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课上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落实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方兴未艾,有人又开始倡导生本教育。不管是新课改还是生本教育,都强调学生主动性、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阵地,本人以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找准学习的起始点,有的放矢。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生活实际,滔滔不绝地讲教案上早写好的内容,结果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感到索然无味。这是备课时忽略了备学生的表现。
  二、充分利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资源,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课程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会随时出现,及时捕捉课堂信息,充分利用课堂里临时生成的资源,及时调整课堂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展示在课堂上。
  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课前布置了预习,上课伊始检查预习情况时让一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了一遍,读得声情并茂,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鼓掌。见他读的效果这么好,我便让他说说自己朗读的处理技巧。他说,他说觉得应该沉郁悲壮的感情来读,语气要舒缓,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个学生说得很好,而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却达不到这一高度,于是我趁机让学生们模仿朗读,从读中找出将士们想建功立业的语句,并明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至此已经进入了探究阶段,我便顺势提出了更近一层的要求,找出统领上片的一个词语“异”,之后讨论解决“异”表现在哪里。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如果再按我原先设计的教案上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大煞风景。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把注意力集中到学生的身上,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课堂节奏及学习内容,避免削足适履。李镇西老师一次上参赛课,课题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拿到题目后才从学生能那里得知他们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了,由于是比赛不能更换题目,李老师便从学生对课文的质疑入手,让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疑。结果课堂上精彩纷呈,是一节充分开发学生这一课程资源的好课。
  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说话的空间。李镇西老师强调,“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自由的论坛:面对课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和作者之间应该平等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碰撞。”一次在学习《祝福》一文时本来安排三课时,但由于李镇西老师不忍中止学生的发言,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把三课时改成了四课时,在学生对文本做了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对”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认清了它们对旧社会中国妇女的残害之深,没有一点灌输的痕迹,实实在在地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如果老师给学生搭建好了独立阅读思考的平台,课堂上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们自己思考的结果,比起被动接受老师给与的结果更难能可贵。
  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这一点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却是能够落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基础。精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教材装进自己的大脑中,这样课堂上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无需时时刻刻去想教参、想教案,课堂也不会因为学生的发言、质疑提问漫无边际而无法调控,你能收放自如,教师对学生学习地点拨升华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是一种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措施。在传统教育弊端日益显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的呼之欲出是一种必然,顺应了时势。新课程改革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竞相开放。在改革过程中,众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深受它的鼓舞,带着满腔的希望开始了摸索探究。可是在改革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课改经历浅谈一下我眼中的课改。  我任教初二年级的语文。对于学科的划分而言,现当今的语文教学已不是纯粹性、单一性
期刊
明人汪珂余《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明末清初人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有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十分精妙,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欣赏西湖美景吧!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是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要想让八年级的学
期刊
班会是班级活动的重头戏,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与其在其他场合、其他形式的德育相比,它更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形成,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一个班主任如能充分利用好班会,不仅对一个班级的班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还可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减轻班主任的负担。  班主任平时要认真观察班级,掌握班情,清楚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是什么,及时发现问题,利用班会解决问题。  王朋是一位很负责、很有能力的
期刊
写好作文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我认为,要提高学生作文质量,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了解信息”。具体说;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量的扩大”也就是增大识字,阅读和习作的量;二是读写结合,即“从读学写,以写促读。”我认为应从下列几方面的理论进行考虑。  一、从哲学上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完成它的质变,同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读
期刊
一个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用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影响学生,用自己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带动学生,用自己的发展引领学生的发展。时代在发展为我们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做一个创新型的班主任,下面从一下三方面具体论述一下。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经常情况下有一些老师会议论,说学生最听班主任的话。这句话
期刊
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与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它具有情感性,理智性,超越性。教师仁慈内涵:1,无条件的爱心。2,高度的宽容和耐心。  一、教师仁慈的特点   1.教育性   教师仁慈的教育性特征是由教育事业本身所决定的。一方面,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它要求我们爱学生,教师通过教育活动体现出的仁慈又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最佳示范。同时,教育事业也规定了仁慈的特质:同血缘关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特征的,不同的内容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何根据不同的文本,设计不同的版块,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做了如下探究:  一、抓点,一步到位   首先,抓切入点。文本中总是有一些关键词句,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就抓住这些关键词句
期刊
后进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于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当、学校教育的疏忽以及受社会上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缺乏上进心,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常犯错误。人数虽然少,但对班级的消极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以及学习常规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转变这些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要用爱心去转变,用爱心去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期刊
开展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或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或通过知识层面的拓展、提升,或接受老师的点拨、讲解,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总结规律,最后让学生尝试写出研究性的语文小论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教师们的普遍关注。在此,试把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课题的确立  所选的课题应具有可研究性。这可根据
期刊
一、注重自身形象的书生  鲁迅笔下,是这样描写孔乙己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为何孔乙己在穷苦潦倒之际,仍然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呢?我想,这就得从中国的传统理念去找寻答案了,在中国文化里,文人是很注重自身形象的。“宁愿站着死,亦不愿跪着生”这正是中国文人的气节所在。作为一名书生,自然很是注重自己的形象。哪怕穷得要死,也要固守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