肤科医师结合临床皮损图片对上述CNN自动分类的60幅皮肤镜图像进行判读。比较二者的
期刊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单用或联合抗真菌药物对游离态及形成生物膜的皮炎外瓶霉凋亡的作用。方法制备皮炎外瓶霉游离态孢子悬液,用改良的96孔板法构建皮炎外瓶霉生物膜。将皮炎外瓶霉游离态孢子和生物膜分别分为单药组(只用抗真菌药物处理)、光动力组(只用光动力处理)和光动力联合药物组(先用光动力处理,再用抗真菌药物处理),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既不用抗真菌药物处理也不用光动力处理),抗真菌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泊沙康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硒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样表现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等分为缺硒组(0.01 mg/kg)、正常硒组(0.25 mg/kg)、过量硒组(3.00 mg/kg)和对照组(0.25 mg/kg),4组小鼠先用缺硒饲料饲养4周后,再分别以缺硒、正常硒、过量硒和正常硒饲料喂养4周。此后,3个致敏组(缺硒组、正常硒组、过量硒组)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样表现。激发期间监测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