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与企业融资约束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G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果婕欣(1990-),女,汉,黑龙江齐齐哈尔,研究生在读,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源与环境价值管理。
  摘 要:在企业的社会责任备受重视的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未来的持续增长形成了紧密联系,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或鉴证也会加强,而这一行为将推动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但就现发展不完全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逐步提高对企业融资约束是加强或削弱是目前阶段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审计鉴证
  自我国1994年开始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尽管已有20年,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不规范,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非全部经社会责任审计部门(内部或外部)审计或鉴证。国资委于2011年发布《中国国有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要求2012年全部国有公司要编写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进一步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将逐步完善,逐渐加强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权威性,所以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或鉴证也会加强,而这一行为将推动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但就现发展不完全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逐步提高对企业融资约束是加强或削弱是目前阶段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众多,1984年Myers和Majluf就提出了融资有序理论,该理论指出公司的融资约束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正相关,而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外部融资成本。从所披露的信息内容角度来看,所披露的信息有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类。一般来说,投资者较关注的是企业的财务信息,但事实上,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同样重要,其披露同样有助于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减少投资者的不确定性或风险,降低企业交易成本(Fama,1971)。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自然归属于企业非财务信息部分,因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企业融资约束起到一定影响作用。一般而言,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以给银行等债权人以及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非财务信息,以有助于他们对公司未来的收入、成本、风险和业绩等做出更好的判断,降低他们评估公司时的不确定性。公司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公司越容易获得外部资本,融资约束越小。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还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从而使企业更容易或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进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但是,目前在我国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尚处于有待普及阶段,企业出具的社会责任报告并不规范,大部分由非专业人员组成的小组完成报告,因此就该报告的权威性而言,专业性和可信性有待考证。
  我国已有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与企业融资约束间关系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何贤杰、肖士盛和陈信元(2012)就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参考了Almeida等(2004)构建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以此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而文中更深入探讨了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与融资约束间关系,以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作为衡量变量,由此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相对于未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披露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显著较低;与此同时,在披露公司样本中,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低。文中,衡量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方式是由灵环球责任评级公司对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的评级打分,评级得分越高表示披露质量越高。而肖翔(2013)虽同样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与企业融资约束间关系,但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绩效,而这种绩效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他将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的每股社会贡献值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解释变量,选取了深沪A股为样本,得出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越好的企业其融资约束越小,并进一步证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上存在差距:非国有公司比国有公司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而相对于国有公司来说,非国有公司更容易通过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绩效降低自身面临的融资约束。我国学者虽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考虑了其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但大多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及其质量等方面衡量,其样本选取也均与此相符,均未从报告权威性方面,尤其是在是否经过社会责任审计加以区分,由此,本文意图在此方向上有所创新,在样本选择上将对已披露的报告加以区分,分为经过社会责任审计审计的报告和未经社会责任审计的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国外领域虽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但在我国的学术领域中,我国审计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将“社会责任审计”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并不饱满,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我国市场上属于起步推进阶段,案例较为缺乏,有关方面的实证研究很少。我国学者主要是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的国情来研究社会责任审计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韩健春、阳秋林和李东生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论述,但由于社会公众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专门技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社会公众就会授权一个有专业技能的第三方对企业的社会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于是产生了社会责任审计(周兰,2009)。因此,我们认为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当经过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经过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报告将更具有社会可信度和权威性,对于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有加强和推进作用。
  参考学术界已有文献,我们发现国外在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方面已有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我国,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推广时间不长,案例和数据较少,其相关研究不是仅仅在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方面流程设计和理论研究上,就是集中在现状研究和预计推广上,均并未与企业相关行为相连进行综合考虑,本文意将在此有所创新,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内部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的内容与其他内部审计报告不同在于,不仅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从宏观角度对整个社会以及从微观角度对企业自身解释存在的社会责任质量问题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短期或是长期的危害(完绍芹,2008)。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由内审进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更为详尽,质量更好,因此本文欲将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研究由不同审计方所进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影响企业融资约束方面是否存在有不同。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贤杰;肖土盛;陈信元.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现状分析与启示[J].财会研究.2012.18-25.
  [2] 肖翔;孙晓琳;谢诗.企业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3.106-107
  [3] 周兰;彭昕.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现状分析与启示[J].财会月刊.2009.21-22
其他文献
摘 要:内部审计是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规避风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内部审计应明确其在医院风险管理中的职能定位,根据医院经营活动的特点开展医院内部控制审计,在医院风险防范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1.医院内部控制审计问题与现状  对医院而言,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尤其在向现代管理转变过程中,医院管理人员观念落后问题越发显现,给医院内部
我们正处于全球化的新时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各国创新政策日益上升为国家战略,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公共健康、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无一不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带来新挑战和
智能制造能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能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质量效益,还能有效带动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新兴产
期刊
一、多元治理内涵与本质要求“治理”(governance)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来描述非洲,此后“治理”被广泛用于描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状况.9
期刊
把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类.融资租赁是在租赁方式下的融资行为.其基本业务流程是:先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需要选择购入指定设备,然后出租给承租人并定期收取租金.
徐小岩,1947年2月出生,1968年2月参加工作。1972年作为工农兵学员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习。“文革”后期,留学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曾任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2005年7月升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趋势加速向前推进 ,它将给东亚带来诸多的机遇 ,也带来挑战。当前 ,东亚经济已开始走向复苏。然而 ,各地区经济金融结构调
自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轻工系统共有239名离休干部党员心系灾区,自愿交纳“特殊党费”约15万元,其中自愿交纳1000元以上“特殊党费”的党员有80名.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王世谊教授撰写的《业绩·思想·精髓》一书 ,最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分总论、建党篇、经济篇、政治篇等四个部分 ,对共和国在三
新中国建立前,我军基本上是单一陆军,且陆军又以步兵为主。为推进人民军队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1949年1月,中央政治局提出,争取在1949-1950年间组成一支具有一定实战能力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