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存在人本弱化现象。普拉哈拉德法则“N=1”公式指出,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必须专注于每一位顾客。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强化人本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情商培养,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开放灵活的人才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N=1 人本弱化
[作者简介]倪永宏(1970- ),男,江苏靖江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江苏 扬州 22512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6-0044-02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同时,较少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其突出表现为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人本弱化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扭转和改正。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本弱化表现
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均存在人本弱化现象,功利化、形式化倾向较为严重,其具体表现为:
1.教育观念落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缺失。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教育由于建立于科学主义的指导,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是一个重要特征。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仍局限在将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作为主要任务,甚至是唯一的任务,忽视了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使命,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2.素质教育形式化,弱化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不少职业院校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不相干,素质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的事。二是实施不到位。有的职业学校仅仅设计几个素质教育项目在课外实施,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3.培养方法批量式,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开展人才培养时,仍普遍推崇工业经济时代的标准化“批量生产”方式。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过度“标准化”。在制订方案时,各种标准和有关要求过多,存在以普遍性取代个别性、以标准性取代差异性的问题。二是人才培养过程的程序化。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变得虚无化。三是质量评价机械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普遍存在评价标准的刚性统一、评价方式的简单、评价主体的单一和评价时效性滞后等机械化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导向功能,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N=1”公式与启示
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经过四年潜心研究,将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两个核心竞争力概括成“N=1”和“R=G”两个公式。
公式“N=1”是指,一个企业服务的顾客虽然可以达到数以百万计甚至数以亿计,但它仍然应当专注于每一个顾客,因为“企业的价值是基于每一名顾客独特的、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与顾客一起创造经验、创造价值。
“N=1”公式虽然揭示的是企业的成功定律,但将其移植到教育上仍具有相当的适用性,也给教育带来诸多启示。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们有时会表面化地理解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只考虑学生整体,而无须考虑个体的差异性。“N=1”公式告诉我们,教育活动恰恰应该面对每一位学生,留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时空;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怀有敬畏之心。因此,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强化人本性的对策
人本教育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高职教育强化人本性的主要对策有:
1.更新教育观念,强化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使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承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双重使命。”要改变高等职业教育重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意志品质。
2.树立人本教育思想,强化组织教育。燕国材教授在《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一文中指出: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而素质教育是人本教育的具体落实,两者统一而非对立,相辅相成。高等职业教育强化人本教育思想的最佳途径就是切实加强素质教育。一是强化素质教育的系统设计。素质教育的实施是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要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强化系统设计。健全学校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的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明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实施科学合理的注重学生个性特点的评价方法;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二是强化素质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和所有环节。在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时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可增设“社会发展”“人生技能”“社会与情感”“社交礼仪”“个人智能”等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应重视在既有的课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将素质教育渗透进既有课程教学中。
3.尊重个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在于如何尊重个性特征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充分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健康向上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学生才会逐步建立自尊自信,激发起学习兴趣。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人本教育的基础。应加强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三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方法,如实例设疑法、问题法、情景法、分组讨论法、对比法等,鼓励学生勤学善思,敢于提问,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获取者。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 4.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发挥质量评价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首先要相信人人有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首先,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要体现职业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评价仍普遍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教育类型,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时遵循“教学做合一”原则。因此,在评价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更要注重学生学中做的过程考核;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测评,更要注重技术技能应用的考评。
其次,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是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自我审视、自我评议,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校正,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二是要强化企业和社会的第三方评价。职业教育是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最终评价权应在用人单位。当前用人单位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虽然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但还没有真正被纳入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中。三是发挥同学、家长等其他评价主体的作用。
最后,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要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加之构成学生综合素质的要素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因此,质量评价方法应是多样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打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
总之,“N=1”公式告诉我们,教育要关注个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切实落实人本教育思想,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9(8).
[2]王卫国.两个企业管理公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6).
[3]戴守英.论作为一种理念的素质教育[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1).
