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同伴反馈结合的效果以及学生对这一反馈形式的看法。运用写作前后测试、问卷和访谈的数据收集方法,研究发现这一反馈形式与学生写作成绩的提高有密切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师反馈;同伴反馈;高中英语写作
1.研究背景
反馈指的是针对学习者真实表现而后给予的评价与建议(Lewis 2007)。随着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实施,写作这类输出型语言技能受到更多关注,课堂加大了写作教学比重。目前的写作教学方式以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建议的反馈为主,这种方式是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巩固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但教师反馈仅强调了教师的作用,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为主,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兴趣不足,成绩没有起色。因此,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倾听他们的建议,由同学给出反馈是有必要的。然而,反馈本身权威性不强,把握整体的能力欠缺,必须依靠教师反馈的指导,所以,把教师与同伴反馈相结合的反馈形式,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2.文献综述
Keh(1990)把反馈定义为由表达者向受众输入有效信息以修正其观点。它涉及到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与学生。
在教师反馈研究这一领域,国内外近五年关注较多,在核心外语类期刊上的文章研究主题大致分为以下四类:反馈、功能、影响、特征。例如,昊炜(2015)研究了在英语写作修改过程中,教师反馈的焦点与反馈策略之间的交互影响,这种影响较显著;Hargreaves(2014)通过几个典型个案研究发现:教师反馈有助于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2011年,李竞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教师书面反馈,指出直接的校正反馈是其主要特征。
对于同伴反馈,国内研究热度不及国外,但按照研究热点均可分为以下两方面:反馈影响以及对其看法。例如,盖淑华、周小春(2013)运用社会文化观研究,选取二语写作中同伴反馈机制受试者,通过前后对比研究得出:学生写作成绩有显著提高。Man-Kit Lee(2015)调查了大三学生对不同同伴反馈阶段的态度,建议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增加同伴反馈。
尽管前人研究有其意义所在,但存在研究空白:很少有研究关注教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反馈形式,且很少关注英语学习中的某一重要方面。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教师与同伴反馈结合对高中写作教学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其看法。
3.方法论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100名高一文科学生,均来自某县城一所高中。他们分属两个平行班,入学后进行新生英语测试,两班平均分大致相同,其中50名同学在1班,50名同学在2班,他们均由研究者授课。1班设定为实验班,在写作教学中同时接受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2班设定为对照班,仅接受教师反馈。
本研究数据来源主要为:两次高考英语写作测试(前后测)、问卷与访谈。前后测试卷为检测学生写作情况的变化,均涉及旅游话题,须学生30分钟内完成,满分15分。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用以调查教师、同伴反馈结合的作用。它包括30题,1~15是内部影响,16~30是外部影响。访谈主要在实验结束后选取实验班同学依据访谈提纲回答问题。关于数据收集方面,2015年9月初,在1班与2班进行了前测,共收回100份答卷。在这学期内,研究者在1班教授写作课程时,经历教师讲解、学生独立写作、学生互评并发言、教师点评等反馈环节,而在2班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讲评为主。在2016年1月中旬,研究者分别在两班进行了后测考试,共收回100份答卷。实验班同学完成考试后填写问卷,4名同学接受访谈。
研究者参照评卷标准对200份答卷进行批阅,统计成绩。运用SPSS19.0分析其均值、标准差及两场考试的配对样本T检验。问卷同样进行信度、均值、标准差统计。访谈过程录音后由研究者运用录音软件转写并分类统计。
4.结果和讨论
对前测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组数据均值大约在9,标准差在3左右,p(0.927)>0.05,两组对象成绩相近且无显著差异。对后测成绩进行同样分析,实验组均值10.5,高于对照组约1.49分,标准差在3.2左右,p(0.029)<0.05, 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具显著性差异,这一现象与课堂里反馈形式改变有密切关系。如下表所示,双尾T检验概率为0.003,远低于0.05,表明前后测得分有明显的差别,实验组较对照组成绩更好。
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5,整体较为可信。KMO值为0.8,两类变量适合因子分析,两类变量的信度分别为0.82与0.86。对各题得分进行均值计算,最高在第十题,即教学氛围改善;最低在第五题,即对学生写作过程中语篇衔接能力的提升影响不大。对各题进行标准差计算,最大值在第四题,即谋篇布局策略改进层面,不同学生有显著差异;而最小值出现在第五题,即在这一反馈形势下,大多数学生语法能力几乎不能提升。1~15题整体得分均值低于16~30题整体得分均值,即学生认为语言外部方面改善优于语言本身内部方面。1~15题标准差同样低于16~30题,即这一观点受到大多数学生认可。
在接受访谈的四名学生中,三名学生对这一反馈形式有不同程度的喜爱,在英语写作学习动机、兴趣方面有所提升。同时,四名学生不同程度地均从这一反馈形式中受益,80%的同学在“遣词”及写作素材积累方面有所改进,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关注学习主动性问题。针对教师与学生所起的作用方面,他们都认为教师引领大方向,如谋篇布局、语篇衔接等,而同学弥补了教师在细节的疏漏,如词汇、语法等。最后涉及这一反馈形式是否存在问题,75%的学生认为存在同伴反馈效率较低,组内成员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懒散,监督不严等问题,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关注问题,仅被动接受。 5.结论
