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或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或通过知识层面的拓展、提升,或接受老师的点拨、讲解,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总结规律,最后让学生尝试写出研究性的语文小论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教师们的普遍关注。在此,试把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课题的确立
所选的课题应具有可研究性。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而定,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识水平、兴趣爱好而定。从内容上看,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课堂内容探究、课堂内容延伸探究和课外内容探究三大类,如我们在初中一年级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冰心作品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研究中学生对冰心作品风格、思想、特别是作者的拳拳之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进而感受到了文章的魅力所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我们对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进行了研究。在初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我们引导学生对《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研究。初三时,我们组织学生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诗词进行了研究。这样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确立了不同的研究课题,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也可根据学生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研究。比如对作者的研究、背景的研究、课文相关的研究等等。做到课前有布置,课上有交流,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学生研究的方法
掌握了方法也就学会了学习。目前,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确立研究课题——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写出课题报告。具体做法是:
1、要求学生读原著之前,先读“导读”、“解读”、赏析、评论等文章书籍,大体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内容,学生心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当学生读到相关的内容时,就会产生共鸣,体会到妙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原著。如果学生读到相关的内容时,就会产生共鸣,体会到妙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原著。如果学生读不懂或没有时间去读原著,那么可以去读自己能读得懂的普及本、简写本甚至连环画册。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来阅读相应的作品。
2、提出问题,确立研究方向,占用一课时。提出问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问题提的是否有意义有价值,也直接关系着研究性学习的成败,因此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比如对于一篇名著,可以根据篇幅长短给学生限定时间独立阅读,学生在初步把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提问质疑,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交流、评议、筛选、修正,最后由学生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点拨、提示、引导,以确保研究的方向和价值。
进行相关的资料准备和分析研究。要求学生从研究文本入手根据所选的问题有重点的研究课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因为这一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所以可根据教学时间灵活处理,课内课外均可。
3、形成观点,得出结论。我们把观点的形成分成三个阶段。
课堂交流(两课时)。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研究的内容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课堂交流尤为重要。学生通过交流各自的资料及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展示自己,增加成就感,还可以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感受到协作的魅力。交流既可采用口头的形式,也可采用书面的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要做好组织者即可,不能喧宾夺主。
总结归纳(一课时)。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个体探究,但决不是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讨之后,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归纳出共性的东西,肯定保留个性的东西,指出存在的缺陷,对不能达成共识的存疑供大家继续做进一步研究,使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学习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他今后进行研究性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可这样操作:
第一阶段,即用一句话来表达观点,这句话的格式是:通过(人物的相貌、语言、动作、行动、所做事件)可以看出他(她)具有的性格特点。
第二阶段,用一段话来表达观点,这是第一阶段的拓展,即先陈述理由、根据,然后再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阶段,形成文章。这是对第二阶段的拓展,一般是按照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来写。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有所创新。对于创新,是这样理解的:只要学生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际联系起来,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就认为他有所创新。这是强调学生的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和科研单位的创新是不同的。这三个阶段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进行的。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就有章可循,有方法可依,而不感到困难。
三、成果展示
首先把研究成果相似的学生合并成一个组,全班分成若干组。然后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进行,这个主题不宜过大,主题设置要巧、要小,小中能见大,通过有代表性的一点来理解整体性的内容。注意各展示小组之间内在的联系,力争做到主题突出、鲜明。在展示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形式新颖,内容活泼。展示的形式有:相声、小品、舞蹈、三句半、辩论、双簧、给多媒体配音、用自己的乐器给展示内容配乐等等。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些节目的内容都是学生研究的主要对象,表演完毕,学生立即按照前述的三个步骤对所看到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深化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搞花架子,内容上和研究的主题一致,在形式上不搞过多的插科打诨,不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寓教于乐,把研究的对象通过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些形式,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和自身价值得以发挥和张扬,使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探讨、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更生动、形象,更具渗透力和感染力。
四、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应当指出,初中生的自制力还不是很强,要经常对他们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适时给予激励、评价,发现困难、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消除他们为难情绪和应付心理。
评价方式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以正面鼓励为主,以督促检查为辅。评价时注意保持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抓“双基”不动摇。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反相承的关系。不能强调研究性学习方式,就忽视接受性学习方式。
2、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务求实效。不能脱离具体的研究内容去搞研究,如有的学生连原著都不读,直接去抄现成的研究材料,上课时照本宣科,以求得到轰动效应。这种学风要不得。
3、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贪大求全,亦不能好高鹜远。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务必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有办法,让学生有收获。
4、以鼓励为主。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
5、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偏差。让学生自主自由地发表观点,并不等于让他们放任自流。这些偏差包括认识偏差、思想偏差、道德偏差、价值观偏差、情感偏差等。如发现学生有这些偏差,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指导,不能让这些偏差左右孩子的心灵。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课程形式,研究性学习对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课堂教学的改革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所反映的新课程观念亦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可,也为我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要深入地研究,大胆地探索,使之更科学、更系统。