[4]蒋乃平.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是教师实施成功教育的基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N=1 人本弱化
[作者简介]倪永宏(1970- ),男,江苏靖江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江苏 扬州 22512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6-0044-02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同时,较少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其突出表现为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人本弱化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扭转和改正。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本弱化表现
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均存在人本弱化现象,功利化、形式化倾向较为严重,其具体表现为:
1.教育观念落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缺失。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教育由于建立于科学主义的指导,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是一个重要特征。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仍局限在将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作为主要任务,甚至是唯一的任务,忽视了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使命,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2.素质教育形式化,弱化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不少职业院校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不相干,素质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的事。二是实施不到位。有的职业学校仅仅设计几个素质教育项目在课外实施,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3.培养方法批量式,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开展人才培养时,仍普遍推崇工业经济时代的标准化“批量生产”方式。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过度“标准化”。在制订方案时,各种标准和有关要求过多,存在以普遍性取代个别性、以标准性取代差异性的问题。二是人才培养过程的程序化。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变得虚无化。三是质量评价机械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普遍存在评价标准的刚性统一、评价方式的简单、评价主体的单一和评价时效性滞后等机械化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导向功能,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N=1”公式与启示
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经过四年潜心研究,将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两个核心竞争力概括成“N=1”和“R=G”两个公式。
公式“N=1”是指,一个企业服务的顾客虽然可以达到数以百万计甚至数以亿计,但它仍然应当专注于每一个顾客,因为“企业的价值是基于每一名顾客独特的、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与顾客一起创造经验、创造价值。
“N=1”公式虽然揭示的是企业的成功定律,但将其移植到教育上仍具有相当的适用性,也给教育带来诸多启示。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们有时会表面化地理解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只考虑学生整体,而无须考虑个体的差异性。“N=1”公式告诉我们,教育活动恰恰应该面对每一位学生,留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时空;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怀有敬畏之心。因此,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强化人本性的对策
人本教育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高职教育强化人本性的主要对策有:
1.更新教育观念,强化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使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承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双重使命。”要改变高等职业教育重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意志品质。
2.树立人本教育思想,强化组织教育。燕国材教授在《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一文中指出: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而素质教育是人本教育的具体落实,两者统一而非对立,相辅相成。高等职业教育强化人本教育思想的最佳途径就是切实加强素质教育。一是强化素质教育的系统设计。素质教育的实施是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要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强化系统设计。健全学校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的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明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实施科学合理的注重学生个性特点的评价方法;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二是强化素质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和所有环节。在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时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可增设“社会发展”“人生技能”“社会与情感”“社交礼仪”“个人智能”等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应重视在既有的课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将素质教育渗透进既有课程教学中。
3.尊重个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在于如何尊重个性特征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充分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健康向上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学生才会逐步建立自尊自信,激发起学习兴趣。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人本教育的基础。应加强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三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方法,如实例设疑法、问题法、情景法、分组讨论法、对比法等,鼓励学生勤学善思,敢于提问,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获取者。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 4.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发挥质量评价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首先要相信人人有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首先,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要体现职业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评价仍普遍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教育类型,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时遵循“教学做合一”原则。因此,在评价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更要注重学生学中做的过程考核;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测评,更要注重技术技能应用的考评。
其次,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是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自我审视、自我评议,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校正,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二是要强化企业和社会的第三方评价。职业教育是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最终评价权应在用人单位。当前用人单位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虽然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但还没有真正被纳入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中。三是发挥同学、家长等其他评价主体的作用。
最后,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要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加之构成学生综合素质的要素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因此,质量评价方法应是多样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打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
总之,“N=1”公式告诉我们,教育要关注个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切实落实人本教育思想,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9(8).
[2]王卫国.两个企业管理公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6).
[3]戴守英.论作为一种理念的素质教育[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1).
[4]蒋乃平.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是教师实施成功教育的基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