本文通过对照实验探究了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效果及学生的看法,研究发现:(1)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反馈形式与学生写作成绩的提升有密切关系;(2)反馈结合对语言外部方面提升较大,如学习氛围、动机,但对语言内部方面改善不明显,如写作过程中的语篇衔接;不同学生在谋篇布局策略改进方面有显著差异;(3)多数学生喜爱这一反馈形式,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从这一反馈形式中受益,以词汇、素材积累方面的改进最为显著,他们均认为教师与学生都在其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本研究实验时间较短,实验对象仅限于某一县城中学内,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可能不具代表性。今后研究应进行更为深入的纵向研究,选取更多实验对象以得出更权威的结果。
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教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研究,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有积极意义。同时,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提升英语学习动机,从而使其在改进学习策略、提升英语写作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盖淑华,周小春.2013.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同伴反馈实证研究——社会文化观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36-40.
昊炜.2015.教师反馈焦点与反馈策略对英语写作修改效果的交互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8(2):85-93.
Hargreaves E. 2014.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primary pupils’autonomy: examples of teacher feedback[J]. Educational Research(3): 295-309.
Keh C L. 1990. 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 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J]. ELT Journal(44): 294-394.
Lee M K. 2015. Peer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Investigating junior secondary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interfeedback and intra-feedback[J]. System(55): 1-10.
Lewis M. 2007. Giving feedback in language classes[M].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关键词:教师反馈;同伴反馈;高中英语写作
1.研究背景
反馈指的是针对学习者真实表现而后给予的评价与建议(Lewis 2007)。随着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实施,写作这类输出型语言技能受到更多关注,课堂加大了写作教学比重。目前的写作教学方式以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建议的反馈为主,这种方式是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巩固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但教师反馈仅强调了教师的作用,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为主,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兴趣不足,成绩没有起色。因此,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倾听他们的建议,由同学给出反馈是有必要的。然而,反馈本身权威性不强,把握整体的能力欠缺,必须依靠教师反馈的指导,所以,把教师与同伴反馈相结合的反馈形式,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2.文献综述
Keh(1990)把反馈定义为由表达者向受众输入有效信息以修正其观点。它涉及到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与学生。
在教师反馈研究这一领域,国内外近五年关注较多,在核心外语类期刊上的文章研究主题大致分为以下四类:反馈、功能、影响、特征。例如,昊炜(2015)研究了在英语写作修改过程中,教师反馈的焦点与反馈策略之间的交互影响,这种影响较显著;Hargreaves(2014)通过几个典型个案研究发现:教师反馈有助于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2011年,李竞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教师书面反馈,指出直接的校正反馈是其主要特征。
对于同伴反馈,国内研究热度不及国外,但按照研究热点均可分为以下两方面:反馈影响以及对其看法。例如,盖淑华、周小春(2013)运用社会文化观研究,选取二语写作中同伴反馈机制受试者,通过前后对比研究得出:学生写作成绩有显著提高。Man-Kit Lee(2015)调查了大三学生对不同同伴反馈阶段的态度,建议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增加同伴反馈。
尽管前人研究有其意义所在,但存在研究空白:很少有研究关注教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反馈形式,且很少关注英语学习中的某一重要方面。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教师与同伴反馈结合对高中写作教学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其看法。