一、课题的确立
所选的课题应具有可研究性。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而定,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识水平、兴趣爱好而定。从内容上看,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课堂内容探究、课堂内容延伸探究和课外内容探究三大类,如我们在初中一年级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冰心作品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研究中学生对冰心作品风格、思想、特别是作者的拳拳之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进而感受到了文章的魅力所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我们对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进行了研究。在初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我们引导学生对《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研究。初三时,我们组织学生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诗词进行了研究。这样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确立了不同的研究课题,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也可根据学生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研究。比如对作者的研究、背景的研究、课文相关的研究等等。做到课前有布置,课上有交流,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学生研究的方法
掌握了方法也就学会了学习。目前,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确立研究课题——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写出课题报告。具体做法是:
1、要求学生读原著之前,先读“导读”、“解读”、赏析、评论等文章书籍,大体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内容,学生心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当学生读到相关的内容时,就会产生共鸣,体会到妙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原著。如果学生读到相关的内容时,就会产生共鸣,体会到妙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原著。如果学生读不懂或没有时间去读原著,那么可以去读自己能读得懂的普及本、简写本甚至连环画册。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来阅读相应的作品。
2、提出问题,确立研究方向,占用一课时。提出问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问题提的是否有意义有价值,也直接关系着研究性学习的成败,因此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比如对于一篇名著,可以根据篇幅长短给学生限定时间独立阅读,学生在初步把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提问质疑,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交流、评议、筛选、修正,最后由学生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点拨、提示、引导,以确保研究的方向和价值。
进行相关的资料准备和分析研究。要求学生从研究文本入手根据所选的问题有重点的研究课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因为这一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所以可根据教学时间灵活处理,课内课外均可。
3、形成观点,得出结论。我们把观点的形成分成三个阶段。
课堂交流(两课时)。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研究的内容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课堂交流尤为重要。学生通过交流各自的资料及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展示自己,增加成就感,还可以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感受到协作的魅力。交流既可采用口头的形式,也可采用书面的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要做好组织者即可,不能喧宾夺主。
总结归纳(一课时)。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个体探究,但决不是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讨之后,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归纳出共性的东西,肯定保留个性的东西,指出存在的缺陷,对不能达成共识的存疑供大家继续做进一步研究,使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学习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他今后进行研究性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可这样操作:
第一阶段,即用一句话来表达观点,这句话的格式是:通过(人物的相貌、语言、动作、行动、所做事件)可以看出他(她)具有的性格特点。
第二阶段,用一段话来表达观点,这是第一阶段的拓展,即先陈述理由、根据,然后再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阶段,形成文章。这是对第二阶段的拓展,一般是按照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来写。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有所创新。对于创新,是这样理解的:只要学生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际联系起来,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就认为他有所创新。这是强调学生的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和科研单位的创新是不同的。这三个阶段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进行的。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就有章可循,有方法可依,而不感到困难。
三、成果展示
首先把研究成果相似的学生合并成一个组,全班分成若干组。然后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进行,这个主题不宜过大,主题设置要巧、要小,小中能见大,通过有代表性的一点来理解整体性的内容。注意各展示小组之间内在的联系,力争做到主题突出、鲜明。在展示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形式新颖,内容活泼。展示的形式有:相声、小品、舞蹈、三句半、辩论、双簧、给多媒体配音、用自己的乐器给展示内容配乐等等。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些节目的内容都是学生研究的主要对象,表演完毕,学生立即按照前述的三个步骤对所看到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深化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搞花架子,内容上和研究的主题一致,在形式上不搞过多的插科打诨,不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寓教于乐,把研究的对象通过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些形式,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和自身价值得以发挥和张扬,使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探讨、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更生动、形象,更具渗透力和感染力。
四、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应当指出,初中生的自制力还不是很强,要经常对他们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适时给予激励、评价,发现困难、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消除他们为难情绪和应付心理。
评价方式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以正面鼓励为主,以督促检查为辅。评价时注意保持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抓“双基”不动摇。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反相承的关系。不能强调研究性学习方式,就忽视接受性学习方式。
2、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务求实效。不能脱离具体的研究内容去搞研究,如有的学生连原著都不读,直接去抄现成的研究材料,上课时照本宣科,以求得到轰动效应。这种学风要不得。
3、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贪大求全,亦不能好高鹜远。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务必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有办法,让学生有收获。
4、以鼓励为主。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
5、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偏差。让学生自主自由地发表观点,并不等于让他们放任自流。这些偏差包括认识偏差、思想偏差、道德偏差、价值观偏差、情感偏差等。如发现学生有这些偏差,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指导,不能让这些偏差左右孩子的心灵。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课程形式,研究性学习对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课堂教学的改革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所反映的新课程观念亦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可,也为我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要深入地研究,大胆地探索,使之更科学、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