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各国之间文化相互竞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作为教师的重要责任。小学数学教学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述数学历史、名人故事以及趣味题目,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激起学生对数学兴趣,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前言:数学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同时,也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既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进一步的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 重知识轻文化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数学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上,而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只是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
2.学生不积极
数学课虽然作为三门主科之一,但是却有许多学生在数学课上表现得不积极,对数学的兴趣很低。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课时,只是机械地、枯燥地讲述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因此使得数学课变得沉闷乏味,这也就使得许多学生在数学课上表现不积极,不愿意学习。教师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教学内容枯燥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一门相对比较抽象的课程,许多小学生觉得数学知识难以理解。而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只会照着课本讲课,不会进行扩展,这就使得原本困难的数学变得更加枯燥无聊,也使得学生更难接受。
二、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策略研究
1.通过数学历史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数学领先全世界,因此可以将中国的数学发展历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带领学生探寻数学文化发展的起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数学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学科,而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学以及具有了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数学历史上各种有趣的名人故事,在课堂教学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比如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关于圆周率的研究历程,向学生普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祖冲之等对于研究圆周率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他们坚韧不拔、敢于质疑的精神。
2.通过名人轶事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历史上真实的名人故事往往能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他们身上学习的经验,进而提升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进行知识点教学之前引入名人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们在数学上付出的辛勤汗水,以及他们的优秀品质。在数学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数学家,正因为有他们的积极探索,才有了今天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向学生们讲述数學家们的故事,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学的每一个数学知识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在感受数学家们高尚品质,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比如在学习圆周率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读到“周三径一”这句话后便念念不忘,他拿着绳子来到路边,对路过车辆的车轮进行测量,他先对车轮的一周进行测量,然后又用绳子的三分之一去测量车轮的直径。但是他发现自己的测量结果是圆的周长要比直径的三倍多点。为了验证这个结果,他继续站在马路边陆续地测量了各种款式的车轮,但是测量的结果并不如意,因此激起了的祖冲之探索数学的好奇心。之后,祖冲之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圆周率的研究中去,并且对圆周率做出了更加精准的计算。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看到古人的敢于质疑、积极实践、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并进行学习,进而在传统数学文化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3.通过趣味题目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现在许多小学生对数学并没有很浓厚的兴趣,而是在家长的强迫下进行机械性的学习,机械地套用公式,没有领会到数学的真谛。因此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收集一些趣味性题目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做题中体验数学的魅力,也可以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教师可以采用从问题引入知识的方法,在教学时提出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数学知识,引发学生思考。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获得自己教学的反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鸡兔同笼的题目:鸡和兔子在同一个笼子里,有35个头,有94只足,请问鸡和兔各有几只?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要探索的欲望,也借此机会给学生传输古代人在数学上的智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总结: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通过讲述数学历史、名人故事,布置趣味题目以及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兰存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研究[J].考试周刊,2020,(A5):67-68.
[2]李育飞.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科技资讯,2020,18,(16) :118-120.
[3]高文豪.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2020,(3):197.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重庆 404100)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前言:数学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同时,也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既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进一步的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 重知识轻文化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数学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上,而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只是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
2.学生不积极
数学课虽然作为三门主科之一,但是却有许多学生在数学课上表现得不积极,对数学的兴趣很低。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课时,只是机械地、枯燥地讲述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因此使得数学课变得沉闷乏味,这也就使得许多学生在数学课上表现不积极,不愿意学习。教师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教学内容枯燥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一门相对比较抽象的课程,许多小学生觉得数学知识难以理解。而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只会照着课本讲课,不会进行扩展,这就使得原本困难的数学变得更加枯燥无聊,也使得学生更难接受。
二、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策略研究
1.通过数学历史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数学领先全世界,因此可以将中国的数学发展历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带领学生探寻数学文化发展的起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数学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学科,而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学以及具有了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数学历史上各种有趣的名人故事,在课堂教学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比如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关于圆周率的研究历程,向学生普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祖冲之等对于研究圆周率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他们坚韧不拔、敢于质疑的精神。
2.通过名人轶事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历史上真实的名人故事往往能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他们身上学习的经验,进而提升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进行知识点教学之前引入名人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们在数学上付出的辛勤汗水,以及他们的优秀品质。在数学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数学家,正因为有他们的积极探索,才有了今天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向学生们讲述数學家们的故事,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学的每一个数学知识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在感受数学家们高尚品质,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比如在学习圆周率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读到“周三径一”这句话后便念念不忘,他拿着绳子来到路边,对路过车辆的车轮进行测量,他先对车轮的一周进行测量,然后又用绳子的三分之一去测量车轮的直径。但是他发现自己的测量结果是圆的周长要比直径的三倍多点。为了验证这个结果,他继续站在马路边陆续地测量了各种款式的车轮,但是测量的结果并不如意,因此激起了的祖冲之探索数学的好奇心。之后,祖冲之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圆周率的研究中去,并且对圆周率做出了更加精准的计算。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看到古人的敢于质疑、积极实践、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并进行学习,进而在传统数学文化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3.通过趣味题目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现在许多小学生对数学并没有很浓厚的兴趣,而是在家长的强迫下进行机械性的学习,机械地套用公式,没有领会到数学的真谛。因此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收集一些趣味性题目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做题中体验数学的魅力,也可以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教师可以采用从问题引入知识的方法,在教学时提出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数学知识,引发学生思考。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获得自己教学的反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鸡兔同笼的题目:鸡和兔子在同一个笼子里,有35个头,有94只足,请问鸡和兔各有几只?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要探索的欲望,也借此机会给学生传输古代人在数学上的智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总结: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通过讲述数学历史、名人故事,布置趣味题目以及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兰存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研究[J].考试周刊,2020,(A5):67-68.
[2]李育飞.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科技资讯,2020,18,(16) :118-120.
[3]高文豪.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2020,(3):197.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重庆 4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