3.方法论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100名高一文科学生,均来自某县城一所高中。他们分属两个平行班,入学后进行新生英语测试,两班平均分大致相同,其中50名同学在1班,50名同学在2班,他们均由研究者授课。1班设定为实验班,在写作教学中同时接受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2班设定为对照班,仅接受教师反馈。
本研究数据来源主要为:两次高考英语写作测试(前后测)、问卷与访谈。前后测试卷为检测学生写作情况的变化,均涉及旅游话题,须学生30分钟内完成,满分15分。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用以调查教师、同伴反馈结合的作用。它包括30题,1~15是内部影响,16~30是外部影响。访谈主要在实验结束后选取实验班同学依据访谈提纲回答问题。关于数据收集方面,2015年9月初,在1班与2班进行了前测,共收回100份答卷。在这学期内,研究者在1班教授写作课程时,经历教师讲解、学生独立写作、学生互评并发言、教师点评等反馈环节,而在2班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讲评为主。在2016年1月中旬,研究者分别在两班进行了后测考试,共收回100份答卷。实验班同学完成考试后填写问卷,4名同学接受访谈。
研究者参照评卷标准对200份答卷进行批阅,统计成绩。运用SPSS19.0分析其均值、标准差及两场考试的配对样本T检验。问卷同样进行信度、均值、标准差统计。访谈过程录音后由研究者运用录音软件转写并分类统计。
4.结果和讨论
对前测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组数据均值大约在9,标准差在3左右,p(0.927)>0.05,两组对象成绩相近且无显著差异。对后测成绩进行同样分析,实验组均值10.5,高于对照组约1.49分,标准差在3.2左右,p(0.029)<0.05, 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具显著性差异,这一现象与课堂里反馈形式改变有密切关系。如下表所示,双尾T检验概率为0.003,远低于0.05,表明前后测得分有明显的差别,实验组较对照组成绩更好。
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5,整体较为可信。KMO值为0.8,两类变量适合因子分析,两类变量的信度分别为0.82与0.86。对各题得分进行均值计算,最高在第十题,即教学氛围改善;最低在第五题,即对学生写作过程中语篇衔接能力的提升影响不大。对各题进行标准差计算,最大值在第四题,即谋篇布局策略改进层面,不同学生有显著差异;而最小值出现在第五题,即在这一反馈形势下,大多数学生语法能力几乎不能提升。1~15题整体得分均值低于16~30题整体得分均值,即学生认为语言外部方面改善优于语言本身内部方面。1~15题标准差同样低于16~30题,即这一观点受到大多数学生认可。
在接受访谈的四名学生中,三名学生对这一反馈形式有不同程度的喜爱,在英语写作学习动机、兴趣方面有所提升。同时,四名学生不同程度地均从这一反馈形式中受益,80%的同学在“遣词”及写作素材积累方面有所改进,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关注学习主动性问题。针对教师与学生所起的作用方面,他们都认为教师引领大方向,如谋篇布局、语篇衔接等,而同学弥补了教师在细节的疏漏,如词汇、语法等。最后涉及这一反馈形式是否存在问题,75%的学生认为存在同伴反馈效率较低,组内成员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懒散,监督不严等问题,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关注问题,仅被动接受。 5.结论
本文通过对照实验探究了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效果及学生的看法,研究发现:(1)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反馈形式与学生写作成绩的提升有密切关系;(2)反馈结合对语言外部方面提升较大,如学习氛围、动机,但对语言内部方面改善不明显,如写作过程中的语篇衔接;不同学生在谋篇布局策略改进方面有显著差异;(3)多数学生喜爱这一反馈形式,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从这一反馈形式中受益,以词汇、素材积累方面的改进最为显著,他们均认为教师与学生都在其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本研究实验时间较短,实验对象仅限于某一县城中学内,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可能不具代表性。今后研究应进行更为深入的纵向研究,选取更多实验对象以得出更权威的结果。
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教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研究,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有积极意义。同时,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提升英语学习动机,从而使其在改进学习策略、提升英语写作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盖淑华,周小春.2013.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同伴反馈实证研究——社会文化观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36-40.
昊炜.2015.教师反馈焦点与反馈策略对英语写作修改效果的交互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8(2):85-93.
Hargreaves E. 2014.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primary pupils’autonomy: examples of teacher feedback[J]. Educational Research(3): 295-309.
Keh C L. 1990. 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 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J]. ELT Journal(44): 294-394.
Lee M K. 2015. Peer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Investigating junior secondary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interfeedback and intra-feedback[J]. System(55): 1-10.
Lewis M. 2007. Giving feedback in language classes[M].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