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的工程建筑既要追求工程的质量又要追求的速度,裂缝的产生则给施工的时机选择带来了制约作用。但是,通过后浇带的技术控制可以有效缓解因混凝土结构出现的施工裂缝。
关键词:施工后浇带、钢筋混凝土后浇带、定义和作用、设计、施工、平面布置及接缝的质量控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residents of the private cars to increasing quickly, underground parking more and more, the area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car park for how to apply new technology, how to design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t appears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Keywords: underground garag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后浇带的特征是: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浇注;后浇带的强度一定要比其联接的构建部分高;对待模板的消耗措施上,后浇带要防止新老混凝土因施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构建裂缝。本文就针对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施工特点,谈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如何运用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1、后浇带的定义和作用
1.1后浇带,也称施工后浇带。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1.2后浇带的作用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是目前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3种,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2、后浇带的设计
建筑基础施工的后浇带与建筑基础同时进行,且最先施工,对于出现的沉降和后浇带的缝接情况要做观测,一要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二要为观测创造时间。
2.1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
2.2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能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
2.3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2.4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
2.5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
2.6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
(1)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對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米到50米。
(2)施工中应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剂及掺合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及时申请混凝土配合比。
(3)浇筑时认真计量,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试件,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后应重视其养护工作,及时的养护可使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硬化,水泥水化生成物堵塞毛细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4)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
3、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3.1后浇带的施工是一种细活,不同于结构梁和柱的施工,为了保证后浇带砼和结构部件严丝合缝且质量过关,在施工的过程中,现场的施工监督员必须勤加督促和检查,防止工人为了省事和避免麻烦偷工减料和省略步骤。
3.2后浇带施工的一些问题:后浇带两侧的隔断做法;采取措施确保后浇带处钢筋的准确位置;后浇带补齐混凝土后的整体连接问题;后浇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3.3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1)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施工时应用堵头板,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
(2)后浇带浇筑前要将裂缝全面清理,排除积水,保持后浇带两边的构件表面湿润24小时以上。
(3)后浇带后浇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膨胀水泥或添加膨胀外加剂的普通水泥配置的混凝土。精心振捣密实,注意浇水养护。
(4)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上后,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
5、后浇带平面布置及接缝的质量控制
5.1后浇带的平面布置形式,大多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设计为一条贯通建筑横向的“直线带”,但是在上下同一位置布置,容易引起在该位置的应力集中,导致后浇带施工完毕后接缝处贯通裂缝的产生。
5.2监理对该部位的监控,
要求施工方在后浇带施工方案中应有这方面的措施,淘汰那种在断面接缝处夹木板条来支模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易跑模、漏浆、板条夹杂在混凝土中难于清理,优先考虑使用钢丝网,因其柔性好,施工方便,可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使用这种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钢丝网宜在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前或侧模合模前敷设,以方便施工,入模后再作进一步固定。
(2)为防止在浇筑时从保护层处漏浆,可在接缝处底部保护层位置放置一短钢筋(与构件截面同宽,直径同保护层厚度),使钢丝网下翻缠在该钢筋上即可有力解决该问题,侧模处也可采取这种方法防止漏浆。
(3)钢丝网应就近绑扎于钢筋上,还应在背面配以小木方或扁铁等材料作为临时固定,以防浇筑混凝土时钢丝网向外鼓出,导致接缝达不到设计要求。
5.3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5.3.1混凝土浇筑时间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构建的收缩在两个月之内会完毕。而对于高层建筑和裙楼的结构和基础而言,则要等沉降完成之后开始浇筑后浇带。本人认为至少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后可进行后浇带砼的施工。由于不同的施工季节、施工材料,一些需要延后浇筑时间的工程则要在设计图纸上体现出来。对北方一些主体完工便进入冬季而停工的工程或将要进行冬季施工的工程,其后浇带的施工最好在来年春季气候转暖后再进行,以避开因温差影响使接缝处产生裂缝。
5.3.2混凝土配制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包括膨胀剂的用量,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由实验室通过试配确定,应开具配合比单,施工方对照配合比单在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拌制。监理对外加剂的进场也要进行及时检查,防止使用过期、劣质的外加剂。
5.3.3浇筑时的质量控制
(1)在浇筑前应对两侧的接缝进行提前清理并湿润、刷素水泥浆,清除积存的建筑垃圾、积水、松动石子及浮浆等。对钢筋锈蚀的应用钢丝刷进行除锈。
(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在浇筑现场留置试块,具体包括标养试块、同条件试块以及有掺外加剂的抗渗试块等等,以验证混凝土强度。
(3)振捣时在两侧接缝处不能过振,以免引起已浇筑混凝土与钢筋脱裂。后浇带施工中,监理应做好旁站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结语:
后浇带是容易产生质量和安全的部位,如处理不当,会与设计初衷背离。首先必须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施工。第二、水平后浇带的浇筑要将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垂直后浇带的浇筑则要将混凝土充分振捣,振捣的时候要避免振捣器的振捣动作将钢丝网破坏。第三、注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以防止混凝土水泥浆流失。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减少收缩应力,在施工后期,把后浇带砼浇上,使工程变成整体,以利用“后浇带”办法控制裂缝并达到不设置永久伸缩缝的目的。通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认真设计、科学合理地按照施工工艺及结合先进经验进行后浇带施工,监理员加强对后浇带的质量控制,一定能在工程实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施工后浇带、钢筋混凝土后浇带、定义和作用、设计、施工、平面布置及接缝的质量控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residents of the private cars to increasing quickly, underground parking more and more, the area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car park for how to apply new technology, how to design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t appears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Keywords: underground garag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后浇带的特征是: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浇注;后浇带的强度一定要比其联接的构建部分高;对待模板的消耗措施上,后浇带要防止新老混凝土因施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构建裂缝。本文就针对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施工特点,谈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如何运用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1、后浇带的定义和作用
1.1后浇带,也称施工后浇带。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1.2后浇带的作用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是目前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3种,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2、后浇带的设计
建筑基础施工的后浇带与建筑基础同时进行,且最先施工,对于出现的沉降和后浇带的缝接情况要做观测,一要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二要为观测创造时间。
2.1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
2.2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能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
2.3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2.4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
2.5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
2.6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
(1)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對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米到50米。
(2)施工中应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剂及掺合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及时申请混凝土配合比。
(3)浇筑时认真计量,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试件,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后应重视其养护工作,及时的养护可使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硬化,水泥水化生成物堵塞毛细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4)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
3、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3.1后浇带的施工是一种细活,不同于结构梁和柱的施工,为了保证后浇带砼和结构部件严丝合缝且质量过关,在施工的过程中,现场的施工监督员必须勤加督促和检查,防止工人为了省事和避免麻烦偷工减料和省略步骤。
3.2后浇带施工的一些问题:后浇带两侧的隔断做法;采取措施确保后浇带处钢筋的准确位置;后浇带补齐混凝土后的整体连接问题;后浇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3.3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1)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施工时应用堵头板,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
(2)后浇带浇筑前要将裂缝全面清理,排除积水,保持后浇带两边的构件表面湿润24小时以上。
(3)后浇带后浇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膨胀水泥或添加膨胀外加剂的普通水泥配置的混凝土。精心振捣密实,注意浇水养护。
(4)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上后,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
5、后浇带平面布置及接缝的质量控制
5.1后浇带的平面布置形式,大多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设计为一条贯通建筑横向的“直线带”,但是在上下同一位置布置,容易引起在该位置的应力集中,导致后浇带施工完毕后接缝处贯通裂缝的产生。
5.2监理对该部位的监控,
要求施工方在后浇带施工方案中应有这方面的措施,淘汰那种在断面接缝处夹木板条来支模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易跑模、漏浆、板条夹杂在混凝土中难于清理,优先考虑使用钢丝网,因其柔性好,施工方便,可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使用这种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钢丝网宜在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前或侧模合模前敷设,以方便施工,入模后再作进一步固定。
(2)为防止在浇筑时从保护层处漏浆,可在接缝处底部保护层位置放置一短钢筋(与构件截面同宽,直径同保护层厚度),使钢丝网下翻缠在该钢筋上即可有力解决该问题,侧模处也可采取这种方法防止漏浆。
(3)钢丝网应就近绑扎于钢筋上,还应在背面配以小木方或扁铁等材料作为临时固定,以防浇筑混凝土时钢丝网向外鼓出,导致接缝达不到设计要求。
5.3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5.3.1混凝土浇筑时间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构建的收缩在两个月之内会完毕。而对于高层建筑和裙楼的结构和基础而言,则要等沉降完成之后开始浇筑后浇带。本人认为至少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后可进行后浇带砼的施工。由于不同的施工季节、施工材料,一些需要延后浇筑时间的工程则要在设计图纸上体现出来。对北方一些主体完工便进入冬季而停工的工程或将要进行冬季施工的工程,其后浇带的施工最好在来年春季气候转暖后再进行,以避开因温差影响使接缝处产生裂缝。
5.3.2混凝土配制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包括膨胀剂的用量,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由实验室通过试配确定,应开具配合比单,施工方对照配合比单在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拌制。监理对外加剂的进场也要进行及时检查,防止使用过期、劣质的外加剂。
5.3.3浇筑时的质量控制
(1)在浇筑前应对两侧的接缝进行提前清理并湿润、刷素水泥浆,清除积存的建筑垃圾、积水、松动石子及浮浆等。对钢筋锈蚀的应用钢丝刷进行除锈。
(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在浇筑现场留置试块,具体包括标养试块、同条件试块以及有掺外加剂的抗渗试块等等,以验证混凝土强度。
(3)振捣时在两侧接缝处不能过振,以免引起已浇筑混凝土与钢筋脱裂。后浇带施工中,监理应做好旁站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结语:
后浇带是容易产生质量和安全的部位,如处理不当,会与设计初衷背离。首先必须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施工。第二、水平后浇带的浇筑要将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垂直后浇带的浇筑则要将混凝土充分振捣,振捣的时候要避免振捣器的振捣动作将钢丝网破坏。第三、注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以防止混凝土水泥浆流失。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减少收缩应力,在施工后期,把后浇带砼浇上,使工程变成整体,以利用“后浇带”办法控制裂缝并达到不设置永久伸缩缝的目的。通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认真设计、科学合理地按照施工工艺及结合先进经验进行后浇带施工,监理员加强对后浇带的质量控制,一定能在工程实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